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玄奘的修行

bookmark

李休平時對朝堂上的事雖然也會關心一下,但他畢竟不是真正的官員,再加上又不住在長安城,所以他對朝堂上的一些事並不怎麼了解,除非是這件事關係到他的切身利益,否則他也許還不如長安城中的一個販夫走卒知道的多。

比如這次李世民不允許玄奘出關,從而去天竺取經,這在李休看來本來只是李世民一句話的事,可是李世民這些人卻考慮的更多,李休剛開始還不明白,直到李世民耐心的解釋過後,他這才明白過來。

統治者爲了穩定自己的統治,可以說無所不用其極,而宗教正是統治者最喜歡利用的手段之一,不過所有事情都有個度,統治者在利用宗教時,同時也要防止宗教太過強大,否則就可能對王朝的統治形成威脅,這也是歷史上多次有皇帝滅佛的原因。

李唐王朝也同樣面臨着這個局面,隋末的戰亂造成民不聊生,而每當戰亂之時,都是宗教最容易發展的時候,特別是佛教藉着這個機會大肆發展信徒,同時吞併土地,甚至還借佛祖的名義發放高利貸,搞出不少違法亂紀之事。

看到佛教壯大的危害,李淵這才決定要扶持道教,一方面給自己找了個有名望的老祖宗,一方面還可以藉助道教來打擊佛教,只不過道教內部比較分散,沒有形成統一的勢力,再加上大唐成立的時間也太短,之前對道教扶持的力度也比較小,這也使得道教在與佛教的爭鬥中,暫時還處於下風之中。

不過中原佛教本身也有自己的弱點,比如因爲教義的不同,導致中原佛教內部形成不同的流派,如果以地域來劃分的話,可以大概分爲中原佛教與南傳佛教,而中原地處北方,所以又稱爲北方佛教,南北兩派的佛門教義不同,彼此之間也是爭鬥不休,而且教派內部同樣不安寧,這也導致了佛教的勢力分散,暫時也拿道教沒辦法,對朝廷也形不成致命的威脅。

對於佛教內部的分裂,無論是李淵還是李世民,自然都是樂見其成,可是現在兩儀殿外的那個年輕玄奘,卻發出大宏願,竟然要去天竺取經,從而將南北兩派的佛教整合統一起來,雖然他成功的希望很渺茫,但對大唐的統治也是個潛在的威脅,所以李世民纔會那麼堅決的不同意給玄奘通關的文書。

“原來如此!難怪……”李休聽完李世民的解釋之後,終於露出恍然的表情道,不過說到“難怪”這兩個字時,猛然想到後面的話不適合讓別人聽到,這才立刻閉上了嘴。

“難怪什麼?”不過李休的話卻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當下開始追問道。

“沒什麼,我是說難怪殿下會不同意讓玄奘去取經!”李休笑呵呵的開口道。

“是嗎?”李世民卻又些狐疑的看了李休一眼道,雖然李休的解釋好像沒什麼破綻,但他總感覺李休後面話中有話,絕對不是他說的這個意思,只不過李休不說,他也不好再追問。

“殿下,老臣與駙馬前來,其實是想去探望一下陛下的,不知道陛下的身體可好些了嗎?”正在這時,裴寂忽然開口打斷了李世民與李休的對話,畢竟現在天色已經不早了,他們也要去探望李淵了。

聽到裴寂的話,李世民的注意力也終於從李休身上轉移過來,當下與裴寂聊起了李淵的病情,這也讓旁邊的李休鬆了口氣,他剛纔想說的其實是“難怪玄奘回來後被李世民父子逼着還俗”,當然這句話絕對不能讓任何聽到。

說起唐僧取經的故事,後世人幾乎是耳熟能詳,不過卻很有人知道,玄奘從天竺取經回來後,雖然受到李世民的重視,但卻幾次三番的被李世民勸說還俗,甚至還許以高官,最後幾乎就是硬逼着玄奘還俗,另外還幾次拒絕玄奘回老家附近的少林寺翻譯經書的請求,只能留在長安翻譯經文,可惜很快李世民就去世了,否則玄奘的下場還真不好說。

不過就算是李世民死了,繼位的李治也沒有放過玄奘,同樣幾次三番的要求他還俗,不過玄奘一心向佛,並沒有向皇權低頭,而且當時他也得到佛門的支持,再加上李治本身也是個好說話的人,結果最後玄奘終於成功的翻譯出經文,這也爲後來武周時期的佛教大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李休以前看過關於玄奘的歷史記載,對於李世民父子逼迫玄奘還俗的做法,他本以爲這對父子是愛惜人才,不過現在看來,這根本就是他們阻止佛教教義的統一,可惜最後還是沒能阻止,而佛教統一了理論了,從此之後的歷史中,除了少數幾個短暫時期外,道教幾乎都被佛教壓制着。

“想什麼呢,該走了!”就在這時,李休忽然感覺有人扯自己袖子擡頭一看原來是裴寂,而李世民和長孫無忌也都在看着,因爲剛纔李世民已經同意他們去探望李淵,可是李休卻像木頭樁子似的站在那裡一動不動,也不知道在想什麼?

