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6章 五零年代的位面交易(17)
王鵑雖然沒念過書,但是家裡有多少錢這一點,她還是有點數的。
因此倒也沒對喬木遞給她的三千多塊錢有所質疑,伸手就接了過去,且依舊有些不太滿意的說道:
“即便如此,那也不公平的很。
細算下來,大伯家已經拿到了整整四套婚慶用品,而且家裡還給大伯家出了一次彩禮和一次聘禮。
二伯家也拿了三套婚慶用品。
我們家只得到一套。
這是不是有些說不過去。”
曹魏的大兒子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結婚了,大女兒也在九年前嫁了出去,因此再加上這次得到的兩套婚慶用品,他的確拿到了四套。
曹蜀的大兒子也早在六年前就已經結婚了,如今孩子都五歲了。
再加上這次得到了兩套。
他也的確拿到了三套。
可是這種事到哪能弄公平,你老三家總共就兩孩子,還想拿四套婚慶用品不成,可別說肚子裡還懷着幾個,或者說過兩年還能再生。
就沒那麼不要臉的。
“你們家總共就兩個孩子,難不成還想要四五套婚慶用品,老大家比你們多交了十年的錢,多幾套婚慶用品,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嗎?
老二家也是一樣。
你不要太過於得寸進尺。
給我等着啊……”
喬木心情雖然不好,但這時候也懶得生氣了,只翻了個白眼就拿出木箱子裡面的賬本,並且當着所有人的面,給他們讀最近三十年每年賬面上的支出收入,以及用在三個家庭當中的錢,數據細緻的很。
總體來講,老大家那邊反倒是略有虧損,老二家是略有收穫,老三家基本能維持平衡,當然,這是刨除了下地幹活所獲收益的結果。
如果把下地幹活也計算成具體的付出的話,那還是老大家吃虧。
因爲老大曹魏不僅他自己年紀最大,他的兒女在一衆人等當中也是年紀最大的,在他的兒女開始下地幫忙幹活的時候,老二家和老三家的孩子,不是還在肚子裡面沒出生,就是剛出生沒多久,年紀小。
如此前後一計算,老大家整家人加起來乾的農活,遠超過老二家和老三家乾的農活,甚至都快能趕上他們兩家所幹的農活的總和了。
這份付出雖然不直接涉及到收入金錢,可是這難道不是付出嗎?
經過喬木這麼一番細緻的計算和描述,王鵑這纔沒話說,曹魏也才恍惚明白,原來他們家並沒有佔二弟和三弟的光,感情在沒有分家的情況下,還是他們一家最虧啊。
這麼一想,曹魏對分家的抵制就沒那麼厲害了,原本他不願意分家,主要是因爲擔心自己家吃虧。
可如今既然發現並不吃虧。
wWW ▪ttκa n ▪¢o
那分就分唄。
多養個老孃也是應該的。
在大家全都想開後,接下來的具體分家就簡單多了,從家裡面的各種傢俱,到鍋碗瓢盆之類的零碎東西,很快就或是按人口,或是按家庭均分了,糧食也是一樣如此。
至於養的雞鴨和豬,雞鴨數量還行,倒也分得開,可是豬就沒辦法了,他們家總共只養了兩頭豬。
再怎麼分也不好分。
所以只能繼續由全家人養着。
等回頭過年殺豬的時候再分。
最後,也就只剩房子了。
喬木也懶得繼續爭辯,再加上她種的那些東西,得三個月左右才能正式開始成熟,長出花菇之類的蘑菇,所以她便跟王鵑直說到年底的時候會把目前充當菌菇培育基地的屋子還給他們,現在她還得用。
做婆婆的都說到這了。
王鵑自然也不好說不行,再加上她兒子那邊估計一時半會兒也結不了婚,所以能捏着鼻子同意了。
自此,這家纔算是分了。
不過也僅僅只是分了而已,大家還都是住在一起,因爲他們家本來就只有一套房子,只是房子稍微大點,屋子稍微多點,他們再怎麼分家那也沒辦法把房子徹底分開。
而且他們也沒錢另起房子。
所以只能依舊住在一起,依舊住在原來的屋子裡,最多就是大家的東西都分開放,糧食分開存,吃飯也不用在一起,可以各自在自己的小屋子裡吃,或者直接在客廳那邊分幾張桌子吃,至於廚房嘛,目前也就只有一個,三家人只能依舊在一個廚房裡面錯開時間去做飯。
總體來講,其實更麻煩了。
因爲過去她們要做的活雖然不少,但是基本都是固定的活,而且做飯也是三個人輪流來,可是現在分開之後,她們雖然每一份工作的量都降低了很多,但是工作數量卻一下子陡升了不少,總體來講,工作總量沒降低也就罷了,工作種類和複雜程度反倒還因此升了不少。
這使得她們比過去更累了。
每天的空閒時間也變得更少。
這就是分工合作和流水線工作的效率優於一人做所有活的原理。
估計她們得適應一段時間。
這些喬木並沒有理會,她現在跟着老大家住,日子還跟過去一樣舒服,老大家也並沒有因爲多個喬木要養而增加多少工作量,平常吃飯無非就是多加點米,多放點菜。
只要多放一點就夠喬木吃了。
衣服是喬木自己洗的。
除了衣食之外,喬木也沒有需要其他人操心的地方,房間她會自己收拾,一些小事情,她也可以自己幹,壓根就不需要別人去幫忙。
平常時候,喬木花時間最多的地方,其實還是那個菌菇培養室。
她以前沒搞過這些,如今雖然有技術,那也是在摸索,所以自然得多花點時間在上面,仔細觀察。
萬一有什麼意外情況。
也好及時調控一下。
降低損失。
好在她有詳細無比的教程可供學習,還有比較高智能的環境監測系統進行適當的調溫,調整溼度。
因此,一切進行的還算順利。
在其他人對此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喬木總算於三個月之後,順利收穫了第一批花菇香菇以及靈芝。
數量不多,卻是成功的象徵。
有了第一批,那麼第二批,第三批,乃至於無數批,還會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