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用好第二梯隊

說到這裡,易蕩平微微沉吟了一下道:““日軍不是傻子,更不是應變能力極差、反應極差的那種軍隊。其經過陸軍大學學習的高級指揮官的戰略眼光雖然一般,但是戰術眼光還是相當精準的。而且其反應之迅速,遠遠超過一般的軍隊。”

“他們很清楚,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對於他們來說是最危險的,他們又豈不會傾盡全力發起反擊,儘可能的將我們反擊回到拉林河以北?就算不能將我軍反擊回拉林河以北,但是至少也要將我軍阻擊在目前的戰線上,使我軍無法對其縱深形成威脅。”

“老杜,日軍這個第七師團是日軍老資格師團之一,其戰鬥力在日軍各個師團之中也是很強的。在日軍之中不次於第二、第六這兩個日軍王牌師團。而日軍的真實戰鬥力,你應該是很清楚的。”

“而且日軍部署在扶余、榆樹、舒蘭境內的這個第七師團,僅僅從目前的情報來看,其師團本身再加上配屬的步、騎、炮、坦部隊,其總兵力現在已經達到了四萬人。重裝備的數量,特別的大口徑火炮的數量,甚至還略佔優勢。”

“從現在戰場上已經出現的日軍番號來看,不算步兵和騎兵,單單野戰重炮兵就出現了兩個聯隊,還有戰車一個聯隊。再加上第七師團原有的炮兵聯隊,其一百毫米口徑以上的火炮數量,至少有六十多門。”

“而且對於第七師團長國崎登中將來說,新京可謂就在他第七師團的防線後邊。如果他們撤退了,新京就整個暴露在我軍的炮口之下。而新京是什麼地方,你老杜是清楚的。你想想,這種情況之下就算他國崎登中將在不情願,也只能拼命的抵抗。”

“就算退一萬步,對於新京的得失關東軍不放在心上。但是老杜,你在關內、關外,都與日軍作戰過。對於日軍的戰鬥風格,我想你應當清楚。日軍無論是哪一個師團,或是獨立混成旅團什麼時候有過不戰而退的舉動?”

“其實老杜,我軍現在實際上在總兵力上基本上不佔據任何的優勢。如果不是第七師團的一部分被老王那邊吸引過去,我們現在打的會更加的艱難。我們三個師,加上配屬的重炮、坦克部隊,總兵力也不過不到五萬人。”

“我們與這個第七師團目前的兵力,可以說大致是相等的。即便是以總兵力來計算,我們也只是佔據相對的優勢。我們以不到五萬的兵力,對付四萬多日軍口袋又張得這麼大,幾乎導致任何一個方向兵力都無法形成絕對的優勢。”

“老杜,你犯了一個日軍將領經常犯的錯誤。一張網眼張得太大的網,最終的結果可能是什麼都兜不住。反倒有可能被催死掙扎的魚將網給撕破。而且老杜,你別忘記了,在扶余境內還有二十八師團一部。”

“這兩部日軍總兵力相加,總體計算下來我們正面日軍的總兵力,絕對不是隻有四萬人這麼簡單。實際上敵我之間的兵力對比,已經達到了一比一的比例。就算二師牽制了二十八師團一部,但是他們還有相當一部分的兵力,在我們正面的戰場上。”

“老杜,現在與其在戰這裡因爲進展不利而罵娘,不如好好的琢磨琢磨,怎麼在下一步作戰之中用好十一師這個第二梯隊。只要將十一師投入到關鍵的位置上,你在戰役之初的目標也不是一絲達成的希望沒有。”

“畢竟眼下的戰局還沒有到無可挽回的地步。而且從整體上來看,對於我們還是比較有利的。在我們的東面,還有老王的二縱隊。在我們西邊,還有老陳的一個第二師。整個扶余、榆樹戰場之上,總體來說我們的兵力和裝備,還是佔相當優勢的。”

“我們當面的日軍第七師團和二十八師團,實際上是被我們三把尖刀分割成四個部分。再加上我們還有相對的空中優勢,只要我們細心調整部署,這個第七師團和二十八師團就算在橫,但也是人生肉長的,並不是堅不可摧的。”

