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中)

“爲什麼,蘇聯爲什麼……”

看着滿車的零件,陳耀陽有些六神無主,他很生氣,卻又不知道該如何發火,因爲無論是正式外交照會,還是相關的請示報告,所提到的都是“技術換廢品”,儘管任誰都清楚的這個“廢品”到底是怎麼回事。

然而當蘇聯人真的這麼做了的時候,任誰都說不出半個不字,更何況眼下的中國各種物資奇缺,他別是高品質的鋼鐵,簡直就是稀有貨,而從蘇聯運過來這批“廢品”中80%是鋼鐵產品,這對缺乏鋼鐵的中國來說也算是雪中送炭。

但陳耀陽心中卻沒有半分感激之情,反而更是怒火中繞,因爲他不甘心,更因爲他想不通,爲什麼被稱爲老大哥的蘇聯會做出這等言不由衷的事;爲什麼明明是同志加同盟,反而還要如此背後捅刀子!

“沒有爲什麼,只因爲咱們這個蘇聯老大哥的大國沙文主義情節太濃了!”

就在陳耀陽一聲聲無力的衝着凜冽的寒風發出陣陣令人不甘的疑問時,一句輕飄飄的話,順着風灌入他的耳中,陳耀陽猛的一怔,旋即才發現,原本凝望北方的柏毅不知何時來到他的身前。

只見他嘴裡叼着一根菸,神情無喜無悲,衝他伸出的手裡捻着一根剛從煙盒裡拿出的香菸,示意了一下便開口說道:“要不要來一支!”

眼見於此,陳耀陽不由得愣住了,下意識的接過柏毅遞過來的香菸,可很快便反應過來,他根本就不抽菸,可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柏毅的態度,好像是已經接受了現實,因爲在這位老兄弟的身上,陳耀**本感受不到半分的怨氣與憤慨,於是他有些訝然的看着柏毅:“老柏,你難道就不生氣嗎?拼死拼活三個多月換來的確是一堆廢鐵,你難道甘心?”

“甘心?哼,任誰費了這麼大的力氣,搞了那麼多事情,就獲得這麼個結果,都不會甘心!”

“那你怎麼?不對……老柏,你是不是有什麼後手?”

看着柏毅似笑非笑的神情,陳耀陽猛的反應過來,也不怪陳耀陽會這般想,自打定下以“技術換廢品”的方案後,無論是用三款裝備釣科羅廖夫上鉤,還是在莫斯科同波斯克列貝舍夫保持默契,每一步都幾乎料得先機,以至於整個過程看似複雜,但卻異常順利,若不是最後的結果不盡如人意,簡直堪稱完美。

不過也正因爲如此,當看到柏毅那副意味深長的臉色時,陳耀陽斷定,這一切絕對在柏毅的預料之中,而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其實早在前往莫斯科之前,柏毅便覺得此次蘇聯之行未必有預想的那般順利。

原因無他,只因爲那個以“鋼鐵”爲名號的蘇聯領袖斯大林,對於中國這個亞洲鄰居心思其實是很複雜的,一方面他希望中國的革命勝利從而能夠將紅色政權進一步在全球鋪開;而另一方面繼承沙皇雄心的斯大林卻對蘇聯在中國東北特殊權益始終念念不忘。

特別是橫貫中國東北的“中長鐵路”以及大~~!~~連、旅~~!~~順兩個不凍港,一直被蘇聯視爲立足東亞的痙攣,爲此不惜在二戰末期與美國、英國爭得面紅耳赤也要將這兩個中國東北利益支點寫進奠定戰後國際秩序的《雅爾塔協定》當中。

要知道在東亞尋得出海口,可是俄國百餘年來夢寐以求的心願,繼承沙俄雄霸世界志向的蘇聯自然不能放過如此千載難逢的機會,趁着國民政府軟弱可欺,將這兩項中國東北的核心權益牢牢控制在手裡。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軟弱的國民政府的確是軟到了家,沒幾年的功夫便被革命的浪潮所淹沒,最終舊貌換新顏成立了新中國,而新中國的領導人們對涉及東北核心主權的問題可謂是寸步不讓。

