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母親

聽了竇昭的話,雙枝看着竇昭的眼神帶着幾分驚恐。

竇昭並不在意。

只要母親和長輩們不起疑心,僕婦們再怎樣議論也不過是議論而已。

竇昭指揮妥娘抱自己回了屋。

西竇人事簡單,鶴壽堂那邊的劍拔弩張雖然讓僕婦們很緊張,但還遠沒有達到驚慌失措的地步。

雙枝把妥娘和香草會到竇昭屋裡當差的事一說,大家的注意力很快就放到了她們兩人的身上。

有的笑罵道:“香草那小蹄子,到底讓她得逞了。也不知道是走誰的路子?”

更多的卻是和妥娘見禮,紛紛自我介紹着“我是銀杏”、“我是丁香”,又有人問:“姐姐原是哪個屋裡當差的,怎麼突然就被撥到了四小姐屋裡?”

妥娘不慣這樣的熱情,喃喃地作答。

聽說她是漿洗房的粗使丫鬟,大家面面相覷,有些不知所措。

妥娘見了,更是拘謹。

“好了,”雙枝笑着給妥娘解圍,“有什麼話你們等會再說。現在先讓妥娘安頓下來。”然後思忖道,“我和含笑姐姐屋裡還有兩張牀,今天七奶奶他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四小姐身邊卻不能斷人。我看,就讓妥娘先睡我們屋裡,等七奶奶示下了再說。“

妥娘鬆了口氣。

衆人也回過神來,或自告奮勇地要去幫妥娘收拾東西,或是主動幫妥娘去鋪牀。

妥娘一步也不肯離開竇昭:“小姐身邊誰服侍?我還是等香草來了再說。”

竇昭微微地笑。

妥娘認死理。

她嫁去濟寧侯府的時候,前程未明,沒敢把妥娘帶過去,等她在濟寧侯府站穩了腳想接妥娘過去的時候,妥娘卻病逝了。

想到這裡,她眼眶微紅,輕輕地握了妥孃的手。

妥娘嚴肅地望着她,鄭重地道:“四小姐,您放心,我會寸步不離地守着您的。”說得其他人好像都是壞蛋似的,屋裡的人臉色俱是一黑,看妥孃的目光就有些不善,妥娘卻毫無所覺,正色地守在她的身邊,不爲所動。

雙枝只好悻悻然地吩咐丫鬟去漿洗房報信,把妥娘歇息的地方收拾出來。

大家分頭行事,沒有誰再和妥娘搭訕。

竇昭和妥娘則大眼瞪小眼地待在內室。

不一會,香草跑了進來:“四小姐,七奶奶和俞嬤嬤他們回來了!”

卻沒提父親。

竇昭心中一沉,問:“父親?”

香草抹了抹額頭的汗,道:“七爺、老太爺、三爺和三太太還在鶴壽堂。”

是在商量納妾的事?還是在商量怎麼讓母親鬆口?

竇昭有些着急,在妥孃的幫助下下了炕,撒腿就朝外跑。

妥娘和香草緊緊地跟在她的身後。

沉着臉的母親由俞嬤嬤攙扶着,面無表情走了進來。

“孃親,孃親!”竇昭撲了過去。

母親面色微霽,彎腰抱起了竇昭,親了親她的小臉,然後把她交給了身後的含笑:“陪着四小姐玩翻繩去。”

含笑忙抱過了竇昭。竇昭卻拉着母親的衣襟不放。

母親驟然間變很不耐煩:“你這孩子,怎麼不聽話?娘還有事,你和含笑玩。”說着,擡眼看見了妥娘和香草,擡手指了兩人,“要不,和她們兩個玩去。”

竇昭知道母親現在沒有心情哄她,乖乖地由含笑抱着,等母親和俞嬤嬤進了內室,她從含笑的懷裡溜下來,往內室跑去。

值守的丫鬟不敢攔她。

她順順當當地進了內室。

母親正伏在炕桌上哭:“……你都看見了,人還沒有進門,他就這樣護着,生怕那人受了一點點的委屈。我還能說什麼。我就順了他的意,讓那個女人進門好了!我倒要看看,那女人有什麼本領,使得什麼手段,怎麼就把他迷得父母妻兒、名譽氣節全都不要了!”

俞嬤嬤目光微閃,低聲道:“七爺納妾,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您看,是不是派個人跟舅爺說一聲……”

“不行!”沒等俞嬤嬤的話說完,母親猛地擡頭,急急地道,“哥哥開年就要進京參加春闈了,此刻正閉門讀書。若是知道我嫁過來不過三年萬元就要納妾,以哥哥的脾氣是決不會善罷甘休的,不能爲了我的事,把哥哥的前程耽擱了。”又反覆地叮囑俞嬤嬤,“你是服侍我母親的人,若是其他的事,你揹着我幹了什麼我也不會和你計較,我知道你是爲了我好。可這件事卻非同小可。我們趙家已經有四十年沒有出過進士了。若是因你之故惹出什麼事端,你就是陷我於不義,讓我做趙家的千古罪人!”

