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感謝

第79章 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感謝哦呵呵呵呵哈哈的萬賞!)

邁入太學宮,往來讀書之聲朗朗入耳。

大炎武帝起於微末,歷十載戎馬稱帝之後,江山尚未平定,便先興文教之道統。

這也算是他爲那些起家之時,便蜂擁而來的一衆世家做出的回報。

此學宮初建於三百載前,算起來要比泰安城這座都城翻新, 都要久遠不少。

三百餘年的發展,時至如今太學宮的規模已經達到了一個空前的水平,藏匿於其中的經典闕文,稀世經卷,盡於此處經閣之中放置,等待後人問津。

五經博士,十二科講,匯聚了天下名士, 往來雲遊至此, 想要尋求學問的士子之輩,怕是得有數千不止。

不管是真來求學也好,還是想要以此鍍金也罷,不可否認的是,這處太學宮於文壇之上的地位,確實舉足輕重。

興太學,置明師,以養天下之士。

這是刻錄在入太學宮門後,便能在那巨大的樑柱之上, 看到的碩大文字。

季秋隻身入內,只覺視野開闊, 所造房室數不勝數, 教授五經的講堂之所佔地遼闊,不知多少平也。

沿着記憶中的印象, 與那守門子弟的指引,季秋大步而行,腳下生風。

他所要去的目的地,自然是這太學之中富有名望的大儒鄭修居所。

模擬之中的見聞,季秋雖一言一行,一草一木都感同身受,但因他並未選擇固化的緣由,所以張鉅鹿的一生修行,都與真如一般,不能在最開始爲他所用。

既選擇逆天改命,那麼這修行一道,他就要從頭到尾,再重新走上一遭。

而鄭修作爲當世大儒,更是十載之後,於文道經史成就上無人可出其右的存在,他對於儒脈修行的造詣,自然遠非他人可及。

拜入他的門下,對於日後季秋的修行,也是大有裨益的。

季秋快步而行,越過了華麗且莊嚴的五經講堂。

他往着後方的屋檐羣落走着。

記憶之中的鄭修,幼年家貧而好學, 門庭破落,費勁艱辛才拜入太學宮,有了於文道大展拳腳的機會。

所以哪怕是如今已成一代大儒, 也未改習性,對於外表的錦衣華麗不以爲意。

很快,季秋就在一處偏遠的木屋之外停住了腳步。

這木屋偏僻而又幽靜,地處並不算大,雖顯整潔,但相較於普通的太學子弟居所,都尚有不及。

若是不曉得內情的人,恐怕萬萬猜不到,此地竟是一位大儒日常休息的居所。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表裡如一,一直都奉行研究學問的至誠之人。

不然也達不到今日的成就。

季秋駐足,上前輕輕叩響門扉。

“咚咚。”

敲門聲響起,隨後季秋感受到木門內拴後,隨即恭聲開口:“當陽張氏弟子張元,趕赴千里前來泰安求學,求見鄭公。”

說完,退後兩步。

少頃,門內有一儒雅之音緩緩傳出:“請進。”

話語落,輕微的咔嚓聲劃過,那木門‘吱呀’一聲,便慢慢打開了一條縫來。

陽光照下,露出了那縫隙中人的模樣。

那是一身披灰白儒衫,頭戴綸巾,手捧一卷古樸經文,面容溫和的中年文士。

光是一眼見得,就不由自主的在心中,生出了幾分親近之感。

常言道,腹有詩書氣自華。

修行儒道,養一口浩然氣於胸中,常年蘊養,這些個大儒之輩的氣息,到底與普通的士子判若兩人。

“當陽張氏.”

“你就是張氏族長所提及過的那孩子?”

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季秋,鄭修若有所思。

“且先進來吧。”

灰衫儒士將木門打開,露出了屋內的全貌。

一正正方方四邊的案桌,上有文房四寶——筆墨紙硯,以及堆積在左右兩側,密密麻麻的一堆書卷。

兩張普普通通的木凳,分立兩側,沒有任何出奇的地方。

除此之外,剩下的唯一傢俱,就是那張看上去就已有些老舊的木板牀了。

鄭修敞開門來,領着季秋走進,掃視了一眼乾乾淨淨,不染塵埃的簡陋小屋,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

“寒舍簡陋,沒有什麼茶水,環境可能有些不適,且先忍忍吧。”

對此,季秋搖了搖頭,也沒有在意的意思。

“外表的虛榮華貴,不過是身外之物而已,重在精神。”

“弟子此次前來,是想隨先生學道理的,豈會有不適之理?”

