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八閩平遠艦小傳

“龍騰八閩”——“平遠”艦小傳

[[[CP|W:500|H:355|A:L|U:http://file1.qidian.com/chapters/20101/14/1124156633990866175108634882485.jpg]]]1885年7月4日,一件特殊的奏摺從福建由輪船送至上海,再由驛站快馬加鞭500裡急送北京,塵土飛揚的驛路上,銘記了這樁對中國近代軍艦製造意義重大的歷史事件。由船政大臣裴蔭森撰寫,左宗棠、穆圖善等大臣聯名上奏的這份加急奏摺裡,首先開宗明義,指出中法戰爭中,法國艦隊之所以能橫行海上,肆無忌憚,關鍵原因在於中國海軍缺乏制敵利器鐵甲艦。認爲經過馬江一戰挫折後,海防薄弱的閩浙、臺澎一帶,急需裝備鐵甲艦,“懲前毖後之計,整頓海軍必須造辦鐵甲,時勢所趨,無庸再決者也”,隨即便介紹了福建船政的留法學生魏瀚等提出的一個方案。該方案預備仿造法國1885年左右設計的3艘同型的小鐵甲艦,這種軍艦比北洋在德國定造的“定遠”艦噸位小,吃水淺,較適合福建一帶的船塢。而馬力比“濟遠”艦略低,駕駛較爲便易,單艘造價不包括武器、電器等裝備約爲46萬兩銀。裴蔭森請求清廷在財政經費短絀的情況下,也應該竭力撥款建造3艘,“閩省若有此等鋼甲兵船三數號,炮船、快船得有所護,膽壯氣揚,法人斷不敢輕率啓釁”,奏摺中激動地稱“……該學生等籍隸福省,均無希圖名利之心。只以馬江死事諸人非其親故即屬鄉鄰,以報仇雪憤之心,寄於監作考工之事,其成效必有可觀。”大有一番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之豪情壯志。

關於這級鐵甲艦的設計方案,原本在裴蔭森的奏摺中講得清清楚楚,是仿造3艘法國軍艦。但隨後因爲抄錄轉載者的粗心大意,以及後世編輯出版者的誤讀,竟然釀成了中國近代海軍史研究上的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公案,以致直到歷史長河緩緩流過100多個春秋後,某些時候仍然還被混成一筆糊塗帳。其實在裴蔭森個人的文集《裴光祿遺集》,以及福建船政史料,乃至一手原始資料——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收藏的光緒朝硃批奏摺中,都非常明確肯定地表示福建船政局申請建造的鐵甲艦,參考的母型是法國軍艦。但1895年,劉名譽編刊《越事備考》一書時,竟將裴蔭森的這份奏摺,誤抄錄成參考的是德國軍艦,一字之差,失之千里,法蘭西就此變成了德意志。而對現代學術研究影響頗深的史料集《洋務運動》一書中,竟然也隨之錯書成德國。

錯誤並沒有就此停止,更爲荒唐滑稽的事情來自3艘法國軍艦的艦名,原本裴蔭森上奏的年代,因爲沒有現代標點符號,用作參考母型的法國軍艦的艦名是直接被書寫爲“柯襲德士迪克十飛禮則唐”的,對於這組複雜的音譯,上世紀50年代《洋務運動》一書編纂時竟然不假思索,在沒有任何依據的基礎上,亂點鴛鴦譜,隨意標點斷句爲“柯襲德士迪克”、“十飛禮”、“則唐”,由於這套書在學術界影響之大,覆蓋面之廣,以至於“德國”造的“柯襲德士迪克”、“十飛禮”、“則唐”竟然成了定論,被各種著作反覆引用,一錯再錯。實際上,遍查19世紀的德國軍艦資料,是絕找不到哪型軍艦的譯名與此相同的。這3艘被馬大哈們硬生生篡改了出生地和姓名的軍艦,真實身份乃是法國在19世紀末期建造的“黃泉”(Acheron)級,除了首艦“黃泉”號外,其他3艘軍艦Cocyte(“痛哭河”)、Styx(“冥河”)、Phlegeton(“地獄火河”),根據音譯,應該分別斷句爲“柯襲德”、“士迪克十”、“飛禮則唐”,這些纔是裴蔭森奏章中所指的軍艦。

