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八咫映日鏡

幻方之術起源於河圖洛書。河圖與洛書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兩幅神秘圖案,歷來被認爲是河洛文化的濫觴,中華文明的源頭,被譽爲‘宇宙魔方’。

相傳,上古伏羲氏時,洛陽東北孟津縣境內的黃河中浮出龍馬,揹負‘河圖‘,獻給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後爲《周易》來源;又相傳,大禹時,洛陽西洛寧縣洛河中浮出神龜,背馱‘洛書’,獻給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劃天下爲九州。後依此定九章**,治理社會,流傳下來收入《尚書》中,名《洪範》。

河圖上,排列成數陣的黑點和白點,蘊藏着無窮的奧秘,洛書上的圖案正好對應着從一到九共九個數字,並且無論是縱向、橫向、斜向、三條線上的三個數字其和皆等於十五,此術在古代被稱爲九宮數術,現代則被稱爲幻方之術。

老人看見的白圈墨點,正是按照洛書的樣式所繪的,所以老人一眼就瞧了出來。

最簡單的幻方術有一口訣:‘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有肩,八六爲足,五居中央’。在晨曦老爹的筆記中,正是按照這個順序所記錄的,說簡單的,每一行的拉丁文單詞都有十來個,可是裡面真正有意義的只有九個,要想明白其中的意思,就必須按照幻方九宮的順序來讀,只讀有用的詞語,而無用的單詞全部跳過,那意思自然就明白了

前面半部分只是記載他來中國之前的行程,簡單用拉丁文記錄了事,可是後面涉及到了丈海的線索,就全部都是依此而記了。

老人一提端木豈,我們三人盡都吃了一驚,對看兩眼並沒有答話。老人看着我們的神情,心中忽然一動,嘆了口氣緩緩道:“端木兄有一兒一女,但兒子先天有疾。所以我想這位姑娘,你就該是他的女兒,端木晨曦了吧?”

“是、是我…”晨曦猶豫一下,但還是馬上承認了身份:“不知道您和我父親是什麼關係。我又該如何稱呼您呢?”

“不,我並不認識你父親,只是知道他而已,”老人見晨曦這樣問,馬上解釋道:“當年你父親來四九城尋丈海傳人的消息。我也略有耳聞,後來聽說他和最後的丈海葉陽家傳人出海失蹤,我還惋惜了一陣…想不到今天,我卻又見到了你。”

他略略停頓片刻,似乎在回憶昔日舊事,等了半響才又開口:“徐弘鳴你該認識吧?”

“認識啊,徐大師是我父親的朋友,這次我來中國尋找父親,正是得到了他的幫助,”晨曦說道這裡似乎想到了什麼。有點不確定的反問道:“難道您認識他?”

“自然認得!”老人點了點頭,想了想才說:“不過,他應該沒有告訴你,當年你父親來華夏的全部過程,還有後面丈海的細節吧?”

晨曦驟然緊張起來:“難道您知道?”她一時間變得激動起來:“徐大師沒說,您能不能告訴我?”老人沒有詢問我們的來歷,我自然也就不提和晨曦他父親一同去丈海的是我老爹,但是事關他倆的生死謎團,我自然緊張了,也同時屏住了呼吸。聽那老人如何回答。

老人停了片刻,這才嘆口氣:“好吧,本來這段往事我是想帶入棺材裡的,可沒想到今天還真碰上你們了——也罷。這都是命數,我就把這段故事告訴你們吧。”

老人給我們所說的這個故事,非但講了晨曦和我兩人父親當年的往事,甚至還一路提及到了上古傳說中那套八咫映日鏡,以及從民國開始,他與我們丈海家的深遠交集。

傳說天地開闢之初。大地上並沒有人類,是女媧把黃土捏成團造了人,她竭盡全力也趕不上所需的人類,於是乎便拿出繩子投入泥漿中,抽出一甩,泥漿灑落地上便變成了一個個人。女媧如此做了許久,人類漸漸繁衍開來,可這時候另一件事情又發生了。

女媧用手捏製的人類,因爲骨子裡有着女媧的汗漬氣息,所以生生世世享受富貴,而泥漿所製成的人類,只能受窮受累,於是便有人找到女媧哭訴,說她乃是大地之母,衆多人類皆是她子孫後裔,爲何卻要如此分出高低貴賤的差別,豈不是不公麼?

