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9章 慘敗

阿富汗王國出兵攻打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實際上早已經是蓄謀已久的了。早在中東亂局還沒有開始的時候,阿富汗王國阿克巴爾汗就收到了中華帝國的指示,讓他做好出兵的準備。關鍵時刻,可以派遣大軍向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發起進攻,奪取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領土。

對此,阿富汗國王阿克巴爾汗沒有似乎的異議。中華帝國許諾過,讓他成爲伊斯蘭世界的哈里發。而現在的哈里發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蘇丹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只有擊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或者滅亡他們,他才能夠搶到哈里發的頭銜。即便,這一次的戰爭不會滅亡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但是,只要能夠起到削弱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作用,也就足夠了。

阿克巴爾汗早已經率領三十萬軍隊進駐到了波斯王國北部,暗中進行戰爭準備。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原本在這裡部署了重兵,用來和俄國爭奪高加索的控制權的。可是,在俄國被徹底擊敗之後,整個高加索南部都落入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手中。而高加索北部則成爲了中華帝國的領土。這使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放鬆了對高加索南部地區的警惕,僅僅是在這一地區部署了少量的軍隊的。直到阿富汗王國吞併波斯王國之後,才又重新加強了在這裡的駐軍。駐軍的最高峰,一度達到了十餘萬人。

只不過,埃及叛亂,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鎮壓更是遭遇慘敗。使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不得不抽調軍隊去鎮壓埃及人。部署在高加索南部的軍隊也被抽調了大半,僅僅剩餘不到五萬人。

遭到阿富汗王國的突襲之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陸軍根本就無法阻擋。不到半個月的時間,整個高加索山脈南部地區都落入了阿富汗軍隊的控制之中。並且。阿富汗軍隊還開始向小亞細亞半島進軍。趁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兵力空虛之機,奪取這一片區域的領土。

阿富汗王國發動的突然襲擊,把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給打懵了。他們根本就沒有料到阿富汗王國會發動進攻。畢竟,現在阿富汗王國可是中華帝國主導的和平聯盟的成員。越是這樣,阿富汗王國就越是不會輕舉妄動的。畢竟,這豈不是代表整個和平聯盟要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開戰嗎?從而會引起世界大戰的爆發的。正是因爲這樣,所以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才放鬆了警惕,導致阿富汗軍隊輕易就攻佔了小亞細亞半島東部的領土。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因爲在巴勒斯坦北部和埃及以及內志王國聯軍對峙,一時間根本就無法抽調兵力去攔截阿富汗軍隊。導致局勢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更加的不利了。

阿富汗王國的進攻,讓整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都陷入了驚恐之中。他們擔心,這是和平聯盟即將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發起攻擊的先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雖然不弱,但在和平聯盟面前,根本就不算什麼。

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一邊大罵中華帝國卑鄙無恥,落井下石,一邊和德國人聯繫,請求德國的支援。如果和平聯盟真的要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動手的話,除了德國及德國主導的神聖同盟之外。已經沒有哪個勢力能夠救得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同時,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還質問中華帝國,中華帝國是否想要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開戰了?他們想要知道,中華帝國的確切意圖。

阿富汗王國參加到戰爭當中。引起了一系列的連鎖變化。德國級神聖同盟的成員國,開始大肆的擴軍備戰。他們擔心,這些和平聯盟想要先一步的解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然後再對神聖同盟開戰。那樣的話,他們就會處於劣勢了。同時。德國人也積極的聯絡中華帝國,詢問中華帝國到底是什麼意圖。

讓阿富汗王國進攻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削弱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實力,這早就是中華帝國的既定政策。不過,這並不代表中華帝國會直接插手戰爭。除非是和平聯盟和神聖同盟之間的大規模戰爭,否則的話,中華帝國不會直接派遣軍隊去作戰的。以現在埃及和阿富汗王國的力量,對付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已經足夠了。再說了,加上其他地區的反抗實力,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幾乎已經被弄的筋疲力竭了。

中華帝國表態,阿富汗王國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發起進攻,完全是他們自己的意思,和中華帝國以及和平聯盟無關。中華帝國和和平聯盟也是極力反對阿富汗王國加入到戰爭之中的。只不過,根據和平聯盟的盟約,聯盟的成員國有權力對外發動戰爭。其他的盟友則可以根據自己的利益,再決定是否加入到戰爭當中。當然,中華帝國是不會加入到戰爭之中的。這樣的表態,倒是讓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和德意志帝國鬆了一口氣。雖然阿富汗王國的插手,讓局勢變得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更加的不利了。但是,至少事情還沒有到最糟糕的地步。如果中華帝國直接插手的話,那纔是真的完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就死定了。

