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十章:神武軍長史

bookmark

嚴莊帶着人準備經由興慶宮南面的春明門出城,那裡是趕往城東長亭最近的城門,在經過安興坊時,他忽然看着一隊鮮衣怒馬的甲士疾馳飛驃而過。而衆星捧月般被圍在當中的正是元一枕。

看着意氣風發的前下屬,嚴莊胸中不禁騰起了陣陣感慨,就在數日之前此人還是個在他面前唯唯諾諾的諂媚之徒,今日卻已經在長安城中趾高氣昂,縱馬飛馳了。

要知道,自打神武軍進入長安城以後,對城禁的管理是十分嚴厲,就算王公貴戚在沒有得到授權的情況下,同樣不得在大街上縱馬。此前秦晉的親信清虛子和鄭顯禮就因爲縱馬被施以鞭笞之刑,一點情面都沒得講。

直到鮮衣怒馬前呼後擁的元一枕消失在了東市大街的拐角處,嚴莊才收回了目光,又是禁不住一陣暗歎:時也運也命也,像元一枕那麼荒唐的事情,他自問是做不出來的,因而也自然與那千牛衛將軍一職無緣了。有些事是羨慕不來的,一種前所未有的失落感竟在不覺之間油然而起。

這是嚴莊宦海浮沉數十年來從未有過的,他向來以爲於權術一道上,沒有什麼事情是他做不到的,可現如今看來,還當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拋開這些心中吃味的情緒不談,嚴莊又想起一件事,元一枕昨天才履任千牛衛將軍一職,手下的班底不過是秦晉從神武軍臨時調撥過去的五十個人。而據他所知,這次重建千牛衛的編制,其人數當在千人上下,當此之時,元一枕不趕緊籌備着招募精銳,卻只顧着在大街上游走炫耀,僅憑招搖這一點恐怕就難以長久。

正所謂出頭的椽子先爛,元一枕想做勁草,然則風必摧之。

一念及此,嚴莊就收斂了心神,他所秉持的宗旨並非是不顧一切的向上攀爬,而是能夠在維持長久的基礎上穩步升上去。如果攀上高峰的下一步就是萬丈深淵,這種高峰他寧願永遠都攀不上去。從前在安祿山手下時,抱定的是這個宗旨,現如今投靠了秦晉,抱定的也依舊是這個宗旨。

一行人出了春明門,嚴莊才發覺這條通往潼關的官道上沒了往日的熙熙攘攘,沿途只有騎着馬的軍士不時的慢行而過。顯然,這是淨街了,由於有了兩次遇刺事件,壽安公主險些喪命,宗正卿、陳留王李素傑又血濺十王宅,這些都讓人過於緊張,所以不得不做出這種滋擾百姓出行的決定。

實際上,夏元吉和第五琦爲韋見素籌備了一個規模十分盛大的歡迎凱旋典禮,但在最後遭到了秦晉的反對,之該以幾位重臣陪同太子一併到長亭進行一場節儉而又不失體面的歡迎儀式。

如果按照夏元吉和第五琦鋪排的場面,至少要耗錢數十萬貫,而府庫中根本就沒有這麼多的結餘之錢,可供揮霍。

嚴莊一開始還想不通,第五琦這個副宰相向來以摳門著稱,恨不得一文錢掰開八瓣花,爲何在韋見素這件事上就轉了性呢?不過,他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關節,無非是夏元吉和第五琦因爲將韋見素得罪的狠了,現在見人家攜穩定江南之功而返,試圖緩和雙方的關係而已。

京兆尹雖然權重,顯然還沒到宰相臺府的級別,所以沒有通知他也不奇怪。不過,嚴莊還是有另一番理解,也許是夏元吉和第五琦看不慣他,有意無意的排擠也未可知呢。

想到自己這種不尷不尬的處境,嚴莊的心裡就像吃了沙子一樣糾結。能夠在長安這麼複雜的官場環境下屹立不倒,並存活下來的人,都是不世出的人才啊。反正,嚴莊是覺得有些夠了,不管立場如何,心懷的目的如何,總要有着許許多多的派系和勾心鬥角。就算像秦晉這般開明的人來掌權,也一樣不能免俗,必須投身到這一潭渾水的鬥爭當中去。

