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江南的訴求

銀票自發行以來,終於迎來了最困難的局面。

原本,銀票已經風靡北京,正逐步往山東、山西、北直隸擴散,勢頭還不錯,連孫應元和周遇吉南下時,手頭攜帶的也是銀票。可是金票的驟然升值,致使源豐錢莊人滿爲患,全是將手頭銀票換成大圓的人。

銀票發行總額不過兩百五十萬圓,並且本金率足夠高,達到八成。如此高的本金率,抗風險能力自然非同一般。楊嗣昌不相信民間連五十萬圓的銀票都無法保留,令範永鬥放開手腳兌換。

果然,當兌換額達到一百八十多萬圓時,前來兌換大圓的人越來越少,最終恢復了正常。甚至還出現了大圓迴流的跡象。

楊嗣昌、範永鬥放開手腳兌換,無意之間爲銀票贏得了聲譽,無論是商家,還是百姓,對銀票的信心陡然上升。

與此同時,大街小巷中甚至還出現了流言,說金票的本金率才三成,若是大家都去擠兌,金票會立即崩潰,成爲一錢不值的廢紙。

流言來自何處,不問可知。不過,商家和百姓聽到流言後,心裡雖疑惑,卻絲毫沒有減輕他們對金票的追捧,畢竟,邦泰錢莊對於兌換也是來者不拒,從未聽說過真金實銀不夠的情況出現。

於是,金票和銀票的爭端,逐漸降溫,開始恢復正常。

直覺告訴楊嗣昌、陳奇瑜,林純鴻的手段絕不止這一點,但銀票抗住了金票的第一波衝擊,而且贏得了寶貴的信譽,無論怎麼看,都算得上喜事一件。

楊嗣昌、陳奇瑜信心滿滿,決定先在薊遼一線用銀票來發放軍餉。

以前的軍餉,都是用大圓或者銅錢來發放,現在正好將大圓和銅錢作爲本金,而用銀票來取而代之,操作起來並不難。

當楊嗣昌、陳奇瑜提心吊膽地盯着荊州,逐步擴大銀票的使用範圍時,錢秉鐙也回到了荊州。

錢秉鐙滿以爲林純鴻會立即下達命令狙擊銀票,哪想到,林純鴻一直按兵不動,似乎已經遺忘了這件事情。

至於北方的錢莊調整兌換比一事,怎麼看都像是走既定流程,一點針對銀票的意思都沒有。

錢秉鐙疑惑不解,前往星拱樓求見林純鴻,詢問原因。

得知錢秉鐙的來意後,林純鴻大笑道:“爲什麼要狙擊銀票?朝廷裡都是一些死腦筋,正好用銀票給他們洗洗腦。”

錢秉鐙愕然,一時什麼話也說不出來。

“再說,銀票遲早要統一爲明幣……你的方案中,爲何要叫明幣?太難聽了!下次修改方案時,改爲華夏幣!”

“諾!”

林純鴻點頭笑道:“既然要統一爲華夏幣,銀票流通的範圍越廣,對華夏幣的推廣越有利。”

錢秉鐙急道:“不狙擊銀票,不給朝廷施加壓力,何談統一爲華夏幣?”

“狙擊銀票?”林純鴻不屑地說道:“區區幾百萬圓的發行量,值得我們去專門應付?再說,楊嗣昌、陳奇瑜把本金率搞得這麼高,我們無論採用什麼策略,都無法把銀票打死!你放心吧,我們的方案會有人支持的,犯不着我們衝在前面。”

“誰會支持?”

林純鴻指了指東邊,道:“本督估計,江南人快坐不住了!”

……

崇禎十一年十月初二,荊州所控各大報紙皆全文刊發《新設大明銀行之議》。該文與錢秉鐙交予範永斗的方案僅僅只有一點區別,就是將明幣改爲了華夏幣。

此文一經發布,在荊州、廣東等地引起了轟動。荊州、廣東等地經歷了錢莊多年的薰陶,懂貨幣道理的人不少。一些大的商家早就覺得大明貨幣體系混亂,給生意帶來了不少麻煩。一些商家僱傭的槍手公然在報紙上撰文叫囂:乾脆禁止大圓和銅錢流通,將華夏幣作爲大明唯一的合法貨幣。

屁股決定腦袋,這幫商家在商言商,恨不得明天就統一貨幣體系,至於由誰來主導貨幣發行,和他們關係不大,他們也懶得去管。

對於江南而言,這篇文章引起的反應就有點五花八門了。

走南闖北的商家,自然希望大明能統一貨幣體系,並且擁有靠譜的管理機構,保持貨幣大致上的穩定,對貨幣的投放量進行嚴格管理。除了這個共同需求以外,按照與荊州關係的遠近,他們的態度也有所區別。

