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重整武備

關於手槍彈口徑的爭論絲毫沒有影響到北方軍基層對m1911手槍的歡迎程度。 作爲最早一批換裝的單位,孫蔚如少將的空降旅,官兵非常爽快地扔掉湯姆森衝鋒槍,換上了臨時從大本營運過來的索米衝鋒槍。

但是接下來的一茬就讓人掉了一地眼鏡。精美如同工藝品的魯格p08手槍,一沓沓放在軍火箱裡,幾乎沒有人問津。所有基層官兵,都拒絕上繳配屬給他的m1911手槍。

魯格p08手槍使用9毫米口徑子彈,和索米衝鋒槍使用同一種子彈,完全可以相互配套。p08手槍是前德意志帝**隊列裝的手槍,戰敗後自然也被北方軍蒐羅了一大批,完全不用獲得什麼授權協議。

在戰場上,能夠一槍斃命、擦邊重傷的m1911手槍,顯然要比打上好幾槍才能擊斃敵人的p08手槍更實用,爲此哪怕m1911稍微笨重了一點。

聽到一線部隊的反應,大本營幾名高官頓時面面相覷,一時也不知如何是好。

陳安看完情報,摸着鼻子想了一會兒,最後開口道:“大家都喜歡用m1911,那就先留下來吧。另外安排一個步兵營強制換裝p08手槍,試用一段時間,看看能否真的可以替換m1911。”

虎子倒是有些遲疑:“少爺,事實上湯姆森衝鋒槍也是不錯的,索米衝鋒槍實在太貴了,再加上一個簡直就是工藝品的p08手槍。我總覺得不是軍隊大規模列裝的貨色。”

陳安笑了笑,軍火車間的事情虎子只知道外表,裡面也是沒有進去過的,自然不知道在那神秘的手提箱面前,工藝都是胡扯,它是按重量判斷生產成本和耗時的。

“沒關係,多花錢不怕,就怕裝備下去以後不實用。”沒有過多解釋,陳安隨口說道。

孫嶽倒是不以爲意:“如果只是手槍口徑不一致還好說,就怕步槍、衝鋒槍之類的都有四五個口徑纔是真正麻煩的。吳子玉和蔣介石他們的軍隊,槍多彈雜也不是都這麼過來了嗎,沒聽說哪個部隊因爲混槍而失敗的。”

虎子點點頭:“那倒是。只是他們根本就沒有多少子彈好打,能夠帶的基本上都在身上了,後勤只是負責送飯而已。我們的後勤比他們複雜多了,不僅有槍彈、糧秣,甚至還有油料補給。本章節 清風手、打 ”

吳子玉的救世軍,步機槍彈使用7.9毫米口徑,但是漢陽造使用的是圓頭彈,捷克輕機槍使用的是尖頭彈,甚至隊伍中還混雜着不少老毛子的7.62毫米口徑莫辛納幹步槍,那是從南京政府軍隊繳獲的。衝鋒槍就乾脆有兩種款式了,一種是仿製的7.63毫米口徑花機關槍,一種又是美國進口的11.43毫米口徑湯姆森衝鋒槍。至於手槍,更是五花八門了,堪稱是萬國貨,最經典的就是可以拿來當衝鋒手槍使喚的7.63毫米口徑駁殼槍了。

南京政府稍微統一點,主要的口徑是蘇式的7.62毫米口徑,畢竟前些年老毛子傻不拉幾地又是送人又是送槍,很是援助了孫大炮一陣子。黃埔軍起家的時候,基本都是莫辛納幹步槍,也就是東北人熟知的水連珠步槍了。

盤踞東三省的東北軍則是以老毛子的7.62毫米口徑和日本人的6.5毫米口徑並存,他們手頭上多得是老毛子遺留下來的武器,日本人又贈送了一批自己的口徑武器,結果就搞成兩個口徑彈藥同時混用了。

徐永昌在一旁琢磨了一陣子,忽然插嘴道:“老闆,要不這樣子,我們換裝p08手槍的那個步兵營,乾脆加大沖鋒槍的裝備比例好了。”

其他人一愣,陳安問了一句:“爲什麼?”

“我們當年允許官兵人手一把m1911,不過是爲了增強機動時的自動火力,以及減少白刃戰的巨大傷亡罷了。索米衝鋒槍既然能精確射擊二百米的目標,已經不亞於步槍的一般使用距離,何不減少步槍,增加衝鋒槍,利用更強大的自動火力減少白刃戰的發生。m1911手槍也就成了單純的自衛手槍,不再具有戰術手槍的職能,那樣的話p08手槍的換裝就毫無障礙了。”徐永昌解釋。

陳安略一思索就覺得有道理,不是口徑統一的問題,而是戰術職能的問題。

孫嶽很快開口支持:“這個想法很好,我們準備換裝的新式步槍也是半自動的,火力上已經遠遠超過老毛子和關東軍了,再增編一些衝鋒槍,估計日本人想搞決死衝鋒都不成了。”