爲此中蘇兩國曾經在莫斯科進行了將近一個月的艱苦談判,期間斯大林的態度很強硬,堅決不同意歸還“中長鐵路”和大~~!~~連、旅~~!~~順兩個不凍港,甚至提出以援助建設來換取新中國方面的讓步。

不過中國政府卻寸步不讓,加之美國爲首的西方世界對蘇聯的步步緊逼,讓蘇聯不得不需要中國這個後援來維持全球霸權體系,因此斯大林便被迫同意中國政府的提議,這纔有了1950年2月的《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的簽訂。

然而令中國政府萬萬沒想到的是,斯大林雖然做出了極大的讓步,但卻耍了個花招,那便是在《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補充條款里加了這麼一條:“若東亞地區爆發戰事,蘇聯海軍可以重新使用大~~!~~連、旅~~!~~順兩個不凍港,‘中長鐵路’也必須無償向蘇聯放開使用權,以便保障蘇聯海軍的補給!”

當時的中國剛剛成立,外交經驗極其匱乏,再加上國內戰爭已經結束,日本被美國像小媳婦一樣壓得服服帖帖,怎麼看怎麼不像有戰爭爆發的樣子,所以也就沒想太多,便在補充條約上籤了字。

結果中蘇兩國這邊剛簽訂盟約,斯大林便一封電報發往朝鮮,同意朝鮮政府1949年下半年開始的統一計劃,與此同時駐遠東蘇軍開始對朝鮮軍隊提供全方位的軍事援助,短短几個月時間,朝鮮軍隊便成爲東亞地區屈指可數的強軍,並於1950年6月發動統一戰爭,隨後美軍介入,兵臨鴨綠江,中國在國土遭受威脅的情況下被迫出兵朝鮮。

至此,東亞地區戰火已然燒紅的半邊天,蘇軍也藉着補充條款的規定繼續佔據旅~~!~~順港,至於“中長鐵路”的使用權也想蘇聯敞開,加之中國在朝鮮拖住美軍,減輕蘇聯在歐洲方向的壓力,促使蘇聯在這一期間獲益頗豐。

柏毅前世的時候這些秘辛隨着蘇聯解體公佈於世,因此柏毅才得以瞭解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蘇聯各項政策的邏輯與意圖,說穿了無非是對中國的堤防與不信任,朝鮮戰爭後期以貸款形式有償的蘇聯二戰時期老舊武器裝備、以經濟補償方式對中國的援助建設等等,都是這一邏輯的體現。

相較於此,將好好的德系機械和武器裝備拆成真正的廢鐵送過來便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畢竟蘇聯要的是聽話的中國,而不是一個強大的中國!

“所以我們從蘇聯出發前,出訪莫斯科的總後首長見了貝利亞,這才讓局面不至於壞到不可挽回的地步,而這也不是什麼後手,沒辦法,誰讓斯大林老了,而貝利亞的野心卻膨脹到無以復加……”

