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揚州城內來了一個三號

(非常感謝“書友38965322”的捧場鼓勵和支持。)

在大安國立國之日,皇帝陛下將這一天定爲國慶之日時,便代表着這一天已經成爲大安國一年一度最爲熱鬧的時節。

震驚全國的國慶日前一天傍晚皇城廣場前的刺客案至今沒有大的突破,所以安全府上下心情很不好,特別是沈果兒在這半天時間中心中極爲窩火。

這種情況下,安全府上下自然不可能和其他衙門一樣放長假去旅遊購物了。

“大人,這三名刺客第一次出現是在丹陽郡,與他接觸過的人總共有四十七人,但如今這四十七人中有十五人已經確定死了,其他人都已經失蹤。”

“此外,那三枚手榴彈均不是范陽郡武器生產基地出產。”

“不過,屬下已經找格物研究院武器研究司的人看過了,那手榴彈的碎片與我們大安國的手榴彈碎片不同,明顯更加粗糙,而且是用生鐵所煉製。”安全府衙門大院深處,情報司主官火懷明神色凝重的對坐於主位上的沈果兒說道。

沈果兒聽到這裡,臉色同樣凝重無比,沉聲說道:“有人不但能夠製造出火槍,而且還能夠製造出手榴彈,那就能夠製造出炸藥包和地雷等其他火藥武器,此事非同小可…………”

其他人一聽,同樣臉色肅然無比,所有人都知道,大安國十大軍團天下無敵的重要因素就是擁有強大的火藥武器,若是這個優勢已經不存在,或者說敵人也擁有同樣的火藥武器,那麼軍隊的戰力優勢將會縮小很多。

火懷明想了一下,說道:“統領大人,唐國那邊暗子傳來消息,唐帝李世民在長安城南邊秦嶺某處山谷之中建立了一個武器裝備生產基地。”

沈果兒目光一閃,說道:“之前李淵還活着的時候,李世民便做過此事,不過他們所仿造的東西用陛下的話都是山寨版,不值一提。”

火懷明卻鄭重道:“大人,這次與之前不同,那地方非常神秘,唐帝派了足足十萬大軍駐守,由一神秘人物一手負責,我們的人很難潛入,甚至都接近不了。”

“竟然有此等事情。”沈果兒一聽,渾身一震,沉聲道:“此事非同小可,派出所有精幹探子和高手打探此事,務必弄清楚唐國的武器裝備生產基地的秘密,弄清楚手榴彈是不是從那地方出來的。”

火懷明恭敬稱是,立刻安排此事。

很快,大安國安全府大批精幹人手和高手秘密潛入唐國。

…………

…………

雖然傍晚的時候,皇城廣場上發生了刺殺事件,但是這並不影響揚州城內今晚上是燈火煙花世界。

即使是過了入夜時分,揚州城內還時不時的有人放爆竹和煙花,跟過年一樣熱鬧、喜慶。而大街上一直是人山人海、摩肩擦踵,熱鬧之極。

揚州城儘管現在還遠比不上‘百千家似圖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的洛陽城,可已經遠遠超過天下間其他大城的繁榮,特別是揚州城的商貿本就極爲發達,是當世商貿中心,而因爲大安國首都暫時定都在這裡,更是讓揚州城成爲了當今天下的商業中心。

時值大安國的首次國慶之日,城牆上的燈火,如燦爛的銀河,絢爛無比,上千百倍一朵朵煙花不時的自城頭升上天空,在夜空中綻放無數燈火匯聚,將低沉的雲層映成了紅色。

自王君臨和聶小雨來到這個時代,還是第一次看見這樣的景色。

城牆之下城內,人如潮涌,爲了觀燈,往往都是一大家子同時出遊,小孩子手上提着各色的小燈籠,興高采烈地走在前面,每個人都在人潮中艱難跋涉,周圍人頭涌涌,若是外地人初來揚州城,很容易在人海中迷失方向。

