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章:黑煙滾滾來

bookmark

自打長安保衛戰以後,秦晉就已經很少直接指揮戰鬥了,今次長安告急,像楊行本、裴敬這些人都各有重任,實在找不到合適的人選,數來數去便只有親自出馬了。

這一次秦晉連一向不離左右的烏護懷忠都派到了第一線,可見其可用之人的緊張程度,再另一方面也足以證明對此番大戰的重視。

“火器營可趕上來了?”

“探馬剛剛回報,火器營距離此地只有十里不到的路程!”

潼關以東的神武軍,秦晉只帶回了清虛子的火器營,因爲他知道,除了自己以外,其他人對這種新鮮事務並不適應,一旦有警,第一反應還是唐朝軍隊傳統的那一套。換言之,空有如此利器卻不得使用之法,其戰鬥力甚至還不如普通的盜匪。

不過,火器營也有火器營的弱點,由於組建之初其兵員就是其他各營挑選剩下的邊角餘料,所以無論體力和耐力上相較於普通戰兵都差了不少,是以行軍速度就難以跟得上神武軍的平均水平。再者,火器營的戰鬥力嚴重依賴後勤補給,行軍之時,往往還要車載馬馱着數量可觀的*與一應火器。

這些東西又進一步拖累了火器營的行軍速度。所以,秦晉領着大隊人馬在這處無名山谷停駐了已經有兩個多時辰,他們還在路上龜爬一樣的前進。

雖然火器營走得慢,但秦晉並不着急,壓軸的往往都是最後出場,所以他多得是時間去等。

“去告訴清虛子,火器營加速行軍,埋伏在吐蕃賊兵潰逃的必經之路,務必殺傷其三成以上的有生力量!”

戰陣之上,絕大多數情況之下,若能殲敵兩成就已經是了不得的戰績了。原因無非是潰兵一旦散開逃命,追殲就變得不可預料了,能斬下多少首級,則全看當日的運氣如何。

火器營的拿手好戲就是埋伏,堵截,只要預判好了路線,事先埋設佈置好霹靂炮,其所能達到的效果絕對是出人意料的。

步騎大軍齊頭並進,秦晉也將自己的中軍再度向西挪了三裡地,這個距離已經是他可以靠近戰場的極限。再想靠近,跟在他身邊的部將們都極力反對,畢竟秦大夫一人身系千萬人安危,又怎麼能輕易的身臨不可預料的險境呢?

秦晉也知道距離戰場近了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意外,數萬大軍分路出擊,留下來拱衛中軍的人馬僅僅數千人而已,如果有吐蕃兵馬誤打誤撞的衝殺了上來,一旦不敵,後果將是難以估量的。

最先出動的幾乎都是秦晉從潼關帶來的神武軍,他們九成以上都是裴敬的部屬,緊隨其後的則是半路倒戈的神策軍與左武衛。之所以將這些人放在第二梯隊上,也其自身的戰鬥力和軍心士氣使然。

說到底,在秦晉心裡,帶上這些人唯一的作用也就是看起來人多,以壯聲勢。然則,雖然神策軍與左武衛的殘部戰鬥力有限,依然被安排在了單獨的一個方向上。爲了防止吐蕃潰兵向北方奔逃,取道朔方返回高原,這將近五萬人馬被佈置在了通往永壽、奉天一線的關鍵位置。

就算他們無法圍堵潰兵,只要能夠起到遲滯的作用,就算他們已經達成了任務。

此時依然是深秋,一陣陣的西風颳了起來,已經有了寒意,戰馬與大軍的行進揚起了漫天的塵土,秦晉也夾在其間,隨着中軍緩緩西進。

身邊一隊隊過去的都是身着十六衛禁軍號坎的原神策軍士卒,正巧一隊人馬疾行過來,領頭的正是中護軍竇嘉。

實際上,秦晉的大纛旗早早的就出現在了衆人的視野中,竇嘉急着趕路,也是有意要見一見他。

與此同時,秦晉也發現了竇嘉。

“末將竇嘉,拜見秦大夫!”

