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使君有對策

bookmark

一直等到天色過午,也不見高仙芝到關城中來,邊令誠再難抑制住胸中的怒意。哥舒翰是出了名的飛揚跋扈,在他手下吃盡苦頭也就算了,現在連一向對自己恭敬有加的高仙芝都如此拿捏作態,真真是不可再忍。

於是乎,邊令誠帶着一干剛剛網羅的親信,怒氣衝衝的趕往軍營,打算給高仙芝來一出下馬威。孰料,沒等他給高仙芝下馬威,把守轅門的旅率卻先給了他一個下馬威。

“站住,閒雜人不得亂闖軍營,違者格殺勿論!”

邊令誠更是怒火攻心穿頂。

“老子是邊令誠!”

那旅率卻仍舊是一副冷冰冰的模樣,“不管是誰,無大帥手令,不得任意出入!”

這番話不說還好,說了出來正好就讓邊令誠逮到了錯處。他一指遠處潼關城牆,不屑的說道:

“大帥的首級都掛在城牆上了,他的軍令,誰還敢執行?”

當初哥舒翰爲了阻止邊令誠對軍中事務指手畫腳,特地爲針對邊令誠加了一條軍法,那就是沒有大帥的手令,不得任意出入軍營。也就是說,邊令誠要想入軍營,必須從哥舒翰那裡獲得許可。

等到邊令誠真去請求許可,哥舒翰甚至連面都不見,就讓人擋了出去。偏偏這道軍令只針對了邊令誠,邊令誠親眼所見,校尉旅率們根本用不着出示手令,就可以任意出入。

哥舒翰欺人太甚,邊令誠啞巴吃黃連,他當然知道,這苦註定了沒處訴說。

直到哥舒翰授首以後,邊令誠總算可以不遵守禁令在軍營中任意出入了,也算是撒着歡的過了把癮。但好景不長,今日居然又被人以這則軍令攔在了轅門外面,他如何能不火冒三丈?

“高相公履任大元帥,交代下來,所有軍令一如哥舒老相公在世!”

“胡說,哥舒翰是逆賊,是叛黨,你就不怕被牽進哥舒老賊一黨?”

邊令誠虛言恫嚇,那旅率仍舊面不改色,但一雙漆黑的眸子裡卻射出了徹骨的仇恨。

“這話是高相公說的,某不過是轉述而已!”

言下之意,讓邊令誠找高仙芝算賬去!

邊令誠真想揪着高仙芝的衣領子,質問他如何敢怎麼對他。但是,他現在連軍中轅門都進不去,又如何去揪高仙芝的領子呢?

在轅門外磨破了嘴皮子,邊令誠也沒能踏進營中半步,甚至還被重弩疾射所警告,再靠近轅門就不問身份,一律射殺。

無奈之下,邊令誠帶着一干親信返回潼關。誰知潼關城門竟已緊緊關閉。

邊令誠沒好氣的命令城上守將趕快開城,心中卻暗暗嘀咕,今日莫非沒看好黃曆,不宜出門?

誰知城上的守將卻無可奈何的回答道:“邊將軍息怒,剛剛得了高相公軍令,即刻封城,清查奸細,不得高相公手令,任何人不得出入!”

被堵在了城外的邊令誠只徒然的咬牙切齒,欲哭無淚……

……

哥舒翰被殺的消息在三日後傳到了馮翊郡。

對於這個結果,早就在秦晉的意料之中,一種前所未有的悲觀情緒瀰漫在他的左右。唐朝終於開始大肆誅殺重臣大將了,現在是哥舒翰,那下一個會是誰呢?

高仙芝接替哥舒翰爲兵馬元帥的消息則比哥舒翰被殺的消息晚了半日傳到馮翊郡。這讓秦晉更是心驚肉跳,一條脈絡似乎在他的眼前逐漸清晰。

此時此刻,秦晉前所未有的感受到了自己對局面發展的無能爲力,雖然就個人而言,他的成就遠超尋常人,但終究是掌握得了自己的命運,難以掌握大局的發展。

而且,老天似乎就在捉弄他一般,明明他擔心哥舒翰會遭到楊國忠的暗算,於是不顧行蹤敗露的危險到潼關去提醒哥舒翰,然則結果卻比預想中更惡劣了百倍千倍。

事後,秦晉與盧杞等人商議天子處死哥舒翰的根本原因,馮翊郡長史嚴倫直言不諱,“哥舒翰殺了衛伯玉,奪了新軍,天子表面上滿不在乎,實則便在此後動了殺心!”