王君臨深知一個國家百姓對朝廷的認同感有多重要,要想增強大安國從上到下的凝聚力,重視國慶、並且利用國慶之日搞一些事情非常重要。

所以,按照大安國禮部通知,全國各個郡城的城區要放燈五日,而尋常縣城,也要放燈三天。

一座座由彩燈組成的燈山、燈棚矗立在揚州城的街市中,金碧相射,錦繡交輝這些都是城中各家行會、富戶豪商所制,互相之間還要較量個高下,讓整個揚州城宛如夢幻一般。

………

………

三號眼望四周,卻有一股煢煢孓立的淡漠涌上心頭。

喧鬧的街市,歡騰的人羣,孩子們天真的笑容,無不在述說着此地的和平幸福。這對自大隋後期以來戰亂不斷,民不聊生的天下百姓來說…………是多麼的難得和珍貴。

但是三號卻不會對這種事情有半點感慨,更不會因爲看見這些情景,而影響自己來揚州的任務。

一號之前建立的隱殺門人數一直很少,從來沒有超過雙手之數,加上一號這個殺手之王只不過才九個人,但每一個人其實都是一號悉心調教出來的超級殺手。

這些年隨着能量快要耗光,一號殺手之王一直謀劃自己的存活之事,對隱殺門管的較少。

再加上被之前的春秋使者和王君臨折騰了幾次,折了幾個人,隱殺們只剩下五個超級殺手。

但是,就在這大半年以來,隱殺門又補齊了九個人,並且每個超級殺手都配屬了三百名他們精心訓練的殺手。

而這位三號便是一號殺手之王平時不管隱殺門的時候一手負責隱殺門之人。

三號帶着部分屬下,來到揚州城之後,第一次刺殺,便派人選擇刺殺大安國皇帝王君臨,可惜被傳說中的二號給破壞了。

對於這一點,三號其實早有預料,他也不後悔打草驚蛇,因爲不試一下,他心中總有不甘,如今試過之後,後面行事自會調整計劃。

比如,只要二號在大安國皇帝身邊的時候,三號便絕不會採取任何刺殺行動。

來之前,門主和大唐國皇帝陛下都給了三號一份刺殺名單,甚至將刺殺順序都排好了。

大安國皇帝王君臨自然不用說,除此之外,排在第一位的是大安國的國安府大統領沈果兒。

三號此時所在街道盡頭便是國安府衙門所在,自煙花盛典之後,三號已經先後換了七種身份,在這條街道晃悠到了現在。

終於,三號看見一輛馬車在一百名黑甲騎士的護送之下,從國安府衙門中走出。

只要是在揚州城有些身份的人都知道,那輛馬車中的人便是國安府那名有着魔女之稱的統領。

國安府的名聲早已傳出,即使是民間百姓心中也是最恐懼的朝廷衙門。

所以,即使街上非常熱鬧,百姓幾乎是人山人海,但還是有不少百姓本能的避開這行車隊,距離儘量遠一些。

但是,即使是這樣,街上熙熙攘攘,這輛馬車一進燈市還是緩慢了下來,還常常被堵在中間。

這一方面,是因爲還有不少人不知道這是國安府大統領沈果兒的馬車。

另一方面,卻是因爲王君臨一直以來所表現出對百姓的重視,以及魏徵執掌的督察院鐵面無私,在大安國沒有誰敢驅趕歡慶的百姓,就算是左右二位宰相府的車仗今晚也不會。

但是三號只是看了一眼那輛馬車,便已經知道,今晚上那位國安府的統領沈果兒不在車內,車裡面只是一名跟沈果兒身形非常相似的女子。

三號目光如電,掃過附近人羣,很快在人羣裡面發現一個穿男子青袍戴着帷帽的女子,一塊輕紗從帽子上垂着,遮住了前臉,不過離得近還是能隱隱看到輕紗裡面的光景;不料垂紗裡面還有面巾蒙着大半張臉。

燈火雖然絢爛、但光線總比不上白天,很朦朧,只能模糊地看到一雙清冷深邃的眼睛,表示眼睛的主人不似尋常女子那般柔弱。

三號心想這位頭號獵物看起來很有趣,也很謹慎,將其殺之倒是有些成就感。

這樣想着,三號不着痕跡的便跟了上去,並且很快他就有了一些發現。

三號發現,沈果兒看似是一個人,但實際上,附近至少了二十多名高手隱隱相護,其中甚至足足有三名破功期的高手。

而沈果兒和那二十多名高手卻好似始終沒有發現暗中跟隨着的三號。

只是,三號暗暗跟着沈果兒一行路過一個十字路口時,異變突起。

先是三號從路邊上一名乾果攤子前走過時,那名他之前還路過此地看過一眼的攤販,突然不知從什麼地方抽出了一柄半尺長的長刀,閃電般砍向三號的腦袋,速度快如閃電,分明就是一名破功期的高手。

