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8章 欣欣向榮的帝國

帝國皇帝龍宇飛將皇宮選在了風景秀麗的澱山湖邊,將小半個澱山湖都包圍了起來。在湖邊,則是一棟棟的亭臺樓閣,期間還有一些西式風格的小樓。整個皇宮,呈現出中西合璧的風格。帝國的首相府,則位於距離皇宮不到十公里的地方,在首相府周邊,則是內閣各部的辦公場所。

軍方的總參謀部,則位於皇宮的南邊幾公里處,靠着一座小山丘修建。整個小山丘都被挖空了,這裡將是帝國的的戰時指揮中心。

帝國的各級政府部門,也都開始大規模的從廣州搬往華夏市了。從今往後,華夏市將成爲帝國的首都,帝國的政治中心。隨着發展的速度,很快,這裡還將成爲經濟中心和文化中心。

不少的廣州人,對於帝國將首都從廣州遷往華夏市,有些不願意。畢竟,廣州作爲首都的時候,他們還能夠處處高人一等。當時現在,腦袋上的光環則沒有了。不過,他們也清楚,這是早晚的事。廣州之前只不過是臨時首都而已。一旦帝國統一了天下,正式的首都,肯定不會是偏居南方一隅的廣州的。

雖然,華夏市作爲首都,也很讓人詬病。位於東海之濱的華夏市,一旦敵人從海上而來的話,那不是直接把首都暴露在敵人的炮口下嗎?但是,這是龍宇飛故意這麼做的。他要讓帝國的子民們,時時刻刻都知道海洋的重要性。一旦帝國的海軍無法阻擋住敵人的海軍的話,首都就將遭到攻擊。因此。帝國的海軍,需要一直都發展強大才行。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帝國首都的安全。

1849年2月22日。農曆新年剛過不久,帝國皇帝龍宇飛攜皇后羅玉華,太子龍華,在宮廷禁衛的保護下,乘坐皇室的專列,從廣州出發,前往華夏市。從現在開始。華夏市已經開始履行帝國首都的指責了。內閣的官員和軍方呃官員們,已經先一步前往華夏市了。

“唉!之前一直覺得廣州不好,夏天太過炎熱了。但是。現在突然要離開,還真有點捨不得!”龍宇飛說道。他是一個念舊的人,畢竟在廣州住了好幾年了。首都搬到了華夏市之後,將來恐怕就很少有機會再來廣州了。當然。他知道這一天遲早回來的。這是他之前就做了的決定。

“陛下,整個天下都是你的,到哪裡不也是一樣的嗎?”皇后羅玉華勸解道。

“哈哈!是的,全天下都是我的,哪裡都是我們的家!”龍宇飛哈哈大笑。

羅玉華看到龍宇飛的樣子,也不由得笑了起來。當初,她還是那個馳騁南海的女海盜頭子,唯一的願望就是飛魚島的老老小小們能夠不捱餓。過上好日子。可從未想過,會有現在這麼一天啊!這才短短十幾年的時間。他們就已經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了。龍宇飛已經成爲帝國的皇帝,這個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之一了,而她,也貴爲帝國的皇后,母儀天下。

帝國皇太子龍華,則有些悶悶不樂的。作爲帝國太子,他當然也要離開廣州前往華夏市了。不過,他在廣州長大,這裡有着他的朋友。離開這些兒時的小夥伴,讓他心裡也有些捨不得。

“好了,龍華。你可是男子漢大丈夫,還是已經有妻子的人了,可不能哭鼻子的。等到了華夏之後,你會認識更多的朋友的!”龍宇飛說道。

“父皇,我可不會哭鼻子!”龍華連忙反駁道。不過,龍宇飛一說起他的妻子,龍華就想起了遠在歐洲的瑪麗.夏洛特公主了。不知道她過的怎麼樣了?歐洲距離帝國太過遙遠了,即便是乘船的話,也得花近兩個月的時間。

帝國首都從廣州遷到華夏之後,各國駐中華帝國的使館,也紛紛搬遷到了華夏市,這使得華夏市的外國人,一下子多了起來。隨着帝國越來越強大,經濟也越來越發動。在帝國經商的外國人也越來越多,這些外國人,已經完全沒有了當初高高在上的樣子了。就算他們心裡依舊瞧不起中國人,但表面上,也不敢表現出來。畢竟,帝國的大軍可不是吃素的。已經有不少的西方強國,都被帝國狠狠的踩在腳下了。

2月26日,帝國皇帝龍宇飛在新的皇宮,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宴會,慶祝帝國新的首都正是落成。內閣的大臣們,以及軍方的高級將領,還有社會名流和各國駐華使節們,都受到了邀請。在帝國新的皇宮,那些洋鬼子們,不由得再次讚歎帝國皇帝的富有,皇宮居然修建的這麼美麗。