19世紀中期以後,由英國著名的艦船設計師倫道爾肇始,小船架大炮的蚊子船出現在大洋上,這種軍艦體格小巧,造價低廉,而卻裝備與其身材遠不相稱的大口徑巨炮,頗有點“志大才疏”的陣勢。這類軍艦不利於出遠海航行,主要用途是防守海岸、要港,當時被稱爲水炮臺,因爲具備陸地炮臺所無法比擬的機動性,以及造價低廉,甫經出世,就被各主要海軍國家大量裝備。不太願意亦步亦趨地跟隨英國人,德國在蚊子船的設計思路上作出自行改進,加上了水線帶裝甲,創造出了具有開創性的裝甲蚊子船Wespe號,這類軍艦又被稱作近海防禦鐵甲艦(CoastDefenceShips),名爲鐵甲艦,實際則是加強了防護的蚊子船而已。但較普通無防護的蚊子船,生存力已大爲提高。

法國建造的“黃泉”級鐵甲艦正是屬於這個類別,設計上直接仿照了德國的Wespe號,單桅杆的設計體現了她的德裔血統(在19世紀中後期的很多軍艦上,存在以下一個有趣的現象。即正統的德式軍艦往往採用單桅杆設計,而英式軍艦是雙桅杆,藝術感強烈的法國軍艦則大都使用3桅杆的設計)。這級軍艦的排水量爲1690噸,艦長55.2米,寬12.32米,吃水3.56米,外形上和蚊子船一樣,看起來有點五短三粗。艦上採用2臺蒸汽機、4座鍋爐,雙軸推進,功率1600匹馬力,航速11.6節,煤艙容量較小,僅能裝載98噸,由這點清楚顯示了這級軍艦根本不是被用來出遠海作戰的。值得一提的是,這級鐵甲艦上,包裹艦體厚度爲8英寸的水線帶裝甲卻是鋼質,在近代,鋼被認爲過於堅硬,容易折斷,韌性不如熟鐵,因而從來沒有被考慮用來作爲軍艦的裝甲,法國人在“黃泉”級上使用了科洛蘇工廠生產的新式全鋼裝甲,在當時世界造船界被認爲是大膽創新之舉。這艘“名不副實”採用鋼甲的鐵甲艦,裝備的主要武器是1門10.8英寸28倍徑的1881式加納火炮,小於Wespe採用的305mm克虜伯炮,另外增加了法式艦船的傳統設計——耳臺,2座耳臺上各裝備1門3.9英寸炮,此外還有一些3磅、1磅小型速射炮。整體來看,這級軍艦在各國的蚊子船中,算是較爲先進出衆的設計。

但由此可以看出,裴蔭森積極上奏要仿造的鐵甲艦,其實是蚊子船的變種。就防守海口而言,蚊子船是完全能夠勝任,但這種軍艦是絕對無法出大洋作戰的,福建船政局選擇法國的裝甲蚊子船作爲母型,儘管“黃泉”級屬於先進設計,但不得不看到當時選型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船政局有關仿造鐵甲艦的申請提交的同時,北洋大臣李鴻章也向清政府提出了一個資金請求,申請向歐洲訂購新式穹甲巡洋艦(即後來的“致遠”、“經遠”級軍艦),用以加強中法戰爭後顯得薄弱的臺澎海防。“造艦”派和“購艦”派這次剛好撞了個滿懷,正在因爲購買了“定遠”、“濟遠”級軍艦志得意滿,準備進一步加大外購軍艦力度的李鴻章,看到半路殺出來的福州船政鐵甲艦,認爲其打斷、干擾了自己外購軍艦的計劃,而異常惱怒。爲爭奪寶貴的經費,7月30日,李鴻章毫不客氣地上奏清廷,從軍艦噸位、主尺度、裝甲防禦、動力系統以及造價等問題上全面出擊,措辭嚴厲地將船政選定的建造母型批駁得體無完膚,稱通過和李鳳苞的討論,判定船政提出的方案“船式、輕重、尺寸均不合海面交鋒之用”,“欲以此敵西國之鐵甲艦,恐萬萬不能”,進而把矛頭直接指向裴蔭森,稱“裴臬司於此道素未考究,誤信閩廠學生之蠱惑”,要求清政府“審慎圖維,勿任虛擲帑金”。資歷、實力和官場經驗都無法望李鴻章項背的裴蔭森落得很大沒趣,唯有值得慶幸的是,不管是否出於故意,李鴻章竟然沒有看出3艘法國鐵甲艦就是蚊子船型,否則,很難想像還會出現怎樣的後果。