“現在二師在第二松花江東岸的攻勢,進展還是比較順利的,也吸引了二十八師團的相當一部分兵力。我們如果能與二師配合好了,就算打不垮這個第七師團,但是圍殲兵力被分割成互不相連兩部分的二十八師團,卻是沒有問題。如果擊潰了二十八師團,我們在中線的這盤棋,也就徹底的活了。”

易蕩平的苦口婆心這番話還是起到了相當的作用,杜開山放下手中的望遠鏡沉思良久,轉過身來到地圖前死死的盯着地圖。半天才道:“老易你說的對,與其在這裡生悶氣,還不如考慮好將十一師用到該用的地方。”

杜開山仔細掂量了一下目前戰局後,對着身邊的作戰參謀道:“命令九師,終止原有搶佔榆樹縣城的作戰計劃。除了以火力控制扶余至榆樹公路之外,以不少於一個加強團的兵力,全力向西攻擊前進。”

“務必於明日凌晨之前強渡會塘溝,搶佔三岔河東南方向的後大房身、四馬架、新安鎮一線。九師主力則就地展開防禦,則務必死死的纏住高家屯至於大烏拉把子溝一線的日軍二十六聯隊、二十五師團之七十聯隊。”

“在保證西進部隊側翼的安全的同時,以一部兵力,不惜一切代價死守高家屯、韓家一線,阻擊榆樹境內的日軍增援扶余一線。讓他們在野戰狀態之下,儘可能的殺傷日軍有生力量。兩個主力團,如果還讓日軍兩個聯隊突破阻擊線,那麼他們的師長和政委,都可以回家抱孩子去了。”

“命令十一師則於目前所在的四方臺、騰家店一線,就地調頭全力向西南方向的弓棚子一線攻擊前進。不惜一切代價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切斷姚家溝子一線的日軍二十八師團三十聯隊與其師團主力之間的聯繫。”

“在抵達弓棚子一線後,除了以三十二團向東發起攻擊,配合七師完成對姚家溝至杏樹溝一線的日軍合圍之外。主力則就地向西攻擊前進,配合二師圍殲扶余境內的二十八師團主力。”

“命令七師師長、政委,讓他們抽出二十團由師政委指揮,向東南方向攻擊前進。最遲於今晚午夜之前,必須搶佔東北的石頭城子一線。在抵達石頭城子一線後,九師西進部隊由七師統一指揮,對三岔河一線完成合圍。”

“只要能拿下三岔河一線,切斷了第七師團與二十八師團之間的聯繫,我看手頭上已經是無兵可派的第二十八師團,還有什麼翻身的機會。老易你說的對,只要我們打垮這個二十八師團,我們的整盤棋就都活了。”

對於杜開山的最新調整部署,易蕩平沒有發表意見。易蕩平對於自己該做什麼,一直都是很清楚。在作戰上,無論是擔任軍分區政委、師政委,還是擔任縱隊政委,一直守着底線。那就是儘可能的不去幹涉軍事指揮員的工作。

易蕩平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是什麼。作爲一名關內部隊調過來,參加過一二九運動的老資格大學生幹部,易蕩平入伍以來一直從事的政工工作。儘管現在很多部隊,都是軍政不分家。政委能打仗的,甚至指揮水平在軍事幹部以上的不在少數。而且很多軍事幹部,本身都是政工幹部轉行過來的。

易蕩平很清楚自己的弱勢在哪裡,雖然一直在努力學習,但是這種短板不是一早一夕可以彌補的。所以他輕易絕對不會干涉軍事幹部在戰場上的指揮,但是不干涉並不代表着對於軍事幹部在指揮時候常犯的一些錯誤視而不見。

在必要的時候,他會採取一些迂迴的辦法。但不會看門見山,讓軍事指揮員下不來臺的直接說。這也是他能和任何每個搭檔,哪怕是在難以相處的搭檔,都相處的基本融洽的原因。但這並不代表易蕩平在需要的時候,會不堅持原則。

相反,他的原則性相當的強。只是他的工作方法很靈活,從不呆板的說教。再加上自身的文化水平很高,口才也相當的出衆。工作之中,總是一碗水端平。所以無論在那裡工作,都深受幹部、戰士的愛戴。