人們都知道,新軍表面看是受命於楊國忠重新組建,實際上乃是天子再不信任長安的禁軍,又對出身自隴右的神策軍疑慮重重,在這種情況下,新軍的問世,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取代北衙三軍與神策軍。但哥舒翰不管不顧的殺了主將衛伯玉,又將整個新軍奪在手中,以天子的性子,又怎麼可能再留着哥舒翰呢?

說到底,是哥舒翰的愚蠢葬送了他的性命。

這些隱秘事於旁人都諱莫如深,秦晉於苦悶之下反而不管不顧的欲郡守府中堂,與各屬官公開討論。

屬官們絕大多數都面面相覷,不敢說一句話一個字,生怕被沾到了晦氣,萬一無辜牽連進去,那纔是冤枉呢。

只有郡守府長史嚴倫,毫不避忌的分析着哥舒翰的取死之道,將一衆人等嚇的恨不得堵住了耳朵,只恨自己聽的清清楚楚。

就連盧杞都覺得,秦晉此舉似有不妥,郡守府的屬官們可不是鐵板一塊,其中說不住就還有人心懷崔亮,萬一揭發出去,雖然不至於丟官去職,但又何必橫生枝節呢?

“使君,末將剛剛記起,河渠使遣了人來,有要事相商。”

盧杞的本意是藉故讓秦晉離席,但秦晉卻大手一揮。

“河渠不是軍務,不必急於一時,先讓他等着!”

說罷,秦晉站起身環視了一週,然後一字一頓的宣佈:

“就在剛剛,秦某得到了軍前密報,皇甫恪又劫了咱們河工營的糧食。”

一言既出,立如一時激起千層浪,大家都知道皇甫恪厲害,自家郡守能與其打個平手已經實屬不易,現在頻頻有軍糧被劫,實在不是個好兆頭。

果不其然,秦晉的話再次讓所有人多將心提到了嗓子眼。

“秦某決意,與皇甫恪決戰,從今日開始,望各位戮力同心,直至徹底平定皇甫恪之亂。”說到此處,秦晉起身,鄭重向前一揖。“秦某拜託諸位了!”

郡守府衆屬官哪能看着長官躬身作揖,而無動於衷呢?一個個都像屁股下面多了燒紅的鐵板一樣,紛紛從榻上彈了起來,對着秦晉亦是躬身作揖。

“使君言重了,卑下等責無旁貸!”

在近乎於演戲一般的相互施禮之後,秦晉終於結束了這場令所有人都如坐鍼氈的會議。

眼看着衆屬官們摸着額頭冷汗紛紛離場,盧杞留了下來,他一瞥眼卻瞧見嚴倫也沒有起身,在榻上猶豫着,似乎有話要說。

“嚴長史可還有要事?”

嚴倫摸着頭上的汗水,尷尬笑道:“卑下留下來,實在是有不得不說之言,若不說,唯恐使君有池魚之殃啊!”

盧杞對嚴倫這種朝三暮四之人本就看不上,現在又看他危言聳聽,更是難掩心頭厭惡,便硬生生的把後話憋了回去。嚴倫等着盧杞發問,自己正好可以藉機將憋在心裡的話說出來,孰料對方卻不搭茬了。他只好悻悻的又坐了回去,等着秦晉開口動問。

秦晉早就發覺了嚴倫的異常之處,他今日不管不顧的公開談論哥舒翰的取死之道,一定另有深意。這個人心思和智商都不簡單,否則很難在崔亮那種人手下一干六年。

直到聽了嚴倫和盧杞的對話,秦晉終於明白了此人的目的。

嚴倫竟然打算投靠自己,秦晉自己都被這個想法嚇了一跳。像嚴倫這種人,無論從哪一方面,都不是個可以與之共論大事的人,但秦晉偏偏就覺得,不妨一試。

“嚴長史,有話但說無妨!”

