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回 雞蛋

……

朱管家走了後,桂娥望向了李承乾。//

“李師傅,你是跟朱管家怎麼說的,他爲什麼願意幫助我?”桂娥纔不相信朱胖子是好人,所以她認爲是李承乾幫的力。

李承乾這時候在想着朱胖子做得還真不錯,回去之後要獎勵獎勵他。

聽到桂娥的話後,他轉過身來,對她說道:“桂姐,我和朱管家都是在皇莊下做事的,是同事,找他幫一下忙,他會給我這個面子的。這只是我的一個面子而已,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所以你不用擔心了!”

桂娥沒想到關乎她生死的事情,竟然只是李承乾的一個面子就能搞定的。但是她還是覺得這樣不太好。

“桂姐,你放心好了,這三年內你一定能把這筆錢給還上的!”李承乾搶在她前面,說道。

他可不想桂娥在這件事上跟他磨得太多,問道:“我的蛆,現在那些雞吃得怎麼樣,它們都愛吃嗎?”

說到雞,桂娥的臉色有了些明媚,說道:“雖然我還是覺得你一定有什麼事情瞞了我,不過你說起雞,我想要高興地告訴你,那些雞現在每天吃着都不厭,每次都吃得飽飽的,而且可以看出來了,那些雞明顯是長肥了不少了!”

聽到這樣說,李承乾也笑了起來。

“這樣很好,等母雞們長起來後,升的蛋一定很熱銷!到時候慢慢的積累了錢。就可以還債了!”李承乾說道。

不過桂娥對於李承乾這話,卻不太認同。這一個雞蛋纔有幾文錢的利啊,十幾只雞要生到什麼時候,才能還上三十貫錢?

用雞生蛋還錢明顯是不現實的嗎?

不過她沒有反駁李承乾的熱情,他這樣說也是明顯爲她好。

但是桂娥的這個觀點,在幾天後就改變了。

她這時候手裡拿着兩個雞蛋,給李承乾看。

“李師傅,你看這同一只雞兩天生的蛋怎麼不一樣?”桂娥驚喜地說。

“這顆是前天生的,明顯要小了點。這顆是昨天生的。卻要大上一圈!”他揉了揉額頭,說道,“而且以前雞都是兩三天才生一顆蛋,現在卻是一天一顆,這才生了三天了,只怕今天也會繼續生!”

就在她說話的時候,一個腳步聲從外面傳了進來。接着是方孃的驚喜的聲音:“夫人,夫人,生啦!”

這樣有歧義的話,讓李承乾汗顏了一下。但是桂娥卻沒有想到她的歧義之處,她聽到這句話,也眼睛一瞪。露出驚喜之色,然後喊道:“果然是生了,這看來以後真的要一天一顆了。”

這時,方娘已經跑了進來了,她手裡捧着一顆熱乎乎的雞蛋。明顯是雞剛生下來,她就捧進來獻寶了!

“呀!”桂娥見到這雞蛋。就驚呼了起來。

然後搶過來,伸到李承乾前面,說道:“李師傅,李師傅,你看,你看,和昨天的這顆一樣大!”

她本來以爲昨天生的大雞蛋,只是偶然事件而已,現在看到又是一顆大雞蛋,就真正驚喜起來了,這雞蛋並不是偶然的大,看這樣,以後生的雞蛋,都是這樣保持下去,桂娥就高興得不行了!

李承乾接過來,這顆拿在手上熱熱的,確實和昨天的這顆差不多大。

看來這營養夠了,生的雞蛋也就大了。

李承乾把這個道理講給她們聽,她們對李承乾露出了佩服與感激之色。

“你們看一下這兩顆雞蛋的蛋黃!”李承乾拿來兩個碗,然後磕破了雞蛋,把兩個蛋倒進碗裡。

昨天的雞蛋,是黃中帶紅,特別誘人的顏色,而前天的雞蛋,雖然也帶了點紅,但是顏色明顯不如昨天的。

“咦,果然真的不一樣!”桂娥驚呼道。

方娘想起什麼,說道:“我去拿一顆以前的雞蛋來看看!”

她跑出去了,拿來了以前的一顆沒吃蛆蟲的雞蛋,順便又拿來了兩個碗,敲下雞蛋後,拿過來和李承乾的兩個比。

結果她那顆雞蛋的顏色是黃中偏白,而且體積小得可憐,輸得慘不人睹。

但是方娘卻嘿嘿嘿地高興笑了起來了

桂娥拿過今天剛生的雞蛋,敲開後,看到流出來的雞蛋不但體積大,而且顏色黃中偏紅,色澤誘人,她忍不住眼睛流出了淚,高興得身體發抖!

雞蛋果然不是偶爾變異,而是蟲子的營養太好了,把雞給養肥了,蛋也變大,變有色澤了!

而且現在一隻母雞還是一天生一隻,以後家裡十幾只雞就能生十幾顆蛋了,以後新買進來的雞長成後,就變成了幾十只雞一起生蛋了,那麼幾十只蛋能給王家進項近百文錢,一個月就有幾貫錢了,到時候一年半內就能還上那三十貫錢!

想到這裡,桂娥更是喜極而泣!

沒想到一直被貧窮所壓近,現在因爲一顆雞蛋而翻身了,還有什麼比這還要高興的呢!

想到這雞蛋是李承乾給她的,她轉過身,鄭重地向李承乾說:“李師傅,感謝你對桂娥的再造之恩!”

