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荊州地頭蛇劉琮歸順曹操。被許諾封爲荊州刺史,世代掌管荊州之境。
曹操實現了他的諾言,在後來封劉琮當上了荊州刺史,但卻把他本人帶回了許昌。
如今,萊因哈特對奧地利獨裁者舒施尼格做出了同樣的承諾,也做好了和中國古代三國時期曹操相同的打算。
對於沒有看過三國演義的舒施尼格,他大概是想不到萊因哈特這一手東方指揮的。
況且,萊因哈特甚至也不打算將舒施尼格這樣的敗類留在身邊。
許以高官厚祿,是爲了讓這件事給未來那些敵人做“榜樣”。讓更多人知道向德國投降,也是有好處可以拿的。
這樣一招,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都是有着極大影響力的。
特別是許多領導者,更會因爲投降的“好處”而降低抵抗熱情,從而更加輕易的投降。
於公,比起抵抗到山窮水盡後遭到無窮無盡的報復,倒不如找個機會體面的結束戰爭。
於私,作爲一名歸降者,日子過得肯定會比一名失敗的頑抗者舒坦。
不過,這些都是表面上的宣傳。私底下,舒施尼格這類人會被秘密投入“勞動營”進行勞動改造。
你不是覺悟不夠嗎?沒關係,那就用偉大的體力勞動來淨化你骯髒的內心。
結果就是,舒施尼格在發表完全國聲明後的10分鐘,就被一個班黨衛軍特別行動隊士兵禮貌的請去了“勞動營”,與超過300名柴爾德家族的囚犯們一同進行光榮的勞動改造。
另一方面,就在德奧宣佈合併不久後,一支德國炮兵縱隊在奧地利邊境上的小鎮庫夫施坦因受到了熱烈歡迎。
英法等國的記者被大量引導至庫夫施坦因,“碰巧”參觀到了這支由馬匹拖曳的德軍隊伍。
德國部隊人高馬大的形象在光鮮亮麗的背後,被英法等國看做是更不上時代的特徵。
一名英國的陸軍高層在看到德軍馬隊的照片後,多次在私下場合輕蔑的談道:“德國的國防軍已經落後時代太久了。當大英帝國已經開始大量列裝汽車的時候,他們的陸軍纔剛剛起步,靠着大量牲口維持運輸力。”
然而,這位英國方面的普遍輕敵觀念並沒有引起他們未來盟友法國政府的贊同。
對於公然動用國防軍支援西班牙政治盟友,蓄意投射其實力與威望的德國陸軍。法蘭西的觀察員們很難相信英國政府那套德國尚未強大的說辭。
比起英國人那些被稱爲“老爺兵”的陸軍,有着歐洲第一陸軍名號的法蘭西軍隊更能有發言權。
13年前那場法軍佔盡優勢的魯爾之戰,他們尚且被當時曾經只是民兵的德國黨衛軍打了個灰頭土臉。
如今,德國人更是通過西班牙戰場上的輝煌勝利更進一步強化了他們的形象。
英國人的自信,英國陸軍的自信,簡直就是夜郎自大式的無知。
別說現如今被萊因哈特稱爲第三帝國的德國。
就是當初脾斯麥奠定的德意志第二帝國,又豈是英國陸軍可以輕視的對象。
當初,有個記者曾經在一次舞會上向脾斯麥提問:“如果英國陸軍登陸配合入侵德國怎麼辦?”
然後,當時的脾斯麥首相便做出了一個流傳至今的著名回答:“那好辦,讓德國的警察把他們抓起來就行了。”
從這個故事中不難看出,英國那支無能的陸軍,從頭至尾就沒被德國人正眼瞧過。
結果現在反倒是英國人自信滿滿,滿腦子還再打算用德國去平衡法國的勢力,甚至用來當做抵禦蘇聯的看門犬。
英國人這種思維,最直接的產物就是“綏靖政策”。
綏靖政策主要表現就是扶植戰敗的德國,同時支持日本挑釁蘇聯,使得此二國充當防範蘇聯的屏障和鎮壓人民革命的打手。
事實上,這一政策在降低德國的賠款額,並取消對德國的經濟管制的道威斯計劃、楊格計劃、洛迦諾公約中已經出露頭角了。
其實萊因哈特就算沒有大玩文字遊戲,發行紐克。德國在1932年後也不會再支付多少一戰賠款。
換句話說,萊因哈特當初之所以能通過文字遊戲逃避賠款,本質上也是依靠歐洲國家,特別是英美等國的綏靖政策,而不是他的鑽空子才華。
除了蘇聯,英國、法國、意大利、比利時、日本、葡萄牙、南斯拉夫、羅馬尼亞、希臘、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都已經或多或少的參與了這個防範紅色蘇聯的政策。
而蘇聯,同時也在和德國進行着大量戰爭物資的交易。
幾乎全世界的強國都在和德國人進行着交易,而交易的目的,竟然都是爲了對付另一方。
中國購買德械師對付日本軍隊,日本購買鐵拳火箭筒抗衡蘇聯軍隊,蘇聯購買德國的軍工技術對峙資本主義各國,西班牙共和軍和國民軍分別向德國購買武器以圖消滅對方……
而羅馬尼亞,美國,英國,委內瑞拉等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國家,則是讓德國進口了龐大基數的石油。
還有什麼比這樣的日子更幸福。全世界的人都在討好自己,拉攏自己。兩頭通吃,左右逢源,夫復何求……
只有坐上了這樣的位置,處在這樣的環境,萊因哈特才明白歷史上美國“天選之國”的地理優勢意味着何等的幸福。
德國現在的超然處境是短暫的,十分容易被打破的。可美國的特殊地理優勢,卻註定了其未來10年乃至20年的超然地位。
不過,至少在綏靖政策正大行其道的今天,萊因哈特領導下的德國還是相當吃香的。
古德里安率領的2個裝甲師走小道前往維也納。其中,所有坦克皆掛滿德國國旗,插上花束,獲得了廣大奧地利民衆的熱烈歡迎。
而此次長途行軍也暴露了t3坦克在發動機等方面上存在的問題,在前往維也納的小路上出現了不少拋錨事故。
德國各部門的研發專家還爲此召開了緊急會議,商討改進措施。
而在德奧合併一週後,其他各國不出萊因哈特預料的,均對此次事件反應溫和。
一戰協約國,特別是英法兩國,雖然有責任維護《凡爾賽條約》,尤其是有關禁止德國與奧地利合併的條款,但是也僅是實行外交抗議,並沒有採取實際行動阻止合併之事。
而在半個月後萊因哈特要求主持的公民投票中,更是有99.7%的奧地利人贊成德奧合併。在國際上,極大的表現出了德意志人對合並的渴望與欣喜。
事後,爲了製造輿論優勢和留下親民影響而留在奧地利的德意志元首萊因哈特,給遠在柏林的西克特發了一封電報。
電報內容只有一句話:“從今天起,再沒有人敢看不起德國人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