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幫忙

事情來得太突然,俞大慶當了老婆的一些首飾才勉強把帳目做平了。

竇秀昌安排了竇府財房的查帳,見帳實相符,讓俞大慶劃了押。舅母送了二百兩銀子的儀程,還有些一些瓷器、屏風等賞賜,選了個吉日,擺了酒席爲俞嬤嬤一家送行。

真定縣裡就傳出竇家七爺要娶親婦了,前頭七奶奶的貼身媽媽榮養,竇家賞了很多銀子給她養老。

俞嬤嬤的馬車出城門的時候,就有人悄悄地丈量馬車碾出來的印子。

後來竇家就有人聽說俞嬤嬤一家回去的時候遇到了強盜,不僅財物被洗劫一空,俞嬤嬤受了驚嚇,不幾日就去世了。俞大慶被砍傷,雖然保住了一條性命,卻落下了殘疾,從此生活不能自理……

而舅母見事情已經處理的差不多了,向竇府的女眷辭行:“……壽姑她舅舅還等着我回去過年,壽姑就拜託您們了。”

不管是二太夫人還是幾位太太,都高興的應喏了。

待送走了舅母,竇家開始準備過年。

趙谷秋去世後,西府那邊的年事都由竇世榜夫妻打理,今年因爲有竇昭的事隔在中間,冬至節請竇鐸過來吃餃,竇鐸都以天寒地凍,身體不適推了。竇世榜有些拿不準,特意請二太夫人示下。

二太夫人去了西府:“……雖說同意書拿到了手,但沒有舉行儀式,王氏畢竟名不正言不順。我看,今年不妨讓她跟着老三媳婦幫個手。也算是學學怎麼主持中饋,明年過年,我們兩家就各過各的吧!”

竇鐸淡淡地應了。

王映雪被叫到三太太身邊幫忙。

她自然是喜出望外,想着自己初經這事。既不能太過寒酸,也不能太過華貴,將頭髮整整齊齊地綰了個圓髻。穿了件半新不舊的茜紅色玉堂春的妝花褙子,只在耳朵上墜了枚赤金一點油的耳丁,打扮的乾淨利索又謙和得體地去了東府。

三太太正在和管事的媽媽對帳,見她進來只是擡頭說了聲“你來了”,就讓丫鬟端了個繡墩給她:“你先在旁邊看着,有什麼不懂的,再問我。”說話間。已有管事的媽媽、體面的大丫鬟來了又走,走了又來,小小一間廂房,繹絡不絕。

王映雪小時候在京都住一段時間,也曾隨着母親到些高門大戶走動。那些人家過年也像現在似的。她不以爲忤,溫聲說了句“三太太您忙你的,不用管我”,坐在了繡墩上,眼觀四路、耳聽八方地看着三太太示下。

有管事的媽媽帳目不對,和三太太爭辯:“西府趙家舅太太過來的時候,家中連着開筵席,茶酒的開銷也跟着比往日要多……”

王映雪聽到“西府”兩個字,立刻豎了耳朵。

“比往日多是正常的。”三太太道,“可比往日多出三成來,是不是太多了些?”三太太說着,翻着帳,“你看,這是六爺中舉時家裡的開銷。你再看趙家舅太太過來時的……”

“六爺那個時候還是仲秋,趙家舅太太卻是過了冬至才走,冬至一過,這雞鴨魚肉都漲了價……”

“冬至之前,各個田莊不是要送東西過來嗎?”三太太不爲所動,“怎麼你們還到外面去買?”

“趙家的舅太太可是從仲秋住到了小雪。”管事的媽媽急得嘴角冒泡,見王映雪一身半新不舊衣裳,又很是面生,只當她是哪個管事的媳婦,一面和三太太說着,一面指了王映雪:“去,給我倒杯茶來!”

“我?”王映雪愕然,朝三太太望去。

三太太卻和那管事媽媽像鬥雞似的互相瞪着。

王映雪再看三太太的丫鬟、婆子,沒一個做聲的,只好慢吞吞地起身去給那管事媽媽倒了杯茶。

可心裡到底憤懣難消,她悄悄地問小丫鬟:“這管事媽媽是做什麼的啊?”

“你說竇媽媽啊,”小丫鬟順着她的手望過去,笑道,“她是我們竇管事的老婆,人最耿直不過,從前是太夫人身邊的貼身丫鬟,就是我們府上幾位爺見了,也要給她幾分體面的。”然後好奇地問她,“你是哪個房頭的?我怎麼從來沒有見過你?是新晉的管事娘子嗎?”

