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中了那個寒冰之後,那些人都放了龍尾等人,看到被對方釋放,龍尾顯然不相信,他和幾個同伴站在一起,這時一直睡着的左明也醒了,他剛醒就要嚷嚷要的打架,可是他剛嚷嚷完,又被一道清煙迷倒了……

看來對待這種粗人,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用迷煙。

“你們可以走了!”那年輕人邪笑着說道。

“什麼?爲什麼要放我們走?你剛剛讓那個小女孩對我們射的是什麼東西?”龍尾奇怪的問道。

“呵呵,這東西嘛!也不是什麼壞東西,叫生死符!只是種暗器,中此暗器之人,半年內如果沒有解藥,會全身潰爛而亡,呵呵!至於放你們走嘛!因爲如今,你們的生死已經系在本少爺的手中,你說本少爺不放你們走幹嗎?難道還養你們,請你們吃飯啊?”那年輕人說道。

“這……”龍尾不知道該說什麼了,當下不說話,帶上左明,就朝外走去,他們都沒有用輕功,因爲他們知道,如果用輕功的話,那麼自己絕對不是他們的對手,所以乾脆索性不用。

“等,等,他們不能走!”一位侍衛叫道。

“呵呵,你說什麼呢?”那年輕人,笑着問道。

龍尾等人本準備停下腳步的,可是聽到年輕人的聲音,他們知道,那些侍衛根本就不會攔下的,當即繼續朝前走去,頭也不回。

“我……”那侍衛也是見識過了年輕人的功夫,當即不敢說話,站在那呆呆的。

那年輕人邪邪一笑,看着五個殺手離去,喃喃道:“弒日,弒日!好名字!”

“這幾位大俠,感謝你們救了本……我!”那要被暗殺的少年,在侍衛的保護之下,向救自己的幾人說道。

“大俠?呵呵,大俠愧不敢當,在下石中玉、這是賤內小幽、賤內靈兒、弟弟石破天、兩位義兄張三、李四!”那年輕人,不應該是石中玉笑着說道。

“哼!大色狼,誰是你的賤內啊?”靈兒顯然不知道賤內是什麼意思,忙冷哼道。

“靈兒妹妹……”帶着面具的小幽臉皮薄,雖然帶着面具,還是有些害羞,忙拉了拉靈兒的小手低聲說道。

“小幽姐姐什麼事啊?”靈兒什麼都不懂,當下問道。

“這個……”當下兩個小女生,手拉着手,走到一旁去自己說悄悄話去了,不時的還發出黃鸝般的笑聲,聽的周圍一衆狼們,眼睛直直的……

“咳……咳!”張三故意咳嗽兩聲道。

把某些狼們從YY之中醒來,發現自己剛剛的醜態,一衆狼們,都是面面相虛……

“幾位大俠果然都是江湖高人,武功高強,剛剛救了本……我,本……我怎麼說也要請幾位到寒社一敘!”那少年忙說道。

石中玉發現這少年每次說到自己時,都愛說個本字,然後纔不習慣的轉爲我,當真有古怪。

“哦!不用了,再下還有急事,是以這還是下次再……”石中玉笑着說道。

“沒事的,幾位大俠,寒社不遠,就在南京城,你們就去玩玩,再辦事也不遲嘛!”那少年笑着說道。

“這……好吧,那就打擾了!”石中玉本還想推遲的,可是張三朝他一笑,讓他知道,可能這事有蹊蹺,當下答應道。

那少年一聽他願意去他家,當下開心的笑起來,完全就像個孩子一樣,那羣侍衛,也真是好本事,他們很快又把馬車弄好了,這次馬車之上卻多了幾個人,有石中玉、石破天、小幽、靈兒、張三、李四以及那個少年。