十里的路程很快就走完了,入眼處盡是密密麻麻盔明甲亮的神武軍軍士,嚴莊試圖在其中找出長亭所在的位置,以及秦晉所在的位置,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而這一路上,又有數不清的巡查遊騎上前來盤問,如果他不是京兆尹,又身具緊急公務,恐怕就要被當場驅逐了。

嚴莊自打到了長安以後,總有一種說不清大不明的感覺,那就是朝廷原有的官僚體系正在無聲當衆被一點點的排擠到權力邊緣沒取而代之的則是一部分人,一部分依附於神武軍而存在的人。

這其中的典型就是夏元吉和第五琦,而此前一直遊離於神武軍體系之外的京兆府則被或多或少的架空了。原本很多屬於京兆府份內職權事務也都被神武軍另行成立的相關官署所分擔。

比如這次由長安城向東十里的淨街居然與京兆府沒有半點關係,甚至連通知都沒有通知一下。按照舊制和慣例,京兆府管轄長安、萬年兩縣,這些事就算由其他官署主導,也必須通知京兆府並得到京兆府的配合與允許。

想到京兆府這種尷尬的處境,嚴莊覺得自己還是有點好高騖遠了,至少在當前還是要以改善京兆府的地位爲第一要務,只有攬回那些漸漸丟掉的權力,一切纔有可爲。

就在這短短的十里路上,嚴莊做出了一個既貼合現實又不難實現的決定。

很快,便有相關的軍吏將嚴莊領到了秦晉所在的位置。由於汲取了此前遇刺的經驗,迎接的地點實際上比照長亭的廢墟還向東推延了三裡,諸位重臣們都站在路邊翹首企盼,期待着韋相公的車馬趕緊回來,許多人因爲久站而推上血脈不通,只得不時的悄悄跺跺腳,以緩解麻木的感覺。

剛剛有人來報,由於渭水桃花汛,再加上連日陰雨,官道上許多地方都泥濘難行,韋見素的車馬至少還要等上兩個時辰才能抵達長安近郊。

得知是這種情況,幾位重臣們也忍不住竊竊私語起來,再這麼站下去恐怕半條命都要交代在這裡了!於是,秦晉又命人搬擡來了胡凳、胡桌以供官員們休息,同時又命人燒水沖茶以解口中乾渴。

嚴莊正好趕在了這個當口,秦晉看到他時還是有點意外。以他的安排,京兆府事權極重,他們這幾位重臣離開了,總得有人留在城內坐鎮,嚴莊雖然於長安官場的資歷不夠,然則卻是個極有能力的人,就算有突發事件相信也能夠很好的進行應變。畢竟能夠在安祿山手底下長盛不衰的人,又怎麼可能是庸碌之才呢?

“大尹如何也來了?”

嚴莊趕忙湊了上去,又緊張的看了看左右。秦晉便知道他又機密事宜稟報,便示意身旁的衛士後退五步開外,以確保他和嚴莊之間的談話不會有第三個人聽到。

“長安城進來一連串的謀逆事件,負責背後牽線運作的人已經知道是誰了,長樂公主親口招供!”

“招了?”

秦晉沒想到案情的進展會如此順利,但又見嚴莊一臉的嚴肅,便意識到,這個居於幕後聯絡指揮的人怕是不一般,他便做好了相應的準備。

“說吧,是誰?”

“神武軍長史,陳千里!”

當神武軍三個字從嚴莊的口中吐出時,秦晉的心跳已經驟然加快,又當陳千里三個字說出來,他的身體幾乎已經哆嗦的顯而易見了。對陳千里這個名字,秦晉既感到震驚,又覺得理當是此人。他們之間的恩怨已經糾葛了數年之久,看來依舊不能化解陳千里胸中的心結啊!

“是陳千里無疑?”

“口供詳實,只等拿人拷問,便知真假!不過,陳千里畢竟是神武軍長史,沒有答覆手令鈞命,下吏不敢輕舉妄動!”

