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問‘路’ (2)

找出來……迴歸到過去,再度經歷過它,因爲現在已經沒有其他的路可走;過去已經不復存在,所以如果有遺留下什麼東西,唯一的方式就是在頭腦裡重新經歷它,往回走。

每天晚上都將它當成一件例行的事——往回走一個小時,完全警覺,就好像你再度經歷那整個事情。有很多事將會浮現,有很多事會引起你的注意,所以不要匆忙,不要對任何事只是給予一半的注意,然後就離開了,這樣會再度產生不完整。不論有什麼東西浮現上來,都要完全注意它,再度經歷它。當我說再度經歷它,我真的是意味着要再度活過它,而不只是回想它,因爲當你只是回想一件事,你是一個站在一旁的觀察者,那是不會有所幫助的,要重新去活過它!

你再度成爲一個小孩,不要好像你只是站在一旁看着那個小孩的玩具被搶走,不!要成爲那個小孩。不是在那個小孩外面,而是在那個小孩裡面,再度成爲那個小孩。重新活過那個片刻:有人搶走了你的玩具,有人破壞了它,所以你開始哭,那麼就哭!你的母親試圖要安慰你,再度經歷那整個事情,但是現在不要再分心到其他任何事情上面,讓那整個事情完成。當它完成,你就會突然覺得你的心變得比較輕,有某種東西被丟掉了。

你有一些話想要對你爸爸說,但是現在他已經死了,現在已經沒有辦法告訴他。或者你做了某一件他不喜歡的事,你想要請求他的原諒,但是你的自我介入了,所以你並沒有請求他的原諒,現在他已經死了,現在已經來不及了,要怎麼辦?而那件事就在那裡!它將會一直繼續下去,摧毀你所有的關係。

我非常瞭解這種事,因爲成爲一個師父就某種意義而言就好像是成爲一個父親——它包含了很多事情,但是很重要的,就某種意義而言就是成爲一個父親。當人們來找我,如果他們跟他們的父親之間有一個關係上的負荷,那麼要跟我連結就變得非常困難,因爲我一直都會感覺到他們的父親介入了。如果他們恨他們的父親,他們就會恨我;如果他們想要跟他們的父親抗爭,他們就會抗爭;如果他們愛他們的父親,他們就會愛我;如果他們尊敬他們的父親,他們就會尊敬我;如果他們只是表面上尊敬他,但是在內在深處他們是不尊敬的,那麼他們對我也會是一樣的——整個事情都會以類似的模式開始運作。

如果你是有意識的,你可以看。往回走。現在你父親已經不復存在,但是對記憶來講,他仍然存在。閉起你的眼睛,再度成爲一個小孩,你做了一些違反父親意志的事,你想要請求他的原諒,但是沒有辦法鼓足勇氣,現在你可以鼓足勇氣!你可以說出任何你想說的話,你可以再度向他頂禮,或者你可以生氣地打他,但是不管怎麼說,就是把那個事情結束掉!讓整個過程完成。

記住一個基本的法則:任何完成的事都會消失,因爲這樣的話再攜帶着它就沒有意義了;任何未完成的事會繼續懸在那裡等待被完成。

這個存在真的是一直在追求完成。整個存在有一個基本的傾向想要完成每一件事。它不喜歡未完成的事——它們會懸在那裡,等待被完成,而存在是不會匆忙的,它們可以等待好幾百萬年。

往回走。每天晚上在你睡覺之前用一個小時的時間進入過去,重新經歷它。有很多記憶將會漸漸被髮掘。有很多事你會感到很驚訝爲什麼你從來沒有覺知到它們的存在——而且又是這麼地有活力,這麼地新鮮,就好像它們剛發生一樣!你將會再度是一個小孩,再度是年輕人、一個愛人,有很多事情會浮現。慢慢地做它,讓每一件事完成。你的山將會變得越來越小——那個負荷就是山。當它變得越小,你就會覺得越自由。有某種自由的品質會來到你身上,還有一種新鮮,在內在你會覺得你碰觸到了生命的源頭。

你將會變得很有活力,甚至連別人都會感覺到你走路的樣子改變了,它具有一種跳舞的品質;當你碰觸,你碰觸的品質也改變了,它並不是一隻死的手,它再度變成活的。現在有生命在流動,因爲那個障礙物已經消失,現在你的手中已經沒有憤怒,愛很容易就可以流動,它是沒有被毒化的,它是很純的。你將會變得更敏感、更有接受性、更敞開。