平心而論,裴蔭森選擇仿造法式近海防禦鐵甲艦,出發點自然是爲了鞏固國防,提高船政造船的技術層次考慮,儘管選擇的型號可能與國家的需求不是非常適合,但對新生兒橫加笞伐是不夠公正的。而李鴻章的部分批評,也不可謂不切中要害,同樣,李鴻章堅持大量購買外國軍艦,也是爲了加強中國的海防起見。之所以二者間爭得面紅耳赤,摻雜其中的地域、派系等感情起了重要影響。

正當裴蔭森灰心喪氣,準備將法國鐵甲艦的資料鎖入檔案櫃,束之高閣之際,出人意料,清政府中央高層竟突然伸來有力的援手。主持中國朝政的最高權力人物慈禧太后,親筆在福建船政的奏摺上寫下了很長一段批語:“籌辦海防二十餘年迄無成效,即福建所造各船亦不合用,所謂自強何在?此次請造鋼甲兵船三號,着其撥款興辦,惟工繁費巨,該大臣等務當實力督促,毋得草率偷減,乃至有名無實。”意外出現的太后批示,讓本已前途渺茫的福建船政鐵甲艦計劃,真正開始啓動了。和今天的人們從影視作品中看到的臉譜化形象不太一樣,慈禧,這個控制中國近代政壇達數十年之久的女主,在貪婪的一面性格之外,還具有一種近乎天生的對新事務的敏感性,她實際乃是洋務運動、近代海軍建設早期在清政府中央高層最有力的支持者。甲午戰爭之後,被評價爲禍國罪人的慈禧曾經和朝臣有過一次對話,針對擺在中國面前的嚴峻形式,指出“此仇何能一日忘記,但總須慢慢自強起來,斷不是殺一人燒一屋就算報了仇的”。

爲平衡福建船政和李鴻章間的關係,清政府批准了李鴻章關於購買西方新式穹甲巡洋艦的申請,但將最初購買6艘的計劃調整爲4艘。同樣,清政府也同意福建船政仿造近海防禦鐵甲艦的方案,不過也做了一定改動,將原本3艘的請求縮水爲1艘,而且說明鑑於閩浙局勢漸趨緩和,新軍艦建造完成後將歸屬創建中的北洋艦隊。一碗水端平,各方也就相安無事了。

1886年的春天,福建船政前學堂學生魏瀚受命前往法國,購買造船所需的大批鋼材。魏瀚,字季渚,福建福州人,16歲進入福建船政前學堂,爲第一屆學生,學習船舶建造,一度被派赴歐洲留學,後來成長爲中國近代傑出的船舶工程技術專家。經過在歐洲的認真採辦,至當年秋天,魏瀚將艦材購買回國,12月7日,由船政大臣裴蔭森親自主持,爲新軍艦安放龍骨,配套的各種肋骨開始拗制,船體的監造爲魏瀚、鄭清濂、吳德章等3名船政科班出身的工程專家,同時輪機部件也先後開模鑄造,監督輪機建造的是陳兆翱、李壽田、楊廉臣3人,同樣也是船政前學堂科班出身,建造工作就此全面鋪開。以後來的實際情況看,這艘中國自行建造的新型近海防禦鐵甲艦,並沒有完全照搬法國“黃泉”號的設計,而是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改良,充分體現了福建船政局技術人員的能力。