“田承嗣何在?”

“末將在!”

“你現在立即與嚴大尹返回長安,從西內苑兵營中調兵三千,無論大尹捕拿何人,必須無條件配合!”

“這……末將敢問,大夫欲捕拿何人?”

田承嗣與嚴莊都曾在安祿山麾下待過,知道嚴莊不是個省油的燈,便希望秦晉能夠做出最終指示,而不是聽從嚴莊的命令拿人。這當然是他不想萬一出了紕漏以後被對方拿來做背鍋之用。

秦晉思忖了一下,低聲道:

“神武軍長史,陳千里!”

“是他?”

田承嗣面露震驚之色,禁不住失聲反問了一句。但他馬上就意識到了自己的失態,又趕緊表態:

“末將謹遵大夫鈞命!”

嚴莊帶着田承嗣疾奔長安城,在此之前田承嗣早就安排快馬信使往西內苑軍中調兵,等他們抵達春明門時,三千兵馬已經在城外列陣以待了。

看到此種情景,嚴莊暗暗歎服神武軍訓練有素,軍紀嚴明。

陳千里日常的辦公地點在神武軍中軍帥堂的別院,平時僅有護軍百人。儘管就連這百人護軍都由中軍主將統一提調,然則陳千里畢竟在神武軍內做長史多年,無論人脈或威望都是有的,而且還不低。萬一他知道事情敗露,而做出了垂死掙扎的舉動,又該怎麼辦?

所以,必要的準備還是應當做的詳盡周全!