與此同時,從十字路口四面八方,足足有十多名高手向三號撲了過來。

而幾乎只比這十幾名高手慢了一剎那,之前暗中護送沈果兒的那二十多名高手也向這邊撲了過來。

三號大吃一驚,卻已經顧不上去思考自己是如何暴露的,身形如輕煙一般向一側牆角陰影中退去,躲開了大半高手攻擊的同時,手中出現一柄細劍,將六名高手一一擊飛,然後整個人猶如一條蛇一樣,速度飛快的滑上了牆頭,搶在第二波攻擊到來之前,竟然眼看着已經翻躍高牆而過。

然而,便在這時,不知什麼時候出現在路邊一家青樓中的沈果兒,隨手向這邊開了一槍。

三號感覺到了一股危機籠罩,身形竟然瞬間快了很多,猶如電蛇一般就要滑下城頭。

然而,三號的身法輕功雖然快如輕煙,全力施展時猶如鬼魅,但沈果兒打出的這一槍在如此短的距離下,射出卻是猶如瞬移一般,子彈剛一射出,便已經來到了三號的面前。

所以,當三號身形剛剛以極快的速度,猶如輕煙一般飄下牆頭的瞬間,身體卻已經猛然一頓,然後肩膀部位便有血花飄飛。

這一槍終究是讓三號受了傷,但也讓三號翻過了牆頭。

而以後者表現出來的輕功身法,肯定能夠借高牆之隔,迅速逃離。而揚州城足足有六十多萬人,要想再找到三號,實在是太難了。

因爲三號只要擺脫他們的視線,便可以在很短時間內變成另外一個人,以其高明的易容術,藏身在擁有六十萬人口的揚州城內,即使王君臨下了特旨,將揚州城門關閉一個月,全城大搜捕,要想將三號找出來,也是猶如大海撈針。

沈果兒派來的這數十名高手廝殺經驗何其豐富,這一點卻是瞬間便已經想到,心急如焚,狠不得身上插上翅膀,瞬間翻過高牆撲過去。

三號自然也是想到了這一點,所以,雖然肩膀上受了槍傷,但是身形快如輕煙的飄上了旁邊一丈高牆上的同時,心中也是微微鬆了一口氣。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牆的另一邊,面對着三號,卻是出現了一名身形魁梧,面相兇惡,跟個鐵塔似的青年劍客。

一個看起來有些兇惡的青年,拿着一把看似很尋常的長劍,由下而上,人劍合一,直刺三號胸口,劍尖瞬間便到了三號心口前一寸處。

剛剛僥倖逃得生天的三號在這突然出現的一劍面前,卻是臉色大變,死死盯着那個一無往前、人劍合一的青年劍客,瞬間身法已經發揮到極致,猶如一縷幽魂順着矮牆向左邊以極快的速度飄去。

然而不管三號如何躲閃,速度有多快,劍尖始終距離三號心口一寸,青年劍客和手中的劍好似被無形的線和三號連成了一體,隨着三號移動而動。

這青年劍客不是別人,正是大安國暴熊軍團的主將,國師聶小雨的兩位親傳弟子之一的李玄霸。

李玄霸是之前聶小雨派人請來的,這傢伙一聽可以打架,而且可能是非常厲害的高手,也不問具體什麼事情,便答應了沈果兒的要求,並且還乖乖的按照沈果兒的吩咐藏在這面牆之後。

若是王君臨在此處,定會對這李玄霸極爲羨慕甚至嫉妒,李玄霸此時施展的正是沈果兒傳授的劍法一道中境界達到極高處才能施展的精準鎖定,而這正是聶小雨講過的神算劍法一道中想要有所成就的前提。

也就是說李玄霸這個看起來傻乎乎的傢伙已經摸索到了神算劍法的門路,不愧是聶小雨的親傳弟子。

只是不知道聶小雨的另一名親傳弟子,駐守河東的旋風軍團的主將羅士信如今實力如何。

一息之間,三號和李玄霸在矮牆上移動近十丈距離,整個過程無聲無息,但二人精神、意志和內力真氣在這一息之內的消耗卻是極爲恐怖,臉色都已經極爲蒼白。

不過,李玄霸這傢伙的眼睛越來越亮,甚至已經亮如燦星,而三號雙眸中卻出現極爲少見的恐懼,是面臨生死的恐懼。

而高牆的另一邊,沈果兒派來的安全府的數十名高手已經趕來,若是三號再不脫身,他後面就再沒有機會了,要不當場被斬殺,要不被生擒。

電光火石間,三號一邊保持高速飄動,一邊一聲尖叫,嘴中吐出一枚細針,如一道極細電光一般,打在距離心口一寸的李玄霸的劍尖上。

這枚細針所打之處極爲玄妙,頓時讓李玄霸劍尖上劍意有了細微的縫隙和晦澀。

而趁此時間,三號手中細劍終於有機會出手,瞬間刺出,擊打在李玄霸的劍尖上,而三號本人則是拼了命的急退。

叮的一聲!