德意志帝國向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表示,鑑於中華帝國沒有派遣軍隊直接參加戰爭,所以德意志帝國依舊只能夠向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提供資金和武器方面的支持。他們希望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能夠憑藉自己的力量擊敗對手。這樣的話,也不會給中華帝國口實。德意志帝國害怕,如果他們派遣軍隊幫助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話,中華帝國就會撕破面具,直接參戰了。那樣的話,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以及對德意志帝國來說,都沒有任何的好處。現在,各國的戰爭準備都還沒有完成,正是極力避免大規模戰爭爆發的時候。

德意志帝國的態度,讓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有些不滿。他原本還希望德意志帝國能夠直接派遣軍隊來支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畢竟,他都已經答應在平叛結束之後就加入神聖同盟了。但是,因爲中華帝國的威脅,德意志帝國卻拒絕直接派遣軍隊,這使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力量來打敗那些叛亂者和侵略者了。

因爲阿富汗王國加入戰爭的原因,烏克蘭平原和巴爾幹半島原本準備蟄伏的抵抗勢力,再一次的高漲起來。並且,他們彷彿得到了其他勢力的支持,使得他們的武器更多了。這使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部署在巴爾幹半島和烏克蘭平原的軍隊,依舊無法撤離。

爲了抵禦阿富汗王國的進攻,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人命奧斯曼.努裡.帕夏率領四十萬軍隊前往小亞細亞半島東部,和阿富汗陸軍作戰。此時,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根本就不知道,因爲前期戰線推進的很順利,阿克巴爾汗已經再一次的增兵了。他不僅在阿富汗王國和波斯王國境內徵兵三十萬,還直接將國內的二十萬援軍秘密派遣到了小亞細亞半島東部。

9月23日,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和阿富汗王國,雙方七十多萬人在小亞細亞半島東南部的迪亞巴克爾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會戰。會戰初期,阿富汗陸軍在這裡只有二十萬人,他們遭到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優勢軍隊的進攻。奧斯曼.努裡.帕夏希望一舉打垮這裡的阿富汗軍隊,從而佔據優勢。更重要的是,可以切斷從伊拉克到小亞細亞半島東部的阿富汗軍隊的補給線。

阿富汗進攻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主要的後勤補給都來自於中華帝國。要不然的話,他們根本就沒有足夠的力量打這一戰。爲了保證後勤補給線的暢通,從中國控制的伊拉克將戰爭物資運到小亞細亞半島,就是最安全的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即便知道這一點,但是也沒有辦法阻止,更不敢對伊拉克發起進攻。如果他們膽敢發起進攻的話,中華帝國就會立刻參戰,從而給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會戰初期,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佔據着優勢,阿富汗軍隊只能夠踞城而守。不過,當阿克巴爾汗率領三十萬援軍趕到的時候,局勢一下子就發生了逆轉。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隨後幾天的戰鬥當中遭遇了重創,損失超過三十萬人。奧斯曼.努裡.帕夏也不得不率領最後的十餘萬殘兵敗將,向小亞細亞半島西部撤離。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軍隊在小亞細亞半島東部的慘敗,直接影響了整個戰局。埃及軍隊和內志王國的軍隊在得到了補給之後,開始向巴勒斯坦北部地區進攻。蘇里曼.帕夏率領的幾十萬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軍隊,只能處於收拾。並且,隨着阿富汗軍隊向西進攻,他們的後路極有可能被切斷。一旦後路被切斷,將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構成毀滅性的打擊。