第八百八十一章:囚室見刺客第七百一十九章:宰相的疑惑第六百九十一章:隱隱欲廢立第一百三十四章:寺中有貴客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深入圈套中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對牛在彈琴第四百六十七章:使君驚四座第七百六十九章:不應有難堪第五十章:磨刀向虎狼第五百七十七章:暗自有勾結第一千一十八章:軍法與人情第六百六十章:宰相被糊弄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絕命只一戰第三百二十九章:輕敵中詭計第一百五十一章:離間君與臣第一百一十五章:天子言又止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馬赫迪之劍第六百五十二章:禍從天上來第二百九十二章:究竟誰中計第六百三十二章:王子的變化第一百七十八章:心急亦錯判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內憂與外患第三百三十七章:忠良訴冤魂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敢死破敵陣第一千九十六章:重心將轉移第二百七十一章:兄弟再相見第三十一章:奇襲高麗奴第八百九十八章:火燒大明宮第一百五十八章:二子同乘舟第九百二十五章:竇憲的打算第七百二十九章:將相起爭執第一千四十五章:小荷露尖角第八百一十章:嶺上的爭執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波斯人之殤第一千一百零四章:石砲入敵營第四百六十六章:使君語驚人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巧計安軍心第九百零七章:權相的權謀第三百六十二章:城外有混戰第六百四十七章:平白又樹敵第九百四十九章:天長路漫漫第四百八十五章:有驚卻無險第五百一十二章:直入風陵關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劍指伊拉姆第二百九十九章:沽名又釣譽第一千二百十七章:驚魂一夜間第一千三百三十章:殘酷向北方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波斯波利斯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聞風便喪膽第六百一十一章:皇后是主謀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終於要離開第六百九十五章:亂上又添亂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拉伊的反抗第一千五十一章:杞人之憂天第八百五十六章:節帥突現身第四百五十四章:老翁直諫言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波斯王之悟第五百一十八章:澄城將不守第九百四十三章:忍氣又吞聲第五百二十一章:新軍顯頹勢第一百六十章:疑慮重重生第三百二十九章:輕敵中詭計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圍殲神武軍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內憂與外患第一千一百六十章:忠實的僕人第一百四十四章:出人意表時第三百五十九章:雙管齊下也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真相大白時第二百九十八章:使君難入眠第八百九十五章:皇帝之廢立第四百一十八章:花槍顯神威第七百三十八章:叛軍終露面第一千三百零七章:行事反其道第二百章:邪術難惑上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可薩出英雄第六百四十六章:亂起突然間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總督的反擊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波斯人之殤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變起米底亞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庫思老之失第四百四十八章:官民盡投降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正平王造反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惡虎終還山第一千七十七章:河東蠢欲動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不祥的兆頭第八百四十六章:天道不足畏第九百九十章:竇嘉欲從軍第四百章:君臣誠可恨第七百五十九章:殺與不殺間第一千九十三章:史賊終圍城第六百九十章:祖孫夜相見第九百二十三章:醒來墮噩夢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當及時行樂第四百三十二章:胡將走末路第七百一十八章:敗兵覓無蹤第二百六十五章:佳人雙淚垂第六百七十章:天下無雙全第三十七章:驚悉爲長史第十九章:胡將引兵來第五百一十七章:城門被衝破
第八百八十一章:囚室見刺客第七百一十九章:宰相的疑惑第六百九十一章:隱隱欲廢立第一百三十四章:寺中有貴客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深入圈套中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對牛在彈琴第四百六十七章:使君驚四座第七百六十九章:不應有難堪第五十章:磨刀向虎狼第五百七十七章:暗自有勾結第一千一十八章:軍法與人情第六百六十章:宰相被糊弄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絕命只一戰第三百二十九章:輕敵中詭計第一百五十一章:離間君與臣第一百一十五章:天子言又止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馬赫迪之劍第六百五十二章:禍從天上來第二百九十二章:究竟誰中計第六百三十二章:王子的變化第一百七十八章:心急亦錯判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內憂與外患第三百三十七章:忠良訴冤魂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敢死破敵陣第一千九十六章:重心將轉移第二百七十一章:兄弟再相見第三十一章:奇襲高麗奴第八百九十八章:火燒大明宮第一百五十八章:二子同乘舟第九百二十五章:竇憲的打算第七百二十九章:將相起爭執第一千四十五章:小荷露尖角第八百一十章:嶺上的爭執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波斯人之殤第一千一百零四章:石砲入敵營第四百六十六章:使君語驚人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巧計安軍心第九百零七章:權相的權謀第三百六十二章:城外有混戰第六百四十七章:平白又樹敵第九百四十九章:天長路漫漫第四百八十五章:有驚卻無險第五百一十二章:直入風陵關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劍指伊拉姆第二百九十九章:沽名又釣譽第一千二百十七章:驚魂一夜間第一千三百三十章:殘酷向北方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波斯波利斯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聞風便喪膽第六百一十一章:皇后是主謀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終於要離開第六百九十五章:亂上又添亂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拉伊的反抗第一千五十一章:杞人之憂天第八百五十六章:節帥突現身第四百五十四章:老翁直諫言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波斯王之悟第五百一十八章:澄城將不守第九百四十三章:忍氣又吞聲第五百二十一章:新軍顯頹勢第一百六十章:疑慮重重生第三百二十九章:輕敵中詭計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圍殲神武軍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內憂與外患第一千一百六十章:忠實的僕人第一百四十四章:出人意表時第三百五十九章:雙管齊下也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真相大白時第二百九十八章:使君難入眠第八百九十五章:皇帝之廢立第四百一十八章:花槍顯神威第七百三十八章:叛軍終露面第一千三百零七章:行事反其道第二百章:邪術難惑上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可薩出英雄第六百四十六章:亂起突然間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總督的反擊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波斯人之殤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變起米底亞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庫思老之失第四百四十八章:官民盡投降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正平王造反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惡虎終還山第一千七十七章:河東蠢欲動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不祥的兆頭第八百四十六章:天道不足畏第九百九十章:竇嘉欲從軍第四百章:君臣誠可恨第七百五十九章:殺與不殺間第一千九十三章:史賊終圍城第六百九十章:祖孫夜相見第九百二十三章:醒來墮噩夢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當及時行樂第四百三十二章:胡將走末路第七百一十八章:敗兵覓無蹤第二百六十五章:佳人雙淚垂第六百七十章:天下無雙全第三十七章:驚悉爲長史第十九章:胡將引兵來第五百一十七章:城門被衝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