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蘭芳國的危機

PS:今天四更完成!求訂閱,

在英國海峽殖民地總督文鹹的推動下,西班牙遠征軍和荷屬印尼殖民當局聯合了起來,形成了針對新華國的聯盟。儘管,目前他們還沒有得到國內的授權,但不管是西班牙遠征軍指揮官費爾南斯上將還是荷屬印尼總督雅克.多米尼克都認爲,只要能夠擊敗新華國,保住本國在南洋的利益,無論是採取什麼樣的手段,國內都不會責怪他們的。相反,他們還將成爲英雄。

英國雖然沒有參加西班牙和荷蘭的聯盟,但他們也收穫不菲。如果西班牙遠征軍和荷屬印尼殖民當局能夠打敗新華國,消滅新華國的話,英國在南洋的利益也就得到了保證。更重要的是,這爲英國爭取到了足夠的時間。等到英國騰出手來之後,或許就能夠將整個南洋都納入統治當中了。

對於將西婆羅洲作爲決戰的主戰場,荷屬印尼殖民當局並沒有異議。不過,他們卻要求,等到這一戰結束之後,西婆羅洲必須要歸屬荷屬印尼殖民當局。加上已經被荷蘭控制的婆羅洲南部,整個婆羅洲差不多一半的土地都將落入他們的手中。不過,西班牙遠征軍也要求,東婆羅洲將成爲西班牙的殖民地。畢竟,西班牙遠征軍的實力,比荷屬印尼殖民地強大得太多了,他們是對付新華國的主力,理應在婆羅洲分一杯羹。荷屬印尼殖民當局早已經把婆羅洲當作了他們碗裡的肥肉了,當然不肯將東婆羅洲分出來了。只不過。迫於西班牙人的壓力,再經過一番爭吵之後。雅克.多米尼克總督只得答應在打敗新華國之後,東婆羅洲將成爲西班牙人的殖民地。

雙方最大的分歧,則在指揮權的歸屬上。不管是西班牙遠征軍還是荷屬印尼殖民當局,都希望能夠獲得這場戰爭的指揮權。當然,海上作戰就不用說了,荷蘭海軍東印度艦隊已經覆滅了,海戰作戰,完全靠西班牙遠征軍的艦隊。在這個方面。沒有什麼好爭的。不過,陸地作戰方面,不管是西班牙遠征軍還是荷屬印尼殖民當局,都在爭奪,並且雙方還給出了各自的理由。

“這一次,我們組成的遠征軍的陸軍部隊,一共包括三個師。總兵力三萬六千餘人!你們只有兩萬五千餘人而已!因此,我們西班牙遠征軍纔是主力,理應由我們來指揮這一場戰爭!”西班牙陸軍中將卡利斯托堅決的說道。當初荷蘭獨*立戰爭的時候,西班牙人最終就是被荷蘭人給打敗了。現在讓他們在荷蘭人的指揮下作戰,這比殺了他們還讓他們難受。

“你們的兵力比我們多一萬餘人,但並不代表戰鬥力就比我們強多少!再說了。這裡是南洋,不是歐洲!不管是氣候還是地理環境,我們都要比你們熟悉得多。對於西婆羅洲的地形,我們更是瞭如指掌。如果由我們來指揮這一場戰爭,勝算一定會更大的!”德波爾中將也是毫不相讓。荷蘭殖民印尼羣島。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加之荷蘭軍隊之前一直在婆羅洲同蘭芳國作戰,對西婆羅洲十分的熟悉。德波爾中將當然會當仁不讓的認爲。荷蘭更有資格指揮這一場戰鬥了!

雙方誰也無法說服誰,最終,英國海峽殖民地總督文鹹提議,由西班牙遠征軍和荷屬印尼殖民當局組成聯合指揮部。海戰方面的事,全權由西班牙來負責。陸地作戰,則由雙方協商。大家既然有着共同的目的,都希望能夠擊敗新華國。因此,在戰爭當中,肯定會齊心協力的。

文鹹總督這種和稀泥的做法,得到了雙方的認同。這種聯合指揮部的作戰方式,在戰鬥順利的情況下,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是,如果一旦戰事不順的話,麻煩就比較大了!到時候,推諉責任,互相指責,甚至是抗命等,都有可能發生!最終,西荷聯軍被新華軍給殲滅,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西荷聯盟成立之後,雙方的軍事作戰準備,立刻緊鑼密鼓的進行起來。荷蘭軍隊開始往西婆羅洲集結,除了必要的防守部隊之外,全部排外西婆羅洲。荷蘭在荷屬印尼的兩萬五千陸軍當中的兩萬人,在半個月內,就集結到了西婆羅洲。而西班牙遠征軍也利用這段時間,完成了休整。並於6月13日從新加坡出發,前往西婆羅洲,準備配合荷屬印尼陸軍,先解決掉蘭芳國!然後在這裡同新華國進行最後的決戰!力爭一舉擊敗新華國,贏得這一場戰爭的勝利!