這艘中國自造的鐵甲艦,後來得到一個極具威勢和民族特色的名字——“龍威”號,英文譯名LungWei。軍艦的正常排水量2150噸,滿載排水量2640噸,大於法國“黃泉”。主尺度則和“黃泉”接近,柱間長59.99米,寬12.19米,但吃水較深,艦首爲4.19米,艦尾4.40米。動力系統採用了2臺福建船政局製造的三脹往復式蒸汽機,輪機轉速80轉/分鐘,配套使用4座圓型高式燃煤鍋爐,每座有2個爐門。主機功率2400匹馬力,雙軸推進,航速10.5節,軍艦上的煤艙容量設計得較大,遠遠超過“黃泉”級,爲350噸,這表示福建船政在設計時根據這艘軍艦將要用於遠海作戰的實際需求,做出了必要的改進。

“龍威”艦的防護能力與“黃泉”相近,艦底採用了雙層鋼底設計,兩層之間間隔2英尺。環繞全艦裝備有水線帶裝甲,全爲從法國購入的全鋼裝甲。其中艦首部位裝甲厚5英寸,高7英尺;軍艦中部因爲要防護安排在其內的彈藥艙、鍋爐艙等要害設施,裝甲厚度達到8英寸,高5英尺;艦尾部分裝甲厚6英寸,寬4英尺2英寸,除此,軍艦兩側的煤艙裡的燃煤也能提供一定的防護,起到抵擋炮彈破片的作用。另外,有裝甲保護的部位還有,裝甲甲板厚2英寸,露炮臺裝甲圍壁厚8英寸,炮罩厚2英寸,司令塔裝甲厚5英寸。整體來看,“龍威”級軍艦防禦力較強,但由於採用的是蚊子船船型,而且軍艦噸位相對較大,整體機動性能不佳,航速較慢。

福建船政建造“龍威”時,並未給其配備武器,船政大臣裴蔭森在彙報清廷的奏章中,只是介紹這型軍艦可以裝備260毫米主炮1門,和120毫米副炮3門,但這並不表示“龍威”已經安裝了上述火炮,僅僅是可以安裝而已。後世一些研究者不加辨別,忽略了這一細微的差別,竟然直接將上述數據套用爲“龍威”的武備系統,這又給本就因爲出身問題混亂不堪的“龍威”艦的技術記載,更增添了一層荒唐色彩。事實上,直到最後完工,“龍威”都沒有安裝武器裝備,直到後來被編入北洋艦隊後才另行裝備了各類武器。因此,沿用法式設計的這艘軍艦,武備系統上則和當時北洋艦隊的很多艦隻一樣,具有濃烈的德式風格。

作爲標準的蚊子船型設計,“龍威”的主炮被安裝在艦首,是1門威力巨大的260毫米克虜伯鋼箍套炮,型號爲1880式35倍口徑,與日本海軍“浪速”級軍艦的主炮相同,因爲擔心船頭大炮太重,遇到風浪容易造成船頭顛簸搖晃,難以瞄準射擊,因而主炮塔的位置被安排在接近軍艦的中腰附近。火炮身管長9100毫米,膛長8320毫米,炮管重27700公斤,炮架重14900公斤,配備有鋼彈、開花彈、子母彈,其中鋼彈、開花彈彈頭重275公斤,子母彈重215公斤,而發射藥包則均爲87公斤。火炮有效射程高達12200米,初速530米/秒,使用鋼彈在274米距離上,可以擊穿571毫米厚的鋼板。與衆不同的是,“龍威”儘管主炮採用的是德式,但炮罩卻是延續前部敞開式而來的標準法式設計,而且炮罩上還有碉堡狀的觀察位,使得這艘充滿法蘭西特色的軍艦,在德、英式軍艦占主導地位的北洋艦隊中別具一格。

“龍威”的副炮和北洋艦隊的“定遠”、“濟遠”等級軍艦一樣,使用的也是克虜伯1880式150毫米鋼箍套炮。佈置方法則和母型“黃泉”相同,將2門火炮分置在軍艦兩舷的耳臺內。符合船頭對敵時代的設計習慣,“龍威”艦也沒有安裝大口徑尾炮。