“況且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陋室雖簡,但有先生這等一心注經立傳,研究學問的儒道大家所居,就算再簡單,也自有其可取之處。”

二人一前一後,一人語落一人接上,沒有絲毫停頓。

可前者是能隨口脫出的客套之言,但後者想都沒想就這般回覆

這要麼是心思機敏迅捷之人,要麼便是真心求學,敬他學問的後輩士子了。

聽完季秋的回覆,鄭修眉頭一擡,有些訝然,但倒是也沒說什麼。

小子機心甚重。

但是卻並不惹人討厭。

“如此最好,且先入座吧。”

說罷,這灰衫儒士就先在案桌前的木凳上坐下,隨後擡手對着季秋示意。

主次分賓皆入座,那上首的文士和顏悅色,言語中帶着客氣與溫和:

“我聽過你的名聲,再加上你族中長輩親自出面,收你爲入室弟子是事前就說好的事情,自無不可。”

鄭修爲太學宮五經博士,曾經聽過他講課的弟子,近二十年下來何止數千人。

凡是聽過他課,於他座下修行過學問的人,都能自稱一聲鄭公弟子。

但這種弟子,卻是隻有課上師徒之緣,只能稱一聲記名爾。

再往上,那就是隨侍左右的入室弟子了。

所謂入室,含有領會、精悉師父所受技藝的意思,是老師細心培養的對象,未來學得出色,甚至可以繼承鄭修的衣鉢,堪稱是一脈相承。

自與那些聽課的記名之輩不同。

這也是爲何季秋在這最開始時,並不懼袁木這位三公世家嫡系子弟的緣故。

一代大儒的入室弟子,攏共可能也就二三十人,再加上季秋一郡士族的身份,得罪袁木頂多有些許壞處,畢竟又不是得罪整個袁家。

佔着理來教訓他,那也是他自己活該,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

畢竟家中長輩爲此小事,又豈能拉下老臉,前來替他出頭?

早年間,鄭修求學時曾與當陽張氏族長張休結交,允諾日後若有機緣,會收張氏傑出子弟入門下修行文道。

於是,這灰衣儒士先是肯定了自己會收下季秋,其次稍稍頓了下,復又問道:

“然修行文道學業,其中講究卻是頗多,並非一言可以概括之。”

“讀書可以養性,可以明智,甚至可以從中修出道理,與天地共鳴,養一顆文心,得到足以與氣血武夫、化外方士媲美的神通之力。”

“但在那之前,作爲你老師的第一課,我得先問問你。”

“你欲隨我修儒道,那麼在你心中,何爲儒道,你又欲以哪本經書爲修行之基?”

鄭修面色漸漸有了些嚴肅,正襟危坐,雙眸直視季秋,就好像是並未把他當做孩子一樣。

十六歲的年紀,又是出身士族,不算小了,起碼詩、書、禮、易、春秋五經之屬,是一定讀過的。

通讀五經,爲文道入門的第一步,其次第二步就是踐行文心,又名曰:定道。

想要以文爲基,煉出種種神通,那麼就一定要從先賢文章或是經籍之中,求出屬於自己想學的道理。

儒聖曾教化天下,廣收三千弟子,倡導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因此後輩子弟各個所求,皆因人而異,各不相同。

但只要是事物,就一定會有高下之分。

求取的東西,畢生的追求,也是會有簡單難易的,這是定數。

而文道自成顯世之學,被各脈世家收錄填充,時至如今,以五經爲尊。

其中《詩》溫柔寬厚,《書》疏通知遠,《禮》恭儉莊敬,《易》潔靜精微,《春秋》屬詞比事。

天下九成的士子,皆以其中之一爲根基,耗畢生之力攻讀之,以期望有哪一日可以著書立傳,將一家之言成爲一世顯學。

到了那時文心一成,便能稱一聲當世大儒,留名於世了。

這是天下九成九士子的追求,同時亦是鄭修的追求。

只不過這位的野心,明顯更大一些。

五經所屬,他早已銘記於心,又通它道,將古今經籍融會貫通,已是自成一家。

因此鄭修想要去求的,是成爲那古時諸子一般傳道天下的功業,留名於滾滾青史,而非當世之顯學也。

但這都是題外話。

他眼下的意思,無非就是想要問一問季秋,他想要去求什麼道理。

對此,季秋自然毫不意外。

因爲這是每一位學子拜師時,老師都會問出的問題。

連自己想修什麼都不曉得的,那纔是愚不可及。

看着眼前直視自己的鄭修,季秋神色未變,眉目間坦然至極,隨即語句便流暢的開口,回道:

“所謂儒道,乃人需也。”

“儒聖究前人先輩之言行,編纂五經教導世人如何走向聖人之道,意欲以此教化天下,使得衆生皆能明心見性,人人如龍,此乃大善。”

“弟子幼時就通讀儒聖事蹟,因此我所見的儒道,就是教化天下之道。”

“至於五經,既是前人諸子之言,自然不可不修,卻也不能盡修。”

說到這裡,季秋語氣微頓。

他看着眼前眉頭慢慢皺緊,隱有不虞生出的鄭修,又繼續正色道:

“弟子願先修五經,以此入修行之路,再尋道理,成我自身之基!”