如果你跟過去的關係變和諧,突然間你就會處於此時此地,因爲如此一來就不需要一再地想要移到那裡去。

每天晚上都繼續往回走,漸漸地,記憶將會浮現在你眼前,它們將會被完成。重新經歷它們,完成它們,突然間你就會覺得它們消失了。現在已經沒有什麼事要做了,那個事情已經結束了。隨着時間的經過,你的記憶將會越來越少地浮現。將會有一些空隙——你會喜歡去經歷那個沒有什麼記憶浮現的空隙,因爲那些空隙很美。然後有這麼一天會來到,到時候你已經無法再往回走,因爲每一件事都完成了。唯有當你無法再往回走,你才能夠往前走。

沒有其他的方式。向前走就是到達那個“路”——每一個片刻整個意識都往前走,進入那個未知的。

但是你的腳繼續被過去拉回去,你的身上背了很重的過去,這樣你怎麼能夠進入未來,這樣你怎麼能夠活在當下?那座山真的很高,它是一座喜馬拉雅山,沒有地圖可以指引,沒有人知道要如何跨越它。每一個人都是一座不同的喜馬拉雅山,你永遠沒有辦法作出一個地圖,因爲每一個人的地圖都不同。你有你的喜馬拉雅山要攜帶,別人有他們的喜馬拉雅山要攜帶,帶着這些山,當你碰到別人,那麼就只有衝撞和衝突。

整個生命變成只是一個奮鬥,一個暴力的奮鬥,到處你都可以看到、感覺到和聽到那個衝撞。每當有人靠近,你就會緊張,別人也會緊張,因爲兩個人都攜帶着他們緊張的喜馬拉雅山,遲早他們將會有衝撞。你或許稱之爲愛,但是那些知道的人說它是一個衝撞,如此一來將會有痛苦。

要讓過去結束掉。當你變得越來越免於過去,那個山就會開始消失。然後你將會達到一種一致——你將會漸漸變成“一”。

現在讓我們試着來了解這個寓言故事:那個“路”是什麼?

有一個師父住在山裡成爲一個隱士,有一個和尚問他:“那個路是什麼?”

每一句話都必須被瞭解,因爲每一句話都有意義。

有一個師父住在山裡成爲一個隱士……

它一直都是這樣在發生,一個佛會進入山裡,一個耶穌會進入山裡,一個馬哈維亞會進入山裡。爲什麼他們都要進入山裡,進入孤獨?爲什麼他們都要成爲隱士?只是爲了要直接而且立即地面對他們內在的山。在社會上它比較困難,因爲整個能量都會浪費在日常工作和一些例行公事以及關係裡,這樣你就沒有足夠的時間和足夠的能量來面對你自己,你光是面對別人就耗盡了!你的時間都被佔用了,而要面對自己需要一個不被佔據的生活,因爲面對自己是一個很重大的現象,你需要所有的能量。它是一件會把你整個人都吸進去的工作,所以你不能只是用半個心去做它。

求道者總是進入孤獨的存在,只是爲了要面對自己。不論他們去哪裡,他們爲的就是要面對自己,而單獨可以使事情變得不復雜,因爲在關係當中它會變得很複雜,因爲別人會將他的或她的痛苦和山帶過來。你已經有負荷了,然後又加上別人的東西!然後你們又互相沖撞,那麼事情就變得更復雜。然後它就是兩種病混合在一起而產生出一種非常複雜的病。每一樣東西都變得糾纏在一起,它變成一個謎。你已經是一個謎,最好是先解開它,然後再進入關係,因爲如果你不是一座山,那麼你就可以幫助別人。

記住,需要兩隻手才能夠發出聲音,需要兩座山纔會產生衝撞,如果你已經不再是一座山,那麼你就有能力連結。別人或許會想要衝撞,但是衝撞不會發生,因爲不可能只用一隻手來發出聲音。別人將會開始覺得很愚蠢——那是智慧的曙光。

如果你已經卸下重擔,沒有負荷,那麼你可以有所幫助,但是如果你沒有卸下重擔,你就無法幫助。你可以變成一個先生,或是變成一個父親,或是變成一個母親,但是你將會把你的擔子加在別人身上,甚至連小孩都會攜帶着你的山,他們會被你壓扁,它一定會如此,因爲在你要跟別人連結之前,你從來沒有弄清楚你的存在狀態。

每一個有警覺的人都必須有這樣的一個基本責任:在我進入任何關係之前,我必須先把自己的擔子卸下來。我不應該攜帶着殘留的東西,唯有如此,我才能夠幫助別人成長,否則我將會剝削別人,別人也會剝削我!否則我會試圖去駕馭別人,別人也會試圖駕馭我。那麼它將不是一個關係,它不可能是愛,它將會是一種微妙的政治。

你的婚姻是一種微妙的駕馭別人的政治。你那父親的姿態或母親的姿態是一種微妙的政治。注意看母親們,只是看!——你將會發覺她們試圖駕馭她們的小孩。她們的侵略性、她們的憤怒都被丟在小孩身上——他們變成了發泄的對象,光是這樣他們就已經有負荷了。他們打從一開始要進入生命就已經攜帶着山,他們將永遠不知道生命可以不要攜帶着笨重的頭腦;他們將永遠不知道一個沒有負荷的人的自由;他們將永遠不知道當你沒有負荷,你就會有翅膀,你可以飛進天空,飛進未知。

唯有當你是沒有負荷的,你纔可以接觸到神。但是他們永遠沒有辦法知道,他們將會去敲廟宇的門,但是他們將永遠無法知道真正的廟宇在哪裡,真正的廟宇是自由:讓過去的每一個片刻都死掉而活在現在。很自由地去行動,進入黑暗,進入未知——那就是通往神性的門!