在上述中大口徑火炮外,“龍威”另裝備有47毫米哈乞開斯五管小速射炮4門,10管格林炮2門,均爲北洋艦隊大量裝備的型號。

作爲蚊子船型的近海防禦鐵甲艦,“龍威”與她的母型“黃泉”一樣,和當時的傳統鐵甲艦與巡洋艦不同,都沒有艦首衝角的設計。不過,在“黃泉”的設計基礎上,“龍威”增添了當時世界非常新銳的武器,即魚雷兵器。在軍艦的首尾各裝備有一具固定式的18寸魚雷發射管,另在軍艦兩舷甲板下各裝備1具,根據後來北洋海軍總查琅威理的記錄,這兩具魚雷發射管的射角各是45度(中央線垂直角之前5度,之後40度)。

綜合來評價,“龍威”可以認爲是19世紀中後期一型典型的近海防禦鐵甲艦,各項參數性能在當時世界同類軍艦中居於中上水平,如果考慮到這是福建船政建廠以來建造過的規模最大、技術程度最新的軍艦,那這艘軍艦,以及創造她的中國工程技術人員們,都是不應被忽視的。然而,由於最初選型上的問題,這級軍艦實際只是一個守口利器,而並非船政大臣裴蔭森一心希望得到的能縱橫海上的主戰鐵甲艦。

因爲照片、圖紙資料的缺失,“龍威”艦的外形、結構,一直以來都是神龍見尾不見首,處在雲霧繚繞之中,不爲後人所知。近年,隨着保存在海外的有關“龍威”的大量資料逐漸迴流入國內,使得有可能來廓清這艘軍艦的真實面容。

從外形看,“龍威”最顯眼的特徵便是單桅杆、單煙囪,這顯然是繼承了母型“黃泉”號的設計,屬於轉抄的德式設計。但似乎是發覺到傳統德式設計上,煙囪噴薄出的煤煙,會造成後方桅杆上桅盤內的工作環境惡劣,“龍威”和“黃泉”一樣,都是將煙囪改在了桅杆之後,這樣桅盤裡的瞭望手就稍稍可以鬆口氣了,看着滾滾濃煙在自己的身後翻騰,總比煤煙撲面而來要強得多。

“龍威”艦首甲板的幹舷較低,沒有采用首樓的設計,應當是出於減少艦首吃水的考慮。在充滿法蘭西情調的主炮塔後,是一座同樣法式風格濃郁的甲板室,橫亙軍艦左右,近代中國軍艦的特徵——飛龍艦徽就安裝在甲板室的外側。甲板室朝向艦首尾的兩面左右都開有水密艙門,裡面是連接艦首甲板和軍艦中部主甲板的通道,甲板室前部居中的部位,裡面就是“龍威”的裝甲司令塔。“龍威”艦的艦橋安裝在甲板室之上,屬於體形碩大、結構複雜的法式艦橋,共分爲兩層,第一層在甲板室頂上,是軍艦的平時駕駛平臺,安裝有舵輪羅經等設備,在駕駛臺之上則是露天的羅經艦橋,安裝有1座潛水盔式標準羅經,較爲特殊的是,在第一層艦橋的兩翼,各設計有1個小型耳臺,用以保護艦橋系統。經過甲板室建築之後,就是“龍威”艦的主甲板,略顯空曠的主甲板兩舷有高高的舷牆加以防護,在接近軍艦中部的兩舷,有兩座較大的耳臺,爲防止高速航行時上浪,耳臺對外一側安裝有可以折倒收放的擋板。“龍威”的艦尾設置有尾樓,尾樓上方和尾樓內部兩側,分別各安裝有1門小口徑速射炮。雖然前方的甲板室和尾樓都各自有木梯通向軍艦中央的主甲板,但是出於行動方便考慮,從甲板室到尾樓之間架設了一到縱貫全艦的天橋,從兩側的風筒中穿越,成爲“龍威”艦上一道特殊的景觀。