竇嘉以最快的速度下馬行禮,由於有了斬殺作亂賊首的功勞,所領的人馬已經由兩千餘人擴充到了一萬餘人,除了神策軍中不屬於邵仲莊與唐審行的非嫡系人馬,還有不少是被打散了的左武衛殘部。秦晉將這些人重新做了簡單的整編,一律交給了他率領。

邵仲莊雖然不滿,但至少秦晉沒有動他手底下的人,是以也沒有公然反對。

“不必下馬行禮,軍務要緊,必須按時抵達預定位置,否則錯過了時機,咱們今日的行動可就功虧一簣了。”

秦晉一面上前扶起竇嘉,一面肅容叮囑,現在不是客氣的時候,該提醒到的一點都不能馬虎。

竇嘉鄭重的點頭應諾,一面又拉過了跟在他身後的韓豹。

韓豹也馬上要作揖,奈何其身上的鐵甲有三十餘斤,既笨且沉,腰彎了一小半就說什麼也彎不下去了。於是他只得勉強三躬,看起來不倫不類有幾分滑稽。

“末將韓豹……早就聽說秦大夫智勇雙全,乃不世出的大英雄,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韓豹是個口拙的人,便將事先打好的腹稿背了出來,這種明晃晃又不合時宜的馬屁惹得秦晉身邊一衆人差點笑出聲來。

“韓豹將軍果然勇武,秦某在這裡預祝兩位旗開得勝!”

實際上,在這大庭廣衆的環境裡,秦晉也沒什麼私話好叮囑,也只能說些冠冕堂皇的話以助聲威。

果不其然,竇嘉、韓豹兩人的部署見秦大夫親自爲他們助威,都興奮而又激動的高呼了起來。

“秦大夫萬歲,此戰必勝……”

一時之間,竟也使得軍心沸騰,士氣如虹。

中軍西移兩裡之後,便已經遙遙可見遠處的金城城牆,秦晉特地將中軍駐紮在了一處山坡的山腰之處,如此一來正可俯瞰整個戰場。

“秦大夫,秦大夫……”

遠處遙遙傳來高一聲,低一聲的呼喚,不用去看來人秦晉也知道是誰。

清虛子打馬提鞭趕了過來,他也是被火器營龜爬一樣的行軍速度急的滿頭是汗,又怕誤了秦晉的安排,是以急着趕過來,以便親自商議一番。

秦晉將他的佈置簡明扼要的描述了一遍,告訴清虛子,他唯一的任務就是多殺傷殘敵。

對此,清虛子還有些不滿。

“貧道急着趕過來,不想竟是些拾人牙慧的活……”

秦晉則幽幽然道:

“以咱們入關人馬的實力,絕對難以和吐蕃人抗衡的,說到底都是在拾人牙慧呢!”

神武軍這次作戰的主旨就是漁人得利,讓瑪祥仲巴傑和益喜旺波打的兩敗俱傷纔好呢。最好傷的吐蕃二十年內不敢再進犯唐朝,也省得秦晉將來再多費力氣。

清虛子嘿嘿笑道:

“長安失陷本是天塌地陷的災禍,誰知竟是塞翁失馬,替咱們趕走了討人厭的蒼蠅蚊蟲,大夫這麼做可有失厚道了啊……”

他這誠然是一句玩笑話,但也正是人人心中所想,又不便明說出來的話。

忽然,遠處火光聳動,緊接着就是滾滾的濃煙瀰漫開來,很快大半個戰場竟軍備這黑煙所掩蓋。

火光在金城方向,清虛子眉毛一挑,好像想起了什麼似的。

“隴右一帶據說產有一種火油,色如黑墨,遇明火就會燒得極爲熾烈,莫非吐蕃人用了這種東西?”