“呵呵,微臣告退!”李休這時也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向李世民行了一禮就與裴寂一同離開了大殿,而當他們走出殿門時,看到玄奘依然低着頭跪在那裡,似乎從剛纔到現在都沒有動過。

剛纔李休是不知道,不過現在知道眼前這個年輕的僧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玄奘,這讓他也頗爲好奇,於是他讓裴寂稍等自己一下,隨後邁步來到玄奘的面前蹲下,並且合什行禮道:“敢問可是玄奘大師?”

聽到李休的話,玄奘這才睜開眼睛擡起頭,當看到面前這個年輕人時,玄奘的眼睛中也閃過一絲驚訝之色,隨後這纔回答道:“大師二字不敢當,小僧正是玄奘!”

“呵呵,大師客氣了,在下李休,今日見到大師也是三生有幸!”李休這時笑呵呵的道,玄奘現在還很年輕,看起來好像比他大不了幾歲,雖然是個和尚,但相貌卻頗爲英俊,特別是他的眼睛,當李休與他對視之時,感覺此人的眼神中似乎蘊含着無盡的慈悲,就連李休也感覺心中一震,這也許就是真正的高僧吧!

“原來是駙馬,小僧早就聽聞駙馬的大名,沒想到今日能夠與駙馬相見!”玄奘聽到李休的名字也再次露出訝然的表情,隨後就平和的向李休行禮道,雖然他現在跪着,但卻沒有絲毫的卑微之感,反而更像是兩個平等的人在交流一般。

“哈哈~,區區薄名不足掛齒!”看到連玄奘這種出家人也聽說過自己,這讓李休也不禁高興的大笑一聲,隨後想了想開口勸道,“玄奘大師,剛纔我已經見過太子,以我對太子的瞭解,恐怕他絕對不會同意你的請求的,所以我看你還是現在就回去吧!”

聽到李休的話,玄奘臉上竟然沒有露出任何失望的神色,反而面色平靜的道:“阿彌陀佛,小僧剛纔見到太子時,就已經知道他不會同意小僧的請求,不過就算如此,小僧還是要試上一試,如果連這點毅力與決心都沒有,那談何千里迢迢的去天竺取經?”

“呃?這個……”李休聽到這裡也種啞口無言的感覺,他相信玄奘說的是實話,可是他明明知道李世民不會答應,卻依然選擇跪在這裡,也許在別人看來這很傻,但對於玄奘來說,這卻是他西行取經中的第一次考驗,如果在第一次的考驗中退縮的話,那他還有什麼資格去迎接後面的考驗?

想到上面這些,李休也不由得露出佩服的表情,李世民說玄奘取經可能會加速佛門的統一,不過在玄奘看來,所謂的取經更像是他對自己的一種磨礪與修行,只有通過了這次磨礪,才能讓他的心境更加的圓滿,從而達到修行中更高的境界,這種境界李休理解不了,但並不妨礙他對玄奘的佩服。

想到這裡,李休也不禁向玄奘鄭重的行了一禮,然後再次開口道:“既然如此,那在下就不打擾了,不過如果日後大師有時間的話,希望你可以去我府上一趟,也許我可以對你取經的事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見,或者是幫助!”

“多謝駙馬!”玄奘聽到這裡依然不卑不亢的向李休行禮致謝。而李休聽到後點了點頭,隨後站起來吩咐禁衛給玄奘送了碗茶水,而玄奘也毫不客氣的一飲而盡,李休這才轉身離開。

經過剛纔李世民的講解,李休自然知道玄奘取經之事可能會狀大佛教,從而對大唐的統治造成影響,不過他記得後世一句話,那就是“辦法總比困難多”。

換句話說,想要解決宗教的威脅,也並不一定非要扶持道教搞平衡,如果道教坐大的話,同樣可能威脅到朝廷的統治,對此李休倒是有些想法,不過現在還不是告訴李世民的時候,至於玄奘能否取經回來,在李休看來根本影響不到大局。(未完待續。)

