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沙皇尼古拉一世

伊斯坦布爾的蘇丹皇宮內,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蘇丹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正在發火,奧斯曼帝國提出的要求,不僅被中英法西四國給拒絕了,並且法國和西班牙王國還派遣了一支強大的海軍,前往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領海遊弋,以炫耀武力,這讓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非常的惱火。當初強大的足以壓着整個歐洲打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現在居然衰弱到了這一步了,這讓他感覺非常的憋屈。另外,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認爲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提出的要求完全是合理的,但是,這個要求卻被人給無禮的拒絕了,這是讓他憤怒的主要原因。如果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鼎盛時期的話,絕對沒有哪個國家再無視奧斯曼帝國的聲音的!

“陛下,法國和西班牙王國組成的聯合艦隊,預計再有三天就會抵達達達尼爾海峽了。我們必須得早做準備才行。”奧斯曼帝國的穆斯塔法.雷斯特.帕夏說道。現在的局勢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非常的不利,雖然組成運河開發公司的四國中,只有法國和西班牙王國派遣了聯軍,中華帝國和英國只不過是口頭上譴責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而已。但是,一旦戰爭真的爆發的話,那兩國顯然不會坐視不理的。

“要做什麼準備?我不信他們的艦隊能夠攻到伊斯坦布爾來!”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強硬的說道。伊斯坦布爾位於博斯普魯斯海峽西部,馬爾馬拉海東岸。地理位置十分的優越。加上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兩岸都修建了不少的岸防炮臺,其他國家的海軍想要通過海峽來攻擊伊斯坦布爾,那是絕對不可能的。當然。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海軍,遠遠無法和西方列強的海軍相抗衡。

“陛下,我們終究是不能和西方列強抗衡的。俄國纔是我們最大的敵人,如果我們和西方列強開戰的話,俄國肯定會趁機對我們發起攻擊的。到時候,帝國將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機。”福阿德.帕夏連忙說道。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和俄國,已經打了兩百年了。最初的時候。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還能夠打敗俄國,獲得勝利。但是,越往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失敗的次數越多。俄國已經成爲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生死大敵了。

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頓時就沉默了,作爲帝國的蘇丹,他當然清楚國家現在境況了。俄國人開始在巴爾幹半島表現的越發的咄咄逼人了,或許第九次俄土戰爭已經就在眼前了。這一次如果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再失敗的話。恐怕就會亡國了。第八次的俄土戰爭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主動發起的報復俄國的戰爭。結果卻被俄國所擊敗,損失了大量的領土。俄國保住了南烏克蘭、克里木、比薩拉比亞及高加索的部分領土,並在黑海沿岸牢固地樹立了自己的地位。俄國利用希臘獨立戰爭,進一步南下,再次蹂躪摩爾多瓦、瓦拉幾亞,後經保加利亞直逼君士坦丁堡。根據1829年9月俄土《亞得里亞堡條約》,俄國獲得多瑙河口及其附近島嶼和黑海東岸,土耳其承認格魯吉亞、伊梅列季亞、明格列利亞併入俄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也看清了自己虛弱本質。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改革。現在十多年下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實力已經有了較大的提升了。但即便是這樣。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也沒有把握打敗俄國。

“陛下,我們需要西方列強的支持,這樣才能夠和俄國對抗,甚至是擊敗俄國,一雪前恥。運河的事,既然無法挽回,我們就得放棄才行,不能因爲一條運河和使得我們和西方列強之間的關係受到影響。”穆斯塔法.雷斯特.帕夏說道。運河雖然重要,但是,保住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則更加的重要。沒有必要因爲運河而同西方列強交惡,那樣的話,就有點得不償失了。畢竟,如果連國家都沒有了,就算是能夠得到運河的股份,那又有什麼用呢?

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猶豫了很久,最終還是點了點頭,同意了穆斯塔法.雷斯特.帕夏的意見,決定暫時的讓步,放棄對運河的股份的要求,以換取西方列強的支持。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下一次的戰爭當中不會被俄國人擊敗,從而導致王國。雖然,這個決定非常的憋屈,但爲了國家,卻不得不那麼做。否則的話,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將失去更多。

當法國和西班牙王國的聯合艦隊在地中海東部遊弋了一圈,並且在達達尼爾海峽附近轉悠了幾天之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駐法國的大使,秘密會晤了法國外交大臣莫萊伯爵,表達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無意染指運河的意思,聲稱這一切都只不過是一場誤會而已。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服軟了,法國和西班牙王國也不會揪着不放。畢竟,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雖然衰落了,但終歸還是一個強國,三千多人口,數十萬的陸軍,也不是那麼好欺負的。更何況,西方列強還希望能夠扶持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來對付俄國,防止俄國進一步的向巴爾幹半島擴張。如果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爆發戰爭的話,就有可能得不償失了。