ps:??今天三更完成,求訂閱,

第115章 坐等蘭芳國滅亡第1005章 堅城第892章 海外基地第1363章 各國選擇第1544章 苛刻的條件第820章 輕鬆登陸第1495章 劣勢第773章 不能打下去了第594章 敵蹤現第1320章 裝甲旅第431章 絕望的天皇第22章 單兵利器第375章 武力威懾第1256章 正視敵人第154章 無力迴天第1387章 奧斯曼的困境第535章 運河開發公司第257章 是戰是和?第726章 伏擊第1310章 一面倒的戰局第1034章 文明毀滅者第320章 談判破裂第1280章 軍售第543章 一致對外第549章 普魯士的野心第1227章 敲竹槓第233章 向滿清宣戰第11章 軍師第160章 英國人的調停第98章 亂起第265章 自取其辱第1002章 穩步推進第227章 糾結的英國人第423章 幕府覆滅第1395章 悲憤第1301章 強硬態度第778章 抗爭到底第559章 法國革命第684章 即將統一德意志帝國第1248章 宰割北極熊第773章 不能打下去了第668章 將賣國進行到底第1402章 強烈譴責第1178章 堆成山的黃金第686章 遏制美國第592章 激戰第873章 皇太子出訪第286章 攻陷郴州第371章 中英會談第216章 和談失敗第1400章 法羅羣島第1071章 極限擴軍第1400章 法羅羣島第1414章 印度暗流第142章 利益至上第295章 席捲西南第233章 向滿清宣戰第1023章 荷蘭滅亡第1253章 鯨吞奧匈帝國第887章 遷都第1463章 海上對決第139章 強悍的遠征軍第917章 維也納和會第1056章 突破第623章 拿人命去填第1439章 止戈計劃第360章 道光駕崩第1431章 弄巧成拙第45章 和土着的決戰第198章 ‘夏級’巡洋艦第897章 最後通牒第528章 只能做小老婆第203章 歸順第838章 崛起的德國第416章 夜襲第1426章 起義失敗第1290章 德國人的小動作第318章 新華國的底線第1096章 箭在弦上第702章 聯合作戰第876章 王儲聚集第247章 叛變第381章 遷都第1456章 迎頭痛擊第1299章 無恥第1088章 唯一的希望第551章 埃及總督第451章 宣戰吧!第1239章 談判開始第1496章 誘餌第95章 出兵第215章 求和第606章 復仇第1310章 一面倒的戰局第681章 向帝國效忠第1161章 搶地盤第1343章 反擊開始第194章 短命的王朝第288章 廈門之戰第991章 收復
第115章 坐等蘭芳國滅亡第1005章 堅城第892章 海外基地第1363章 各國選擇第1544章 苛刻的條件第820章 輕鬆登陸第1495章 劣勢第773章 不能打下去了第594章 敵蹤現第1320章 裝甲旅第431章 絕望的天皇第22章 單兵利器第375章 武力威懾第1256章 正視敵人第154章 無力迴天第1387章 奧斯曼的困境第535章 運河開發公司第257章 是戰是和?第726章 伏擊第1310章 一面倒的戰局第1034章 文明毀滅者第320章 談判破裂第1280章 軍售第543章 一致對外第549章 普魯士的野心第1227章 敲竹槓第233章 向滿清宣戰第11章 軍師第160章 英國人的調停第98章 亂起第265章 自取其辱第1002章 穩步推進第227章 糾結的英國人第423章 幕府覆滅第1395章 悲憤第1301章 強硬態度第778章 抗爭到底第559章 法國革命第684章 即將統一德意志帝國第1248章 宰割北極熊第773章 不能打下去了第668章 將賣國進行到底第1402章 強烈譴責第1178章 堆成山的黃金第686章 遏制美國第592章 激戰第873章 皇太子出訪第286章 攻陷郴州第371章 中英會談第216章 和談失敗第1400章 法羅羣島第1071章 極限擴軍第1400章 法羅羣島第1414章 印度暗流第142章 利益至上第295章 席捲西南第233章 向滿清宣戰第1023章 荷蘭滅亡第1253章 鯨吞奧匈帝國第887章 遷都第1463章 海上對決第139章 強悍的遠征軍第917章 維也納和會第1056章 突破第623章 拿人命去填第1439章 止戈計劃第360章 道光駕崩第1431章 弄巧成拙第45章 和土着的決戰第198章 ‘夏級’巡洋艦第897章 最後通牒第528章 只能做小老婆第203章 歸順第838章 崛起的德國第416章 夜襲第1426章 起義失敗第1290章 德國人的小動作第318章 新華國的底線第1096章 箭在弦上第702章 聯合作戰第876章 王儲聚集第247章 叛變第381章 遷都第1456章 迎頭痛擊第1299章 無恥第1088章 唯一的希望第551章 埃及總督第451章 宣戰吧!第1239章 談判開始第1496章 誘餌第95章 出兵第215章 求和第606章 復仇第1310章 一面倒的戰局第681章 向帝國效忠第1161章 搶地盤第1343章 反擊開始第194章 短命的王朝第288章 廈門之戰第991章 收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