第八百九十四章 選妃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李治去幷州第二百四十六章 虯髯客要使壞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房玄齡病重第七百七十五章 拜訪裴寂第十八章 要做官了?第三百九十七章 武士彠被貶第三百四十章 渭水河畔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玄奘歸來 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虯髯客的野心 下第二百五十章 李承道泄密第三百四十六章 涇陽城外第四百九十一章 笨辦法第四百九十章 魚蝗互化?第七百三十二章 乘船出海第七百六十章 駙馬幫我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玄奘歸來 上第三百二十一章 玄武門 中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爲名所累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波斯、羅馬使團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李晉又跑了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仁表外放第九百五十九章 帝王無親情第六百五十八章 鬧事的倭人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長生?第九百零七章 受打擊的希拉剋略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貞觀二十八年第八百一十三章 送葬第一百八十章 木炭與石炭之爭 下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泊溝口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爲人父母第四十七章 又見柴紹第九百一十八章 波斯王去軍校第九百二十八章 新羅婢第八百三十七章 人手不足第九百六十二章 竟然是他第九百四十八章 即將出發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李治去幷州第一百一十五章 與李元吉的交鋒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決戰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李泰的表現第三百九十六章 空歡喜一場第七百六十四章 攀親戚第四百三十五章 我後悔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又到殺豬時 上第七百一十三章 翻船了第六百八十七章 關鍵在百濟第二百五十八章 一個要求第二百四十一章 瑪雅人第二百七十六章 祭奠第九十八章 柴李兩家的交易第五百八十八章 主將人選第六百九十五章 李恪來了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要見他第七百八十二章 比箭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考慮一下第八百三十四章 封堵寺門第六百九十七章 你自己信嗎第七百九十五章 洪州第九百一十八章 波斯王去軍校第六百一十五章 莒國公唐儉第九百二十八章 新羅婢第三百八十六章 平安郎第四百二十八章 死馬當成活馬醫第八百一十四章 党項作亂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巴赫拉的近況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聲東擊西第七百三十七章 抵達流求大島第九十四章 都擠到一塊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麻辣火鍋第九百六十九章 再回揚州第五百九十三章 去還是不去?第三十一章 公主醒來第三百六十七章 女帝第一百五十四章 強行定親第四百二十三章 探監第七百五十二章 第二個波斯使團第五百八十一章 美洲大唐 上第七百一十一章 順路帶上李恪第一百六十三章 永不回裴府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誘餌?機會?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河邊談心第三十八章 公主你不要逼我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尋找道路第十九章 散官和胰子第一百六十四章 李承乾來了第八百六十九章 偷吃第二百八十章 馬爺的隱痛第三百七十章 沼氣第七百六十一章 不可能的任務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居養院第六百八十三章 孫思邈收弟子第六百七十一章 山長田籌第八百六十五章 蘇定方的學生 上第八百九十章 李承乾喜歡七娘?第一百五十七章 賢婿別來無恙第四百五十章 封王?第三百一十九章 終於還是來了第八百九十三章 又有一幅畫第二百三十四章 種子運回來了
第八百九十四章 選妃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李治去幷州第二百四十六章 虯髯客要使壞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房玄齡病重第七百七十五章 拜訪裴寂第十八章 要做官了?第三百九十七章 武士彠被貶第三百四十章 渭水河畔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玄奘歸來 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虯髯客的野心 下第二百五十章 李承道泄密第三百四十六章 涇陽城外第四百九十一章 笨辦法第四百九十章 魚蝗互化?第七百三十二章 乘船出海第七百六十章 駙馬幫我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玄奘歸來 上第三百二十一章 玄武門 中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爲名所累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波斯、羅馬使團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李晉又跑了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仁表外放第九百五十九章 帝王無親情第六百五十八章 鬧事的倭人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長生?第九百零七章 受打擊的希拉剋略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貞觀二十八年第八百一十三章 送葬第一百八十章 木炭與石炭之爭 下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泊溝口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爲人父母第四十七章 又見柴紹第九百一十八章 波斯王去軍校第九百二十八章 新羅婢第八百三十七章 人手不足第九百六十二章 竟然是他第九百四十八章 即將出發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李治去幷州第一百一十五章 與李元吉的交鋒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決戰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李泰的表現第三百九十六章 空歡喜一場第七百六十四章 攀親戚第四百三十五章 我後悔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又到殺豬時 上第七百一十三章 翻船了第六百八十七章 關鍵在百濟第二百五十八章 一個要求第二百四十一章 瑪雅人第二百七十六章 祭奠第九十八章 柴李兩家的交易第五百八十八章 主將人選第六百九十五章 李恪來了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要見他第七百八十二章 比箭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考慮一下第八百三十四章 封堵寺門第六百九十七章 你自己信嗎第七百九十五章 洪州第九百一十八章 波斯王去軍校第六百一十五章 莒國公唐儉第九百二十八章 新羅婢第三百八十六章 平安郎第四百二十八章 死馬當成活馬醫第八百一十四章 党項作亂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巴赫拉的近況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聲東擊西第七百三十七章 抵達流求大島第九十四章 都擠到一塊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麻辣火鍋第九百六十九章 再回揚州第五百九十三章 去還是不去?第三十一章 公主醒來第三百六十七章 女帝第一百五十四章 強行定親第四百二十三章 探監第七百五十二章 第二個波斯使團第五百八十一章 美洲大唐 上第七百一十一章 順路帶上李恪第一百六十三章 永不回裴府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誘餌?機會?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河邊談心第三十八章 公主你不要逼我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尋找道路第十九章 散官和胰子第一百六十四章 李承乾來了第八百六十九章 偷吃第二百八十章 馬爺的隱痛第三百七十章 沼氣第七百六十一章 不可能的任務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居養院第六百八十三章 孫思邈收弟子第六百七十一章 山長田籌第八百六十五章 蘇定方的學生 上第八百九十章 李承乾喜歡七娘?第一百五十七章 賢婿別來無恙第四百五十章 封王?第三百一十九章 終於還是來了第八百九十三章 又有一幅畫第二百三十四章 種子運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