經過1年多的建造,1888年1月29日,馬尾江邊人羣聚集,萬目共瞻,一起見證中國自造,也屬亞洲首創的鋼甲軍艦的下水儀式。午後,船政大臣朝服冠帶,率領部下在江邊祭拜天后、江神、土神、船神,爲新軍艦行命名禮,隨後“抽撐拔楔,如法推送,風潮順滿,循軌徐趨”,浪花濺起,龍騰閩江,“龍威”艦在岸上如雷的歡呼聲中,順利下水。此後又經過了近1年的舾裝等工作,至1889年春,“龍威”基本完工,這艘軍艦在建造過程中“不用一洋員洋匠,脫手自造”,她的成功,標誌着福建船政,乃至中國造船業的技術水平邁上了一層更高的臺階,西方人對此也極爲讚歎“外國師匠入廠遊觀,莫不詫爲奇能,動色相告”。

1889年12月2日,例行南下過冬的北洋艦隊,以“定遠”級鐵甲艦爲首,由威海抵達上海,黃浦江上一時龍旗飄揚,蔚爲壯觀。12月12日,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偕同總教習琅威理仔細勘驗了“龍威”艦,並出海航試達3小時,測得航速11節。爲人樸誠忠厚的丁汝昌給予“龍威”高度評價,稱“閩廠首先試造之船能是亦足”,並向李鴻章做出彙報,建議先命令“龍威”艦返回福建,進行一次全面修整,來年春天再和北洋各艦一起航行北上,獲得批准。

“龍威”艦從上海返回福州後,立刻嚴格按照丁汝昌的要求,緊急修整,“增修鑲配百數十處”,並安裝了探照燈等設施。1890年春天,李鴻章致電裴蔭森,要求根據北洋海軍主力艦的命名規則,將“龍威”艦改名爲“馭遠”,旋因與南洋水師的軍艦重名,經裴蔭森提議,更名爲“平遠”,英文艦名PingYuen。5月8日,北洋艦隊主力抵達福州,28日,“平遠”艦隨同北洋各艦一起北上。福建船政首創的這艘近海防禦鐵甲艦終於加入到了中國海防事業的第一線,開始了其真正的生命。

“平遠”艦編入北洋海軍後不久,福建船政學堂第一屆畢業的學生李和被任命爲管帶。李和,廣東三水人,1867年與鄧世昌等一起進入福建船政學堂,畢業後留用於福建,後調入北洋,但一直未得到重用,出任“平遠”管帶時,不過是都司而已,仍屬於低級軍官。與艦長一樣,“平遠”進入北洋海軍後,也一直未被重視,這中國建造的第一艘近海防禦鐵甲艦,長久被視作另類,其重要程度僅和雷艇、蚊子船相類似。

1894年,因朝鮮事變,中日兩國間爆發了甲午戰爭。9月16日,北洋海軍主力護送增援平壤作戰的陸軍前往鴨綠江口大東溝登陸,“平遠”、和“廣丙”以及魚雷艇“福龍”、“左一”一起支援作戰的北洋艦隊主力。

下午2時以後,“平遠”、“廣丙”二艦相互配合,向日本艦隊旗艦,法式巡洋艦“鬆島”發起攻擊。“廣丙”一度準備向“鬆島”發射魚雷,但因敵方火力過於兇猛,而被迫撤退。防護能力較強的“平遠”則在管帶李和指揮下,於彈雨中拼死衝向“鬆島”,下午2時34分,雙方距離逐漸接近至2200米,“鬆島”舷側的速射炮瘋狂地向“平遠”傾泄彈雨,“在無數發炮彈的轟擊下,已使其舷側出現洞穴,從艦內冒出濃煙,艦內也出現火焰”,而幾乎與此同時,“平遠”艦艦首260毫米主炮發射的一顆鋼彈擊中“鬆島”,炮彈從“鬆島”左舷中部下甲板的醫療室斜穿而入,擊穿1英寸厚的鋼鐵牆壁,穿過中央魚雷發射室,擊中“鬆島”320毫米主炮塔下的機關,引起爆炸,頓時使得320火炮炮罩粉碎,火炮無法旋轉。這顆炮彈在穿越中央魚雷發射室時,“使艦內各室發生猛烈震動,硝煙瀰漫,人近咫尺難以辨認,令人窒息”,4名日本魚雷兵因此窒息死亡。