眼看着遠處黑煙瀰漫,秦晉也是暗暗咋舌,他不知道這場大火究竟是益喜旺波所放,還是瑪祥仲巴傑所放,但至少有一點可以確定,死在火海中的人一定不會少了。

大約又過了兩個時辰,火勢漸小,瀰漫的滾滾黑煙也開始消散,重新展露在光天化日下的則是一派前所未見的慘況。焦屍與殘肢斷臂幾乎佈滿了金城內外,其間還有陣陣*聲時斷時續,聞者無不動容,悽慘至極,讓人寒毛直豎。

終於,被煙火薰得漆黑的城牆上又有了動靜,一個又一個吐蕃勇士從死人堆裡站了起來,益喜旺波忍着皮肉上火辣辣的痛楚,大聲的高呼着,組織還活着的人準備進行下一輪抵抗。

他已經記不得這是第幾輪打退了達扎路恭的攻擊,原本在兩個時辰之前他們就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機時刻,無奈之下只得下令潑灑猛火油,不論敵我一併燒掉。

然則,大火的威力還是遠遠超出了益喜旺波的想象,竟然着了將近兩個時辰。他的部屬也因此付出了沉痛的代價。但不論如何,金城保住了,達扎路恭也付出了與之相當,甚至更加慘烈的代價。

“副相快看,是,是唐兵!”

