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稱九江會戰的大戰拉開了帷幕。?其中第五戰區和第六戰區主要負責牽制在武漢地區、黃岡、黃石等地的日軍,主要的任務就落在第九戰區身上。
第九戰區的3個主力集團軍從西、南、北包圍住了九江城中的第39師團。九江的北面則是長江,有渡口與長江北岸相同,但是其無法快速運輸大部隊過江,且在中國空軍轟炸機的嚴密監視之下,所以等於說九江被全部包圍了起來。
九江位於江西的北門,除了北面通過長江與安徽相望外,西面還通過幕阜山湖北相鄰。它地勢高,中部低,南部略高,向北傾斜,現在這些高地均爲中隊所佔,在火炮佈置上佔了優勢。這其中任務最重的就是在九江東面的新編第二集團軍,因爲他們要面對的是整整3個師團、4個混成旅團14萬多人。從人數上日軍第20軍比新編第二集團軍還好多上兩三萬人,而且都是從關東軍調的精銳部隊,所以杜聿明等新編第二集團軍將領的壓力相當之大。
即使如此,新編第二集團軍也沒有將防線推到湖口一帶和鄱陽湖西岸,像歷史上武漢會戰中那樣佈置一個T型的防線。因爲他們的任務是圍點打援,所以要給日本援軍進軍的空間。於是杜聿明將三個軍部署在琵琶湖、閆家灣、聶家墩、蔡家嶺一線。這幾個地方都是從鄱陽湖和長江登陸後前往九江的重要咽喉要道,而且地勢高適合佈防。在抵抗日軍第20軍的時候,還能看住第39師團。這個位置相比湖口、黃家咀一帶的一馬平川,更加適合火力佔優的中隊的防守。
拋開晝伏夜出的從漢口出發前往九江的第13師團不表,第11軍的部隊已經對中國空軍留下了深刻的映象,在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下再也不敢在白天行軍了,這也導致了這個師團現在以龜速前進。前去攔截的第30集團軍的兩個軍得以有大量的修築防禦工事,按照這個進度,第13師團至少還要幾天的才能摸到防守陣地上來。
而第20軍可不一樣。這些從關東軍轉隸到中國派遣軍序列下的部隊還以爲皇軍是不可戰勝的。因爲他們離開滿洲後滿洲才遭到轟炸的,所以也沒有領教到中國空軍的厲害。他們現在大搖大擺的擺開陣勢行軍,卡車騰起的煙霧十多公里外的空中都可以清晰可見。雖然畑俊六已經明確地告訴第20軍司令關龜治中將近期之內基本不會有空中掩護,但是關龜治認爲第20軍從滿洲帶來的各種型號的防空武器以及那些自行防空炮足以對付中國空軍,所以並沒有在意這一點。
隨後幾天的行軍似乎也證明了這一點,只有一些蚊式偵察機在高空中遠遠地窺探第20軍的行軍,並沒有中國空軍的轟炸機和攻擊機前來轟炸。關龜治認爲一定是中國空軍對攜帶的防空武器心存恐懼之故,雖然那些討厭的蒼蠅無法趕走,但是也沒有影響到這位中將大人的心情。
第20軍沿着長江兩岸行軍。第118師團和獨立混成第81旅團在長江的北岸,他們將負責掃除這裡的抵抗。而第64師團、68師團和獨立混成第82、86、87三個旅團則從長江南岸行軍,他們將在海軍的幫助下在鄱陽湖西岸尋找一處登陸地點。關龜治長江水道和鄱陽湖水系是中隊的天塹畏途,而卻是把握了制海權的日軍的黃金水道。寬大的鄱陽湖讓支那軍隊根本難以防守,不日軍的準確登陸地點,關龜治對制定的戰術深信不疑。
由於在支那大陸遭到了沉重的打擊,而又撈不到好處,日本海軍的主力在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開始之前大部分撤出了支那大陸。只是在長江中維持了一隻江防艦隊,計有兩艘輕型巡洋艦和八艘驅逐艦以及數艘江防炮艇。爲了應對中國空軍的威脅,這些江防艦隻都加裝了防空火力,將防空火力作爲第一要素進行部署,而且每次巡邏都幾艘艦艇一道進行。
這一次這支被稱爲“中國方面艦隊”的江防艦隊在日軍中國派遣軍司令畑俊六大將的強烈要求下全數參加了此戰,他們在長江中跟隨關龜治中將的第20軍一起行動,主要目的就是保護中國派遣軍司令部爲第20軍募集的30艘運輸船的安全。