嚴倫等的就是這一刻,起身對着秦晉一揖到地。

“請使君早做籌謀,哥舒翰授首,天子一定會遣人問責使君,到那時,難免爲有心人所乘,走馬換將,亦有可能!”

“甚?走馬換將?”

沒等秦晉說話,盧杞騰的跳了起來,面色劇變。他當然明白什麼是走馬換將,那就是朝廷以神武軍剿賊不利爲由,奪去了秦晉手中的兵權。秦晉本來就是地方郡守,按規矩不得掌握軍權,掌握軍權的都是天子欽賜旌節的節度使。

難道天子有意在馮翊設節度使一職?這個想法在盧杞的腦袋裡跳了出來,不免有些心驚肉跳。他不再說話,倒要看看嚴倫肚子裡究竟裝着什麼東西。

嚴倫的說法其實與秦晉正不謀而合,今日秦晉在內堂會議之上公開宣佈要與皇甫恪決死一戰,就是在未雨綢繆。

但是,出於謹慎起見,秦晉只對嚴倫的說法表示贊同,而沒有將話題繼續深入。這讓嚴倫大有憋悶之感,就像胸口塞了一團東西,吞不下吐不出,準確說是不吐不快。

今日既然已經引開了話頭,豈有半途而廢的道理,於是嚴倫心一橫,終於將所想和盤托出。

“秦使君還在猶豫嗎?只怕天子的中使已經在路上了,如果再不做對策,只怕,只怕哥舒翰就是前車之鑑啊!”

盧杞當即起身將面前几案踢倒:“嚴倫,你究竟是何居心?”