易蕩平不干涉杜開山的部署,杜開山自然更不會沒事找事。而且以杜開山的性格來說,雖說很多的時候也是從善如流,但大部分時間之內他的軍事部署上,輕易不會去徵求自己政委的意見。尤其這個政委從從軍那天起,其履歷就和軍事幾乎沒有什麼瓜葛的情況之下。

當然如果這個政委是和他極爲脾胃相投的老搭檔,總是跟着他一起闖禍的陶淨菲就另算了。陶淨菲那個時候雖然是擔任的政委,但骨子裡面還是軍事幹部。那種軍事指揮員在戰場上特有的不安分性格,還是相當濃厚的。

兩個人湊到一起,這天下的事情就沒有他們不敢幹的。所以杜開山對於陶淨菲這個自己在抗聯的第一個搭檔,還是相當合得來的。很多事情,都是兩個人一起下的決定。當然杜開山在別的事情上,還是一項很尊重易蕩平這個政委的。

好在易蕩平這個人,對軍事指揮員也是相當尊重的,輕易不會干涉軍事指揮員的指揮。不像有些政委,對軍事指揮員的部署總是說三道四的。兩個人相處的倒也算是比較於洽,至少沒有因爲誰說的算的問題,鬧出什麼不可調和的矛盾來。

第一百七十九章 近距離伏擊戰第三百七十九章 平底鍋?第二百零八章 無兵可調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個人跑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勳章與獎章第二百三十二章 判斷錯誤第三十三章 我們不能連鍋都端走第二百四十二章 快慢機之爭第三百零七章 以牙還牙、以眼第四十章 楊震內心也有隱憂第三百九十三章 我只能給你兩年第四百二十三章 老而彌堅第五十七章 分兵南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理解不同第一百八十章 陳翰章的精心準備第三百九十四章 艱難的生產之路第二百七十四章 他們不配作爲軍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態勢很不好第一百零六章 餘波的後續發展第三百六十二章 零戰的登場第一百九十五章 楊震的感覺第四百一十三章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第一百二十五章 問題出在自己這第五百四十三章 時機到了第二百八十七章 再難打也要打第三百一十九章 地面伏擊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夯實的基礎第一章 一切儘可能的手段第四百一十八章 杜開山的壓力第四百八十八章寶劍鋒從磨礪出第一百六十一章 杜開山的不理解第三百二十三章 中央來電第一百九十二章 另外一種堅持第三百七十九章 力量倍增器第一百七十四章 奇襲(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枝獨秀不是春第三百三十三章 先做小人、後做君子第三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算計失誤第二百零三章 低頭認輸第十三章 爲了活下去第三百六十九章 燕子第四百二十三章 腦袋越要清醒第七十四章 提前渡江南下第一百九十章 七十二師團的覆滅(二)第五十四章 從天而降的死神第四百七十四章 這就是性格第三百五十七章 我認爲還不夠多第一百一十一章 突破國境第三百八十章 楊震的感慨第四十八章 蹊蹺的事情第二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五百二十二章要從兩面來看第二百九十章 穿插(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三百零九章 對手外加最好的學生第二百七十九章 陳翰章的考慮第一百三十九章 守不住我要他的腦袋第二百九十五章 是時候發起總攻了第一百四十七章 必須要付出的代價第十三章 吞噬關東軍的黑洞第三百五十六章 砸鍋賣鐵的關東軍第一百五十二章 風雲突變(三)第二百二十章 決定第264章 進關第三百零二章 新戰法第三百三十八章 國之利器第一百四十一章 應對第二百零五章 送別第二百九十三章 雷厲風行第一百七十章 事在人爲第二百八十四章 老總的拍板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春生的慶幸第一百三十一章 家事第三百二十六章 艱難的遷移第二百七十八章 永失吾愛第二百零二章 軍分區第五十四章 一號,我堅持第三十六章 龍入大海 (3)第四百一十二章邱金堂的擔憂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死不休第三十九章 龍入大海 (6)第一百六十九章 鐵路輸送第五百零七章 楊震也頭疼第二百八十二章 爲了今後的大發展第四百三十一章 蘇英奇的三條路線第四十七章 你們是種子第三百六十八章 你是我們全軍的恩人第一百零二章 我們的計劃更適合第二百八十八章 祁志標的冒險第二百七十七章 他們就隱蔽在哪裡第一百零八章 餘波中的中美海戰第三百七十二章 南太平洋上的漣漪第一百七十五章 烽火羣策山(7)第二十五章 砸鍋賣鐵的穆長秋第四十七章 陳翰章的決心第四百六十八章 打光了又如何?第三百九十六章 夜間精確轟炸第四百六十九章 你要有心理準備第四百四十二章 至關重要第一百五十章 損失和代價