有一個師父住在山裡成爲一個隱士……單獨一個人。

你必須要能夠分辨兩個字:孤單(lonely)和單獨(alone)。在字典裡面,它們的含義是一樣的,但是那些一直在靜心的人,他們就知道那個差別。它們是不一樣的,它們是非常不同的。孤單是一件醜陋的事,孤單是一件令人沮喪的事,它是一種悲傷,它是別人的不在。孤單是別人的不在——你想要別人在那裡,但是別人不在,你感覺到他們的不在,你想念他們。在孤單當中“你”並不在那裡,而是“別人的不在”在那裡。至於單獨呢?它是完全不同的。你在那裡,它是你的“在”,它是一個正向的現象。你不會想念別人,你會見你自己,那麼你是單獨的,像一個高峰一樣地單獨,非常美!有時候你甚至會覺得有一種恐怖,但是它具有一種美。但那個“在”是最基本的事:對你來講,你是“在”的。你並不孤單,你跟你自己在一起。你單獨一個人,但是你並不孤單,你跟你自己在一起。當你是孤單的,你就是孤單的——沒有人。你並沒有跟你自己在一起,你在想念別人。孤單是負向的,是一種不在;單獨是正向的,是一種“在”。

如果你是單獨的,你會成長,因爲有空間讓你成長——沒有其他人會妨礙你,會阻礙你,沒有其他人會來創造出更復雜的問題。當你是單獨一個人,你會成長,你想要成長多少,就可以成長多少,因爲那是沒有界線的,你跟你自己在一起覺得很快樂,有一種喜樂會產生。沒有比較,因爲別人並不在那裡,所以你既不是美的,也不是醜的;既不是富有的,也不是貧窮的;既不是這個,也不是那個;既不是白的,也不是黑的;既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當你是單獨一個人,你怎麼可能是一個女人或是一個男人?當你是孤單的,你是一個女人或是一個男人,因爲缺少別人。當你是單獨的,你什麼人都不是,你是空的,完全沒有別人。

