國際活動1959年12月,由12個國家簽訂了《南極條約》。其主要內容是:南極洲僅用於和平目的,保證在南極地區進行科學考察的自由,促進科學考察中的國際合作,禁止在南極地區進行一切具有軍事性質的活動及核爆炸和處理放射廢物,凍結對南極的領土要求等。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加入了《南極條約》。
中國與南極:1984年11月20日,中國派出591人組成的南極考察隊,乘“向陽紅10號”考察船首次赴南極建站與考察。1985年2月中國南極長城站在喬治王島菲爾德斯半島南端落成,地理座標爲南緯62°12′59〃,西經58°57′52〃,距北京千米。1988年11月20日~1989年4月10日中國東南極考察隊在南極大陸拉斯曼丘陵上建立了中國南極中山站,中山站地理座標爲南緯69°22′24〃,東經76°22′24〃,距北京千米,距南極點2903千米
中國第一次對南極洲和南大洋的科學考察活動,是從1984年11月開始進行的。
這次赴南極考察編隊,共有近600人,分乘向陽紅10號遠洋考察船及擔任裝備運輸任務的j121號船,從上海出發,橫渡浩瀚的太平洋,挺進南極洲南設得蘭羣島喬治島民防灣。然後,編隊兵分兩路,南極洲考察隊在j121號船全力協助下,在南極洲建站和進行極地考察;南大洋考察隊在向陽紅10號船全力協助下,對南大洋進行考察。
南極洲考察隊經過艱苦奮戰,於1985年2月15日在喬治島建成中國第一個南極考察站長城站。在建站的同時,開展極地科學考察,主要進行地質、地貌、生物、氣象、測繪、地球物理、海洋環境和高空大氣物理等學科的考察。探測記錄了60小時宇宙大氣“哨聲”;監測記錄了18次南極半島地區的地震信號,並取得了一批寶貴的標本、樣品、數據和資料。
南大洋考察的海域範圍,南北跨距達7個緯度,東西跨距達14個經度。考察的項目有海洋生物、氣象、化學、地質、地球物理等6個學科,23個項目。此外,還對喬治島的諸灣和利文斯敦島海灣以及南極半島兩側水道進行了考察。南大洋考察隊完成了10萬平方千米海域的多學科多項目的綜合考察,獲得了數以萬計的數據、樣品和資料。
南極考察編隊於1985年2月28日撤離南極,4月10日返回祖國。中國第一次對南極洲和南大洋的科學考察,從出航到回國,歷時142天,行程48955千米,是中國科學考察史上一次空前的壯舉。它標誌着中國的極地考察事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使中國從此躋身於世界南極考察的行列之中。
南極大陸是世界上最孤立的大陸,周圍被一片茫茫的海洋所包圍。
南極大陸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陸,迄今爲止,世界上記錄到的最低溫度-就是在那裡觀測到的。
南極是世界上風最大的大陸,南極沿海地區的年平均風速爲17-18米/秒,一陣風可達40-50米/秒,最大風速達到100米/秒,被叫做“暴風雪之家”,或者爲“風極”。
南極大陸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陸,南極洲的平均海拔高度是2350米。
南極大陸是世界上最乾燥的大陸,在南極點附近,年降水量近於零,比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降水量還稀少,形成乾燥的“白色荒漠”。
南極大陸是冰雪量最多的大陸南極洲的面積約1400萬平方千米,南極大陸上的大冰蓋及其島嶼上的冰雪量約爲24x106立方千米,大於全世界冰雪總量的95%
南極大陸是世界上橫跨經度最大的大陸,橫跨360度。
南極大陸是最大的沙漠,因沙漠爲每年降水量少於25平方釐米的地方,所以寒冷的地方和炎熱的地方一樣,都可以成爲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