在運河開發公司前往埃及,同埃及總督就運河開鑿權進行談判的時候,俄國外交大臣涅謝爾羅迭伯爵已經返回了聖彼得堡了。此時的聖彼得堡,正處於冰天雪地之中。這座位於芬蘭灣東岸,涅瓦河河口的高緯度城市,冬季漫長。這裡原本屬於瑞典王國所有,但是,彼得大帝認識到了俄國在海洋上的不足之後,決心奪取這裡,新建一座莫斯科之外的俄國首都。沙皇彼得一世爲了爭奪面向西歐的出海口,與瑞典在18世紀初1700年開始對瑞典王國的21年北方戰爭,彼得一世從瑞典奪取英格爾曼蘭,並在這裡修建城市,起名爲聖彼得堡。1713年-1714年彼得大帝把首都從莫斯科搬到聖彼得堡,聖彼得堡成爲君主制俄羅斯帝國首都,經過凱薩琳大帝的不斷擴建之後,這裡已經成爲了君主制俄羅斯帝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普希金將其稱爲俄羅斯“面向西方的窗口”。

現任沙皇尼古拉一世,於1825年成爲俄國的沙皇,他是沙皇保羅一世的兒子,亞歷山大一世的弟弟。1825年11月17日,亞歷山大一世病逝於塔甘羅格,沒有子嗣,這樣在亞歷山大之後的皇位,本應由二哥康斯坦丁繼承。但是康斯坦丁娶了波蘭的一位女公爵爲妻,也就是成爲門第不當的婚姻。在當時的歐洲,高等貴族的這類婚姻不被法律承認,康斯坦丁等於是爲此門婚姻自動放棄了繼承權,這樣皇位只能由尼古拉來繼承。他的大哥亞歷山大一世在臨終前兩年起草的密詔中,將尼古拉立爲皇儲。但由於是秘密遺照,許多大臣並不知道。聖彼得堡的大臣們向康斯坦丁宣誓效忠,並擁戴康斯坦丁做皇帝,但康斯坦丁本人不願繼位,宣佈將皇位讓給尼古拉。尼古拉也不願意繼承皇位,反而向康斯坦丁宣誓效忠。哥倆就這樣推來推去,俄羅斯帝國從11月17日至12月14日這25天時間裡,實際上處於無人統治的狀態。

當康斯坦丁和尼古拉二人互相推讓之際,一些貴族和軍隊中的部分高級軍官策劃發動政變。政變的組織者起初計劃讓皇帝退位,逮捕皇帝全家,後來又把目標改爲逼迫尼古拉把皇位讓給康斯坦丁,強迫元老院通過組織臨時政府、廢除農奴制、廢除貴族特權等法令。結果發動起義的軍官拖延不決,遲遲沒有采取果斷行動,最後政變的兩位主要組織者竟然拒絕參加起義。最終,尼古拉一世決定,對起義者開始鎮壓。尼古拉一世調來了炮兵部隊,向集結在廣場上的起義軍開炮。在遭到沙皇近衛軍炮兵的打擊、騎兵的衝鋒之後,起義部隊四散潰逃,政變失敗。夜幕降臨的時候,政變的喧囂徹底平靜下來,街頭上留下了上百具屍體。由於政變是在十二月份,起義者被稱作‘十二月黨人‘,這次起義也就相應地被叫做‘十二月黨人起義‘。起義當天有1271人死亡,起義遭到鎮壓後又有上百人被判刑。

十二月黨人的起義嚇壞了尼古拉一世。在正式登上俄羅斯帝國皇位的那一天開始,尼古拉一世就不遺餘力地扼殺一切革命和變革思想。赫爾岑曾說尼古拉一世‘隆重地用絞刑架開始了統治‘。