“所以,還請先生教我文脈修行之道!”

話語落,這狹小的木屋頓時寂靜無聲。

哪怕是一根細針跌落,都能聽得清清楚楚。

鄭修緊盯着眼前的季秋,似乎是完全沒有料到,這看起來年輕至極的少年,竟能在一名當世大儒面前,道出如此言論。

沉默片刻,良久之後這灰衫文士才緩緩開口:

“小子,就憑你這一番言論,若是在別家儒學面前,判你一聲大逆不道,你都得老老實實受着。”

“你知道你話語之中,所代表着的都是些什麼意思麼?”

“你纔讀過幾年經史,就想要與儒聖比肩?!”

“好高騖遠!”

以別人畢生追求的五經作參考,去尋你自己心中的儒道。

他鄭修一生所求就是媲美諸子,你這做弟子的倒好,開口閉口的,甚至想要去當一代儒聖是吧!

那到底誰是師來誰是徒?

你要是修了半輩子文道,臨到末了給他來上這麼一句,興許鄭修心中倒是還信。

但.

你一不過十六歲齡的黃口小兒,憑何敢於有如此氣魄?!

於是鄭修板着臉一言不發,一身氣息溢散如淵,幾乎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要知道,他可是一尊貨真價實煉化出了文心的大儒,足以與築成道基的道家大修比肩!

這氣息一泄,區區武道先天,不得當場嚇爬?

當然,像是鄭修這等儒學大家,他肯定不會這麼輕易便動了怒,不然半生養氣功夫,豈不都是餵了狗?

他此舉的意思,就是想要敲打敲打季秋,讓這別出心裁、頗有些意思的的小子別這麼好高騖遠。

不得不說,季秋於他照面的這短短時間,所道出的這一番言語,確實超越了九成九的士子,鄭修雖明面上不說,但心中倒還是頗爲欣賞此子的。

有脾性,有見解,資上佳!

如果能去了這副纔剛入門,就想要代替山巔的浮躁,卻也不失爲璞玉一枚,有繼承他鄭修一脈儒學的資格。

鄭修心中這般暗想。

不過眼前少年的舉止,卻是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料。

眼前的少年,在他的話語落下後,站起了身子,並未因他表面動怒,便收回方纔之言。

“鄭公誤會了。”

“弟子的意思並非是要去比肩儒聖。”

少年的話語認真。

“儒聖之道,叫人心嚮往之,乃是弟子畢生所求,爲古先賢也,怎會是我這區區黃口小兒可以比肩之?”

“我的意思是,繼承古儒聖有教無類,教化天下的主旨,走上古之文道,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

“爲,萬世開太平!”

“這,纔是我心中的儒道!”

“所以,還請老師教我修行之道!”

季秋言語鏗鏘,隨後俯身一拜。

而在他面前的鄭修聽完這一席話,本來未有波瀾的一顆文心.

突然,稍稍顫動了下。

ps:後面還在寫,昨天真的困死,就睡覺了,對不起,別人爆更多,但我之後每天穩定8k,字巨多的,所以大家不要放棄作者君QAQ

(本章完)