第九百八十四章:宰相觀稀奇第九百二十六章:轉機再出現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馬赫迪殿下第九百一十八章:逃出長安城第六百三十四章:隱晦之交鋒第五章:青史誰不見第一千六十八章:心累方回家第九百二十四章:大相的虛弱第四百九十三章:原來是虛驚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馬赫迪殿下第一百六十六章:轉機難預料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奸商有諫言第五百章:設計逼宰相第五百六十四章:城下萬古枯第六百八十二章:大夫失蹤了第一千四百零四章:難逃的宿命第一千四十九章:兩相皆勸進第七百四十七章:終得知真相第二百三十三章:君臣再相見第八百八十八章:逃出長安城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刺殺重臣也第一千五十九章:少尹又升官第一千四百零六章:奪回埃蘭城第一千三十八章:巴結反成拙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草原有雄鷹第一百六十六章:轉機難預料第四百七十一章:曳落河來了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意奪大纛旗第五十八章:峰迴且路轉第九百五十六章:公審快人心第三百八十三章:矛盾難調和第一千二百十二章:再借鬼神力第八百八十三章:引出神秘人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親見前總督第五十二章:插柳竟成蔭第五百五十四章:反攻終開端第四百四十八章:官民盡投降第一千四百零四章:難逃的宿命第五百八十二章:內部有雜音第一百八十一章:骨肉不相認第五百五十一章:秦晉的憂心第二百八十章:長史欲割肉第一百二十七章:夜攔宰相車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哈里發之怒第四十八章:叛將蠢如彘第九百三十三章:長安空城計第四百三十章:神武伏胡兵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拉伊的反抗第二百三十九章:宰相鑽狗洞第二百三十章:原形始畢露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覆滅在眼前第五百五十二章:意外的深談第四百六十六章:使君語驚人第九百九十七章:房李歸長安第六百零五章:欺人厚道也第一百六十七章:演武爲角力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直抵埃蘭下第九百五十一章:假天子出家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莫名的使者第三百一十五章:皇甫興師來第五百六十一章:夜焚賊軍械第一千一百四十章:異域勝唐朝第九百一十一章:成事在老天第一百零四章:以退便爲進第四百七十二章:苦心立皇營第一百四十九章:玉人思鄉重第八百九十七章:大難各自飛第一千九十一章:梟雄入窮途第一期前一百四十七章:化險而爲夷第五百七十八章:反擊已開端第八百一十八章:輕敵終入險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丞相有野望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興風難作浪第八百五十八章:大哉神武軍第八百二十四章:再次有謀劃第七章:鼓角動新安第三百三十四章:危機如形影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大斗拔谷也第一千七十九章:沙場爲國死第七百六十九章:不應有難堪第七百五十八章:山川一片好第六百六十八章:太守甘受戮第一千四百零三章:俘虜不甘心第四百二十五章:蕃將巧獻計第一百九十七章:將心比他心第七百九十八章:爆炸收奇效第二百四十一章:熊熊無名火第一千一百七十章:張掖之憂慮第七十一章:驚弓之鳥雀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優素福反擊第七百五十八章:山川一片好第三百二十五章:軍法治民夫第八百三十七章:欲毀洛陽城第九百八十二章:報復反成拙第九百一十五章:浪蕩且迴旋第一百一十六章:聲名兩不同第六百八十五章:抽絲繭自開第八百二十六章:君臣各鬼胎第八百三十一章:小人雙計議第七百二十九章:將相起爭執
第九百八十四章:宰相觀稀奇第九百二十六章:轉機再出現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馬赫迪殿下第九百一十八章:逃出長安城第六百三十四章:隱晦之交鋒第五章:青史誰不見第一千六十八章:心累方回家第九百二十四章:大相的虛弱第四百九十三章:原來是虛驚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馬赫迪殿下第一百六十六章:轉機難預料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奸商有諫言第五百章:設計逼宰相第五百六十四章:城下萬古枯第六百八十二章:大夫失蹤了第一千四百零四章:難逃的宿命第一千四十九章:兩相皆勸進第七百四十七章:終得知真相第二百三十三章:君臣再相見第八百八十八章:逃出長安城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刺殺重臣也第一千五十九章:少尹又升官第一千四百零六章:奪回埃蘭城第一千三十八章:巴結反成拙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草原有雄鷹第一百六十六章:轉機難預料第四百七十一章:曳落河來了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意奪大纛旗第五十八章:峰迴且路轉第九百五十六章:公審快人心第三百八十三章:矛盾難調和第一千二百十二章:再借鬼神力第八百八十三章:引出神秘人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親見前總督第五十二章:插柳竟成蔭第五百五十四章:反攻終開端第四百四十八章:官民盡投降第一千四百零四章:難逃的宿命第五百八十二章:內部有雜音第一百八十一章:骨肉不相認第五百五十一章:秦晉的憂心第二百八十章:長史欲割肉第一百二十七章:夜攔宰相車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哈里發之怒第四十八章:叛將蠢如彘第九百三十三章:長安空城計第四百三十章:神武伏胡兵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拉伊的反抗第二百三十九章:宰相鑽狗洞第二百三十章:原形始畢露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覆滅在眼前第五百五十二章:意外的深談第四百六十六章:使君語驚人第九百九十七章:房李歸長安第六百零五章:欺人厚道也第一百六十七章:演武爲角力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直抵埃蘭下第九百五十一章:假天子出家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莫名的使者第三百一十五章:皇甫興師來第五百六十一章:夜焚賊軍械第一千一百四十章:異域勝唐朝第九百一十一章:成事在老天第一百零四章:以退便爲進第四百七十二章:苦心立皇營第一百四十九章:玉人思鄉重第八百九十七章:大難各自飛第一千九十一章:梟雄入窮途第一期前一百四十七章:化險而爲夷第五百七十八章:反擊已開端第八百一十八章:輕敵終入險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丞相有野望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興風難作浪第八百五十八章:大哉神武軍第八百二十四章:再次有謀劃第七章:鼓角動新安第三百三十四章:危機如形影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大斗拔谷也第一千七十九章:沙場爲國死第七百六十九章:不應有難堪第七百五十八章:山川一片好第六百六十八章:太守甘受戮第一千四百零三章:俘虜不甘心第四百二十五章:蕃將巧獻計第一百九十七章:將心比他心第七百九十八章:爆炸收奇效第二百四十一章:熊熊無名火第一千一百七十章:張掖之憂慮第七十一章:驚弓之鳥雀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優素福反擊第七百五十八章:山川一片好第三百二十五章:軍法治民夫第八百三十七章:欲毀洛陽城第九百八十二章:報復反成拙第九百一十五章:浪蕩且迴旋第一百一十六章:聲名兩不同第六百八十五章:抽絲繭自開第八百二十六章:君臣各鬼胎第八百三十一章:小人雙計議第七百二十九章:將相起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