第34章 隱藏的真實 (3)第3章 花雨滿天 (1)第27章 眼見方爲實 (3)第34章 隱藏的真實 (3)第23章 無爲的技巧 (2)第25章 眼見方爲實 (1)第5章 花雨滿天 (3)第2章 原 序第24章 無爲的技巧 (3)第18章 生和死的奧秘 (1)第25章 眼見方爲實 (1)第16章 問‘路’ (3)第17章 問‘路’ (4)第38章 道就在眼前 (2)第9章 靜心的藝術 (4)第25章 眼見方爲實 (1)第37章 道就在眼前 (1)第19章 生和死的奧秘 (2)第11章 憤怒之美 (2)第3章 花雨滿天 (1)第20章 生和死的奧秘 (3)第28章 眼見方爲實 (4)第32章 隱藏的真實 (1)第15章 問‘路’ (2)第32章 隱藏的真實 (1)第11章 憤怒之美 (2)第36章 隱藏的真實 (5)第4章 花雨滿天 (2)第19章 生和死的奧秘 (2)第4章 花雨滿天 (2)第26章 眼見方爲實 (2)第22章 無爲的技巧 (1)第7章 靜心的藝術 (2)第19章 生和死的奧秘 (2)第17章 問‘路’ (4)第18章 生和死的奧秘 (1)第19章 生和死的奧秘 (2)第20章 生和死的奧秘 (3)第33章 隱藏的真實 (2)第2章 原 序第2章 原 序第21章 生和死的奧秘 (4)第17章 問‘路’ (4)第21章 生和死的奧秘 (4)第17章 問‘路’ (4)第7章 靜心的藝術 (2)第6章 靜心的藝術 (1)第28章 眼見方爲實 (4)第14章 問‘路’ (1)第12章 憤怒之美 (3)第36章 隱藏的真實 (5)第38章 道就在眼前 (2)第36章 隱藏的真實 (5)第33章 隱藏的真實 (2)第15章 問‘路’ (2)第31章 回答的智慧 (3)第30章 回答的智慧 (2)第14章 問‘路’ (1)第14章 問‘路’ (1)第22章 無爲的技巧 (1)第20章 生和死的奧秘 (3)第3章 花雨滿天 (1)第23章 無爲的技巧 (2)第43章 當空乃發生 (3)第40章 道就在眼前 (4)第7章 靜心的藝術 (2)第19章 生和死的奧秘 (2)第2章 原 序第16章 問‘路’ (3)第21章 生和死的奧秘 (4)第34章 隱藏的真實 (3)第34章 隱藏的真實 (3)第12章 憤怒之美 (3)第30章 回答的智慧 (2)第14章 問‘路’ (1)第36章 隱藏的真實 (5)第36章 隱藏的真實 (5)第33章 隱藏的真實 (2)第13章 憤怒之美 (4)第3章 花雨滿天 (1)第41章 當空乃發生 (1)第6章 靜心的藝術 (1)第32章 隱藏的真實 (1)第37章 道就在眼前 (1)第30章 回答的智慧 (2)第16章 問‘路’ (3)第1章 譯者序第8章 靜心的藝術 (3)第33章 隱藏的真實 (2)第21章 生和死的奧秘 (4)第8章 靜心的藝術 (3)第3章 花雨滿天 (1)第15章 問‘路’ (2)第11章 憤怒之美 (2)第4章 花雨滿天 (2)第30章 回答的智慧 (2)第35章 隱藏的真實 (4)
第34章 隱藏的真實 (3)第3章 花雨滿天 (1)第27章 眼見方爲實 (3)第34章 隱藏的真實 (3)第23章 無爲的技巧 (2)第25章 眼見方爲實 (1)第5章 花雨滿天 (3)第2章 原 序第24章 無爲的技巧 (3)第18章 生和死的奧秘 (1)第25章 眼見方爲實 (1)第16章 問‘路’ (3)第17章 問‘路’ (4)第38章 道就在眼前 (2)第9章 靜心的藝術 (4)第25章 眼見方爲實 (1)第37章 道就在眼前 (1)第19章 生和死的奧秘 (2)第11章 憤怒之美 (2)第3章 花雨滿天 (1)第20章 生和死的奧秘 (3)第28章 眼見方爲實 (4)第32章 隱藏的真實 (1)第15章 問‘路’ (2)第32章 隱藏的真實 (1)第11章 憤怒之美 (2)第36章 隱藏的真實 (5)第4章 花雨滿天 (2)第19章 生和死的奧秘 (2)第4章 花雨滿天 (2)第26章 眼見方爲實 (2)第22章 無爲的技巧 (1)第7章 靜心的藝術 (2)第19章 生和死的奧秘 (2)第17章 問‘路’ (4)第18章 生和死的奧秘 (1)第19章 生和死的奧秘 (2)第20章 生和死的奧秘 (3)第33章 隱藏的真實 (2)第2章 原 序第2章 原 序第21章 生和死的奧秘 (4)第17章 問‘路’ (4)第21章 生和死的奧秘 (4)第17章 問‘路’ (4)第7章 靜心的藝術 (2)第6章 靜心的藝術 (1)第28章 眼見方爲實 (4)第14章 問‘路’ (1)第12章 憤怒之美 (3)第36章 隱藏的真實 (5)第38章 道就在眼前 (2)第36章 隱藏的真實 (5)第33章 隱藏的真實 (2)第15章 問‘路’ (2)第31章 回答的智慧 (3)第30章 回答的智慧 (2)第14章 問‘路’ (1)第14章 問‘路’ (1)第22章 無爲的技巧 (1)第20章 生和死的奧秘 (3)第3章 花雨滿天 (1)第23章 無爲的技巧 (2)第43章 當空乃發生 (3)第40章 道就在眼前 (4)第7章 靜心的藝術 (2)第19章 生和死的奧秘 (2)第2章 原 序第16章 問‘路’ (3)第21章 生和死的奧秘 (4)第34章 隱藏的真實 (3)第34章 隱藏的真實 (3)第12章 憤怒之美 (3)第30章 回答的智慧 (2)第14章 問‘路’ (1)第36章 隱藏的真實 (5)第36章 隱藏的真實 (5)第33章 隱藏的真實 (2)第13章 憤怒之美 (4)第3章 花雨滿天 (1)第41章 當空乃發生 (1)第6章 靜心的藝術 (1)第32章 隱藏的真實 (1)第37章 道就在眼前 (1)第30章 回答的智慧 (2)第16章 問‘路’ (3)第1章 譯者序第8章 靜心的藝術 (3)第33章 隱藏的真實 (2)第21章 生和死的奧秘 (4)第8章 靜心的藝術 (3)第3章 花雨滿天 (1)第15章 問‘路’ (2)第11章 憤怒之美 (2)第4章 花雨滿天 (2)第30章 回答的智慧 (2)第35章 隱藏的真實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