這一次,外交大臣涅謝爾羅迭伯爵是奉命前往巴黎,想要加入到運河開發公司的,但是,最終卻是無功而返,這讓沙皇尼古拉一世非常的憤怒。

第1061章 父與子第1244章 肢解法國第770章 世界震動第956章 戰爭導火索第893章 強佔第408章 德川家的末日第922章 奧皇的態度第1536章 拒絕第887章 遷都第93章 凱旋第599章 屠殺第1157章 強渡伏爾加河第1336章 混亂的日本第108章 歷史的拐點第407章 卑躬屈膝第922章 奧皇的態度第1267章 裁軍第925章 拉攏奧匈帝國第329章 強悍的阿波羅級第1009章 絕望第904章 運河通航第650章 滅國戰爭第1007章 第一次轟炸第527章 波拿巴家族第434章 天皇之死第1144章 求和第427章 日奸第772章 沙皇之死第519章 黃禍第1257章 昔日霸主第1234章 妥協退讓第323章 新華必勝第97章 炮擊馬尼拉第458章 不受**第331章 勝利在望第1392章 削弱奧斯曼帝國第288章 廈門之戰第277章 第二戰場第1432章 騎兵對決第697章 中國人瘋了?第505章 泰王妥協第298章 慌忙出逃第1080章 進軍五大湖第433章 審判天皇第502章 敲竹槓第1525章 德國人的希望第1361章 歐洲人的歐洲第829章 紐約海戰第1324章 南美烽煙第233章 向滿清宣戰第56章 艦隊司令第1059章 走狗第492章 孤注一擲第543章 一致對外第357章 大勝第236章 封鎖珠江口第531章 大生意第1228章 高價第1079章 決一死戰第1294章 駐軍波斯灣第962章 突襲第1457章 主動撤退第176章 巷戰第983章 援軍抵達第455章 泰王的擔憂第286章 攻陷郴州第593章 功虧一簣第54章 拉出去斃了第122章 海上對峙第254章 席捲廣東第1170章 要開戰?第428章 處置方案第133章 炮擊總督府第445章 出訪準備第1235章 幕後交易第845章 陸軍改革第188章 文萊蘇丹國第600章 不敢相信第944章 反對意見第1353章 海軍崛起第537章 女王的邀請第218章 越南不會亡第546章 瓜分滿清第79章 喪心病狂第163章 蘭芳國的殘餘第190章 見死不救第1032章 波斯灣當嫁妝第106章 威震南洋第139章 強悍的遠征軍第1423章 血戰白沙瓦第1360章 聯盟破裂第496章 徒勞無功第742章 打援第983章 援軍抵達第784章 叛亂第1350章 奧皇的野心第823章 法西出兵第907章 亞歐同盟第814章 這就是代價第800章 屠熊計劃
第1061章 父與子第1244章 肢解法國第770章 世界震動第956章 戰爭導火索第893章 強佔第408章 德川家的末日第922章 奧皇的態度第1536章 拒絕第887章 遷都第93章 凱旋第599章 屠殺第1157章 強渡伏爾加河第1336章 混亂的日本第108章 歷史的拐點第407章 卑躬屈膝第922章 奧皇的態度第1267章 裁軍第925章 拉攏奧匈帝國第329章 強悍的阿波羅級第1009章 絕望第904章 運河通航第650章 滅國戰爭第1007章 第一次轟炸第527章 波拿巴家族第434章 天皇之死第1144章 求和第427章 日奸第772章 沙皇之死第519章 黃禍第1257章 昔日霸主第1234章 妥協退讓第323章 新華必勝第97章 炮擊馬尼拉第458章 不受**第331章 勝利在望第1392章 削弱奧斯曼帝國第288章 廈門之戰第277章 第二戰場第1432章 騎兵對決第697章 中國人瘋了?第505章 泰王妥協第298章 慌忙出逃第1080章 進軍五大湖第433章 審判天皇第502章 敲竹槓第1525章 德國人的希望第1361章 歐洲人的歐洲第829章 紐約海戰第1324章 南美烽煙第233章 向滿清宣戰第56章 艦隊司令第1059章 走狗第492章 孤注一擲第543章 一致對外第357章 大勝第236章 封鎖珠江口第531章 大生意第1228章 高價第1079章 決一死戰第1294章 駐軍波斯灣第962章 突襲第1457章 主動撤退第176章 巷戰第983章 援軍抵達第455章 泰王的擔憂第286章 攻陷郴州第593章 功虧一簣第54章 拉出去斃了第122章 海上對峙第254章 席捲廣東第1170章 要開戰?第428章 處置方案第133章 炮擊總督府第445章 出訪準備第1235章 幕後交易第845章 陸軍改革第188章 文萊蘇丹國第600章 不敢相信第944章 反對意見第1353章 海軍崛起第537章 女王的邀請第218章 越南不會亡第546章 瓜分滿清第79章 喪心病狂第163章 蘭芳國的殘餘第190章 見死不救第1032章 波斯灣當嫁妝第106章 威震南洋第139章 強悍的遠征軍第1423章 血戰白沙瓦第1360章 聯盟破裂第496章 徒勞無功第742章 打援第983章 援軍抵達第784章 叛亂第1350章 奧皇的野心第823章 法西出兵第907章 亞歐同盟第814章 這就是代價第800章 屠熊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