本來那羣侍衛老大不願意讓石中玉這些人同他們的主人一起坐馬車,可是在那少年的一在要求之下,他們還是同意了。

馬車一路向南行駛,大概走了兩個星期左右就來到了南京城。

路上,石中玉和張三以傳音入秘的方式聊過一下,石中玉得知這羣侍衛們都帶着大內侍衛的腰牌,在佩服張三驚人的觀察力同時,也暗暗的留意起少年的舉止來。

經過一些觀察,發現,那少年舉止很是幽雅,顯然像是從小受過專業訓練一樣。

而且通過少年的衣綢布料以及用具來看,分明應該就是皇家貴族。

按照這年紀來推算,不是朱元璋的小兒子,就是孫子輩的。

石中玉心中暗暗想道。

南京城不愧爲大明王朝的首都,果然是繁華。

大街小巷裡到處都有人在叫賣,街道上,人們都在三三兩兩的行走着。

靈兒和小幽都是第一次來南京,兩女當下看到這,都覺得好奇,都忍不住想出馬車外玩玩。

石中玉喜歡二女,於是決定,帶他們過幾天來逛街,當然前提是他不用陪着。

(石中玉:“嘎嘎!這年頭,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

馬車很快就來到一處僻靜的郊區,遠遠的石中玉等人就看到有一處高聳的城牆阻攔了衆人的視線。

這裡莫非就是南京紫禁城?石中玉心中不由的想道。

“呵呵,幾位,已經快到家了,這是我家大門口!”那少年笑着介紹道。

“你家好大啊!”靈兒捂着笑嘴,驚聲說道。

“呵呵,還好,這麼大的地方,其實都是我爺爺的。”那少年笑着說道。

“你爺爺?”靈兒奇怪的問道。

“是啊!這是我爺爺的家,也是我的家!”少年看着前方說道。

“對了,咱們說了這麼久話,都一直沒問公子姓名?”石中玉問道。

“呀!這算是我的失禮了,在下朱允文,你們叫我允文就行了!”那少年笑着說道。

“朱允文……”石中玉聽完,喃喃說道。

“是啊!怎麼了?”那少年忙問道。

“沒事,沒事!”石中玉終於知道對方是誰了,原來,這人就是明朝有名的建文帝朱允文!

(歷史上的明朝皇帝惠帝朱允炆,(1377-1402),1398年即位,在位5年,年號“建文”,太祖孫,皇太子朱標的次子。洪武二十五年皇太子朱標病逝,朱元璋不得不重新考慮皇位的繼承問題,在此期間,他曾想到了皇四子朱棣,因爲朱棣又許多地方都與自己非常相似,但向羣臣諮詢的時候,大臣劉三吾提出,如立皇四子,那麼將皇二、三子立於何地?當時朱元璋已經分封了諸王,而且皇二、三、四子分別被封爲了秦、晉、燕王,三人的封地都是邊境重鎮,而且手握重兵,一但由於爭儲而出現內訌,後果將非常嚴重。因此朱元璋只得將朱標的次子朱允炆立爲皇太孫(朱標長子早逝)。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朱允炆正式即位,改明年爲建文元年。從年號上不難看出,一個建文,一個洪武,二位皇帝的性格截然不同,而且朱元璋不願立皇太孫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朱允炆像他的父親一樣,過於柔弱,過於仁慈,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太嚴重,恐怕日後會吃大虧。

建文帝即位之後,一改洪武時期的緊張氣氛,使中國大地吹過了一陣清風,他重用黃子澄、齊泰、方孝儒等文人,對先朝的政治實行改革,爲無論是百姓,還是官吏都創造了一個寬鬆的環境。在改革中的一項重要措施就是削番,當時的番王多是朱允炆的叔叔,而且手中都有兵權,他們在自己的番地爲非作歹,有的甚至摩拳擦掌準備造反。燕王朱棣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位,當時朱元璋的前三個兒子都已經亡故,朱棣成爲了皇子中的最長者,而且隨着朱棣在對蒙古作戰的過程中不斷壯大,他已經成爲了皇權最大的威脅。

