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事畢回京

bookmark

因爲李承乾的事,岑文本代替李世民跑來北邙山向李休請教,本來李休並不想再理會李承乾的事,但是考慮到這件事關係到大唐江山的穩定,所以最後決定還是再幫李承乾一把,於是就讓岑文本留下,自己花了幾天的時間給李世民想了幾條WwW..lā

“駙馬,這……恐怕陛下很難做到您提出的這幾條建議。”岑文本看着李休花了幾天總結出來的幾條建議,卻是一臉難色的道,雖然他不是李世民,但是以他對李世民的瞭解,這幾條建議根本就不可能完成。

“我知道這些建議陛下很難答應,不過如果陛下真的想要讓太子現在的情況好轉的話,也只能用這個辦法了,當然這些只是我的建議,如何選擇還要看陛下的意思。”李休這時卻是面色淡然的開口道。

聽到李休的話,岑文本臉上的神色也更加的爲難,當下再次看向手中的這幾條建議,其中第一條就是讓魏王李泰外出之官,說起他對這件也十分的贊同,本來按照大唐的律法,成年皇子必須到自己的封地上居住,沒有皇帝的召見絕對不可以回長安,可是李世民卻十分寵愛李泰,不但不讓李泰去封地,反而還經常召李泰入宮。

表面上來看,李世民不讓李泰去封地是寵愛這個兒子,可是身爲一個帝王,他這種做法卻產生了十分嚴重的後果,首先李泰不去封地,這也給了其它皇子不去封地的理由,比如李世民的幾個兒子中,除了李恪等少數人外,大部分也都呆在長安不走,甚至連李元昌這樣的親王也同樣不願意離開,使得大唐對親王成年後離京的律法成爲虛設。

另外最爲嚴重的是,李泰還是唯一一個對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形成威脅的人,他一天不離開長安,李承乾就一天難以心安,甚至李休懷疑李承乾之所以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很可能就是因爲李世民太過寵愛李泰,導致李承乾產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除了讓李泰離開長安這個建議外,李休的第二條建議更加大膽,那就是撤掉于志寧和張玄素等人的東宮輔臣身份,甚至嚴禁任何人再去教導李承乾,其實也就是對李承乾冷處理一段時間,說起來李承乾現在根本聽不進別人的建議,不過他也並不笨,只要李世民讓李泰離開長安,然後再對他冷處理一段時間,李承乾很快就能想明白李世民的苦心,到時根本不用別人說,他自己就會改正以前的行爲。

除了上面這兩個主要建議外,李休還列舉了其它幾個建議,比如嚴懲李元昌等李承乾身邊的小人,李世民也要改變以前和李承乾相處的方式,儘量的抽出時間與李承乾多相處,這樣才能慢慢的改變李承乾的想法,讓他從偏激、敏感、自負等負面情緒中走出來。

“駙馬,嚴處漢王李元昌等人這件事還好辦一點,可是其它的幾件事卻實在太難了,比如讓魏王去封地這件事,恐怕陛下根本不可能答應。”岑文本在苦笑了半天后,終於再次無奈的向李休說道。

聽到岑文本的話,李休也是無奈的一笑道:“剛纔我不是說過了嗎,這些都只是我的建議,至於陛下能不能做到,那就要看陛下自己的決斷了,不過魏王離開長安卻是後面所有建議的前提,如果魏王不走,後面就算是全都做到也沒用!”

“這……”岑文本聽到這裡也不由得滿臉的苦笑,以他對李世民的瞭解,想讓對方同意李泰離開長安,簡直難比登天,所以李休的這些建議其實相當於沒有。

“好吧,那我就把駙馬的建議送到陛下那裡,至於陛下如何決斷,那就不是我們這些人能做主的了。”最後岑文本也只能同樣無奈的道,李休的建議可以送回去,不過他現在可不打算回去,畢竟現在長安那麼亂,他也要避一避風頭,至少要協助李休把居養院建造起來。

隨着最後一批屍骨被安葬在墓坑裡,整個墓園最基礎的一部分終於完成了,不過墓園地表還有些工程沒有完成,比如李休打算建造一座高大的石碑,記錄這些隋軍將士的功績,順便也能警醒後世人,告訴他們戰爭的可怕。..