蘭芳大統制共和國通常簡稱蘭芳共和國,是十八世紀七十年代到十九世紀八十年代之間存在於南洋婆羅洲上的海外華人所創立的第一個共和國。蘭芳國的創立者爲廣東梅州人陳蘭伯,羅芳伯。1770年,廣東梅縣的客家人羅芳伯在東南亞西婆羅洲坤甸成立了“蘭芳公司”,類似於東印度公司的含有政治色彩的團體組織。1777年,羅芳伯將“公司”改爲“共和國”,成爲“蘭芳大統制共和國”。以東萬律爲首都的“蘭芳共和國”建立,這一年定爲蘭芳元年。羅芳伯擔任首任國家首腦“大唐總長”,並被當地人尊稱爲坤甸王。

羅芳伯參照西方國家訂立一些法制,設置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立法、司法機構。國家有國防部,但沒有常設軍隊,而是全民皆兵,平時分散在各地搞生產,戰時集中起來禦敵。地方分省、府、縣三級,實行民主制,當地行政機關的“太哥”(首領、負責人),由各級公民公推投票選出。蘭芳政權的運轉經費,來自成員們的納稅,比如開金礦的,要交“腳仿金”,種田的,要交“鴉息米煙戶錢”,做生意的,也要抽稅。官員除了組織抵禦外敵和徵稅,另一項主要工作是“斷案”,重罪要斬首示衆,打架鬥毆要抽藤條(鞭刑),口角是非要紅綢大燭賠禮道歉(很有幫派色彩)。

蘭芳國全盛時期,佔據了整個西婆羅洲。只不過,隨着荷屬印尼殖民當局開始入侵婆羅洲之後,蘭芳國的生存空間受到了極大的壓制。在多次鬥爭當中,蘭芳國都處於下風。同時,蘭芳國和婆羅洲本地土著的關係也非常惡劣,在荷蘭殖民者和本地土著的夾攻之下,蘭芳國的處境非常的惡劣。

蘭芳國第六任統制劉臺二,企圖照搬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制度,改革蘭芳國,使蘭芳國強大起來。但是,這樣做的結果,不僅沒有壯大蘭芳國,反而使得蘭芳國更加的衰落。國土也不斷的被荷蘭人蠶食。

新華國崛起之後,蘭芳國派人聯繫新華國,希望能夠得到新華國的支持和幫助。但是,因爲蘭芳國的統制自詡爲南洋地區華人最大勢力,看不上新華國,使得雙方之間的關係非常糟糕。加之新華國國王龍宇飛想要的是蘭芳國的那些子民,而不是那些既得利益者。因此,蘭芳國和新華國結盟,共同應對西方入侵的計劃也胎死腹中。

現任蘭芳國統制古六伯,主張對荷屬印尼殖民當局採取強硬措施,以武力擊敗荷蘭軍隊,保證蘭芳國的利益。但蘭芳國當中,有不少劉臺二遺留下來的人,他們一心想要投靠荷蘭人,以維護自身的利益。在內訌當中,蘭芳國根本無法集中全力應對荷蘭人的入侵。要不是新華國海軍突然殲滅荷蘭海軍東印度艦隊,並且炮擊巴達維亞,使得荷屬印尼殖民當局不得不暫停對蘭芳國的入侵,集中全力防備新華國的話,說不定蘭芳國已經被重創,甚至被滅亡了。

新華國擊敗荷屬印尼,也給了蘭芳國的統治者們很大的信心。他們認爲,既然新華國能夠擊敗荷蘭人,爲什麼他們做不到呢?要知道,蘭芳國的總人口,並不比新華國少多少。只不過是在工業和武器裝備上,比不上新華國而已。特別是在武器裝備上,蘭芳國的軍隊大都使用鳥槍或者冷兵器,和荷蘭軍隊相比都有着極大的差距,更別說是和新華國相比了。新華國拒絕出售武器給蘭芳國,這也讓蘭芳國當中不少人對新華國充滿了怨恨,認爲新華國這是不顧大家是同胞,見死不救!

當荷屬印尼殖民當局開始調動軍隊之後,蘭芳國如臨大敵。現任統制古六伯,下令擴軍備戰。無數的華人礦工和農民,拿起武器,加入了軍隊當中,準備抵抗荷蘭人,保衛家園。原本,蘭芳國的正規軍只有萬餘人而已。但短短十來天的時間,軍隊的數量就擴大到了四萬多人。以這四萬多人對付兩萬陸軍,想要獲勝的話,幾乎不太可能!更別說,還有西班牙人的三萬多陸軍,正在從海上趕來了!

蘭芳國這一次是在劫難逃了!

