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媳婦2
祝硯秋提着皮箱,身上揣着祝母給的錢,踏上了去往上海的輪船。
祝硯秋走了沒過多久,祝素娘發現自己懷孕了,但是家中的情況艱苦,祝素娘交了一點拜師費跟人學了做豆腐,懷着孕起早貪黑地做豆腐。
做豆腐是非常幸苦的活計,泡黃豆,還要磨漿,用那種大磨盤磨漿,又要過濾又要煮漿,點滷,壓榨成型,這些都是靠祝素娘做,祝素娘一天基本沒有休息的時間。
半夜就要起來做豆腐,第二天一早又要挑着擔子沿街叫賣,賣完了回家又馬不停蹄地磨漿,九個月之後祝素娘生了一個兒子,也算是讓祝家後繼有人了。
祝素娘幸苦操持家務,還要靠賣豆腐供祝硯秋讀書,祝硯秋會時常家裡寄信要麼就是發電報,讓祝素娘給他寄錢,理由不是要買書就是買鋼筆。
從祝家落魄依賴,祝硯秋根本就沒有受苦,什麼都是用最好的,就是穿襪子也是最新潮的洋人做的尼龍襪,洋人的玩意,那個時候就是奢侈品。
每次祝硯秋要錢,祝素都會給她寄錢,家裡省吃儉用,嘞緊了褲腰帶,過得非常幸苦,尤其是祝素娘,生了孩子五天就下牀幹活了。
祝素娘不知道的是,祝硯秋有女朋友了,是同校的女生,學堂裡的學生接收着新潮的思想,崇尚自由戀愛,學校裡志同道合的男女很容易走到一起。
要知道談戀愛耍朋友就是高消費的娛樂方式,祝硯秋就只能頻繁朝家裡要錢,祝素娘都咬牙給了。
祝硯秋自然和他的女朋友方菲菲在一起了,九一八日本侵華戰爭爆發之後,這對戀人毅然奔赴了戰場,成就了一段傳奇,祝硯秋成了高級軍官,方菲菲成了戰地記者,被人稱爲巾幗英雄。
而祝素娘鬱郁而亡,加上這麼多年的操勞,身體已經吃不消了,四十歲不到就死了。
祝素娘到死都想不通,祝硯秋說自己是文明開化的新派人物,要一夫一妻,她爲祝硯秋生了孩子,從小一起長大,不是夫妻是什麼?
祝硯秋說沒辦法跟她溝通,但是祝硯秋很少跟她說話,每次只是要錢要錢。
祝素孃的心願:不再爲祝家所累,帶着兒子過自己的生活。
祝素娘沒有辦法像方菲菲一樣進入學校讀書,不能穿上黑皮鞋百褶裙,不能並不是她的錯,但是祝硯秋就是嫌棄祝素娘。
怎麼說呢,祝素娘就是封建思想和先進思想碰撞下的炮灰,但是還是祝硯秋這個男人沒有擔當,對祝素娘盡到一點責任。
寧舒接受完劇情,搖了搖頭,所以說祝素娘善良啊,連心願都這麼卑微,祝硯秋這樣忘恩負義的渣男不弄死難道留着過年?
寧舒能感覺到祝素娘心中對祝硯秋的憤恨,但是從小生活的環境,讓她有些不敢說出太過分的要求來。
祝素娘就是封建社會下的女子,善良,爲了家庭付出一切,用自己的力量成全家庭,甚至有些卑微,而方菲菲接受新思想的人,果敢爽利,勇敢追求理想,穿上洋裝走在街上昂首挺胸的,帶着別樣的魅力,鮮明無比。
一個穿着灰衣黑褲,一個穿着短袖旗袍,手中抱着詩歌書,只要不是瞎子都知道該選擇誰。
寧舒對此只能呵呵噠一聲。
寧舒揉了揉發睏的眼睛,往竈孔裡添了一點柴火,一邊用勺子將豆漿浮沫舀出來,她根本就不會做豆腐啊,全靠原主腦子中的記憶,估計以後她會把三百六十五行都做一遍。
寧舒手忙腳亂地做豆腐,搞到天亮,寧舒都沒有做好。
“素娘,你還在家呢,今天豆腐還沒有做好?”祝母走進廚房,朝寧舒問道。
寧舒正在努力讓豆腐成型,聽到祝母的話,說道:“馬上就好。”
平時天不亮祝素娘就挑着擔子走了,今天太陽都出來了,祝母起牀之後看到寧舒還在廚房,走過來看看,替寧舒打打下手。
祝母偶爾會幫忙,但是祝母到底是富家太太,就算是現在落魄了,有些習慣是改變不了的。
但是祝母是聰明人,大戶人家的當家主母,大宅院裡奴僕不少,很會御下,時常對祝素娘說一些窩心的話,說祝素娘是賢惠的兒媳婦,能娶到素娘是祝家祖上積福了。
祝素娘之前在祝家的身份本來就不高,吃飯都沒有資格上桌子,現在祝母承認她,祝素娘心裡挺高興的,祝素娘本就是心底善良的人,再說了,她已經是祝家的人,沒有地方去。
“素娘,硯秋最近有來信嗎?”祝母朝寧舒問道。
寧舒隨口說了一句,“沒呢,估計快了。”談戀愛的祝硯秋永遠缺錢。
好不容易將豆腐做好了,將豆腐放在擔子裡,寧舒肩扛着扁擔,寧舒一使勁還沒能將擔子挑起來,只能氣沉丹田,又來一次。
這次倒是挑起來了,不過寧舒身體往前踉蹌了兩步才穩定了身體,扁擔壓在肩膀上很疼。
從祝硯秋離開這個家到上海求學,祝素娘就天天做這樣的事情,祝硯秋卻沒有對祝素娘起到一點責任,反而竭盡壓榨着祝素娘。
祝硯秋接受的新思想,自由、平等、博愛,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但是他的內心深處是瞧不起祝素娘,瞧不起祝素娘目不識丁,土裡土氣的。
“娘,思遠醒了照顧一下他。”寧舒轉過頭來朝祝母說道,祝思遠是祝硯秋和祝素孃的兒子,馬上快三歲了。
祝母點點頭,讓寧舒小心一點。
寧舒挑着擔子走了,沿着祝素孃的路線走,會有一些熟人買她的豆腐。
賣豆腐都不是難事,就是挑膽子讓寧舒感覺好幸苦,豆腐差不多都是水,挑着兩個籮筐的水到處走,簡直累死。
也不知道祝硯秋是怎麼堅持下來,而且一天堅持下來好的話也就也就賺到一些錢,各種紙幣錢加起來能有五分之一個大洋,這個時候五個大洋能夠買一頭耕牛,兩塊大洋能夠讓一家三口過一年了。
雖然幸苦,但是能掙到一些錢才能祝硯秋這樣日復一日地堅持,讓祝硯秋富裕地生活。
尼瑪,寧舒好想撂攤子不幹,不過想到祝素孃的兒子,只能接着賣豆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