另外還有一些簡單的雕像,這些都需要專門的石匠來做,所以那些主動幫忙的民夫這時也完成了他們的任務,最後李休讓人準備了酒宴爲這些人送行,不過在這些人走後沒幾天,卻又有不少人去而復返,這次他們將自己家中的長輩都帶了回來,在墓園中爲自己的親人舉行了一場又一場的祭奠儀式。

等到地表的石碑和雕像也修建完成後,整個墓園也總算是完工了,這時來祭奠的人卻是越來越多,畢竟墓園的消息已經傳出去了,以前只有洛陽當地的人前來祭奠,現在卻有不少外地的人跑來祭奠自己的親人,而且據李休的估計,日後還會有更多的人前來,畢竟在這些隋軍將士的屍骨背後,就有數十萬失去親人的家庭,只要有機會,肯定會有人不斷前來,爲此李休也特意招募了幾個人看守墓園。

修建墓園剩下的物資還有不少,而且李世民也同意了在洛陽開辦居養院,所以等到李休他們回到洛陽後,立刻就召集人手開始建造居養院,當地的官員也十分配合,畢竟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件好事,而且居養院不用他們花錢養,李世民將洛陽皇莊的土地劃出一部分給居養院,以後居養院的開支都收他們自己負責。

本來李休想將居養院建在洛陽城裡,可是後來才發現洛陽城雖然不小,但是人口增長的極快,導致洛陽城的地價極高,官府也劃不出太大的土地,最後李休只能將居養院建在城外,緊鄰着洛陽的城門,進出倒也十分的方便,事實上隨着洛陽城內地價飛漲,洛陽城外也已經出現一條居住帶,很多人都將家安在城牆外,估計再這樣發展下去,洛陽城的城牆就要變成內城牆了。

居養院倒是沒什麼難度,最大的問題就是以後的管理,以及對老弱病殘的收容條件了,這些對李休來說並不是什麼問題,畢竟沒見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後世那麼多的養老院和孤兒院,就算李休沒親自進去過,但也聽說過一些事,所以就親自寫了居養院的規章制度。

居養院歸屬於禮部管理,所以當居養院建成之後,禮部那邊也派來人手接管,李休也將自己寫的規章制度交給禮部,現任的禮部尚書也是李休的熟人,很快就將這些規章制度確定下來,日後若是有其它的居養院,也將按照這個規章制度執行。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個被收容的就是徐劉氏祖孫二人,他們兩人都符合收容的條件,進入居養院後,徐劉氏每天可得米一升,銅錢十文,而她的曾孫蟲蟲則減半,等到蟲蟲十五歲後,有了能力養活自己和曾祖母,到時居養院纔會停止對他們的資助。

除了徐劉氏祖孫二人,另外洛陽街頭還有不少沒有生活能力的老年乞丐或乞兒,這些人只要願意,也都會被送到居養院中居住,一時間洛陽街頭上的乞丐也少了許多,畢竟大唐民風純樸,只要有幹活的能力,一般都會想辦法養活自己,而不是尋求別人的施捨。

等到忙完了居養院的事,距離墓園完工已經過去一個月了,岑文本也一直陪着李休呆在洛陽,李休之前給李世民的那幾條建議已經被他送到了長安,不過很奇怪的是,長安那邊的李世民卻一直沒有給任何的回覆,李休也懶得打聽,反正現在他們也要回長安了,到時自然也就知道李世民的決定了。

在走之前,馬爺和秦瓊又去了一趟墓園,兩個老頭也沒讓其它人跟着,連李休都不行,自己帶着祭祀的物品去了墓園,在那裡呆了一天一夜纔回來,後來李休向看守墓園的人打聽了一下,才知道馬爺和秦瓊兩人在隋軍將士的墓碑前喝的大醉了,說了不少的胡話,最後全都醉倒在地不醒人世,幸好看守墓園的人把他們擡到牀上休息了一晚,否則非凍壞兩個老頭不可。

這年深秋時分,李休等人終於從洛陽出發趕往長安,他離家也有大半年了,想到家中的妻子兒女,李休也不由得十分的激動,特別是自己的小兒子李樂,當初他出生時自己就不在家,上次剛回家,好不容易和兒子混熟了,結果後來又走了,估計這次回家,兒子又該不認識他了。

除了兒子李樂,李休也想起了平陽公主等人,這兩年自己都沒好好的陪過她們,這讓他也不由得心豐愧疚,所以他這次也打定主意,等到回長安後,一定要好好的陪陪她們。

李休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家人身上,越是靠近長安心情也就越激動,相比之下,岑文本卻越來越擔心,因爲他不知道之前李休提出的那些建議,李世民到底能不能接受,若是不接受的話,難道就這麼眼睜睜的看着李承乾墮落下去嗎?

