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商和客戶的註冊在經過地推團隊的大力推動下,已經完成了九成。
藉着林鳳的推廣還在,礦海科技宣佈,11月1日早上八點啓動第一批煤炭購銷對接。
此次參與供應的煤炭企業爲200家,是方唐根據李河川要求,篩選了近五年履約責任良好、生產經營穩定的煤企,爲的就是能夠實現高效匹配,同時也根據礦海鐵路的資源配置,做好了時間預估,以方便客戶根據需要下單。
對於首批上線,李河川採用了櫥窗式展示,但同時也進行了競價拍賣。
雖然現在是買方市場,但煤炭行情在壓縮產能的大背景下已經走出了低迷期,並且逐漸回暖,各大煤企也願意嘗試一下這種競拍模式的。
不過由於李河川選出的這些企業都是優質企業,加上煤炭產能受限,其實買賣雙方都知道,現在應該是賣方強勢一些,一些有實力的供應商,可能會面臨多個企業向他下訂單。
爲了使訂單匹配性更強,採用競拍模式,可以更好地促進成交。
畢竟資源交易網的的盈利模式就是抽取雙方各2%的佣金的。
八點前,李河川招呼了王瑾等人集中到了會議室通過大屏幕觀看,至於方唐,則是和技術蹲守到了電腦和機房裡,以備特殊情況。
從九點到第二天早上九點,二十四個小時的競拍時間,這是資源交易網的第一次商業運行。
臨近九點時,頁面訪問流量突然增高,遠遠超出了買賣雙方的數量。
方唐沒想到果然和李河川預測的一樣,企業吧裡看熱鬧的人涌入了資源交易網。
緊急啓用了備用服務器,才讓頁面訪問體驗好一些,這時同時在線人數突破了200萬。
資源交易網這一次競拍,吸引了大量行業內外的人關注,就連幾大直播平臺也有人開啓了頁面直播,訪問量也達到了數百萬。
資源交易網已經不再是煤炭生產企業和使用企業之間的交易平臺了,而成爲全民關注的大事件。
李河川最關心的是客戶數據,九點整,服務器接到了500多個客戶數據請求,這已經是通過註冊數的一半了。這500多個客戶在開啓競拍的一瞬間,就向60多家煤企發出了競價意向。
靠近省道和礦海鐵路的企業成了衆多客戶爭搶的焦點,畢竟在客戶看來,這些企業起碼佔了一個地利優勢,從理論上講供應保障還是有的。
所有的煤炭價格都有明確的起拍價,5500大卡的煤競拍起價位450元,這個價格制定是有依據的。
如果是傳統的線下籤訂合同,對供應商來說這個價格並不虧,刨除去貨場佔用和煤損,實際上並不能拿到這個價格的。
而對客戶來說,線下的確是能以450元買到大卡煤,但加上相應的倉促、週轉成本,其實他們付出的要遠遠大於這個價格。
首先拿到比競拍價格高的並不是礦海旗下的煤炭公司,而是朔煤公司。李河川也明白,礦海煤炭產能吃緊,能夠外銷的煤基本上已經預定,實在是拿不出來多餘的產能了,因此上線的也是一個月以後的百萬噸煤炭,如果有企業那時候需要煤,倒是可以現在競拍。
李河川並沒有告訴劉泉來資源交易網的事情,幾個高管除了霍青玉從吳曦月那裡知道一點口風外,所有人都矇在鼓裡,就連吳曦月讓煤炭事業部註冊時,也沒有說必須怎麼樣的話,而是讓他們自行評估,自主決定。
當然了,最後的結果是煤炭事業部註冊了,而是還是以子公司的名義註冊的,用劉泉來的話說,就是內部的煤炭公司公司之間也有競爭,才能更好的激發活力。
朔煤公司的煤炭質量好,而是正好處在礦海鐵路的一個裝車點附近,平常供貨就以快速準確而出名,顯然在客戶那邊也留下了好名聲,因此剛過了十分鐘,他的價格就上漲了5元錢,達到了455元。
別小看這5元錢,以10萬噸爲單位的競拍,5元錢對應的就是50萬元,這可是白得的。
朔煤公司一共上線了100萬噸的煤炭資源,共分成了10個競拍包,現在的價格全部漲了5元以上,也就是說通過資源交易網,朔煤公司一次性就多賺了500萬元。
而且這並沒有阻擋客戶對他的追捧,半個小時後,他的平均價已經到了465元。
煤炭價格基本上是公開透明的,能到這個價格,已經說明了他的煤炭領先於同行了。
這時候根本就不是價格之爭,而是品牌之爭了。
不僅僅是朔煤公司,上架的公司中有一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上漲,多的十多塊,少的兩三塊。
王瑾看着後臺數據,看了一眼一臉平靜的李河川,說道:“資源交易網改變的東西太多,我估計競拍結束後,煤炭公司和客戶都要考慮購銷部門存在的必要性了。”
李河川微笑道:“我們現在做的平臺就是購銷平臺,如果這些企業適應了這種方式,而且在其中嚐到了好處,毫無疑問,會形成更大的黏性,那麼企業改制以適應線上銷售模式在正常不過了。”
王瑾刷新到朔煤公司的競拍後臺,說道:“朔煤價格已經到了482元了!這個價格已經接近他去年的銷售價了。”
李河川笑道:“現在纔過去一個多小時,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朔煤價格還會上漲。不過隨着他的價格擡升,客戶可能會退而求其次,畢竟我們這次上線的企業都必要優秀,那些用煤單位沒必要盯着一個企業下手。相比而言,我更在意的是這次競拍會的成交比例,以及成交均價。”
到了十二點鐘,圍繞榆煤公司、神煤集團、礦海公司等實力強勁的大公司進行角逐的用戶越來越少,出價也越來越慢,這固然有幾家公司只是試水,並沒有把太多資源放到網上來有關,最關鍵的是煤炭這種東西是標準件,並不是說這幾家公司出產的就比別人好,而是跟大公司簽約省事。放棄這幾家公司的客戶並不是不需要煤炭,而是繼續下沉,尋找性價比更高的供應商去了。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好的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