第四百九十六章 晴天霹靂第四十四章 “串糖葫蘆”(求收藏和推薦)第四百四十八章 美國人的眼睛瞎了第一百二十章 成爲志願軍(1\5)第兩百八十六章 一發擊毀?抱歉,我真不是故意的!第五百二十九章 35mm的M2重機第五百二十章 生產線上的中正式第四百六十章 遮風擋雨軍備首長第兩百八十四章 跳彈第兩百一十九章 千載難逢的機會(上)第一百零四章 簡約至極的新槍方案(下)(第五更)第二十五章 家裡蹲也有高材生(求收藏和推薦)第三百二十一章 我一直是名志願軍第七十五章 來對了(求收藏和推薦)第四百七十四章 槍族(下)第兩百五十八章 以戰止戰第六十三章 令人心動的槍(求收藏和推薦)第八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生產任務(二更)第一百零八章 槍管鍍鉻工藝(下)(4\5)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佳組合:半自由槍機式第四百二十一章 鐵甲雄風(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換裝德械(下)第四百二十七章重新定義美式坦克標準(上)第四百五十九章 紅眼睛的蘇聯人第一百三十八章 厲害的中國槍(1\5)第五百四十章 一槍爆頭第四百七十章 白雲廠的冒進風第三百一十二章 航空發動機的發展戰略(下)第三百三十七章 共贏的方式第三百五十九章 光學儀器分廠第一百二十四章 爲冬裝未雨綢繆(下)(昨日第五更)第一百九十四章 你還沒資格教我第一百七十九章 鐵血阻擊第五百零一章 仿製VS原裝(下)第三百四十五章 A—1墜落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寸路程一寸血(下)第五百五十三章 小戰士方姚章(中)第五百零九章 核心技術(下)第三百一十三章 坑神的自我修養(上)第兩百三十七章 中國軍力報告第一百二十六章 向前的勝利(3\5)第兩百一十三章 軍火貿易(上)第三百二十六章 雷達困局(下)第三百七十二章 就是這個配方,我要五十萬斤!第四百八十六章 倒黴的蘇聯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李奇微的絞殺戰第三百二十六章 雷達困局(下)第兩百二十七章 話不投機就是軍訓第三百三十三章 米格—15維修站(中)第一百六十七章 滿載而歸(1\4)第三百零三章 令人震驚的條件第三百三十一章 會敲竹槓的首長第兩百六十六章 營救第五百六十章 甘願奉獻的一代(上)第兩百八十三章 蘇聯的坦克天才第一百八十章 志在必得的美軍第一百六十七章 滿載而歸(1\4)第兩百七十六章 就怎麼簡單(2\5)第四百九十章 精鍛機(上)第九十一章 冷焊工藝(下)(加更求首訂)第兩百一十八章 斯大林的“病”第五百二十六章 獻青春的人(上)第一百零一章 無法忽視的工業基礎(2\5)第五百二十九章 35mm的M2重機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實戰爲準繩(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來自蘇聯首席專家的“忠告”第一百五十六章 35mm轉輪式榴彈發射器(3\4)第兩百三十六章 做個大文章第二章 一切皆有可能(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零九章 我們根本擋不住第兩百三十六章 做個大文章第兩百零三章 天方夜譚似的奇蹟(第三更)第五百一十二章 工業部四局第三百一十八章 因爲他們,我看到中國的未來第三百八十章 進攻!第七十七章 他是怎麼辦到的?(求收藏和推薦)第四百一十四章 坦克炮雙向穩定系統(下)第三百八十九章 誰斷糧(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秘密武器(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兵不厭詐第兩百四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四十一章 外籍軍團第一百一十二章 炒麪(3\5)第三百一十二章 航空發動機的發展戰略(下)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寸路程一寸血(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兵不厭詐第四百九十三章 冷鍛工藝第七章 是敗類,就一槍斃了(求收藏,求推薦票)第四百三十二章 德械重炮第一章 驚天一炮第四百九十章 精鍛機(上)第七十七章 他是怎麼辦到的?(求收藏和推薦)第兩百二十五章 真是撿到寶了第五十一章 想法被斃了(求收藏和推薦)第四百一十一章 代差第兩百六十七章 禍不單行第五百五十三章 小戰士方姚章(中)第四百零一章 不一樣的T—34坦克(下)第一百零八章 槍管鍍鉻工藝(下)(4\5)第三百零八章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第四百九十六章 晴天霹靂第四十四章 “串糖葫蘆”(求收藏和推薦)第四百四十八章 美國人的眼睛瞎了第一百二十章 成爲志願軍(1\5)第兩百八十六章 一發擊毀?