下午3時10分,“平遠”艦裝備的47毫米哈乞開斯五管小速射炮又接連命中“鬆島”的中央魚雷發射室和桅杆,“彈片四起,室內周圍壁上噴濺着骨肉碎末,甲板上流淌着血肉相混之水,難以步行……”,多名日本魚雷兵受重傷,魚**發射電路被打斷。

短短几分鐘後,下午3時20分、3時30分,“鬆島”的姊妹艦“嚴島”又接連被“平遠”命中,並很快沉沒。而由於日艦炮火猛烈,“平遠”前主炮被命中無法操作,且燃起大火,被迫於下午4時16分退出戰鬥,駛向大鹿島附近的淺水區,滅火自救。曾經大受李鴻章歧視的“平遠”艦,儘管進入戰場的時間較晚,參戰時間較短,但卻取得了驕人的戰績。一方面體現了“平遠”艦自身武備和防護的先進性,同時以管帶李和爲首的全艦將士之奮勇精神,也是其能取得如此輝煌戰果的重要決定因素。

黃海海戰後,“平遠”艦隨艦隊返回旅順搶修。修復完畢後後管帶李和奉李鴻章之命率“平遠”艦護送北洋水師參議孫綱前往天津,中途遭遇日本巡洋艦“高砂”截擊,“高砂”是“吉野”的同型艦,無論火力和速度都遠高於“平遠”,但“平遠”艦管帶李和抓住日艦對中國海域水情不熟的弱點,機智勇敢的利用濃霧與暗礁同“高砂”展開周旋,將“高砂”引入暗礁區觸礁後用火炮和魚雷摧毀,取得了巨大的勝利。

甲午戰爭結束後,“平遠”艦經過了改裝,調往廣東艦隊,長期擔任近海守禦的任務。清朝滅亡,華夏共和國成立,“平遠”艦加入了共和國龍旗海軍,繼續服役,“平遠”艦的最後一次戰鬥是華俄戰爭中的珠江口海戰,在這次戰役中,“平遠”艦和海岸炮兵一起並肩作戰擊退了俄國艦隊的進犯。華俄戰爭結束後,“平遠”艦退役,後被拆毀。

滾滾閩江水流經馬尾,在羅星塔的注目下川流不息奔向大海,昔日福建船政局的遺址上,早已聳起福州造船股份有限公司的吊塔,這座現代化的造船企業裡還保留有一座廠史陳列館,展廳中的一角赫然展示着一張老舊的黑白照片——“平遠”艦。