王映雪後悔自己穿得太樸素,第二天梳了個墮馬髻,戴了翡翠大花,穿了件蔥綠色的妝花小襖,豔光四射。

進來稟事的人都笑着朝她點頭,問三太太是什麼人。

“是東府的王姨娘。”

那些人再看她,就多了幾分好奇,幾分探索,甚至隱隱有幾分不屑,吃飯的時候那些丫鬟婆子三三兩兩地朝她望過來,她一轉身,那些人就發出一陣曖昧不清的嬉笑。

王映雪又羞又惱,後悔自己穿得太打眼,一整天如坐鍼氈般的過去了。

回到棲霞院,胡嬤嬤告訴她:“二太夫人打發柳嬤嬤把明姐兒接了過去。說是快過年了,您要跟着三太太學管家,明姐兒沒人照顧,正好抱過去和四小姐做個陪。”

竇明長這麼大從來沒有離開過王映雪,王映雪如被割了肉似的,這個時候了,又不好再去東府把人接回來,埋怨胡嬤嬤:“你怎麼也不打發人跟我說一聲?我也好回來的時候抱了明姐兒回來。”

胡嬤嬤在心裡道,誰知道東府沒人知會您啊!

可這話卻不敢說,只得誠惶誠恐認錯。

王映雪一會兒擔心竇明離開了她不習慣,半夜裡吵鬧不休;一會兒擔心二太夫人屋裡的人趾高氣揚,對竇明照顧不周;一會兒又擔心竇昭欺負竇明,翻來覆去,一夜未睡,梳洗了一番就去了竇鐸那裡。

“我去東府了。”她恭謹地向竇鐸交待的自己的去向,然後以一種隨意的口吻笑道,“二太夫人把明姐兒接了過去,說是讓她和壽姑作個伴,您看,我們什麼時候把壽姑和明姐兒接回來好?”

這件事二太夫人給竇鐸打過招呼,竇鐸心知所謂的“忙”是藉口,二太夫人這是看不上王氏,怕她把孩子教壞了,而他則不是想看見這兩個丫頭片子——一個分了他一半的家產,一個是奸/生子,全都不是什麼好東西!看見心裡就煩。又想着王氏要不是這麼鬧一場,正正經經的娶進了門,再給他添個孫子,有個王行宜這樣的外祖父,走到哪裡也不含糊,他也就心滿意足了。偏偏天不順人願……他連帶着看見王映雪也很煩,語氣不善地道:“你先把你自己的事做好了,不要淨操些瞎心。家裡亂成這個樣子了,你讓兩個孩子往哪裡站?”

王映雪話沒有討到反而受了一頓喝斥,心裡十分委屈,咬着脣去了東府。

到了中午,三太太留她一起用午膳,並問她:“你可有什麼不懂的?”

她原想去二太夫人那裡看看竇明的,三太太留她,她怎麼好拒絕,以小輩的身份站在一旁服侍三太太用午膳,見三太太問她,她笑道:“我看家裡的事都是舊例,找本從前的帳目看看,想來能事半功倍。”然後謙遜道,“也不知道說的對不對,還請三太太指正。”

“到底是官宦人家出身,”三太太笑道,“一看就懂,一點就透。不像我那會,什麼也不懂,看了半天也沒有記住。後來還是三爺告訴我,我這才摸到了些門路……”對她倒是很和氣。

王映雪就陪着三太太說話,到了下午,又陪三太太去了庫房清點過年的貯藏。

忙完,已到了亥時。

她的丫鬟瓊芳過來回話:“二太夫人那裡戌正就下了鑰匙。”

王映雪疲倦地回了西府,翌日又跟着三太太去了幾家寺院,送了明年的香火錢。

這樣今天這事明天那事的忙了幾天,她突然發現自己已經有七、八天沒有見到竇明瞭,也沒有人告訴她竇明怎樣了。她急起來,隱隱覺得東府的人是故意的,丟下了清點了一半的庫房,她去了二太夫人那裡。

丫鬟、婆子倒沒有攔她,笑盈盈地把她迎了進去。

紀氏和竇昭都在。

見她進來,紀氏笑着點了點頭,倒是竇昭,親親熱熱地喊了聲王姨娘。

王映雪上前給二太夫人行了禮。

二太夫人戴了個灰鼠皮的兔兒臥,斜斜地歪在臨窗熱炕的大迎枕上,手裡拿着個番蓮紋掐絲琺琅的盒兒,笑着問她:“怎麼,老三那裡歇下了?”