第549章 普魯士的野心第435章 血流成河第1445章 警告第986章 災難性後果第1457章 主動撤退第1524章 讓中國人流盡鮮血第1020章 試探第1504章 全部擊沉第786章 警告英國第575章 打過長江第914章 局勢緊張第1327章 南美軍備競賽第772章 沙皇之死第87章 損失慘重第1551章 無條件投降第674章 蒙古人的擔憂第597章 步兵VS騎兵第1445章 警告第98章 亂起第1009章 絕望第1270章 印度皇帝第1210章 愛爾蘭共和國第507章 出訪歐洲第565章 俄國人的胃口第1474章 慘烈炮戰第904章 運河通航第655章 最後的努力第405章 天皇和將軍第1249章 案板上的肉第77章 求和第460章 把國家作爲嫁妝第137章 全力備戰第997章 戰場態勢第594章 敵蹤現第505章 泰王妥協第11章 軍師第782章 進軍高原第1161章 搶地盤第1477章 血肉磨坊第755章 攻擊開始第123章 擦槍走火第124章 西里伯斯海海戰第100章 向新華軍求援第745章 背水一戰第402章 對日攻略第1359章 對抗加劇第851章 借勢第774章 混亂的世界局勢第442章 滿清的抗議第1341章 艦炮發威第1352章 撕破臉第1401章 強勢佔領第1154章 共同的利益第582章 圍殲第846章 俄國人的困境第816章 不得不低頭第1243章 瓜分法國第1073章 戰利品第9章 平息第574章 戰爭爆發了第535章 運河開發公司第560章 帝國的態度第400章 剷除第250章 攻陷廣州第453章 贖回香港第391章 衝突第299章 大戰長江口第309章 氣死道光第905章 軍事同盟第1063章 局勢惡化第1193章 死戰到底第47章 無路可退第615章 法國的要求第693章 明智的墨西哥人第681章 向帝國效忠第55章 土着的末日第95章 出兵第11章 軍師第607章 飛蛾撲火第1202章 分裂組織第405章 天皇和將軍第9章 平息第1324章 南美烽煙第1365章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選擇第1516章 慘敗第1428章 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第1196章 英國人的誘*惑第965章 懲罰撒丁王國第1368章 帝國的準備第263章 敵我態勢第323章 新華必勝第806章 摧枯拉朽第163章 蘭芳國的殘餘第1023章 荷蘭滅亡第13章 代理人第941章 劍拔弩張第413章 炮擊江戶第1054章 阿富汗的傳奇君主第626章 騎兵攻城第651章 天罰
第549章 普魯士的野心第435章 血流成河第1445章 警告第986章 災難性後果第1457章 主動撤退第1524章 讓中國人流盡鮮血第1020章 試探第1504章 全部擊沉第786章 警告英國第575章 打過長江第914章 局勢緊張第1327章 南美軍備競賽第772章 沙皇之死第87章 損失慘重第1551章 無條件投降第674章 蒙古人的擔憂第597章 步兵VS騎兵第1445章 警告第98章 亂起第1009章 絕望第1270章 印度皇帝第1210章 愛爾蘭共和國第507章 出訪歐洲第565章 俄國人的胃口第1474章 慘烈炮戰第904章 運河通航第655章 最後的努力第405章 天皇和將軍第1249章 案板上的肉第77章 求和第460章 把國家作爲嫁妝第137章 全力備戰第997章 戰場態勢第594章 敵蹤現第505章 泰王妥協第11章 軍師第782章 進軍高原第1161章 搶地盤第1477章 血肉磨坊第755章 攻擊開始第123章 擦槍走火第124章 西里伯斯海海戰第100章 向新華軍求援第745章 背水一戰第402章 對日攻略第1359章 對抗加劇第851章 借勢第774章 混亂的世界局勢第442章 滿清的抗議第1341章 艦炮發威第1352章 撕破臉第1401章 強勢佔領第1154章 共同的利益第582章 圍殲第846章 俄國人的困境第816章 不得不低頭第1243章 瓜分法國第1073章 戰利品第9章 平息第574章 戰爭爆發了第535章 運河開發公司第560章 帝國的態度第400章 剷除第250章 攻陷廣州第453章 贖回香港第391章 衝突第299章 大戰長江口第309章 氣死道光第905章 軍事同盟第1063章 局勢惡化第1193章 死戰到底第47章 無路可退第615章 法國的要求第693章 明智的墨西哥人第681章 向帝國效忠第55章 土着的末日第95章 出兵第11章 軍師第607章 飛蛾撲火第1202章 分裂組織第405章 天皇和將軍第9章 平息第1324章 南美烽煙第1365章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選擇第1516章 慘敗第1428章 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第1196章 英國人的誘*惑第965章 懲罰撒丁王國第1368章 帝國的準備第263章 敵我態勢第323章 新華必勝第806章 摧枯拉朽第163章 蘭芳國的殘餘第1023章 荷蘭滅亡第13章 代理人第941章 劍拔弩張第413章 炮擊江戶第1054章 阿富汗的傳奇君主第626章 騎兵攻城第651章 天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