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陶頭突發靈感,催促道:
“小囡,趕緊閉上眼睛,告訴爺爺你都看見了什麼?”
鯉小囡閉目凝神,手中緊緊攥着燭龍鬚:
“啥也沒看到,不過好像老泥鰍的鬍子越來越燙了!”
老陶頭激動地心快要跳出嗓子眼:
“集中精神,排除雜念,念一句咒語試試!”
小囡急的汗都冒了出來:
“姑媽教了我那麼多咒語,我念那一句啊!”
老劉頭居然也突發靈感:
“小囡,聽劉爺爺的!管他什麼球咒語,你想念啥就念啥!”
小囡腦筋蹦起老高,把龍鬚掐的更緊了:
“桃之夭夭,雷煙火炮?不對!這是五雷法的咒語……桃之夭夭,金生麗水?不對,這是求雨用的。老泥鰍掉鬍子的時候好像喉嚨裡咕嚕嚕的……管他呢,桃之夭夭,咕嚕咕嚕!”
小囡手中的燭龍鬚剛纔還在幽幽冒着藍光,瞬間一聲晴空霹靂震醒了所有人。說時遲那時快,在場所有人都看的清清楚楚:
還在和鯉澤天對話的鯉憲猝不及防,彷彿風箏似的被一道金光瞬間拽起,直飛青雲!另一道金光緊隨其後,小囡拽着光束的尾巴在半空中大喊:
“哥哥別怕,小囡也來了……”
兄妹倆就這樣須臾間被兩道金光拽上了天!
見證神蹟的時刻,註定不會讓兄妹倆覺得孤獨。他們身後很快跟上了兩路追兵:
鯉澤天的超級跑車恢復了龍馬原身,神獸雖然沒有翅膀卻有三分龍性!鯉澤天揪着龍馬的鬃毛,龍馬呼嘯着直衝雲霄!鯉澤天在鯉憲身後高喊:
“憲兒,小囡,等等叔父!!”
老劉頭一看急了眼:
“不能讓鯉憲兄妹倆吃虧,老陶頭,小劉星,上船!”
爺孫倆在半空中扳槳搖櫓,雖然不及龍馬那般拉風,可是也一飛沖天漸漸追了上來。老劉頭對孫孫使了個顏色,小劉星在後面扯着嗓子爲鯉憲打氣:
”小鯉子,別慌神。
鹹魚翻身天下聞。
未經貧苦難成人,
不受打擊老天真。
抓穩坐好莫眨眼,
金鱗躍過鯉魚門!“
鯉憲是飛天者中唯一毫無法術的廢柴,半空中嚇得眼睛都不敢睜開。剛想大呼小囡救命,耳際傳來了小劉星的歌謠,瞬間覺得暖心又奮進!
回頭一看心裡更加踏實了,原來小囡,二老和小劉星都追了上來!當然了,鯉澤天同樣如影隨形……
鯉憲心神穩定後觀察了一下自己的處境,這個場景類似於仙俠小說中的“御劍飛行”。兄妹倆緊緊抓住陰陽定日針化身的光之劍,大約飛到了大氣平流層的高度。
鯉憲坐過飛機,他覺得自己的懸停高度與客機飛躍深川上空時基本相當。
兩束光之劍開始減速,直到徹底懸停。小囡追上了哥哥,半空中扯住皮帶將哥哥一把提起!就像老鷹捉小雞一般,鯉憲被妹妹穩穩抓起來。
此刻兄妹二人的光之劍合二爲一,拼出了一個四平八穩的平臺。小囡輕輕將哥哥放在了上面,自己也輕靈落地。
鯉憲趴着平臺邊沿往下一看,只要一失足恐怕就摔下去粉身碎骨。急速的氣流在耳邊呼嘯而過,還能感受到氣流在腳下盪漾,如同老劉頭的桃木扁舟行於急流之中!
鯉憲嚇得雙腿瑟瑟發抖,心裡還痛罵着自己無用!鯉澤天勒住飛天龍馬,在鯉憲面前打了個呼嘯聽了下來。
老劉頭的扁舟姍姍來遲,爺孫倆划船累的氣喘吁吁!老陶頭倒是站在船頭氣定神閒。
倒驢不倒架,衆人面前鯉憲絕對不能出糗。他一邊小聲嘟囔着,叮囑着小囡一定要拽穩自己!一面睜開眼睛,故作鎮定地向衆位招手致意!
鯉小囡和哥哥並肩站立,暗中扯住哥哥的衣角。看見哥哥雙腿還在瑟瑟發抖,鯉小囡調皮得意道:
“還好小萌老師不在,要是讓夢中女神看到你這慫樣……”
這個時候鯉小囡還想搞威脅敲詐,鯉憲確敢怒不敢言!只得歪嘴嘟囔着:
”混過今天這一關,有啥條件儘管提!千萬抓緊哥哥,別讓我出糗……“
朗朗青天,白雲蒼狗從腳下掠過,這般場景連諸位仙人平日都難得一見。大家定了定心神,發現整個深川市在腳下一覽無餘。
仍然在瘋長的神木成了這個城市最顯眼的地標。枝枝叉叉在山海間滋長蔓延,整個大鵬半島方圓十幾裡地都籠罩在一片桃紅之中!
老陶頭不禁感嘆:
“山水靈秀之氣都開始晦暗起來,想必妖木已經開始反噬周邊土地的先天靈炁。看來洞天神木快要無力狙擊妖木對人間的吞噬了!”
老劉頭關鍵時刻腦子轉的比任何人都快,他朝騎着龍馬的鯉澤天抱拳道:
“定日針既然通靈,必然要有所作爲。儘管大家道不同不相爲謀,當下的目標確是一致的!”
鯉澤天十分讚許地點點頭:
“老劉頭你說的沒錯!不管未來誰是新洞天之主,山海境神木鹿死誰手,當下都必須儘快封印神木。否則人間洞天必然玉石俱焚!”
老劉頭鼻子眼哼了一聲:
“算你二當家的識時務!所以大家務必齊心協力,在關鍵時刻聯手助兄妹倆一臂之力!”
老陶頭向來是個“技術達人”,乘着老劉頭與鯉澤天鬥口的功夫開始琢磨了起來:
“大家靜靜,我們一起分析一下眼下的格局。大家說這定日針爲何把我們引到此處?”
鯉澤天勒住龍馬繮繩,細細觀察人間。突然對大家分析道:
“所謂時空封印可是非同小可的大事。必然是要將洞天與人間的風水格局瞭然於胸!此處正是堪輿深川風水格局的絕佳之地,莫非……”
儘管鯉澤天是對立面,五柳先生此刻卻在內心向他豎起了大拇指:
“二當家的果然真知灼見,可謂一語道破天機。我們務必要細細分辨山形水系,風水要地。這樣才能阻擋住妖木氣脈,確定封印的方位和時機!”
鯉澤天對老陶頭拱手道:
“本座才疏學淺,不過是拋磚引玉。五柳先生學貫古今,頗通天地陰陽之道。這千鈞重擔恐怕是要落在您老肩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