“姐,你說這話做什麼!”李承乾連忙扶住她,說道:“我見到你的時候,就感覺你有一股親切感,我感覺到我們前生是認識的,而且還是關係很好的那種,我想我們前生一定是親人,所以不管怎麼樣,我都不會不管你的!”

古人都有點兒迷信,而且對於前生說還很容易相信,聽到李承乾說他們前生認識的,桂娥不由自己在腦海裡思考了起來,似乎要找一找自己腦子裡有沒有前生的記憶一般。

結果是她當然找不到了,不過倒讓她想起了一件事,說道:“我開始的時候,也覺得李師傅很面熟,現在想一想,好像前不久我在馬球肆裡見過一個和李師傅很像的人,那時候場面上可熱鬧了,我也一時看不太清楚!”

李承乾一愣,馬球,那不就是前不久和吐蕃一戰嗎?

難道桂娥也愛看馬球,那自己多次上場,這不是要被認出來了。

李承乾連忙說道:“哦,我也愛看馬球,而且還在裡面做過事,幫馬做做身體操之類的!”

……

第154回 不河馬了還是大姐嗎第363回 綠妹妹第952回 國富第75回 打井高手第206回 反超第610回 出籠第860回 閱兵第936回 離開第172回 意外的結局第373回 442隊型第510回 天安門版的升旗儀式第719回 手別動第937回 東遊第876回 落魄第606回 老龍的事第814回 成熟婦女第275回 狗熊亂舞第693回 復旦?……復蛋第802回 排澇第370回 側重點不同第94回 黑丫頭第742回 皇后來了第769回 青黃不接第668回 師傳孔夫子第282回 補回面子第378回 爲商有道第495回 武家第328回 太子妃有請第854回 禍害試爆場第703回 好心情第341回 靠,親不成了第589回 屈突壽第796回 三足魚第455回 不同的岳父第591回 承徽第42回 只怕房-事不滿第821回 霸王箭第589回 屈突壽第571回 之一第686回 籤合約第177回 合夥第934回 兔子吃窩邊草第465回 放人的原因第861回 邂逅公主第689回 廁所戰略佈署第376回 程氏“優良傳統”第314回第760回 春耕第321回 開張了第555回 提防第349回 害羣之鴿第763回 包郵第337回 西班……牙第386回 老李被查了第723回 三個問題第542回 五石散第791回 走後門第130回 訓練有素第815回 抓人第805回 大媽第883回 豬丸子第148回 超預產期的原因第319回 後招第250回 說服皇后第729回 交通網絡第818回 賑濟第727回 皇后這隻狐狸第439回 黃雀在後第105回 滅了棒子第482回 家室第7回 倩女幽魂續第352回 放鴿子第779回 夫人答應了一門親事第372回 胖子和老李的齷齪事第363回 綠妹妹第470回 提前一日第11回 河東獅吼和貞觀筆第368回 組織聚會第72回 平康里紅院第817回 內部分裂第406回 正常的大姐第301回 秦府第596回 住處第569回 做人要講信用第565回 午飯第82回 好基友第301回 秦府第444回 名留青史的潤筆費第195回 爲了大妹第792回 全資開學院第137回 袁天罡第493回 送禮第136回 多一半道長第554回 工部手續第427回 黃牛黨第738回 武照離別第413回 兕兒出風頭了第444回 名留青史的潤筆費第910回 芙蓉苑的新生命
第154回 不河馬了還是大姐嗎第363回 綠妹妹第952回 國富第75回 打井高手第206回 反超第610回 出籠第860回 閱兵第936回 離開第172回 意外的結局第373回 442隊型第510回 天安門版的升旗儀式第719回 手別動第937回 東遊第876回 落魄第606回 老龍的事第814回 成熟婦女第275回 狗熊亂舞第693回 復旦?……復蛋第802回 排澇第370回 側重點不同第94回 黑丫頭第742回 皇后來了第769回 青黃不接第668回 師傳孔夫子第282回 補回面子第378回 爲商有道第495回 武家第328回 太子妃有請第854回 禍害試爆場第703回 好心情第341回 靠,親不成了第589回 屈突壽第796回 三足魚第455回 不同的岳父第591回 承徽第42回 只怕房-事不滿第821回 霸王箭第589回 屈突壽第571回 之一第686回 籤合約第177回 合夥第934回 兔子吃窩邊草第465回 放人的原因第861回 邂逅公主第689回 廁所戰略佈署第376回 程氏“優良傳統”第314回第760回 春耕第321回 開張了第555回 提防第349回 害羣之鴿第763回 包郵第337回 西班……牙第386回 老李被查了第723回 三個問題第542回 五石散第791回 走後門第130回 訓練有素第815回 抓人第805回 大媽第883回 豬丸子第148回 超預產期的原因第319回 後招第250回 說服皇后第729回 交通網絡第818回 賑濟第727回 皇后這隻狐狸第439回 黃雀在後第105回 滅了棒子第482回 家室第7回 倩女幽魂續第352回 放鴿子第779回 夫人答應了一門親事第372回 胖子和老李的齷齪事第363回 綠妹妹第470回 提前一日第11回 河東獅吼和貞觀筆第368回 組織聚會第72回 平康里紅院第817回 內部分裂第406回 正常的大姐第301回 秦府第596回 住處第569回 做人要講信用第565回 午飯第82回 好基友第301回 秦府第444回 名留青史的潤筆費第195回 爲了大妹第792回 全資開學院第137回 袁天罡第493回 送禮第136回 多一半道長第554回 工部手續第427回 黃牛黨第738回 武照離別第413回 兕兒出風頭了第444回 名留青史的潤筆費第910回 芙蓉苑的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