對於如賈思宜一般乾脆投入荊州懷抱的商家而言,他們認爲荊州經濟實力雄厚,管理上更爲嚴格科學,管理人員更爲專業,遠比朝廷那幫啥都不懂的官僚靠譜,自然希望貨幣體系由荊州來主導,堅決反對朝廷摻合。

至於如王大俊一般態度中立的商家們,也覺得由荊州來主導比朝廷靠譜,只是心理上難以接受荊州來領導全國,他們希冀江南的商家能擁有自己的話語權。

第三類商家,以棉布商人居多,他們因爲荊州激烈的競爭而損失慘重,心裡比較厭惡荊州,根本無法接受荊州主導貨幣體系。

從人數上而言,第一類和第二類商人並不多,大多數都是中立者。

一時之間,他們紛紛在報紙上發表文章,或支持,或反對,或提出各種建議,江南輿論界再一次被引爆,熱鬧非凡。

這些情況,瞿式耜、張溥等東林黨、復社成員自然看在眼裡。

瞿式耜、張溥這類人對貨幣學並不怎麼精通,看到這篇文章後,自然有點摸不着頭腦。好在這幫人都是飽學之士,智商不是一般地高,他們馬上從市面上購買了一些相關書籍,連夜苦讀之下,終於弄明白了文章所說的意思。

至於他們的理解有多深刻,就不得而知了。

在弄明白意思之後,他們的心裡充滿了苦澀。

僅從經濟實力而言,湖廣以北在高速發展十年後,無論生活水平還是總體財富上,都趕不上江南的水平。有好事者曾估算過,將廣東的海貿以及荊州所控地區的總和加起來,差不多與江南地區相當。

從人文和思想上來看,江南地區執全國之牛耳,沒有哪個地方能比得上江南人傑地靈。然而,現在這一地位遭到了荊州的挑戰。尤其在上一次大戰中,荊州另闢蹊徑,將整個江南搞得灰頭土臉,本地區差不多有兩成以上的士子開始追捧荊州的行知書堂。

這些,是驕傲的江南士子和豪強難以接受的。

在瞿式耜、張溥等人心目中,這些年江南可謂江河日下。一方面,自天啓年間開始,東林黨遭到毀滅性打擊,江南豪強借助東林黨增強朝政話語權的努力遭到重大挫折。崇禎初年,江南勢力之間廝殺不斷,在朝政的話語權上進一步式微,以至於現在朱由檢以山西陳醋爲基礎,構建大明的貨幣體系。

另一方面,江南遭到了荊州勢力競爭,無論從經濟上,還是從文化思想上,皆失去了全國領先的地位,甚至本地也遭到了荊州的侵蝕。

新設大明銀行之奏議,完全不關江南人什麼事,一切由荊州和朝廷說了算,這讓江南勢力情何以堪!

正當瞿式耜、張溥長吁短嘆之時,揚州時報上忽然刊載了黃宗羲的一篇文章,黃宗羲對設立大明銀行大加讚賞,認爲此構想可以理順大明混亂的貨幣體系,爲凝聚事實上四分五裂的大明提供了一個契機。但是,黃宗羲大力抨擊了管委會成員的構成,他認爲,若管委會由十一人構成,那麼,主席可由朝廷任命,再按照錢莊發展的程度,可由湖廣指定四人,南直隸、浙江、江西、山西、福建、廣東各指定一人。

黃宗羲的建議,既考慮了經濟的發展程度,又照顧了荊州在貨幣方面一家獨大的局面,顯然經過了深思熟慮,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同時,正如林純鴻看到這條建議後所說的:“大明的地方勢力,正在蓬勃興起。”

一石激起千層浪,瞿式耜、張溥等人砰然心動,所有的人無不意識到,若真要新設大明銀行,大明銀行管委會如何設置,將是鬥爭的焦點。

一時間,關於管委會如何構成的設想如同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有的建議各省分別指派一人,有的力主:甭管人員來自何省,但其本身必須精通貨幣和經濟學,要經過一系列嚴格的篩選和認證……

