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七)“國家寶藏”東洋版
戰列艦還在船廠裡建造,裴蔭森天天泡在那裡,而孫綱的目光,又轉向了中國的四周。
因爲那天,陳志堅給他送來了消息,瀕臨經濟崩潰絕境的日本,從哪裡弄來的硬通貨支付賠款的這個問題,他已經查清楚了。
據在日本的軍情處人員打聽的消息,這在日本也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
日本人找到了傳說中的“德川幕府藏金”!
關於這個“德川幕府藏金”的傳說,最早是在他那個時代一個特別願意玩日本電子遊戲的朋友給他講的。
據說那是1860年的事,當時正值日本德川幕府統治末期,世界的金銀兌換率爲1:15,而日本國內僅爲1:3,導致國內黃金大量外流,爲了阻止這種現象,也爲了儲備黃金以利於軍備,德川幕府“大老”(即“老中”的首席代表,是常設的幕府最高執政官)井伊直弼便以儲備軍費爲名,高度秘密地制定了埋藏黃金的計劃。日本的赤城山被選爲藏金之地,國爲赤城山是德川幕府爲數不多的直轄領地之一,它屬德川家族世代聚居地,易於保守機密。而且地處利根川與片品川兩河之間,有連綿起伏的高山作屏障,是易守難攻的軍事安全地帶。它也是德川幕府不得已全線潰退後的最後防禦之地。當時強藩的中下級武士出身的改革派立意打倒幕府實行革新。正當井伊弼直秘密藏金之時,1860年3月3日,他被倒幕派武士刺死在江戶(今東京)的櫻田門外。他死後,屬下林大學頭和小慄上野介繼續執行埋金計劃。19世紀60年代末,德川幕府終於被倒幕派推翻,江戶時代結束。1868年7月新政府改江戶爲東京,明治政府上臺,赤城山藏金也就成了一個不解之謎了。
這批作爲軍費而埋藏的黃金總數到底有多少?據知情者披露,當時可能從江戶運出了860萬兩黃金;小粟上野介的僕人中島藏人,在遺言中又說從甲府的御金藏中還運出幾十萬兩黃金,加之其他金製品,估計埋藏總數達1000萬兩!
孫綱那時候也就是當奇聞軼事來聽的,根本沒當真,別的先不說,日本人上哪能攢那麼多的金子!但後來閒着沒事,他翻閱了一些史料,才知道這件事可能不是空穴來風,蒙古人東征日本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傳說幕府時期的日本極爲富有,《舊唐書》就有記載,“倭國獻黃金,琥珀,瑪瑙,琥珀大如鬥,瑪瑙若五斗器。”而且,德川幕府時斯的江戶南北兩町奉行所這種小部門都存有上萬兩的黃金,更不用說幕府本身了。幕府有如此雄厚的財力,這些資產哪裡去了呢?
但是沒想到過了這麼久,日本人水野智義居然找到了這批藏金!
這個水野智義是小粟上野介的僕人中島藏人的義子,中島藏人臨終前曾告訴他,赤城山藏有德川幕府的黃金,藏寶點與古水井有關。於是,水野智義便萌發了尋找赤城山黃金的信念。他變賣家產籌款16萬日元,開始調查藏寶內幕。得知1866年1月14日,有30名武士僱了七八百人在津久田原突然出現,運來極其沉重的油樽220個,重物300捆。在此處逗留近1年。他們秘密地分工行動,不少當事人是幕府的死囚,完工後即被殺以滅口。後來,水野智義在1890年5月從一口水井北面30米的地下挖出了德川家族的純金像,推測金像是作爲數千萬兩黃金的地下守護神下葬的。不久,又在一座寺廟地基下挖出了水野智義認爲是埋寶地指示圖的3枚金版,但它們所含之謎卻無人讀懂。後來,水野智義又發現一隻巨型人造石龜。但卻無法把他們和藏金聯繫起來,這時,日本一個著名的叫什麼九菊派的風水世家伸出了援手,幫着他們解開了這個謎團,順利找到了傳說中的德川幕府藏金,據說發現藏金的那一天,水野智義吃驚地說,“我以爲,全世界的黃金和珠寶都集中在這個宮殿裡來了。”他手下的工人兩名吃驚得當場抽搐而死,六名心臟病發作險些喪命(這讓孫綱想起了後世“春晚”裡的一個極其“經典”的小品)。
發現藏金後水野智義害怕消息泄露引來殺身之禍,沒敢向外聲張,直到日本因甲午戰敗,民生凋敝,又面臨着支付鉅額賠款和海外債務的雙重危機,水野智義就把所有的藏金捐獻給了國家,日本明治天皇得知後喜出望外,親封水野智義爲“貴族”,稱其爲日本的“國家英雄”“第一義民”,日本人因爲這些黃金的緣故,順利渡過了危機。
至於這批黃金到底有多少,日本明治政府高度保密,外人無法知曉,但陳志堅說,反正是用來支付賠款和還債都綽綽有餘。
知道了原來是這麼回事,孫綱有一種哭笑不得的感覺。
這要是讓荷里活的導演們知道了,應該能拍一部大片吧?