女媧聽到此話,確實也覺得自己有失公允,於是便禱告天地,最終得到了一塊由日月精華所化的鏡子,被命名爲八咫映日鏡。此鏡一份爲二,旭鏡能借旭日之光,看到自己的富貴命運,改變未來;暮鏡能靠着夕陽之光,洞悉自己的生死病老,改變壽元,是難能可貴的寶物。

不過,此鏡使用只能洞悉一甲子之內,等到這時間到了之後,必須得再次施法,才能延續。

傳說中,八咫映日鏡出世之後,有史所記載的第一人是彭祖,他機緣巧合之下壽達八百年,稱爲華夏史上的傳說。後來此鏡流傳無數,也沒有了正史可考,但是卻有很多人一直在尋找它的蹤跡,每每出世便會引出一場腥風血雨,讓世人爲之瘋狂。

待到元朝之時,這八咫映日鏡在東海出現,倭寇不識此鏡,但卻當做一般的古物搶奪到了東瀛,當時的元朝皇帝忽必烈得知情況之後,便派兵前往攻擊搶奪,第一次就從倭寇手中把這寶物給得到了。

但事有湊巧,元朝軍隊在帶着寶物歸國的途中,遇上大風,船毀人亡,只有少數人活了下來,忽必烈以爲此鏡未曾奪得,於是又派兵第二次攻打東瀛,後來才知道此鏡已經落入了海中。

八咫映日鏡入海的消息極少有人知道,但凡知道的人,都在滿華夏尋找丈海和撈海族人,希望能夠入海尋找這套鏡子。清代曾有一川籍人士名曰李清雲,年幼時跟隨船出海,結果偶遇風浪,在海上飄了三天三夜之後,他被一艘海船所救,而這船上之人,正好便是要前去撈取八咫映日鏡的撈海傳人。

這羣人救下李青雲後。帶着他一起前去撈海,經歷月餘,沒想到居然被他們把八咫映日鏡給撈了出來——可是,這也是噩夢的開始!

就在當天晚上。船上不知由誰開始策劃,一場屠殺開始了,船上之人爲了霸佔這鏡子,最後就連兄弟都相互殘殺,以至所有人最終都慘死在了彼此手上。也是機緣巧合。那十來歲的孩子李青雲竟然無人顧及,僥倖活了下來,這套鏡子最終就落在了他的手上。

李青雲在歷史上有記載的是生於一六七七年,死於一九三三年,享年二百五十六歲,他先後共有二十四位妻子,一百八十位位後人。當時的紐約時報與時代雜誌都做了報道,他生於清康熙十六年,先後歷經了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九代至民國,在世二百五十六歲。是世界上極罕見的長壽星。

他也正是因爲此物,所以延壽,可是同樣是因爲此物,他看到了關乎後面的華夏曆史,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他竟然在一百九十六歲的時候做出了個毅然決定,把這鏡子重新帶到了當初元船沉沒的地方,放在個小船之上,整個沉入了海底!

有人揣測,他是因爲看到了後面華夏的歷史。慘不忍睹,所以不願再活在世間;也有人說,他是因爲年事太高,後人盡數離他而去。不願意一個人苟活人世,孤單寂寞;還有人認爲,那是因爲這八咫映日鏡太過邪乎,他已經幾近乾枯,必須得吸食親人的血液才能存活…

無論如何,那鏡子卻是就這樣重新落入了海中。

他雖如此。可是世上之人卻未必這樣想,陸續前來撈取八咫映日鏡的人依舊絡繹不絕,甚至有我們丈海家的人在其中——根據老人的研究,最終這套鏡子應該是被丈海家尚方一族得到,而他們也就此銷聲匿跡,再也沒有出現過了。