很快參謀本部擬訂了一個新的班排戰術設想。十二人的一個步兵班,原本計劃是一挺輕機槍和三支衝鋒槍,以及八支步槍。按照新的火器配置,變成了一挺輕機槍、五支衝鋒槍、六支新式步槍構成的四組一隊的戰術結構。

火力組編成一挺輕機槍和兩支衝鋒槍,突擊組、掩護組、支援組各編成一支衝鋒槍和兩支新式步槍。進攻時,在火力組的壓制下,其他三個小組採用倒三角輪替陣型,按照一點兩面的打發,儘可能發揮火力優勢迂迴包抄殲滅敵人火力點。

再加上上一級的火力支援,純粹一個火力制勝的戰術設想而已。

陳安很快就在這個方案上簽字同意。

北方軍空降旅和遠在吉林豐滿駐地的一個山地步兵營成了首批徹底換裝的單位。壓抑了幾年的北方軍重整武備計劃正式實施。

到了民國十九年,北方軍政府下轄的甘疆蒙藏一地經濟社會發展已經穩定下來,每年的增長速度開始回落,尤其是人口。在停止移民實邊計劃後,暴增式的人口增長已經不再出現,穩定在了平均千分之十六的水平,到了民國十九年也還是突破了八千五百萬人口。

續任的布政司衙門依然執行前兩任擴大投資促進經濟發展的政策,也算是典型的蕭規曹隨了,但是效果是非常顯著的。即使這幾年因爲基數越來越大導致增幅逐漸下跌,但是整個軍政府轄區的經濟總規模依然在不斷擴大。

預計民國十九年,可以獲得超過四億多北方幣的歲入,雖然只有不超過三成的比例是劃作軍費的,但是加上陳安從江北政權以及遠東共和國中獲得的軍火利潤,終於勉強扼制了還在繼續擴大的軍費窟窿了。

從某種意義上講,表面上很光鮮的北方銀行早已經破產了。提前三年完成了當年限定不得超過三十五億債務的北方軍政府,成了北方銀行最大的債務人。爲了籌足這筆巨大的債務,擁有貨幣發行權的北方銀行,只好申請一再超發北方幣。

要不是軍政府的權威爲後盾,只要有心人一聲忽悠,任何一地的擠兌風潮都有可能將北方銀行擠得粉身碎骨。只是北方銀行的董事長是陳安,這就讓任何有想法的人都要小心應付了。

但是這些預算都是沒有考慮全軍換裝在內的。古浪口地震以來,北方軍政府爲了減輕財政壓力,被迫暫停了全軍軍事裝備計劃。從理論上講,要維持北方軍八十四萬多人的龐大軍隊,每年至少需要近六億北方幣的軍費投入,其中餉銀佔了近四成。

因此,這幾年的軍費投入都是勉強維持住餉銀開支而已,突然要實現全軍更換裝備是難以做到的。陳安簽署的命令,也只有首批一個旅加一個營試用而已。

同時簽署的還有一個備忘錄,是要求尼森公司再次通過秘密管道,向美國方面訂購二箇中隊四十八架p-12戰鬥機。

空軍方面試飛了偷運過來的p-12戰鬥機,幾乎是馬上打報告要求立即大量採購裝備。時速高達300千米的戰鬥機,遠不是舊款斯帕德戰鬥機區區185千米時速可以比擬的,尤其是在蘇聯人裝備tb-1轟炸機時速高達200千米的巨大壓力面前。

雖然不知道蘇聯人有沒有列裝新式戰鬥機,北方軍空軍戰鬥機換裝已經成爲了高層首肯的最優先級任務。

美國p-12戰鬥機機身由鋼管構架承力,鋁板作蒙皮,主翼仍採用木質骨架、外包布質蒙皮,是典型的“半金屬結構”。該機雖仍舊採用歐戰時流行的雙翼佈局,但其整體構造更加緊湊和堅固,各零部件設計已趨向完美。

p-12雙翼單座戰鬥機,總重1220千克,航程940千米,最大時速300千米,在駕駛員座艙前方並列裝有兩挺機槍,這也是一種傳統的機槍安裝形式。只是美國人不知怎麼想的,裝備的兩挺機槍一個是7.62毫米口徑,一個是12.7毫米口徑,也就是軍火公司專門跑來向尼森公司推薦的那兩款重機槍。

至少要保證大本營空軍聯隊和東部軍團、北部軍團兩個空軍聯隊立即換裝p-12戰鬥機,這是當時東西兩線日趨緊張的形勢所決定的,尤其是日本人。

慷慨解囊購買一批、偷偷摸摸仿製一批纔是軍火市場的真正規律。無償竊取他人技術是不道德的,但是放着好技術不用被別人壓着打那就是傻帽了。

陳安一邊秘密將扣下來的兩架p-12送到大本營軍火車間掃描,一邊讓尼森伯姆再去購買一批,省得到時候階州上空漫天都是這種p-12戰鬥機,美國人會憤怒地切斷所有和北方軍的交易渠道。

戰鬥機可不比槍械彈藥,鮮有出售特許生產的,而且即使他國仿製了,隨便換幾個零件和模樣就很難說不是對方自己研發的。槍械彈藥反而是太方便被仿製了,特許生產也很容易達成交易。