伴隨着李玄霸一聲長嘯,其臉色瞬間蒼白的毫無血色,嘴家更是溢血,但劍尖上卻是劍意大盛,與手中寶劍人劍合一之勢不變,身形和手中之劍不退不說,竟然還在瞬間變成了弩箭一般,直接進一步射出三號。

三號眸中閃過一抹決斷,手中細劍連同握劍的手臂同樣閃電般射了出去,迎向李玄霸。

但是,他的身體竟然在急速後退,與李玄霸的距離不斷拉大。

沒錯,三號的右臂竟然從其之前大臂槍傷之處齊齊斷開。

而且,那隻斷臂連同那柄細劍竟然在與李玄霸的長劍碰觸同時,突然直接爆炸,無數血肉骨頭和碎劍片猶如子彈一般向四周激射而去。

李玄霸臉色一變,手中長劍連忙舞成一片劍雨,急促的“叮叮噹噹”聲響之中,將所有血肉骨頭和碎劍片死死擋住了。

只是,有了這一耽誤,斷了一臂的三號已經藉着黑暗中的陰影,消失不見。

而這個時候,沈果兒派來的數十名安全府的高手才翻牆趕來。

過了一會兒,沈果兒也在一大羣人簇擁保護之下,親自趕了過來,只是看着三號爆炸的右臂留下的一地血肉,臉色異常難看。

沈果兒在國安府暗中的安排可不少,當發現附近有高手盯上國安府之後,沈果兒並沒有輕易行動,特別是猜測出對方可能是想要刺殺自己之後,立刻果斷設下了這個局。

動用了這麼多的高手,甚至還請來了李玄霸這個戰鬥狂人,本以爲十拿九穩的事情,甚至一定能夠將對方活捉。

結果,只是讓對方受了重傷,被其逃走了,甚至李玄霸也受了輕傷。

這樣的結果實在是大出沈果兒的預料之外,也讓她重新對暗中的敵人實力有了更高更精準的判斷。

…………

…………

PS:五千多字的一更深夜送上————若無意外,這本書將進入最後完本階段,估計會在六月底或者七月初完本,所以六月份很可能是本書的最後一個月,九孔厚着臉皮求一下月票和捧場——————