新皇宮的佔地面積,多達上萬畝,足足是北方那座紫禁城的二十倍。而修建皇宮所需要的費用,全部都是有皇室自己掏腰包的,沒有要國庫一分錢。皇室的名下,也有很多的產業。大都由飛魚島的那些老人所掌管,每年產生的利潤,就是一個天文數字。可以說,在帝國發展過程當中形成的這些財團之中,皇室控制的財團,纔是最大的。很多涉及國家命脈的產業,如鋼鐵、化工、鐵路、通信、造船和銀行業,都處於皇室的掌控之中。帝國的皇室,根本就不用老百姓交稅來養活。反而皇室每年還會拿出大量的資金來彌補財政的不足,或者救濟那些生活貧困的老百姓。

1849年3月,帝國的內閣和軍方,相繼發生了一系列的人事變動。內閣首相李德成,城市辭去了內閣首相的職務,已經年過七十的他,終於可以安享晚年了。內閣首相的職位,由外交大臣林子豪接替。他也成爲了帝國的第二任首相。外交大臣的職位,則由原外交副大臣魏源接替。另外,還有幾個內閣大臣的職位,也發生了變動。年老的大臣們,幾乎都是隨同帝國一起成長起來的,他們爲帝國辛苦了十多年,也該是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了。

帝國總參謀部牛猛上將和帝國副總參謀長兼後勤裝備部長趙毅上將,也辭去了他們的職務。帝國皇帝龍宇飛任命牛猛爲帝國*軍隊副總司令,陸軍元帥,任命趙毅爲帝國*軍隊副總司令,陸軍元帥。當然,這只不過是虛職而已,由他們這兩個老資歷也震懾軍方的那些悍將們。原帝國總參謀部作戰部長孫浩中將,出任帝國總參謀長,軍銜晉升爲了上將。作戰部長的職務,則由原作戰部長副部長劉中明少將來擔任,軍銜也晉升爲了中將。

另外,軍方的那些將領們,此次也都根據相應的戰功,得到了晉升。幾個集團軍的司令官和副司令官,都獲得了中將的軍銜。海軍的第1艦隊司令官魏勇,也從中將晉升到了上將。第1艦隊的作戰區域,包括整個太平洋地區,最重要的職責則是防禦帝國的本土,以及北美戰爭打響之後,保護帝國到北美的後勤補給線。第5艦隊的司令官盧海鵬,這一次也被晉升爲了中將。另外,帝國海軍重組了第3艦隊,由劉旭中將擔任司令官。第3艦隊又叫太平洋艦隊,母港爲夏威夷的珍珠港,防區則是東太平洋地區。組成第3艦隊的戰艦,則是第1艦隊和第5艦隊淘汰下來的‘夏級’巡洋艦和‘商級’巡洋艦。在第1艦隊和第5艦隊相繼換裝了新式的‘節氣級’巡洋艦和‘天罡級’驅逐艦之後,已經服役多年的‘夏級’巡洋艦和‘商級’巡洋艦,已經無法繼續伴隨主力艦作戰了。將這兩種戰艦劃歸到第3艦隊,正好可以用來維護帝國海軍在東太平洋地區的利益。反正在東太平洋地區,帝國海軍也沒有什麼敵人。‘夏級’巡洋艦和‘商級’巡洋艦,已經足夠了。

軍情局的局長羅紅濤中將,這一次也被晉升爲了上將。在帝國的歷次多外作戰當中,軍情局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要不是他們的情報支持的話,帝國*軍隊也不會這麼輕易就獲得勝利的!

新的內閣成立之後,帝國的各項發展計劃,開始加速推進。工業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在大量的資金投入情況下,開始飛速的發展。隨着帝國移民陸續遷移前往世界各地,帝國對那些新的領土的掌控,也越來越有利。整個帝國的發展,也越來越快速。

軍方的擴軍計劃,也開始有條不紊的進行着。從1849年開始,帝國開始加大了新兵的徵召規模,同時,退役的老兵,也開始減少。有經驗的老兵,紛紛被派往各個新組建的部隊,以便能夠儘快的形成戰鬥力。海軍新訂購的戰艦,也已經開始開工建造。隨着這些戰艦陸續下水服役,帝國海軍的實力,也會越來越強。