抱歉,我真不是故意的!第五百二十九章 35mm的M2重機第五百二十章 生產線上的中正式第四百六十章 遮風擋雨軍備首長第兩百八十四章 跳彈第兩百一十九章 千載難逢的機會(上)第一百零四章 簡約至極的新槍方案(下)(第五更)第二十五章 家裡蹲也有高材生(求收藏和推薦)第三百二十一章 我一直是名志願軍第七十五章 來對了(求收藏和推薦)第四百七十四章 槍族(下)第兩百五十八章 以戰止戰第六十三章 令人心動的槍(求收藏和推薦)第八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生產任務(二更)第一百零八章 槍管鍍鉻工藝(下)(4\5)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佳組合:半自由槍機式第四百二十一章 鐵甲雄風(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換裝德械(下)第四百二十七章重新定義美式坦克標準(上)第四百五十九章 紅眼睛的蘇聯人第一百三十八章 厲害的中國槍(1\5)第五百四十章 一槍爆頭第四百七十章 白雲廠的冒進風第三百一十二章 航空發動機的發展戰略(下)第三百三十七章 共贏的方式第三百五十九章 光學儀器分廠第一百二十四章 爲冬裝未雨綢繆(下)(昨日第五更)第一百九十四章 你還沒資格教我第一百七十九章 鐵血阻擊第五百零一章 仿製VS原裝(下)第三百四十五章 A—1墜落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寸路程一寸血(下)第五百五十三章 小戰士方姚章(中)第五百零九章 核心技術(下)第三百一十三章 坑神的自我修養(上)第兩百三十七章 中國軍力報告第一百二十六章 向前的勝利(3\5)第兩百一十三章 軍火貿易(上)第三百二十六章 雷達困局(下)第三百七十二章 就是這個配方,我要五十萬斤!第四百八十六章 倒黴的蘇聯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李奇微的絞殺戰第三百二十六章 雷達困局(下)第兩百二十七章 話不投機就是軍訓第三百三十三章 米格—15維修站(中)第一百六十七章 滿載而歸(1\4)第三百零三章 令人震驚的條件第三百三十一章 會敲竹槓的首長第兩百六十六章 營救第五百六十章 甘願奉獻的一代(上)第兩百八十三章 蘇聯的坦克天才第一百八十章 志在必得的美軍第一百六十七章 滿載而歸(1\4)第兩百七十六章 就怎麼簡單(2\5)第四百九十章 精鍛機(上)第九十一章 冷焊工藝(下)(加更求首訂)第兩百一十八章 斯大林的“病”第五百二十六章 獻青春的人(上)第一百零一章 無法忽視的工業基礎(2\5)第五百二十九章 35mm的M2重機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實戰爲準繩(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來自蘇聯首席專家的“忠告”第一百五十六章 35mm轉輪式榴彈發射器(3\4)第兩百三十六章 做個大文章第二章 一切皆有可能(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零九章 我們根本擋不住第兩百三十六章 做個大文章第兩百零三章 天方夜譚似的奇蹟(第三更)第五百一十二章 工業部四局第三百一十八章 因爲他們,我看到中國的未來第三百八十章 進攻!第七十七章 他是怎麼辦到的?(求收藏和推薦)第四百一十四章 坦克炮雙向穩定系統(下)第三百八十九章 誰斷糧(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秘密武器(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兵不厭詐第兩百四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四十一章 外籍軍團第一百一十二章 炒麪(3\5)第三百一十二章 航空發動機的發展戰略(下)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寸路程一寸血(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兵不厭詐第四百九十三章 冷鍛工藝第七章 是敗類,就一槍斃了(求收藏,求推薦票)第四百三十二章 德械重炮第一章 驚天一炮第四百九十章 精鍛機(上)第七十七章 他是怎麼辦到的?(求收藏和推薦)第兩百二十五章 真是撿到寶了第五十一章 想法被斃了(求收藏和推薦)第四百一十一章 代差第兩百六十七章 禍不單行第五百五十三章 小戰士方姚章(中)第四百零一章 不一樣的T—34坦克(下)第一百零八章 槍管鍍鉻工藝(下)(4\5)第三百零八章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