沿着長江,第20軍的部隊沒有遇到多少阻礙就推進到了湖口。這是鄱陽湖在長江上的開口,屬於衝擊平原,地勢平緩。湖口有一處軍事要地,那就是馬當磯。它位於長江南岸,守衛着長江和鄱陽湖的交界口。磯頭穿入江中,懸崖絕壁,是江邊一座突兀100多米高的孤峰。此處江面狹窄,水流湍急,形勢險要。之前國民政府就在磯頂上設了炮臺,用炮火封鎖整個江面。當時爲防止日軍從側後登陸攻擊此炮臺,還用鋼筋混凝土在以東的香口、長山構築陣地,拱衛這裡,組成了要塞體系。
日軍佔領九江後,由於其擁有了制海權和制空權,並沒有重視馬當磯要塞。只是在這裡象徵性的派出了一個步兵中隊駐守,主要目的還是爲了保證長江航道不受游擊隊的侵襲。讓關龜治中將吃驚的是,支那軍隊居然沒有派兵攻佔此處戰略要地,甚至它尚未受到攻擊。守衛這裡的一個第39師團的步兵中隊雖然膽戰心驚,但是居然完成了守衛的任務。直到中國方面艦隊的兩艘驅逐艦運載着第20軍的一個步兵聯隊登陸了這裡。
關龜治中將得知馬當磯要塞仍然在日軍手中大喜過望,他原本認爲要像1938年武漢會戰那般在馬當磯要塞投入巨大的人力才能拿下,那盡然如此順利的佔領了灘頭重地。緊接着沿着鄱陽湖西南向南,日軍很快清掃了沿岸的敵對武裝力量。實際上重要的渡口和據點仍控制在第39師團的少數日軍之下,沿岸的阻擋力量至多是一些游擊隊或者牆頭草的土匪力量。這下子日軍控制了整個鄱陽湖西岸的低矮區域。而第20軍的主力已經抵達了鄱陽湖的東岸,隨時可以登陸對岸。
對於此行進展如此順利,而已經揚名天下的中國空軍破天荒地沒有來阻礙日軍的行動,第20軍的參謀長參謀長中山貞武大佐心裡感覺很不安。跟關龜治中將不一樣,他之前研究過支那大陸的戰例,支那軍隊雖然整體實力較差,但是應該不會如此不知軍事常識。中山貞武大佐力主派出更多的偵察小隊,徹底摸清九江周邊的中隊分佈以後再做行動。但是關龜治中將卻面臨着巨大的壓力。
因爲三個支那集團軍已經徹底將第39師團圍困在九江城中,隨着前幾日新編第二集團軍軍屬的重炮在第39師團野炮聯隊射程之外將其解除了武裝。現在三個支那集團軍的火炮已經架到了九江城外高地上,日夜轟擊着九江城中的日軍設施。
中國人的校炮飛機時刻盤旋在九江城的上空,城中的任何兵員調動和工事修建都在他們的眼皮子底下,根本沒有一絲一毫的隱蔽,即使在夜間也會間歇有照明彈投下,將九江城照得一片雪白。九江一中和二中的日軍司令部已經被重炮夷爲平地,第39師團部只能遷移到民房之中。八角石以東馬路兩旁的廣闊地區的日軍營房和軍需倉庫同樣被炸成了廢墟,不僅如此,初次嘗試利用校炮飛機進行遠程跨射的第1集團軍和第30集團軍很興奮反覆炮擊這個區域,因爲大量的補給運到南昌使得他們不用擔心彈藥的問題。讓九江城中的日本僑民崩潰的是,支那軍隊的炮彈精確地落在了西門口以西至鐵橋的日僑居住區,原本漂亮的商店、住宅化爲了齏粉。
日本僑民甚至日軍第39師團的軍官和士兵不得不躲避在大中路西至西門口,東至八角石,南到城內天主堂和花園飯店一帶,北至九華門的原本劃歸爲支那人居住的區域。日軍平常沒有少到這些區域燒殺搶劫,從來沒有想過這裡避難。當然日本人現在仍然是趾高氣揚的,他們堅信不久第11軍和第20軍的援軍就會趕來圍殲城外的支那軍隊。所以他們對待支那人的態度更加粗暴,幾乎將挨炸的氣都發泄在支那人身上。燒殺yin掠無時無刻不在九江城中上演,喪心病狂的日軍發泄着最後的瘋狂。法國的天主堂及美國的生命活水醫院擠滿了前來避難的人,但是外國人的旗號已經不管用了,每天日本人都會衝進這些地方來抓人,或刺殺或射殺,九江城變成了中國人的地獄。
關龜治中將每天都能收到橫山勇的要求和畑俊六的命令,甚至第39師團澄田賚四郎中將的求援電報都直接發到了他的司令部。他已經在鄱陽湖區域滯留了兩天,實在沒有其他的理由再等了。之前偵察隊伍分幾個方向向九江和南昌進發,在琵琶湖、閆家灣、聶家墩、蔡家嶺一線碰到了新編第二集團軍的防線,然後就縮了,雖然對防線之後的情況一無所知,但是總算是支那軍隊的位置了。關龜治中將下達了鞏固各個渡口的陣地,並在第二天早上8點渡過鄱陽湖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