帝國皇帝龍宇飛,本來就是一個閒不住的人。在皇宮待了沒有多長時間,就開始微服私訪了。看着帝國各地都在高速發展,他心裡也非常的高興。

第1452章 世界大戰第527章 波拿巴家族第807章 兵敗如山倒第446章 港澳問題第101章 總督的選擇第883章 普魯士的目標第173章 無條件投降第161章 舉國歡騰第1127章 不利形勢第861章 破裂第194章 短命的王朝第511章 找死第1486章 英倫戰火第1260章 殖民地問題第562章 滿清的野心第349章 印度土着軍隊第1340章 樂觀過頭了第57章 幹一票大的第1073章 戰利品第1259章 對英和約第1393章 後悔第1339章 堅決鎮壓第299章 大戰長江口第1489章 公海艦隊第742章 打援第1444章 戰爭導火索第1536章 拒絕第1431章 弄巧成拙第1010章 空地協同第667章 最後的生路第470章 大英帝國的決心第804章 修羅地獄第632章 臨陣投誠第870章 不穩定因素第290章 總督戰死第404章 遠征日本第1547章 航母VS戰列艦第631章 自找出路第192章 入侵文萊第747章 慘敗第24章 土着來襲第1492章 天羅地網第1381章 內志王國第1248章 宰割北極熊第369章 英國求和第685章 大洋對岸的敵人第581章 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第1306章 德國援助第1323章 威脅第738章 補給方案第1307章 帝國的走狗第620章 決戰開始第340章 劍指新加坡第1223章 增強盟友的實力第181章 凱旋第834章 慘敗第507章 出訪歐洲第1209章 愛爾蘭淪陷第1343章 反擊開始第1346章 國際輿論第1200章 帝國的應對第1256章 正視敵人第361章 新皇登基第276章 新的作戰計劃第1543章 打斷了脊樑第495章 血肉磨盤第1174章 普魯士的海軍夢第682章 大局已定第214章 包圍第556章 東方戰略第95章 出兵第932章 蘇丹的選擇第847章 贖回戰俘第1040章 戰局糜爛第200章 剿滅海盜第1410章 德國人的危機第220章 狂喜的英國人第656章 不甘心的沙皇第340章 劍指新加坡第645章 失敗第758章 最後的努力第822章 危機和機會第44章 殺光華人第525章 尷尬的國王第919章 突破封鎖第746章 孤注一擲第1262章 拉攏和獎賞第837章 首要敵人第84章 踏平新華國第137章 全力備戰第1056章 突破第1215章 偉大的勝利第1550章 乞和第690章 皇太子的家訪第87章 損失慘重第1551章 無條件投降第240章 登陸順德第442章 滿清的抗議第620章 決戰開始第1480章 鋼鐵洪流
第1452章 世界大戰第527章 波拿巴家族第807章 兵敗如山倒第446章 港澳問題第101章 總督的選擇第883章 普魯士的目標第173章 無條件投降第161章 舉國歡騰第1127章 不利形勢第861章 破裂第194章 短命的王朝第511章 找死第1486章 英倫戰火第1260章 殖民地問題第562章 滿清的野心第349章 印度土着軍隊第1340章 樂觀過頭了第57章 幹一票大的第1073章 戰利品第1259章 對英和約第1393章 後悔第1339章 堅決鎮壓第299章 大戰長江口第1489章 公海艦隊第742章 打援第1444章 戰爭導火索第1536章 拒絕第1431章 弄巧成拙第1010章 空地協同第667章 最後的生路第470章 大英帝國的決心第804章 修羅地獄第632章 臨陣投誠第870章 不穩定因素第290章 總督戰死第404章 遠征日本第1547章 航母VS戰列艦第631章 自找出路第192章 入侵文萊第747章 慘敗第24章 土着來襲第1492章 天羅地網第1381章 內志王國第1248章 宰割北極熊第369章 英國求和第685章 大洋對岸的敵人第581章 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第1306章 德國援助第1323章 威脅第738章 補給方案第1307章 帝國的走狗第620章 決戰開始第340章 劍指新加坡第1223章 增強盟友的實力第181章 凱旋第834章 慘敗第507章 出訪歐洲第1209章 愛爾蘭淪陷第1343章 反擊開始第1346章 國際輿論第1200章 帝國的應對第1256章 正視敵人第361章 新皇登基第276章 新的作戰計劃第1543章 打斷了脊樑第495章 血肉磨盤第1174章 普魯士的海軍夢第682章 大局已定第214章 包圍第556章 東方戰略第95章 出兵第932章 蘇丹的選擇第847章 贖回戰俘第1040章 戰局糜爛第200章 剿滅海盜第1410章 德國人的危機第220章 狂喜的英國人第656章 不甘心的沙皇第340章 劍指新加坡第645章 失敗第758章 最後的努力第822章 危機和機會第44章 殺光華人第525章 尷尬的國王第919章 突破封鎖第746章 孤注一擲第1262章 拉攏和獎賞第837章 首要敵人第84章 踏平新華國第137章 全力備戰第1056章 突破第1215章 偉大的勝利第1550章 乞和第690章 皇太子的家訪第87章 損失慘重第1551章 無條件投降第240章 登陸順德第442章 滿清的抗議第620章 決戰開始第1480章 鋼鐵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