俞嬤嬤點頭,轉過身去拭着眼角的淚水。

舅舅有這麼好嗎?

竇昭撇了撇嘴,暗暗對母親道:你直管去打擾他好了。他是丁未科的進士。而且一考取功名就謀了個西北的實缺,帶着全家去了任上,再也沒有回過真定。

她只在自己成親的那天見過舅舅一面。

孃親有舅。辭別親人的時候,她看在母親的份上,恭恭敬敬地給舅舅磕了三個頭。

舅舅情緒好像很激動,看她的目光給她種“吾家有女初長成”的錯覺。她當時歡喜得不得了,想着舅舅在西北做官,路途遙遠,聯繫不便,繼母眼裡又只有自己孃家的兄弟,舅舅是讀書人,肯定心高氣傲,不願意受這個辱,所以纔不登竇家門的。這次舅舅從任上趕來送她,可見心裡還是有她這個外甥女的。她甚至打算趁着這次重逢的機會好好地孝敬孝敬舅舅,讓他給自己講講母親當年的事。

沒想到她前腳出門,舅舅後腳就返回了西北,而且從那以後,就再也沒有隻言片語給她。

如果從前舅舅顧忌繼母,那她嫁到了濟寧侯府之後他還有什麼忌憚?

竇昭怎麼也想不明白。

後來舅舅家的大表姐趙碧如隨着夫君在京都的任上寓居,曾經拜訪過她,讓她用三杯茶打發了。

這樣的一個人,能指望得上嗎?

竇昭懷疑,躲在落地罩的幔帳後面沉思。

母親既然同意父親納妾,難道繼母是被扶正的?

可繼母每次說起來都稱自己是“竇家明媒正娶、用八擡大轎迎進來的”,聽了她這話人也沒誰反駁啊!

繼母可以遣散母親的忠僕,可以威脅利誘竇家的僕婦,不可能連真定縣那些有頭有臉的官太太們也跟着睜眼說瞎話吧!

難道中間還有個女子?

那也不對啊,繼母進門有喜,妹妹竇明只比她小兩歲七個月……

竇昭越想越糊塗。

含笑走了進來。

“七奶奶,”她小心翼翼地道,“三太太過來了。”

母親忙擦了擦眼淚,一面吩咐她“快請三堂嫂屋裡說話”,一面起身去迎。

三伯母表情嚴肅地由兩個丫鬟簇擁着走了進來。

看見母親,她眼眶一紅,挽着母親的手上了炕。

屋裡服侍的都乖巧地退了下去。

三伯母沒等俞嬤嬤上茶已道:“我知道你心裡難過。我也不勸你,你想哭就哭一場好了。可哭完了,要打起精神來才行,瞧七叔這樣子,你以後還有硬仗要打!”

“我知道!”母親說着,眼淚忍不住又落下來,她沒有訴苦,而是歉意地對三伯母道,“三伯那邊,還請三嫂幫我說幾句話。我是氣極了,纔會對三伯說那些話的。請三伯看在我年輕,沒經過什麼事的份上,不要和我一般計較!”

“你這樣說,就把我和你三哥見外了。”三伯母也跟着落淚,“說來說去,都是你三哥的不對!要不是你三哥魯莽,七叔也不會鬧出這一折來……”

“這與三伯有什麼關係?”母親抽泣着打斷了三伯母的話,“說的是從兄弟,可三伯把萬元當兒子似的,萬元有什麼事找去,三伯還能袖手旁觀不管不成?說來說去,還是萬元的不是,他鬼迷心竅……我就是恨……我們從小一起長大的,論情份,應該比其他夫妻更好纔是。他要納妾,爲何不先與我商量?我不同意,他就跪在雪地裡不起來……公公四十二歲才添了他這根獨苗,他把我當什麼人了?又把我置於何地?我想想就心寒……”伏在炕桌上又哭了起來。

“不哭,不哭!”三伯母抱了母親,“這人一輩子啊,誰沒個溝溝坎坎的?七叔還年輕,難免有糊塗的時候。我也不怕你笑話,你大伯那個人,該是沉穩內斂吧?剛中進士的那會,還不是學着人家出書、納妾,大嫂當時也氣得哭,可再過幾年你看,過了那陣輕狂,知道還是家裡好,一心一意地和大嫂過日子。大嫂快四十歲的人,竟然添了蘭哥兒……可見有的時候,得以柔克剛,不能硬碰硬!”