資料來源:陳悅

344 海陸齊轟805 未競全功626 布棋日本682 血火地獄866 赫德離任588 名將出世1086 空軍振翼而飛四十一隨霧而來是冤家156 漫漫歸鄉路華夏共和國國旗炎黃龍旗1243 鐵血太平洋八992 德國潛艇的威脅961 無聲的威壓832 天才少女劉芷755 雪地突擊車登場196 準備自己的槍桿子687 不可告人地目的1056 傳統文化的扞衛者637 都在做戰爭準備162 先謀而後戰573 火可能要燎大了512 按下葫蘆起了瓢七十九終於有釘子了1027 孰勝孰敗五水下助力車1206 黎明前的黑暗466 一封家書1348 斯大林的惡夢1298 你好616 帶大刀的叔叔1005 死亡競賽936 大賺一筆的機會650 冷雨夜332 報仇雪恨629 另一面767 空城計1362 最後的副王268 去朝鮮操演443 我們什麼都沒做218 大相徑庭的維新變法197 門戶開放155 幻覺1319 折戟莫斯科三十我們勝利了758 海參崴光復623 少女的犧牲和戰爭費用1127 舊事重提232 北洋軍閥大集合652 無處不在的中國裝甲巡洋艦710 新的攻擊680 進攻的前奏700 助攻1071 順昌逆亡1402 找回來的原子彈和對美國的處理問題486 老狐狸的爲國惜才十四中堂大人的心聲637 都在做戰爭準備827 試探694 不同的思想產生不同的後果1375 聲東擊西937 土耳其人的擔憂1146 開始的結束851 不一樣的訓練1196 崩潰的開始456 工業革命在中國出現的條件1102 僞裝的敵人和地面轟炸機八十一電話局和鐵路聖訓對戰八十三還成了英雄926 中國超無畏艦的設計方案912 雨災和青黴素905 龍權出世一百零九就這樣失身了1159 與衆不同220 利用一下德國人705 又想到了新辦法594 護航234 和袁世凱做比較664 江面大戰1206 黎明前的黑暗756 突破974 德國人的新希望九十六四教合一138 兵發佐世保707 改變世界的計劃232 北洋軍閥大集合六十八朝議海防952 斯佩艦隊的炮術表演1276 天火呼嘯531 從鎮南關戰役到保定軍校一百零五又當了回獵物937 土耳其人的擔憂1202 調停1077 意想不到的蘇俄空軍692 突擊224 重振軍威的福建水師294 關於戊戌政變真相的遐想重寫亞洲第一鉅艦龍揚級戰列艦1152 不一樣的黑色星期二204 四大鬼使會京師1344 大西洋上的羣毆
344 海陸齊轟805 未競全功626 布棋日本682 血火地獄866 赫德離任588 名將出世1086 空軍振翼而飛四十一隨霧而來是冤家156 漫漫歸鄉路華夏共和國國旗炎黃龍旗1243 鐵血太平洋八992 德國潛艇的威脅961 無聲的威壓832 天才少女劉芷755 雪地突擊車登場196 準備自己的槍桿子687 不可告人地目的1056 傳統文化的扞衛者637 都在做戰爭準備162 先謀而後戰573 火可能要燎大了512 按下葫蘆起了瓢七十九終於有釘子了1027 孰勝孰敗五水下助力車1206 黎明前的黑暗466 一封家書1348 斯大林的惡夢1298 你好616 帶大刀的叔叔1005 死亡競賽936 大賺一筆的機會650 冷雨夜332 報仇雪恨629 另一面767 空城計1362 最後的副王268 去朝鮮操演443 我們什麼都沒做218 大相徑庭的維新變法197 門戶開放155 幻覺1319 折戟莫斯科三十我們勝利了758 海參崴光復623 少女的犧牲和戰爭費用1127 舊事重提232 北洋軍閥大集合652 無處不在的中國裝甲巡洋艦710 新的攻擊680 進攻的前奏700 助攻1071 順昌逆亡1402 找回來的原子彈和對美國的處理問題486 老狐狸的爲國惜才十四中堂大人的心聲637 都在做戰爭準備827 試探694 不同的思想產生不同的後果1375 聲東擊西937 土耳其人的擔憂1146 開始的結束851 不一樣的訓練1196 崩潰的開始456 工業革命在中國出現的條件1102 僞裝的敵人和地面轟炸機八十一電話局和鐵路聖訓對戰八十三還成了英雄926 中國超無畏艦的設計方案912 雨災和青黴素905 龍權出世一百零九就這樣失身了1159 與衆不同220 利用一下德國人705 又想到了新辦法594 護航234 和袁世凱做比較664 江面大戰1206 黎明前的黑暗756 突破974 德國人的新希望九十六四教合一138 兵發佐世保707 改變世界的計劃232 北洋軍閥大集合六十八朝議海防952 斯佩艦隊的炮術表演1276 天火呼嘯531 從鎮南關戰役到保定軍校一百零五又當了回獵物937 土耳其人的擔憂1202 調停1077 意想不到的蘇俄空軍692 突擊224 重振軍威的福建水師294 關於戊戌政變真相的遐想重寫亞洲第一鉅艦龍揚級戰列艦1152 不一樣的黑色星期二204 四大鬼使會京師1344 大西洋上的羣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