別說此時三太太正忙得焦頭爛額,就是三太太沒事在家歇了,當着二太夫人面,王映雪也不敢說啊!

“三太太忙得腳不沾地的,”她撇清似地忙道,“是我想着有幾天沒見着壽姑和明姐兒了,特意來過來看看。”

二太夫人聽着,滿意地點了點頭,道:“鄔家過來送年節禮,鄔家的五少爺和七小姐也過來,我讓她們帶着明姐兒過去串門了。”

鄔家,是指玉二奶奶的孃家。

王映雪聞言微安。

玉二奶奶也是官宦人家出身,她的祖父曾做過縣令,叔叔鄔鬆年如今在翰林院修撰,鄔家的五少爺和七小姐是指鄔鬆年的長子鄔善和長女鄔雅。

念頭閃過,王映雪又心生狐疑。

那鄔善今年七歲,鄔雅四歲,和竇昭的年紀也差不多,爲何明姐兒去了竇昭卻沒有去?

姐妹們,今天回婆婆家過年,那邊沒有裝網絡,無線網卡的效果不是很好,改文會有些不及時,還請大家包涵包涵!

嘻嘻……

第169章 幕僚第436章 討聘第92章 反應第227章 衆人第487章 高呼第188章 應對第329章 碰巧第124章 報信第83章 婚事第4章 重生第299章 眼色第126章 宋家第162章 會試第177章 往來第76章 商定第86章 田莊第47章 盤算第303章 剝繭第518章 扭曲第306章 擡舉第145章 遇難第166章 好壞第288章 心思第148章 質問第285章 雞飛第293章 大波第73章 所求第200章 冷笑第76章 商定第53章 田莊第225章 相約第140章 鬥法第160章 禮物第63章 風波第19章 婚事第122章 送走第183章 上京第126章 宋家第107章 前夫第51章 規矩第311章 人選第250章 提醒第375章 遣散第393章 起意第10章 母親第283章 絡繹第388章 人選第225章 相約第386章 差事第428章 滿月第87章 劫持第256章 打聽第251章 回門第86章 田莊第371章 喝醉第258章 黑屋第124章 報信第267章 拜訪第183章 上京第202章 婚禮第132章 見面第104章 提親第244章 進門第282章 放心第29章 說話第8章 事發第325章 吐血第85章 紀詠第168章 河工第12章 來客第364章 春色第226章 路口第164章 姍姍第99章 記恨第374章 不滿第296章 建議第242章 識破第502章 夏夜第191章 教訓第166章 好壞第235章 出宮第285章 雞飛第486章 碰面第187章 再次第227章 衆人第313章 親臨第298章 投靠第302章 暗示第31章 偷聽第188章 應對第210章 就錯第233章 執意第206章 憤懣第417章 追源第473章 我往第501章 避難第76章 商定第54章 舊人第413章 一鍋第105章 一箭
第169章 幕僚第436章 討聘第92章 反應第227章 衆人第487章 高呼第188章 應對第329章 碰巧第124章 報信第83章 婚事第4章 重生第299章 眼色第126章 宋家第162章 會試第177章 往來第76章 商定第86章 田莊第47章 盤算第303章 剝繭第518章 扭曲第306章 擡舉第145章 遇難第166章 好壞第288章 心思第148章 質問第285章 雞飛第293章 大波第73章 所求第200章 冷笑第76章 商定第53章 田莊第225章 相約第140章 鬥法第160章 禮物第63章 風波第19章 婚事第122章 送走第183章 上京第126章 宋家第107章 前夫第51章 規矩第311章 人選第250章 提醒第375章 遣散第393章 起意第10章 母親第283章 絡繹第388章 人選第225章 相約第386章 差事第428章 滿月第87章 劫持第256章 打聽第251章 回門第86章 田莊第371章 喝醉第258章 黑屋第124章 報信第267章 拜訪第183章 上京第202章 婚禮第132章 見面第104章 提親第244章 進門第282章 放心第29章 說話第8章 事發第325章 吐血第85章 紀詠第168章 河工第12章 來客第364章 春色第226章 路口第164章 姍姍第99章 記恨第374章 不滿第296章 建議第242章 識破第502章 夏夜第191章 教訓第166章 好壞第235章 出宮第285章 雞飛第486章 碰面第187章 再次第227章 衆人第313章 親臨第298章 投靠第302章 暗示第31章 偷聽第188章 應對第210章 就錯第233章 執意第206章 憤懣第417章 追源第473章 我往第501章 避難第76章 商定第54章 舊人第413章 一鍋第105章 一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