“三嫂說的我都明白。”母親聽着,坐直了身子,擦着眼淚道,“我是有件事,想求三嫂。”並沒有和三伯母繼續這個請題。

三伯母有些意外,忙道:“你說,你說。只要我幫得上忙的。”

“那女人既然要進我們家的門,我怎麼也要相看相看吧!”母親道,“我想請三嫂和大嫂到時候作個陪。”

這原本是大戶人家的規矩,就算是答應了丈夫納妾,也要先看看人,若是什麼風塵女子或是品行有瑕,做妻子的就算拒絕丈夫的要求也不在“善妒”之列。不比那暴發的商賈,沒什麼講究,喜歡就可以帶回家。

三伯母恍然大悟:“好,好,好。我這就去跟大嫂說去。”

“那就有勞三嫂了。”母親說着,站了起來,“我這就跟萬元說,讓他把人從京都接到真定來。”

三伯母沒有接話,笑咪咪地拍了拍母親的手,道:“七弟妹也長大了!”

語氣半是感慨,半是欣慰。

今天去看榜單,發現《九重紫》在PK榜上竄到了第五。

多謝大家!

應該可以支撐一些日子了!

第142章 善後第33章 不知第161章 木簪第341章 衝突第303章 剝繭第468章 過問第24章 心思第180章 中傷第385章 慍色第72章 插手第243章 出閣第493章 慶祝第347章 夜半第105章 一箭第97章 碰見第39章 連環第332章 石榴第178章 夜宿第488章 就計第187章 再次第151章 無功第48章 清算第143章 指認第249章 窘然第436章 討聘第8章 事發第159章 遠客第329章 碰巧第171章 試探第182章 詢問第456章 投奔第15章 未遂第100章 再見第431章 苗家第202章 婚禮第502章 夏夜第147章 孽障第150章 甦醒第66章 做伴第200章 冷笑第342章 討要第102章 春聯第147章 孽障第366章 姊妹第63章 風波第53章 田莊第361章 女兒第147章 孽障第420章 東西第245章 新婚第456章 投奔第251章 回門第78章 生意第97章 碰見第382章 問由第170章 確定第381章 登門第329章 碰巧第209章 將錯第304章 狼狽第25章 挑唆第409章 不認第187章 再次第63章 風波第62章 三年第370章 喜酒第268章 誤會第514章 直言第141章 驚駭第434章 冷汗第173章 若失第244章 進門第244章 進門第330章 靠近第52章 拒絕第421章 針線第74章 收留第391章 舊聞第200章 冷笑第437章 嫁妝第372章 抱怨第219章 進退第96章 回來第331章 應付第170章 確定第85章 紀詠第300章 托出第494章 年關第350章 伯府第366章 姊妹第441章 妯娌第149章 跑路第261章 疑問第318章 碰面第4章 重生第66章 做伴第490章 不願第491章 割肉第189章 出手第173章 若失
第142章 善後第33章 不知第161章 木簪第341章 衝突第303章 剝繭第468章 過問第24章 心思第180章 中傷第385章 慍色第72章 插手第243章 出閣第493章 慶祝第347章 夜半第105章 一箭第97章 碰見第39章 連環第332章 石榴第178章 夜宿第488章 就計第187章 再次第151章 無功第48章 清算第143章 指認第249章 窘然第436章 討聘第8章 事發第159章 遠客第329章 碰巧第171章 試探第182章 詢問第456章 投奔第15章 未遂第100章 再見第431章 苗家第202章 婚禮第502章 夏夜第147章 孽障第150章 甦醒第66章 做伴第200章 冷笑第342章 討要第102章 春聯第147章 孽障第366章 姊妹第63章 風波第53章 田莊第361章 女兒第147章 孽障第420章 東西第245章 新婚第456章 投奔第251章 回門第78章 生意第97章 碰見第382章 問由第170章 確定第381章 登門第329章 碰巧第209章 將錯第304章 狼狽第25章 挑唆第409章 不認第187章 再次第63章 風波第62章 三年第370章 喜酒第268章 誤會第514章 直言第141章 驚駭第434章 冷汗第173章 若失第244章 進門第244章 進門第330章 靠近第52章 拒絕第421章 針線第74章 收留第391章 舊聞第200章 冷笑第437章 嫁妝第372章 抱怨第219章 進退第96章 回來第331章 應付第170章 確定第85章 紀詠第300章 托出第494章 年關第350章 伯府第366章 姊妹第441章 妯娌第149章 跑路第261章 疑問第318章 碰面第4章 重生第66章 做伴第490章 不願第491章 割肉第189章 出手第173章 若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