第442章 今日斬道當稱尊!說點什麼。第100章 壞我太平道聲名者,當斬之!(求訂第353章 七國畢,九州一,登臨絕巔,下一盤第421章 封山避世,運朝將昌,論道舊友,天第271章 縱身而來,高歌而去,我輩豈能庸庸第494章 一切的起始,一切的盡頭!第115章 壯志躊躇,分封渠帥!第165章 五雷之法掌中生,忽有真人神念至!第242章 風雲驟起,論道羣魔!第167章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4k求訂第60章 今朝大夢方知醒!第375章 宗門基業,不容有失,雲海之上,道第146章 天子又如何?不過爾爾罷了!第446章 天崩地裂,羣星震盪,我以長刀試軒第13章 真如不能,但我可以!第339章 千載難逢之機,合該大出天下!第77章 安懼宵小,偶識梟雄!(求首訂!)第82章 三道同修,亂象將至!第88章 天下間,又有幾人能至於此?第125章 同脈道友,踏空而來!第419章 天雷 陰火 贔風?便叫吾來,渡此三第306章 沐浴玄鳥血,萬劫不磨身,見證古史第147章 斬龍!第161章 推演正宗道經,完善神霄五雷!第286章 天降流火,聖人出世!第55章 必要這老匹夫赴死!第174章 有美人兮,氣質超然!第106章 掙開枷鎖與束縛,今日方知我是我!第75章 世家子弟,紈絝至此!第20章 所謂一流高手,一指便可平之!第372章 在我心中,你更重要!(5K2大章!)第70章 修行之難,道阻且長!第485章 帝威橫推崑崙墟,欲以道果換道果?第261章 法相前路,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第210章 通天雷劫,橫空對峙,踏破長生教!第158章 傳法殿欲覓真法,山門外風雨欲來!第370章 吾夫季秋之碑,妻蘇七秀留!第183章 百年秘辛,大儒先賢,豺狼虎豹,如第100章 壞我太平道聲名者,當斬之!(求訂第390章 神朝女帝,趙紫瓊,傳召!第54章 大乾太祖,蘇赤龍!第280章 你,就是我的道啊...第334章 古老者披甲,君王叩關,三國伐趙,第452章 通往極境的道關,‘天帝’鈞,你在第146章 天子又如何?不過爾爾罷了!第4章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第120章 千般妙法,一道難求!第339章 千載難逢之機,合該大出天下!第454章 當開煉氣一派,元神八百傳承!第199章 長河落日,一槍壓下萬般塵!第236章 殺氣沖霄,燕皇趙牧!第43章 去時年少無名,歸來再不相同!第307章 天上神聖,聞得大秘,凝聚先天天賦第351章 於是有人,自沉淪黑夜,逐光而來!第297章 我觀座上,盡如衣冠禽獸!第343章 於凡人言,這是最壞的時代!第488章 四尊退走一萬載,曾經的真相,未來第165章 五雷之法掌中生,忽有真人神念至!第165章 五雷之法掌中生,忽有真人神念至!第372章 在我心中,你更重要!(5K2大章!)第121章 正一道主,破山伐廟!第93章 高呼太平,大賢良師!第486章 天帝隕,莽荒崩,九界十方自今始!第173章 席間見聞,墨真人歸!第365章 一月鎮世,古仙之姿,仙城崩塌,魔第215章 紫霄掌教,神魂相交,風雨欲來,南第497章 眸光盡頭之人是?!第348章 千里赴約,人盡敵國,諸王時代,徹第246章 雲海之巔看紫霄,改天換地之風貌!第178章 法會之上,五雷之法顯神威!第217章 真人風骨,金佛虛影,武道天象,踏第119章 觀諸脈法門,可通曉前路!第422章 請君入甕,反客爲主,終歸本座技高第133章 星星之火,終燎原矣!第101章 豬狗不如之輩,當殺之!(求訂閱!第270章 我若護道,元神不出,何人堪爲敵手第406章 觀測天地,輪迴刀主,執掌補天殘鏡第26章 元陽果藤,儲物法戒!第406章 觀測天地,輪迴刀主,執掌補天殘鏡第490章 或許那人,早已一步通天,不在此間第70章 修行之難,道阻且長!第42章 相視一笑,江湖再見第173章 席間見聞,墨真人歸!第4章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第440章 曾經的皇者,而今背對衆生!第493章 這,就是列仙!(五千字大章,本卷第190章 效命於我五百年,放你離去!第301章 出齊踏魏,見滿目瘡痍,看天塹橫斷第313章 變革之局,戰爭祭典,各懷心思,波第199章 長河落日,一槍壓下萬般塵!第256章 諸天氣蕩蕩,我道日興隆!第445章 泰皇踏足‘神話領域’,一刀斬下,第88章 天下間,又有幾人能至於此?第226章 十二巨室盡俯首,再進一步是金丹!第418章 自今而起,千百載前舊恩怨,此劫驟第303章 千年謀劃只今朝,英靈遍地鑄王骨!第268章 橫擊西北千里,談笑覆滅二宗,縱身第125章 同脈道友,踏空而來!