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王君臨帶來的恐懼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對程咬金的興趣第二十章 大軍攻城第二百七十八章 迷路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春秋使者的信第四百二十四章 少婦月狐第五百二十四章 殺出重圍第八百八十二章 都要弄到碗裡第三百零九章 追殺(五)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水戰(中)第九百二十一章 差點被嚇死的盧二爺第六百九十九章 決戰春秋使者第三百二十六章 後怕之極第九百八十三章 盧氏死士第一百七十七章 成爲主角的王君臨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武器裝備是第一戰力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第八章 波多法王第五百八十七章 宇文化及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殺戮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自信的大隋太子第八百三十八章 如今的武林公會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天災人禍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禁軍的絕望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該擴大地盤了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劉武周死第二百二十一章 無敵魚子默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如今的朝會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陽春三月下揚州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李世民的眼光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賊首們的想法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聶小雨和程咬金的故事第二百一十六章 斬首與相送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徐世績與李靖的全面交鋒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她是妖怪第五百四十章 劍奴第二百一十二章 又是坑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非去不可第六百二十章 春秋使者在何處第二十八章 夜襲第四百六十三章 車中密謀第八百八十八章 一騎黑氅紅塵第一千章零四章 農業“革命”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好一個徐世績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僥倖未死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女人的詛咒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突厥第一勇士第二百五十章 密謀第八百六十二章 怕死的楊廣第五百五十八章 殺出重圍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第一把火槍第七百三十四章 四大財源第七章 巷口擊殺第八百六十四章 宇文化及的威脅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夜敗第八百五十四章 天子西巡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陽山縣第八百五十一章 十萬民夫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心理戰與輿論戰第一百零一章 此子不凡第六百八十一章 瘋狂殺戮第七百八十六章 莫非是個傻子第二百三十六章 七彩蜘蛛第三百八十四章 謀反的證據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白翎島失陷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目光如炬的程咬金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戰力的差距來自於何處第七百零八章 幷州貴族們的想法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定都之辯和國號之爭第七百六十六章 藍衣衛府第四百九十五章 靠山王府第九百八十五章 最後的瘋狂(二)第六百二十九章 羣戰春秋使者第六百七十二章 殺出重圍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李世民接到的密信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朝野震驚第一百七十八章 輿論大戰(上)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猶如一場夢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作戰計劃第二十五章 平蘭縣大捷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大火燒了火神殿第八百二十四章 陳丹嬰的異狀第一千零九十章 王君臨的決定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狼狽逃竄的隋帝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殺敵有時候真的很容易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巫神殿與大巫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陽山關破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火燒峽谷第七百五十一章 血鬃馬被小雨揍了三次第四百三十二章 憤怒的蘇媚兒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一號之死第八百五十五章 六合御車第二百七十九章 骷髏軍初現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賊首們的想法第四百零六章 眉心的凸起第七百八十五章 彈劾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氣急敗壞的魏刀兒第四十章 信義公主第六百六十六章 王君臨的建議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場好戲
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王君臨帶來的恐懼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對程咬金的興趣第二十章 大軍攻城第二百七十八章 迷路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春秋使者的信第四百二十四章 少婦月狐第五百二十四章 殺出重圍第八百八十二章 都要弄到碗裡第三百零九章 追殺(五)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水戰(中)第九百二十一章 差點被嚇死的盧二爺第六百九十九章 決戰春秋使者第三百二十六章 後怕之極第九百八十三章 盧氏死士第一百七十七章 成爲主角的王君臨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武器裝備是第一戰力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第八章 波多法王第五百八十七章 宇文化及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殺戮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自信的大隋太子第八百三十八章 如今的武林公會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天災人禍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禁軍的絕望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該擴大地盤了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劉武周死第二百二十一章 無敵魚子默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如今的朝會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陽春三月下揚州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李世民的眼光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賊首們的想法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聶小雨和程咬金的故事第二百一十六章 斬首與相送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徐世績與李靖的全面交鋒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她是妖怪第五百四十章 劍奴第二百一十二章 又是坑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非去不可第六百二十章 春秋使者在何處第二十八章 夜襲第四百六十三章 車中密謀第八百八十八章 一騎黑氅紅塵第一千章零四章 農業“革命”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好一個徐世績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僥倖未死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女人的詛咒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突厥第一勇士第二百五十章 密謀第八百六十二章 怕死的楊廣第五百五十八章 殺出重圍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第一把火槍第七百三十四章 四大財源第七章 巷口擊殺第八百六十四章 宇文化及的威脅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夜敗第八百五十四章 天子西巡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陽山縣第八百五十一章 十萬民夫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心理戰與輿論戰第一百零一章 此子不凡第六百八十一章 瘋狂殺戮第七百八十六章 莫非是個傻子第二百三十六章 七彩蜘蛛第三百八十四章 謀反的證據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白翎島失陷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目光如炬的程咬金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戰力的差距來自於何處第七百零八章 幷州貴族們的想法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定都之辯和國號之爭第七百六十六章 藍衣衛府第四百九十五章 靠山王府第九百八十五章 最後的瘋狂(二)第六百二十九章 羣戰春秋使者第六百七十二章 殺出重圍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李世民接到的密信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朝野震驚第一百七十八章 輿論大戰(上)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猶如一場夢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作戰計劃第二十五章 平蘭縣大捷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大火燒了火神殿第八百二十四章 陳丹嬰的異狀第一千零九十章 王君臨的決定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狼狽逃竄的隋帝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殺敵有時候真的很容易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巫神殿與大巫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陽山關破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火燒峽谷第七百五十一章 血鬃馬被小雨揍了三次第四百三十二章 憤怒的蘇媚兒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一號之死第八百五十五章 六合御車第二百七十九章 骷髏軍初現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賊首們的想法第四百零六章 眉心的凸起第七百八十五章 彈劾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氣急敗壞的魏刀兒第四十章 信義公主第六百六十六章 王君臨的建議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場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