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孝莊的科爾沁執念(2)
“她還真是給我出了個難題啊!”
梳理出原身願望後,就是喬木也不由坐到牀榻上長嘆了一口氣。
因爲這願望,太難了。
明面上看好像不難,畢竟她是太后,未來還是太皇太后,想讓自家部落長盛不衰又有什麼困難的。
況且現在還是滿蒙聯合。
理論上來講,應該很簡單啊。
可實際上,喬木是深知這件事的困難之處的,這件事的困難之處不在其他地方,就在皇帝和滿族。
打天下的時候,滿蒙聯合自然是密切非常,堅不可摧,可現在已經不是打天下了,現在天下基本已經安定,滿族已經成了天下之主。
就像皇帝不願意見到一字並肩王出現,也不願意見到攝政王出現一樣,哪個皇族願意見到與自己處於同等地位的其他家族王族出現?
蒙古族對滿族而言。
已經是威脅了。
還是不能直接撕破臉的威脅。
因爲滿蒙之間不但聯合,過去百年內,更是聯姻了不知多少次。
彼此關係早就難以撕裂。
原身在他兒子活着的時候,就一直想要達成自己的願望,至於具體舉措,順治後宮足以表明一切。
順治的第一任皇后,就是出自孝莊的孃家,博爾濟吉特氏,而且她還是孝莊的侄女,不過沒多長時間,她就被順治給找理由廢掉了。
第二任皇后,就是現在還健在的這位皇后,她是第一任皇后的堂侄女,與孝莊也有血脈關係,同樣也是出身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
除此之外,順治在位以來的七大正妃當中,還有整整四個同樣出身自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的正妃。
也就是說,順治後宮當中的絕大多數高位妃嬪,幾乎都被博爾濟吉特氏所佔據,如此也可見孝莊是多麼急切的想要讓自己的兒子生一個帶有博爾濟吉特氏血脈的孩子。
可即便如此,最終成功懷孕並且生下孩子的妃嬪中,卻依舊沒有任何一個出自科爾沁的蒙古妃子。
如果說巧合那是說不過去的。
因爲蒙古女人的身體可比滿族女人的身體還要強壯點,進宮之前會做檢查,不可能不孕不育啥的。
順治也能讓別人懷孕。
所以,那些出生自蒙古的蒙妃沒有任何一個懷孕,很有可能不是她們懷不上,而是有人不想讓她們懷上,不想皇族當中再生下帶有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血脈的皇子。
所以,原身的願望是要讓喬木跟整個滿族做對,這有多麼困難可想而知,不過,像這種有那麼點挑戰性的願望,喬木還是蠻樂意麪對的,因此很快就釋然,並且趕緊將原身的貼身丫鬟蘇麻喇姑叫進來。
向她詢問蒙古現在的情況。
蘇麻喇姑的地位之所以能夠常年不動搖,除了她本身十分忠心之外,還跟她是專門負責孝莊與科爾沁部之間聯繫的聯繫專員有關係。
一個下人被人常年重用,不可能真的一點用都沒有,不可能光靠忠心,本身什麼能力都沒有就被人看中重用,所以,蘇麻喇姑本身的能力也是相當不錯的,替孝莊做過很多事情,也當過很多次劊子手。
這纔是孝莊看中她,重用她。
並且信任她的核心原因。
……
另一邊,國喪十分順利地進行着,哭喪隊伍中,不論大家心裡是個什麼想法,反正表面都是一臉悲傷,只有一家人有點例外,那就是佟佳氏,佟國綱和佟國維兩個人哭的跟笑似的,這不能怪他們,實在是皇帝死這件事對他們而言並不算壞事,甚至能算是件大大的好事。
因爲皇帝一死。
三皇子玄燁一繼位。
他們就是國舅。
也正因如此,即使他們哭的不是特別規範,也沒有人去糾正,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先帝爺已經死了,何必爲了這麼點微不足道的事情去得罪未來新皇帝的舅舅家呢。
討好還來不及呢,何談得罪。
他們這邊剛按規矩哭完,便立刻朝現在的皇后遞了個摺子,希望能夠見一見他們的妹妹,也就是三皇子的生母康妃,現在三皇子還沒有登基,所以康妃還是康妃,得等登基之後才能升級爲聖母皇太后。
阿拉坦琪琪格,也就是現任皇后,考慮到他們兩個是未來的新帝國舅,實在沒必要得罪,所以就沒有阻止,很爽快的同意,並且立刻將相關情況派人告訴了一下喬木。
她在後宮一直不受寵,之所以能夠一直坐着皇后的位置,那全靠原身孝莊幫忙撐腰,所以她對孝莊是十分感恩並且忠心的,國喪名義上是她在負責操辦,實際上,每件事她都會專門派人去回稟下喬木。
這是她的處事之道。
也是她能夠在後宮當中一直安安穩穩的當個隱身皇后,乃至於皇太后,活到七八十歲才死的秘訣。
要不是她一直這麼規矩,孝莊怎麼可能放心交權給她,又怎麼可能讓她在後宮中一直安穩的呆着。
不說佟家兩兄弟進宮跟康妃說了哪些內容,又跟三皇子說了哪些事,喬木從自己貼身丫鬟蘇麻喇姑那邊瞭解到目前蒙古情況之後,不由有些沉默,也有些哀嘆於蒙古族輸的不冤,族裡面那麼嚴重的問題都沒察覺,只顧着想辦法讓滿族的皇帝生下帶有他們家血脈的子嗣。
這要是還能贏纔怪。
自身不穩,搞再多的小名堂都是旁門左道,都難以真正的成功。
根子都出問題了。
還去考慮果子。
這不是始末倒置了嗎。
“蘇麻喇姑,你覺不覺得,蒙古的盟旗制度有很大很大的缺陷啊?”
通過剛剛的對話,喬木很快就抓住了蒙古衰落的核心問題之一。
那就是盟旗制度。
當年成吉思汗爲什麼能夠帶領蒙古大軍橫掃天下,那靠的不是什麼旗什麼旗,靠的是他統一了整個蒙古,統一了蒙古內所有部落,是蒙古所有部落共同的大汗,能夠將蒙古所有部落人的力量擰到一起。
這是蒙古強盛的關鍵。
沒有大汗的蒙古就是散沙。
但只要各大部落不鬧出特別大的矛盾,彼此互相聯繫聯繫,他們也能算是一方霸主,不會太弱小。
可盟旗制度是什麼?
盟旗制度是將本來就已經很分散的蒙古各部落再次切割,將蒙古各部,按照地域分爲NMG四十九旗、外蒙古八十六旗、西北蒙古三十四旗、西套蒙古二旗、青海蒙古二十八旗,共計一百九十九旗。
各旗大者數萬人,小者不過數千人,將各大部落可以說是分割的七零八落,這樣還能有什麼威脅?
最可怕的是,即便是隻有數千人的小旗,旗內大小官職也都十分的齊全,同時封授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到一、二、三、四等臺吉的世襲爵位,各級爵位的貴族都享有一定的特權,這是什麼,這跟當年武帝推行的推恩令是一個道理。
都是不吝嗇爵位。
但能實質性的削弱對方勢力。
想想看,一百多個旗,一百多個親王,大幾百個郡王,他們就算是想鬧事,聽誰的,大家都是平級親王,憑什麼聽你,恐怕事情還沒鬧起來,他們內部就先打起來了。
這樣的蒙古還有什麼威力?
再加上宗教政策等政策一起聯合起來,潛移默化的改變,用不了多久,蒙古勢力還會進一步衰退。
甚至連人口都會逐漸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