第442章 今日斬道當稱尊!說點什麼。第100章 壞我太平道聲名者,當斬之!(求訂第353章 七國畢,九州一,登臨絕巔,下一盤第421章 封山避世,運朝將昌,論道舊友,天第271章 縱身而來,高歌而去,我輩豈能庸庸第494章 一切的起始,一切的盡頭!第115章 壯志躊躇,分封渠帥!第165章 五雷之法掌中生,忽有真人神念至!第242章 風雲驟起,論道羣魔!第167章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4k求訂第60章 今朝大夢方知醒!第375章 宗門基業,不容有失,雲海之上,道第146章 天子又如何?不過爾爾罷了!第446章 天崩地裂,羣星震盪,我以長刀試軒第13章 真如不能,但我可以!第339章 千載難逢之機,合該大出天下!第77章 安懼宵小,偶識梟雄!(求首訂!)第82章 三道同修,亂象將至!第88章 天下間,又有幾人能至於此?第125章 同脈道友,踏空而來!第419章 天雷 陰火 贔風?便叫吾來,渡此三第306章 沐浴玄鳥血,萬劫不磨身,見證古史第147章 斬龍!第161章 推演正宗道經,完善神霄五雷!第286章 天降流火,聖人出世!第55章 必要這老匹夫赴死!第174章 有美人兮,氣質超然!第106章 掙開枷鎖與束縛,今日方知我是我!第75章 世家子弟,紈絝至此!第20章 所謂一流高手,一指便可平之!第372章 在我心中,你更重要!(5K2大章!)第70章 修行之難,道阻且長!第485章 帝威橫推崑崙墟,欲以道果換道果?第261章 法相前路,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第210章 通天雷劫,橫空對峙,踏破長生教!第158章 傳法殿欲覓真法,山門外風雨欲來!第370章 吾夫季秋之碑,妻蘇七秀留!第183章 百年秘辛,大儒先賢,豺狼虎豹,如第100章 壞我太平道聲名者,當斬之!(求訂第390章 神朝女帝,趙紫瓊,傳召!第54章 大乾太祖,蘇赤龍!第280章 你,就是我的道啊...第334章 古老者披甲,君王叩關,三國伐趙,第452章 通往極境的道關,‘天帝’鈞,你在第146章 天子又如何?不過爾爾罷了!第4章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第120章 千般妙法,一道難求!第339章 千載難逢之機,合該大出天下!第454章 當開煉氣一派,元神八百傳承!第199章 長河落日,一槍壓下萬般塵!第236章 殺氣沖霄,燕皇趙牧!第43章 去時年少無名,歸來再不相同!第307章 天上神聖,聞得大秘,凝聚先天天賦第351章 於是有人,自沉淪黑夜,逐光而來!第297章 我觀座上,盡如衣冠禽獸!第343章 於凡人言,這是最壞的時代!第488章 四尊退走一萬載,曾經的真相,未來第165章 五雷之法掌中生,忽有真人神念至!第165章 五雷之法掌中生,忽有真人神念至!第372章 在我心中,你更重要!(5K2大章!)第121章 正一道主,破山伐廟!第93章 高呼太平,大賢良師!第486章 天帝隕,莽荒崩,九界十方自今始!第173章 席間見聞,墨真人歸!第365章 一月鎮世,古仙之姿,仙城崩塌,魔第215章 紫霄掌教,神魂相交,風雨欲來,南第497章 眸光盡頭之人是?!第348章 千里赴約,人盡敵國,諸王時代,徹第246章 雲海之巔看紫霄,改天換地之風貌!第178章 法會之上,五雷之法顯神威!第217章 真人風骨,金佛虛影,武道天象,踏第119章 觀諸脈法門,可通曉前路!第422章 請君入甕,反客爲主,終歸本座技高第133章 星星之火,終燎原矣!第101章 豬狗不如之輩,當殺之!(求訂閱!第270章 我若護道,元神不出,何人堪爲敵手第406章 觀測天地,輪迴刀主,執掌補天殘鏡第26章 元陽果藤,儲物法戒!第406章 觀測天地,輪迴刀主,執掌補天殘鏡第490章 或許那人,早已一步通天,不在此間第70章 修行之難,道阻且長!第42章 相視一笑,江湖再見第173章 席間見聞,墨真人歸!第4章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第440章 曾經的皇者,而今背對衆生!第493章 這,就是列仙!(五千字大章,本卷第190章 效命於我五百年,放你離去!第301章 出齊踏魏,見滿目瘡痍,看天塹橫斷第313章 變革之局,戰爭祭典,各懷心思,波第199章 長河落日,一槍壓下萬般塵!第256章 諸天氣蕩蕩,我道日興隆!第445章 泰皇踏足‘神話領域’,一刀斬下,第88章 天下間,又有幾人能至於此?第226章 十二巨室盡俯首,再進一步是金丹!第418章 自今而起,千百載前舊恩怨,此劫驟第303章 千年謀劃只今朝,英靈遍地鑄王骨!第268章 橫擊西北千里,談笑覆滅二宗,縱身第125章 同脈道友,踏空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