第一百七十九章 近距離伏擊戰第三百七十九章 平底鍋?第二百零八章 無兵可調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個人跑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勳章與獎章第二百三十二章 判斷錯誤第三十三章 我們不能連鍋都端走第二百四十二章 快慢機之爭第三百零七章 以牙還牙、以眼第四十章 楊震內心也有隱憂第三百九十三章 我只能給你兩年第四百二十三章 老而彌堅第五十七章 分兵南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理解不同第一百八十章 陳翰章的精心準備第三百九十四章 艱難的生產之路第二百七十四章 他們不配作爲軍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態勢很不好第一百零六章 餘波的後續發展第三百六十二章 零戰的登場第一百九十五章 楊震的感覺第四百一十三章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第一百二十五章 問題出在自己這第五百四十三章 時機到了第二百八十七章 再難打也要打第三百一十九章 地面伏擊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夯實的基礎第一章 一切儘可能的手段第四百一十八章 杜開山的壓力第四百八十八章寶劍鋒從磨礪出第一百六十一章 杜開山的不理解第三百二十三章 中央來電第一百九十二章 另外一種堅持第三百七十九章 力量倍增器第一百七十四章 奇襲(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枝獨秀不是春第三百三十三章 先做小人、後做君子第三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算計失誤第二百零三章 低頭認輸第十三章 爲了活下去第三百六十九章 燕子第四百二十三章 腦袋越要清醒第七十四章 提前渡江南下第一百九十章 七十二師團的覆滅(二)第五十四章 從天而降的死神第四百七十四章 這就是性格第三百五十七章 我認爲還不夠多第一百一十一章 突破國境第三百八十章 楊震的感慨第四十八章 蹊蹺的事情第二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五百二十二章要從兩面來看第二百九十章 穿插(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三百零九章 對手外加最好的學生第二百七十九章 陳翰章的考慮第一百三十九章 守不住我要他的腦袋第二百九十五章 是時候發起總攻了第一百四十七章 必須要付出的代價第十三章 吞噬關東軍的黑洞第三百五十六章 砸鍋賣鐵的關東軍第一百五十二章 風雲突變(三)第二百二十章 決定第264章 進關第三百零二章 新戰法第三百三十八章 國之利器第一百四十一章 應對第二百零五章 送別第二百九十三章 雷厲風行第一百七十章 事在人爲第二百八十四章 老總的拍板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春生的慶幸第一百三十一章 家事第三百二十六章 艱難的遷移第二百七十八章 永失吾愛第二百零二章 軍分區第五十四章 一號,我堅持第三十六章 龍入大海 (3)第四百一十二章邱金堂的擔憂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死不休第三十九章 龍入大海 (6)第一百六十九章 鐵路輸送第五百零七章 楊震也頭疼第二百八十二章 爲了今後的大發展第四百三十一章 蘇英奇的三條路線第四十七章 你們是種子第三百六十八章 你是我們全軍的恩人第一百零二章 我們的計劃更適合第二百八十八章 祁志標的冒險第二百七十七章 他們就隱蔽在哪裡第一百零八章 餘波中的中美海戰第三百七十二章 南太平洋上的漣漪第一百七十五章 烽火羣策山(7)第二十五章 砸鍋賣鐵的穆長秋第四十七章 陳翰章的決心第四百六十八章 打光了又如何?第三百九十六章 夜間精確轟炸第四百六十九章 你要有心理準備第四百四十二章 至關重要第一百五十章 損失和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