一個眼尖的勇士指着遠處若隱若現隨風獵獵的纛旗。

益喜旺波循聲望去,繼而又淒厲的笑着,叫着,大聲的咒罵着瑪祥仲巴傑,咒罵着秦晉,咒罵着一切可以咒罵的人……

秦晉終於出現了,在他付出了幾近於毀滅的代價以後,終於出現了。

漫山遍野都是衝鋒而發出的喊殺聲,神武軍如潮水般席捲而來,任何東西想要阻擋他們都像微不足道的泡沫一樣最終只能無奈的化爲碎沫。

達扎路恭的部衆本欲再度強攻金城,卻被這突如其來的衝擊打了個措手不及,側翼、後翼均遭到了不明數量唐兵的襲擊……

第四百六十四章:整軍待賊來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合併葛羅祿第二百三十九章:宰相鑽狗洞第二十一章:石砲顯神威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探唐兵虛實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東返在眼前第八百章:天子漸瘋魔第二百三十章:原形始畢露第六百六十八章:太守甘受戮第五百七十九章:旦夕便末日第八十一章:夜聞走水聲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倉皇知天意第七百二十三章:秦琰出奇計第六百七十一章:忽聞江南事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劍正走偏鋒第五十三章:胡將走麥城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清理西門外第四百三十二章:胡將走末路第六百四十二章:突至永嘉坊第六百零三章:父子皆軟弱第六百六十七章:跨海下揚都第五百八十一章:兵潰如山倒第八百九十二章:吐蕃困長安第四十六章:回天乏術否第七百零六章:使君的投靠第八百零二章:千金市馬骨第一百七十八章:心急亦錯判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欲殺大親王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覆滅在眼前第一千四十六章:天家無親情第四百六十章:明皇慼慼然第八十四章:勇闖龍武軍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堅守終有報第二十四章:逆胡連入彀第九百三十八章:狀況突起時第二百九十二章:究竟誰中計第一百三十六章:籌謀軍器監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願做同林鳥第九十七章:驚聞哥舒事第九百一十五章:浪蕩且迴旋第一千章:秦晉終爲難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擒賊先擒王第五百八十三章:善後非易事第六百四十一章:公主欲質問第一千九十三章:史賊終圍城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優素福野望第二百七十二章:亂起突然間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波斯波利斯第二百八十四章:楊二受母責第四百五十五章:夜半馬嵬驛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書箱存歷史第九百一十七章:身份終暴露第八百二十章:刑場重說教第二百九十一章:不願做叛軍第五十四章:焉知將入彀第九百二十二章:郎將點迷津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濃煙滾滾來第三十七章:驚悉爲長史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覆滅在眼前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亦爲有情人第九百零七章:權相的權謀第四百八十九章:大夫驚失態第四百五十八章:亂起肘腋間第六百七十三章:弄巧反成拙第八百八十二章:紅菱在何處第五百零五章:竟是安西軍第一千四十八章:寶刀難出鞘第五十一章:蜉蚍撼樹也第一千四十二章:千頭萬緒也第一千一百七十章:張掖之憂慮第二百五十八章:宰相慼慼然第八百六十六章:刺殺秦大夫第七百二十八章:破城乃易事第二百八十九章:勇士逢對手第二百三十五章:百姓齊聲討第九百七十三章:結果熟難料第八百六十二章:遼東爲籌碼第一百四十六章:出爾又反爾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阿里的噩夢第一千二百十三章:愈深愈黑暗第一千二百零七章:連連有取勝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終見大丞相第一百五十四章:功虧一簣哉第二百四十四章:再進長安城第三百八十章:鄙視神武軍第五百九十六章:善惡終有報第五百六十三章:困獸決死戰第一百九十四章:力敵軟腳雞第七百三十八章:叛軍終露面第五百四十二章:正是反擊時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亦妥協第一千九十六章:重心將轉移第五百八十九章:不知胡將假第九百八十一章:安西起波瀾第五十三章:胡將走麥城第四百六十六章:使君語驚人第三百二十章:肅反捲風潮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隊正有謀劃第一百八十四章:惡人終有報第一千八十六章:夜入賊巢穴
第四百六十四章:整軍待賊來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合併葛羅祿第二百三十九章:宰相鑽狗洞第二十一章:石砲顯神威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探唐兵虛實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東返在眼前第八百章:天子漸瘋魔第二百三十章:原形始畢露第六百六十八章:太守甘受戮第五百七十九章:旦夕便末日第八十一章:夜聞走水聲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倉皇知天意第七百二十三章:秦琰出奇計第六百七十一章:忽聞江南事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劍正走偏鋒第五十三章:胡將走麥城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清理西門外第四百三十二章:胡將走末路第六百四十二章:突至永嘉坊第六百零三章:父子皆軟弱第六百六十七章:跨海下揚都第五百八十一章:兵潰如山倒第八百九十二章:吐蕃困長安第四十六章:回天乏術否第七百零六章:使君的投靠第八百零二章:千金市馬骨第一百七十八章:心急亦錯判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欲殺大親王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覆滅在眼前第一千四十六章:天家無親情第四百六十章:明皇慼慼然第八十四章:勇闖龍武軍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堅守終有報第二十四章:逆胡連入彀第九百三十八章:狀況突起時第二百九十二章:究竟誰中計第一百三十六章:籌謀軍器監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願做同林鳥第九十七章:驚聞哥舒事第九百一十五章:浪蕩且迴旋第一千章:秦晉終爲難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擒賊先擒王第五百八十三章:善後非易事第六百四十一章:公主欲質問第一千九十三章:史賊終圍城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優素福野望第二百七十二章:亂起突然間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波斯波利斯第二百八十四章:楊二受母責第四百五十五章:夜半馬嵬驛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書箱存歷史第九百一十七章:身份終暴露第八百二十章:刑場重說教第二百九十一章:不願做叛軍第五十四章:焉知將入彀第九百二十二章:郎將點迷津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濃煙滾滾來第三十七章:驚悉爲長史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覆滅在眼前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亦爲有情人第九百零七章:權相的權謀第四百八十九章:大夫驚失態第四百五十八章:亂起肘腋間第六百七十三章:弄巧反成拙第八百八十二章:紅菱在何處第五百零五章:竟是安西軍第一千四十八章:寶刀難出鞘第五十一章:蜉蚍撼樹也第一千四十二章:千頭萬緒也第一千一百七十章:張掖之憂慮第二百五十八章:宰相慼慼然第八百六十六章:刺殺秦大夫第七百二十八章:破城乃易事第二百八十九章:勇士逢對手第二百三十五章:百姓齊聲討第九百七十三章:結果熟難料第八百六十二章:遼東爲籌碼第一百四十六章:出爾又反爾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阿里的噩夢第一千二百十三章:愈深愈黑暗第一千二百零七章:連連有取勝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終見大丞相第一百五十四章:功虧一簣哉第二百四十四章:再進長安城第三百八十章:鄙視神武軍第五百九十六章:善惡終有報第五百六十三章:困獸決死戰第一百九十四章:力敵軟腳雞第七百三十八章:叛軍終露面第五百四十二章:正是反擊時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亦妥協第一千九十六章:重心將轉移第五百八十九章:不知胡將假第九百八十一章:安西起波瀾第五十三章:胡將走麥城第四百六十六章:使君語驚人第三百二十章:肅反捲風潮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隊正有謀劃第一百八十四章:惡人終有報第一千八十六章:夜入賊巢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