第79章 空中危機第48章 連環刺殺第31章 開始生產第192章 擲彈兵的作用第110章 松嶺山脈第117章 塔城俄軍第一章 誘敵深入第180章 狄賽爾的發明第135章 虛假的迴歸第140章 新的戰區第84章 沒錢打不了仗第77章 鬍子聚會第137章 武器測試第12章 帝國榮光第200章 外海第48章 獨立成軍第24章 金積堡第154章 極限航程第78章 最後的起義第152章 叛軍部隊第159章 搖搖欲墜第71章 階州軍管第133章 刺殺大案第198章 崢嶸人物第63章 鐵路國有第121章 臨時型號第175章 空中野馬第18章 無計可施第101章 州長招商第40章 年夜飯第29章 摻沙子第158章 昌都沒了第24章 金積堡第187章 深夜走脫第91章 黑色軍服第127章 綏定圍殲第84章 沒錢打不了仗第188章 攔腰斬斷第47章 大災降臨第37章 北伐救馮第184章 鋼鐵浮橋第173章 遠東支點第93章 防空火力第105章 白朗潰敗第158章 昌都沒了第199章 互贈第197章 爭執第140章 秦失其鹿第141章 重炮再現第18章 無計可施第21章 黃金匕首第105章 白朗潰敗第151章 特別衛隊第180章 梅楚卡基地第139章 特洛伊木馬第67章 敢死隊員第154章 極限航程第162章 反擊謀劃第127章 綏定圍殲第137章 武器測試第54章 秋風秋雨愁煞人第13章 短暫和平第5章 俄國人要報復第75章 滿清終結第135章 虛假的迴歸第176章 空襲赤塔第93章 防空火力第136章 洪憲帝制第17章 劫收山寨第183章 單兵反坦克第146章 淪陷的國土第187章 牧師袋鼠第89章 兩封親筆信第169章 歷史的無奈第159章 搖搖欲墜第194章 蘑菇雲團第27章 北方工業第147章 黑暗的幕後第58章 瘋狂計劃第132章 槍禁和擴軍第185章 三江口第196章 要塞第2章 諸多英傑第141章 武裝到牙齒第190章 反攻第198章 崢嶸人物第84章 沿河對峙第64章 我也需要時間第164章 妥協的殖民地第104章 豺狼虎豹第108章 商務信息第5章 悲催的師團第29章 兩河分紅第35章 引爆白旗堡第63章 鐵路國有第163章 春季攻勢第99章 悲催的火炮第26章 上海老鄉第175章 空中野馬第81章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第79章 空中危機第48章 連環刺殺第31章 開始生產第192章 擲彈兵的作用第110章 松嶺山脈第117章 塔城俄軍第一章 誘敵深入第180章 狄賽爾的發明第135章 虛假的迴歸第140章 新的戰區第84章 沒錢打不了仗第77章 鬍子聚會第137章 武器測試第12章 帝國榮光第200章 外海第48章 獨立成軍第24章 金積堡第154章 極限航程第78章 最後的起義第152章 叛軍部隊第159章 搖搖欲墜第71章 階州軍管第133章 刺殺大案第198章 崢嶸人物第63章 鐵路國有第121章 臨時型號第175章 空中野馬第18章 無計可施第101章 州長招商第40章 年夜飯第29章 摻沙子第158章 昌都沒了第24章 金積堡第187章 深夜走脫第91章 黑色軍服第127章 綏定圍殲第84章 沒錢打不了仗第188章 攔腰斬斷第47章 大災降臨第37章 北伐救馮第184章 鋼鐵浮橋第173章 遠東支點第93章 防空火力第105章 白朗潰敗第158章 昌都沒了第199章 互贈第197章 爭執第140章 秦失其鹿第141章 重炮再現第18章 無計可施第21章 黃金匕首第105章 白朗潰敗第151章 特別衛隊第180章 梅楚卡基地第139章 特洛伊木馬第67章 敢死隊員第154章 極限航程第162章 反擊謀劃第127章 綏定圍殲第137章 武器測試第54章 秋風秋雨愁煞人第13章 短暫和平第5章 俄國人要報復第75章 滿清終結第135章 虛假的迴歸第176章 空襲赤塔第93章 防空火力第136章 洪憲帝制第17章 劫收山寨第183章 單兵反坦克第146章 淪陷的國土第187章 牧師袋鼠第89章 兩封親筆信第169章 歷史的無奈第159章 搖搖欲墜第194章 蘑菇雲團第27章 北方工業第147章 黑暗的幕後第58章 瘋狂計劃第132章 槍禁和擴軍第185章 三江口第196章 要塞第2章 諸多英傑第141章 武裝到牙齒第190章 反攻第198章 崢嶸人物第84章 沿河對峙第64章 我也需要時間第164章 妥協的殖民地第104章 豺狼虎豹第108章 商務信息第5章 悲催的師團第29章 兩河分紅第35章 引爆白旗堡第63章 鐵路國有第163章 春季攻勢第99章 悲催的火炮第26章 上海老鄉第175章 空中野馬第81章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