可以說建文帝的削番就是針對燕王一人的。但建文帝的軟弱害了他,在重大問題的決策上,這是他的第一個錯誤。他並沒有先削燕王,而是從其他親王下手,這樣即引起了親王們的岌岌自危,還打草驚蛇,使得燕王加緊做出準備。在建文帝決定對朱棣下手的時候,爲時以晚,燕王朱棣迅速扯起了靖難的大旗。在最初的戰鬥中朝廷的兵力佔絕對優勢,但由於李景隆的指揮不當,明軍屢遭敗績。但由於兵力所限,燕軍佔領的城市都是很快的放棄,因此雙方展開了拉鋸戰。在此期間明軍中涌現出了一批比較優秀的將領,他們的頑強抵抗給朱棣造成了極大的威脅。但是朱允炆的軟弱再一次顯示出來,他的一道聖旨,“我要活的叔父”使得朱棣逃過了多次劫難,建文帝的婦人之仁最終將朝廷推向了深淵。經過四年的拉鋸戰之後,燕王正確分析了形勢,只要建文帝在一天,地方軍對就會抵抗一天,而且自己就是叛王,但如果一旦攻佔了南京,趕走了建文帝,那麼自己就可以成爲一國之君,相信也沒有多少人反對,因爲大家都是觀望的態度。

於是燕軍繞過大城市、一路南下,當時的建文朝廷已經亂作了一團,很多地方將領按兵不動,很快燕軍就攻到了南京城下,城內的親王與某些將領又擅自開門投降,南京終於被佔領,建文帝不知所終,而且正如朱棣所料,地方上幾乎沒有人反對。朱棣的靖難之役宣告成功,自己也登上了皇位,年號永樂。而在朝廷內卻是另一番情景,投降的文臣只有廿四人,其他或逃跑,或自殺卻有千人。永樂朝廷幾乎無人可用,可見建文帝在文人心目中的地位是相當高的。

建文帝的帝王之旅,四年即告結束,作爲皇帝他太過仁慈,有時甚至優柔寡斷,如果讓他作臣子,相信他可以愛民如子,兩袖清風,但做皇帝不一樣,皇帝註定與鮮血分不開,他要排除異己;他要樹立皇威,如果不能做到這些,皇帝也終將被歷史淘汰,建文帝就是這樣一個悲劇人物。)

第121章第231章第88章第277章第34章第83章第35章第140章第21章第80章第173章第107章第39章第262章第260章第42章第155章第280章第158章第171章第57章第58章第7章第150章第232章第24章第44章第21章第58章第126章第159章第26章第87章第148章第93章第261章第166章第266章第115章第156章第82章第228章第24章第202章第269章第238章第113章第80章第275章第283章第295章第279章第172章第89章第201章第75章第164章第235章第291章第6章第83章第92章第77章第61章第15章第286章第6章第103章第223章第9章第96章第77章第68章第259章第289章第244章第115章第240章第23章第69章第87章第287章第42章第250章第180章第22章第290章第93章第219章第197章第87章第175章第54章第155章第13章第271章第205章第176章第142章第124章
第121章第231章第88章第277章第34章第83章第35章第140章第21章第80章第173章第107章第39章第262章第260章第42章第155章第280章第158章第171章第57章第58章第7章第150章第232章第24章第44章第21章第58章第126章第159章第26章第87章第148章第93章第261章第166章第266章第115章第156章第82章第228章第24章第202章第269章第238章第113章第80章第275章第283章第295章第279章第172章第89章第201章第75章第164章第235章第291章第6章第83章第92章第77章第61章第15章第286章第6章第103章第223章第9章第96章第77章第68章第259章第289章第244章第115章第240章第23章第69章第87章第287章第42章第250章第180章第22章第290章第93章第219章第197章第87章第175章第54章第155章第13章第271章第205章第176章第142章第12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