老人把這故事說得有聲有色,聽着倒像是真的,但是我們仨都不怎麼相信,總覺得這事兒聽着太遠了,和自己關係不大,而且怎麼聽怎麼有西遊記的感覺,比上次說的聞太師封兇獸還不靠譜。

這故事說完,老人開始接着講述另外一個故事了。

民國末年,四九城曾經有個很有名的掌眼匠人,本事極大,其人有三大絕活。這人第一件本事是望氣,據說可以從老玩意兒本身蘊含的氣息上看出年份真假,即便是再奇特的物件,他都能從那東西本身的韻氣上看出來歷;其二是縫紋,很多古玩會有破損,字畫等更是有蟲噬水漬,只要經由他妙手修補,古玩立刻回春,和新嶄嶄才從盒子中取出來一樣,堪稱神技;其三,這匠人還有個本事,就是對於機關、鎖、扣、環、卡、陷、箍等等熟悉,能夠配置合適的鑰匙,打開一切古墓和機關,取得裡面的寶物。

這匠人沒有兒子,膝下只有一女,然後收了三個徒弟,各自學得一樣本事。大徒弟學得是縫紋,也繼承了他那針對不同古物的修補心得筆記;二徒弟學會了望氣,據說這也是因人而異的,只有二弟子有此天賦;三徒弟沒有別的,只是把這機關之術學得全了。

他女兒和大徒弟、二徒弟關係都很好,親密無間,匠人心中卻漸漸生出個煩惱來:究竟是把女兒以後許配給誰呢?(未完待續。)

ps:??(再求一次訂閱吧!都說流雲的書收藏還是不錯,但是這訂閱看着,確實有點慘不忍睹——諸位,我也想把書寫好,寫完,寫得漂漂亮亮,但是就這訂閱來說,流雲確實很寒心。你要說收藏不力也算了,但偏偏收藏數量又還不錯,這成績…難道說,諸位真是都看盜版去了?

最近老豬又發新書了,作爲老豬的書迷和基友,我倒是義不容辭給豬弄書評區去了,見到了很多評價豬太監的評論,其實這事兒我也想吐槽兩句:就從鬥鎧和紫川的收訂比來看,無數人在看盜鏈,根本不訂閱,甚至加書迷羣也點兒粉絲值沒有,還信誓旦旦的說自己是豬的死忠書迷…一個月兩三支菸錢,一年才一包煙錢,你都不訂閱,還好意思說是書迷?

別說沒時間,別說懶得弄,別說弄不來,別說忘記了…只要你願意,只要你想,你就能訂閱,任何藉口都是扯淡的,若是支持,訂閱這一起碼條件,再怎麼也能滿足吧?

支持流雲,請正版請閱!)