總之,由於摻雜了各種政治企圖,各種建議五花八門,奇特無比。

各大報紙,熱鬧萬分,士子們、豪商們,無不熱衷於議論大明銀行,開創了華夏史上民間議政的先河。

慢慢地,輿論逐漸達成了共識:大明銀行必須設立,管委會的權力必須由各地分潤。

輿論界幾乎一邊倒地反對荊州提出的管委會設置方案,瞿式耜看在眼裡,喜在心裡,正當他怡然自得,覺得出了一口惡氣之時,忽然接到了張溥和王大俊的拜帖。

張溥的拜帖,或者說王大俊的拜帖,一點都不奇怪,奇怪的是王大俊和張溥一同遞交了拜帖。

兩人在合謀什麼事情?瞿式耜狐疑不定地將兩人迎入西廂廳。

第577章 撬動時局(三)第300章 汝窯天青瓷第374章 糧道第335章 又一次偶遇第94章 圍魏救趙第472章 范文程第407章 驚聞第7章 玉汝於成第45章 亂中有序第569章 江南水師第531章 屠殺第368章 騎兵奔襲第653章 朝廷變局(三)第63章 暴雨如注第662章 滅國之戰(七)第322章 出爾反爾第450章 血肉土山第500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647章 遼東變局(二)第615章 人心第203章 婁東張溥第194章 開始交鋒第239章 兵連禍結第499章 作勢築城第101章 總兵鄧玘第203章 婁東張溥第580章 撬動時局(六)第500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599章 戰略主動權第256章 四面出擊第629章 封狼居胥(三)第259章 騎兵對決第456章 進取第346章 女人的小伎倆第198章 進士投效第162章 轅門立柱第596章 妥協與堅持第138章 鄭氏集團第570章 半邊天第481章 借債風波(三)第113章 以快打快(一)第200章 志在必得第588章 西北劇變(三)第383章 兄弟之間第219章 離間之計第551章 工程院第611章 一日千里第628章 封狼居胥(二)第670章 光祿院(五)第602章 武衛軍第257章 步騎對決第6章 幽谷巨木第253章 年關議戰第373章 打算第368章 騎兵奔襲第383章 兄弟之間第635章 罌粟花第483章 借債風波(五)第194章 開始交鋒第272章 形勢逆轉第362章 東南突襲第447章 鯤鵬之略第233章 黃渤犒軍第383章 兄弟之間第563章 收編第345章 轎子與纏足第654章 朝廷變局(四)第473章 聯防第239章 兵連禍結第354章 狐假虎威第176章 納妾風波(一)第150章 返回枝江第457章 盛京第173章 馬伕卻敵第454章 轉變第300章 汝窯天青瓷第326章 大媒婆第50章 初識白杆第186章 彭新履新第539章 雷霆決戰(四)第563章 收編第148章 月白風清樓第139章 上川海戰第621章 使團歸來第687章 搜刮商賈第11章 新桃換舊符第43章 亂之源頭第695章 爭鬥不休第132章 脫離包圍第619章 糧草困局第341章 古典奇才第371章 硝煙瀰漫第596章 妥協與堅持第386章 觀營第515章 隱忍(三)第505章 殉國第403章 鎖江第274章 糧食大戰第662章 滅國之戰(七)第141章 海上狼煙
第577章 撬動時局(三)第300章 汝窯天青瓷第374章 糧道第335章 又一次偶遇第94章 圍魏救趙第472章 范文程第407章 驚聞第7章 玉汝於成第45章 亂中有序第569章 江南水師第531章 屠殺第368章 騎兵奔襲第653章 朝廷變局(三)第63章 暴雨如注第662章 滅國之戰(七)第322章 出爾反爾第450章 血肉土山第500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647章 遼東變局(二)第615章 人心第203章 婁東張溥第194章 開始交鋒第239章 兵連禍結第499章 作勢築城第101章 總兵鄧玘第203章 婁東張溥第580章 撬動時局(六)第500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599章 戰略主動權第256章 四面出擊第629章 封狼居胥(三)第259章 騎兵對決第456章 進取第346章 女人的小伎倆第198章 進士投效第162章 轅門立柱第596章 妥協與堅持第138章 鄭氏集團第570章 半邊天第481章 借債風波(三)第113章 以快打快(一)第200章 志在必得第588章 西北劇變(三)第383章 兄弟之間第219章 離間之計第551章 工程院第611章 一日千里第628章 封狼居胥(二)第670章 光祿院(五)第602章 武衛軍第257章 步騎對決第6章 幽谷巨木第253章 年關議戰第373章 打算第368章 騎兵奔襲第383章 兄弟之間第635章 罌粟花第483章 借債風波(五)第194章 開始交鋒第272章 形勢逆轉第362章 東南突襲第447章 鯤鵬之略第233章 黃渤犒軍第383章 兄弟之間第563章 收編第345章 轎子與纏足第654章 朝廷變局(四)第473章 聯防第239章 兵連禍結第354章 狐假虎威第176章 納妾風波(一)第150章 返回枝江第457章 盛京第173章 馬伕卻敵第454章 轉變第300章 汝窯天青瓷第326章 大媒婆第50章 初識白杆第186章 彭新履新第539章 雷霆決戰(四)第563章 收編第148章 月白風清樓第139章 上川海戰第621章 使團歸來第687章 搜刮商賈第11章 新桃換舊符第43章 亂之源頭第695章 爭鬥不休第132章 脫離包圍第619章 糧草困局第341章 古典奇才第371章 硝煙瀰漫第596章 妥協與堅持第386章 觀營第515章 隱忍(三)第505章 殉國第403章 鎖江第274章 糧食大戰第662章 滅國之戰(七)第141章 海上狼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