日本人如果緩過勁來了,恐怕中國人的惡夢又好開始了!
他現在正琢磨,能不能在什麼別的地方挑日本人點毛病,再扁他們一頓。
可大清中國的現狀,還是讓他打消了這個念頭。
還是先把“龍揚”號戰列艦弄出來,真正形成戰鬥力後,再說吧。
“東方公主”號“武裝遊艇”改裝完畢後,馬玥開始想辦法招募艦員,孫綱通過林國祥在南方招了一批水手和炮手,又請法國海軍上尉羅貝爾幫助訓練並暫時擔任艦長,北洋海軍總教習智利海軍上校馬丁讓一些來學習潛艇業務的智利水兵也加入了進來,總算爲“公主殿下”配齊了艦員。
艦首同樣是雙龍金徵,桅杆上卻飄揚着紅地團龍紋的大清商船旗,隸屬於“北洋船運公司”的“東方公主”號,在馬玥的指揮下,很快就上演了一幕讓北洋船政大臣目瞪口呆的好戲。
由於對上次商船“被劫”事件的耿耿於懷,她老人家爲了報仇,居然制定了一個“引蛇出洞”的“作戰計劃”,就是讓一艘滿載茶葉和絲綢瓷器等貨物的商船沿着上次海盜出沒的航線慢吞吞地航行,做出跑不快的樣子來,對這樣一隻“肥羊”,海盜們當然是會爭先恐後地來“笑納”滴,那時候商船就發射早就準備好的信號火箭,尾隨在商船後面的“東方公主”就可以衝上來對海盜“飽以老拳”了。
孫綱是在愛妻出海回來後才知道這一切的。
當她把這個計劃告訴“東方公主”號上的官兵後,這幫人本來就閒得膀子難受,聞令大喜(都是些什麼鳥人?),立刻開始準備起來,一切就緒後就按“計劃”出發了。
南洋一帶海域遼闊,島嶼衆多,港灣叢錯。而政治版圖又相當複雜,分別由當地的土酋及歐洲的殖民當局所管轄。因此使得海盜大肆猖獗,經常出沒海上,掠奪往來商船,殺害船上商旅。自馬六甲、馬來亞、婆羅洲、蘇門答臘、以至菲律賓的蘇祿島及民答那莪等地,無不有海盜活動其間,造成商業往來的極大危害。自1820年起,英國即不斷地派遣其海軍協助東印度公司的商船隊對之徵剿。惟以兵力有限,而範圍太大,依然無法將之肅清。此外,在中國的東南沿海一帶也經常有海盜爲患。尤其是連接大陸的澳門、海南島及香港等地,更是海盜的淵藪。中國的地方官吏因爲綠營水師腐敗,海軍力量薄弱,對之幾乎束手無策,無可奈何。有的官吏甚至對之實施安撫政策,“誘以官職,招以金錢”,以求無事,但所收成效卻不大。及至英國人佔領香港,其海軍即以鎮壓海盜爲其主要任務。一方面調查港澳之間及廣東沿海至南洋的島嶼港灣,以便了解海盜的藏身之所。一方面與廣東的地方當局達成協議,共同合作,對海盜進行不斷地打擊。雖然取得相當的成績,但仍須英國海軍長期留駐於此。於是就有了英國遠東艦隊(又稱“中國艦隊”)在這裡長期存在,但這支艦隊的規模一直有限,1890年有所增強,但規模仍然不大,尤其是這次甲午中日戰爭又管了日本的閒事,兵力更加捉襟見肘,南洋的海盜因而更加猖獗,甚至於打起了遠洋商船的主意,“北洋船運公司”上次碰到的其實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孫綱哪裡知道,“美女”率艦這一去,引出來的一連串蝴蝶效應,都是他根本沒有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