第252章 豢養之人第170章 加勒比之歌第89章 砍頭的屍體第3章 黃河鬼磨第42章 華夏龍脈第143章 半夜屍起第204章 神婆歸妹第181章 再一次的禍起蕭牆第59章 夜釣失蹤第201章 附身第236章 鬼佬王的變化第73章 胎中端倪第211章 巨鰻第140章 古遺第249章 巨人巢穴第202章 三山玉佩第88章 小鬼子的地下基地第258章 龍蛔化蛟第207章 撈海匠第65章 鎮兇十八煞第135章 項羽之子第104章 蟜蟲冰潭第173章 聖母號揚帆第219章 穿越驚濤第72章 屍胎巨人第188章 重複第44章 乘雲遊霧第118章 蛇母和鬼面魈第210章 沉船第167章 大滇古國第97章 萬屍坑第10章 鎮三尸第223章 中毒第4章 祠堂夜話第57章 死鬥羣鯊第29章 出馬仙堂第185章 只剩我一個第104章 蟜蟲冰潭第212章 撈海匠和丈海家第54章 三月蝕日第191章 黃金和變數第76章 父親的蹤跡第9章 黃河撈屍第148章 龍骨項鍊被盜第215章 算計第178章 黑島第260章 龍心第111章 蛇祖第94章 日記第94章 日記第30章 倆仙之爭第20章 黃河始斷流第237章 真相第258章 龍蛔化蛟第33章 引縊第81章 遇到一羣狼第225章 層出不窮的異類第27章 勝利屯的洪家兄弟第16章 西陵骨國第95章 後路斷絕第173章 聖母號揚帆第236章 鬼佬王的變化第136章 三大邪兵第50章 珠穴養龍氣第64章 端木家的經歷第23章 守冬場第176章 出路被封第41章 卓越這孫子第212章 撈海匠和丈海家第107章 剝皮蟜屍第61章 懸餌誘魚第46章 竹鼓屠魚第159章 殭屍螞蟻第93章 勝利會師第145章 坑底第162章 千年火第90章 我操你姥姥第82章 下山第229章 沼澤竹筏第97章 萬屍坑第1章 太爺爺的故事第258章 龍蛔化蛟第11章 丈海傳說第168章 鬼魚湯水第1章 太爺爺的故事第65章 鎮兇十八煞第77章 大炮叔和串子耗第110章 虵蛇第124章 屍鬼第49章 船桲葬棺守龍珠第21章 拜會鬼眼張第32章 古墓妖巢第14章 詭異沉船第245章 萬丈浪山壓城國第29章 出馬仙堂第226章 腐屍腹中線第219章 穿越驚濤第236章 鬼佬王的變化第75章 生金木克
第252章 豢養之人第170章 加勒比之歌第89章 砍頭的屍體第3章 黃河鬼磨第42章 華夏龍脈第143章 半夜屍起第204章 神婆歸妹第181章 再一次的禍起蕭牆第59章 夜釣失蹤第201章 附身第236章 鬼佬王的變化第73章 胎中端倪第211章 巨鰻第140章 古遺第249章 巨人巢穴第202章 三山玉佩第88章 小鬼子的地下基地第258章 龍蛔化蛟第207章 撈海匠第65章 鎮兇十八煞第135章 項羽之子第104章 蟜蟲冰潭第173章 聖母號揚帆第219章 穿越驚濤第72章 屍胎巨人第188章 重複第44章 乘雲遊霧第118章 蛇母和鬼面魈第210章 沉船第167章 大滇古國第97章 萬屍坑第10章 鎮三尸第223章 中毒第4章 祠堂夜話第57章 死鬥羣鯊第29章 出馬仙堂第185章 只剩我一個第104章 蟜蟲冰潭第212章 撈海匠和丈海家第54章 三月蝕日第191章 黃金和變數第76章 父親的蹤跡第9章 黃河撈屍第148章 龍骨項鍊被盜第215章 算計第178章 黑島第260章 龍心第111章 蛇祖第94章 日記第94章 日記第30章 倆仙之爭第20章 黃河始斷流第237章 真相第258章 龍蛔化蛟第33章 引縊第81章 遇到一羣狼第225章 層出不窮的異類第27章 勝利屯的洪家兄弟第16章 西陵骨國第95章 後路斷絕第173章 聖母號揚帆第236章 鬼佬王的變化第136章 三大邪兵第50章 珠穴養龍氣第64章 端木家的經歷第23章 守冬場第176章 出路被封第41章 卓越這孫子第212章 撈海匠和丈海家第107章 剝皮蟜屍第61章 懸餌誘魚第46章 竹鼓屠魚第159章 殭屍螞蟻第93章 勝利會師第145章 坑底第162章 千年火第90章 我操你姥姥第82章 下山第229章 沼澤竹筏第97章 萬屍坑第1章 太爺爺的故事第258章 龍蛔化蛟第11章 丈海傳說第168章 鬼魚湯水第1章 太爺爺的故事第65章 鎮兇十八煞第77章 大炮叔和串子耗第110章 虵蛇第124章 屍鬼第49章 船桲葬棺守龍珠第21章 拜會鬼眼張第32章 古墓妖巢第14章 詭異沉船第245章 萬丈浪山壓城國第29章 出馬仙堂第226章 腐屍腹中線第219章 穿越驚濤第236章 鬼佬王的變化第75章 生金木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