第九百五十三章 虯髯客的信第一千零五十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九百九十四章 臨終囑託第五百四十九章 楊農回來了?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巧遇王方翼第四百九十八章 去洛陽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報喪第三百九十章 秦瓊之病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最後一次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狄仁傑也想去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泊溝口第七百三十六章 裝病第七百七十六章 瘋狂的想法第八百零四章 守靈 下第七百八十三章 雄壯之士第十六章 公主與駙馬的八卦第七百五十七章 關鍵在於拜占庭第五百一十九章 欺負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正面衝突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李世民的召見第八百五十一章 心病第二百八十八章 茶葉作坊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太子妃蘇氏第九百零一章 長孫無忌的野心第六百二十章 再起衝突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李世民的決定 上第五百七十八章 玄奘的消息第一千零十七章 軍校放假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百濟王與新羅王 上第三百一十三章 雪天火鍋 下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婉孃的婚事第七百二十四章 螃蟹也會成災第九百零二章 吏員學校第七百二十四章 螃蟹也會成災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兕子病發第一百三十六章 李承道的請求第五百三十章 上元夜第六百四十一章 做夢都想不到第九百一十五章 迴避問題第六百九十五章 李恪來了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龍門石窟的風波 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初見長孫氏第六十六章 與李世民打賭第六百零六章 獻人獻城第一百九十三章 衝突 下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內訌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又是李休第七百六十六章 樹挪死,人挪活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兕子病發第五百三十一章 陽謀第四百八十章 胡商哈格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李泰的表現第七百七十七章 三原縣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使節來訪第六百八十六章 新羅與百濟第六百二十八章 李道宗的苦水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玄奘歸來 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玄奘的請求第二百八十八章 茶葉作坊第五百一十七章 教訓 下第五百八十六章 造船作坊第三百二十八章 裴矩來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張十一來了第六百零九章 太晚了第四百三十五章 我後悔了第九百六十章 碼頭上的商社第三百二十五章 逃往終南山?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遼東戰事 上第三百八十二章 七斤的兒子第四百八十一章 小媳婦與王劉氏第三百四十五章 終於要恢復正常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衝突 下第一千章 世家的後招第四十一章 給公主做飯第八十二章 唐朝陳世美?第三百四十一章 頡利中計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陛下來了第五百六十六章 一紙可抵十萬兵第六百二十三章 頡利跑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商人孟姚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珠娘拜師 下第五百七十四章 甲等飛奴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李晉又跑了第九百九十三章 人蔘第二百一十七章 第二場婚禮第六百三十七章 月嬋病了第四百四十九章 草原政策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扶余城第一千零十二章 世家間的爭吵第九百一十四章 七娘的逼問第二百九十七章 去農部第二百三十三章 張十一的報應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示敵以弱?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靺鞨人第九百三十一章 相約第一千零十二章 世家間的爭吵第四百九十八章 去洛陽第八百零七章 頭七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長門怨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大壽
第九百五十三章 虯髯客的信第一千零五十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九百九十四章 臨終囑託第五百四十九章 楊農回來了?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巧遇王方翼第四百九十八章 去洛陽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報喪第三百九十章 秦瓊之病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最後一次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狄仁傑也想去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泊溝口第七百三十六章 裝病第七百七十六章 瘋狂的想法第八百零四章 守靈 下第七百八十三章 雄壯之士第十六章 公主與駙馬的八卦第七百五十七章 關鍵在於拜占庭第五百一十九章 欺負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正面衝突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李世民的召見第八百五十一章 心病第二百八十八章 茶葉作坊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太子妃蘇氏第九百零一章 長孫無忌的野心第六百二十章 再起衝突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李世民的決定 上第五百七十八章 玄奘的消息第一千零十七章 軍校放假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百濟王與新羅王 上第三百一十三章 雪天火鍋 下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婉孃的婚事第七百二十四章 螃蟹也會成災第九百零二章 吏員學校第七百二十四章 螃蟹也會成災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兕子病發第一百三十六章 李承道的請求第五百三十章 上元夜第六百四十一章 做夢都想不到第九百一十五章 迴避問題第六百九十五章 李恪來了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龍門石窟的風波 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初見長孫氏第六十六章 與李世民打賭第六百零六章 獻人獻城第一百九十三章 衝突 下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內訌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又是李休第七百六十六章 樹挪死,人挪活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兕子病發第五百三十一章 陽謀第四百八十章 胡商哈格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李泰的表現第七百七十七章 三原縣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使節來訪第六百八十六章 新羅與百濟第六百二十八章 李道宗的苦水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玄奘歸來 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玄奘的請求第二百八十八章 茶葉作坊第五百一十七章 教訓 下第五百八十六章 造船作坊第三百二十八章 裴矩來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張十一來了第六百零九章 太晚了第四百三十五章 我後悔了第九百六十章 碼頭上的商社第三百二十五章 逃往終南山?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遼東戰事 上第三百八十二章 七斤的兒子第四百八十一章 小媳婦與王劉氏第三百四十五章 終於要恢復正常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衝突 下第一千章 世家的後招第四十一章 給公主做飯第八十二章 唐朝陳世美?第三百四十一章 頡利中計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陛下來了第五百六十六章 一紙可抵十萬兵第六百二十三章 頡利跑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商人孟姚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珠娘拜師 下第五百七十四章 甲等飛奴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李晉又跑了第九百九十三章 人蔘第二百一十七章 第二場婚禮第六百三十七章 月嬋病了第四百四十九章 草原政策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扶余城第一千零十二章 世家間的爭吵第九百一十四章 七娘的逼問第二百九十七章 去農部第二百三十三章 張十一的報應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示敵以弱?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靺鞨人第九百三十一章 相約第一千零十二章 世家間的爭吵第四百九十八章 去洛陽第八百零七章 頭七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長門怨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大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