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 張遼

論三國演義之張遼

三國演義裡面塑造的人物張遼偉偉認爲是完美的,完美程度僅次於趙雲。不過開始的張遼還是很好玩的,張遼一出場便是呂布手下之八健將,與臧霸同一地位各領三將。演義中張遼一開場就是一員虎將,與夏候惇能一較高下。憑武力而論張遼出場已是一等一高手,關羽對張飛說的一句話更是將其武藝烘托至極高水平:“此人武藝不在你我之下。因我以正言感之,頗有自悔之心,故不與我等戰耳。”身爲呂布部屬的張遼此時竟然有自悔之心,偉偉一直在想爲什麼?是關羽一眼就看出他有忠義之心嗎?我想應該不是。最大的原因應該是張遼看出呂布並非明主,在東奔西走,煙火連天中張遼開始覺悟,他也許會從根本上去想自己的前途問題,就如書中英雄所說:“良禽當擇木而棲!”偉偉認爲如果此時張遼若如關羽所言有忠義之心或欲匡扶漢室的話,他早從呂布殺丁原時就反出呂布大營,而不會跟着呂布東征西討了。

當一個人有了覺悟的時候,所有事情就會走向一個正確的方向。小時候我一直奇怪張遼既然和關羽關係這麼好,怎麼不索性像趙雲一樣明跟公孫瓚,暗投劉備呢? 最大的原因是張遼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看清了方向,就如曹洪所說:“天下可以無曹洪,不可無曹公。”張遼覺悟得很徹底,相信以他同關羽的關係定會有共同喜好,就是熟讀兵書,蓋因逢關羽像都見到關羽手捧春秋。他忠心爲曹操打天下,在後期總是能獨當一面,進退有度已極具大將之風,在逍遙津將孫權打得屁滾尿流。演義說這一陣殺得江南人人害怕;聞張遼大名小兒也不敢夜啼。

偉偉曾於數年前到合肥遊歷,那時的偉偉又瀟灑又有時間又有金,不似現在這般無金又無奈。當年直飛合肥,朋友老韓乃安徽人氏,聽聞偉偉來遊便親自出迎。當時老韓經濟並不富裕,但竟邀來友人架車帶偉偉暢遊合肥,非常感謝他的款待。只記得那晚偉偉出盡洋相。蓋因安徽人都是酒中高手。當晚老韓攜兩友人與偉偉宵夜,我一南方人自然不能以一敵三,連以一對一都不行,直如呂布對穆順之流一般,被其手起一戟即刺於馬下。具體情節不記得了只記得當晚的小龍蝦實是難以下嚥,因爲其辣無比,有一友人吹道:“我們三人喝酒技術各不同,可謂術業各有專攻,一人白酒當水飲,一人紅酒從不醉,一人啤酒成箱喝!”偉偉聽得大駭,當晚出盡洋相,幾杯便倒,從此再無踏足合肥。

以上題外話,言歸正傳,話說偉偉次日與老韓到合肥市區遊玩,市中心竟然有一個張遼墓的公共汽車站點,遂要求老韓帶去看看。老韓說自己雖是安徽人但也從未去過,兩人便到得此境點,左尋右覓,只見到一個圓圓長滿青草的小坡,什麼都沒有發現。我們二人面面相覷,老韓略帶尷尬地說:“想來此處便是張遼墓。”頓了一頓又說:“如果在廣東,這樣的古蹟一定保存得好光鮮亮麗。”偉偉無語。

張遼簡介:

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也。本是聶壹(西漢武帝時商人,曾發動“馬邑之謀”,向匈奴進行誘敵戰,可惜失敗告終)之後人,爲了避乖闢怨,遂改張姓。張遼少年時便已舉郡吏。漢季之期,幷州刺史丁原以張遼武力過人,召其爲從事,命遼帶兵往赴京都。何進又遣張遼往河北募兵,共得千餘人。張遼募兵尚未還,而京中何進已因剿宦失敗而死,因此張遼所領兵盡歸董卓所有。

東漢獻帝初平三年[公元一九二年]

董卓死時,張遼統兵歸屬於呂布,遷任騎都尉。

其後呂布爲李傕所擊敗,張遼跟從呂布往東奔至兗州,爲曹操所敗後至徐州。遙領豫州的魯國相,時年二十八。(後人根據本句的記載,多推測張遼生於169年,此說存疑,只能確定其生年範圍爲169-171年,因爲無法斷定呂布是建安元年至三年間哪一年讓張遼遙領魯相;鑑於《英雄記》中記張遼於三年爲北地太守,觀其所在只能爲王允當權時所授並沿用至爲魯相,因此張遼生於171年的可能性更大。)

建安三年[公元一九八年]

呂布遣北地太守張遼與中郎將高順等攻破劉備,後又敗曹操的援軍夏侯惇。但其後曹操破呂布於下邳,張遼領呂布軍餘衆歸降,被拜爲中郎將,賜爵關內侯。

建安五年[公元二零零年]

曹操破劉備擒關羽後厚待他,但察知其無久留之心,便讓張遼查問,關羽回答他雖知曹操善待自己,但受劉備大恩誓同生死,替曹操立大功後必去。張遼欲如實告知曹操但又關羽爲其所殺,但如不實告又非事君之道,乃嘆說:“曹操是君父;關羽不過是兄弟。”遂如實告知,曹操贊其忠義後問張遼估計關羽何時離去,張遼回答:“關羽受公恩,必立效報公而後去也。”

曹操納荀攸聲東擊西計令顏良大驚後,命張遼與關羽同爲解白馬圍的前鋒,關羽刺顏良,終破袁紹軍。事後關羽果然離開尋找劉備。張遼數有戰功,累遷裨將軍。及曹操擊敗袁紹時,別遣張遼鎮治魯國諸縣。

建安六年[公元二零一年]

張遼與夏侯淵同圍昌豨於東海,歷經數月,糧秣將盡,衆人商議先引軍而還,但張遼卻向夏侯淵說:“數日以來,遼每次行於重圍外時,昌豨都會特別看著我。而且其軍所發矢石越來越稀少,此必是昌豨心內猶豫不定,所以纔不求力戰。遼希望能挑試一下他,並與之洽談,倘若可以成功誘使昌豨下山,不是很好嗎?”於是命人向昌豨說:“曹公有命,使遼爲其傳達。”昌豨果然下山與張遼對話。張遼便說:“曹公神武,正欲以德政懷兼四方之衆,所以先依附曹公者皆能受大賞”。於是昌豨便答應投降。張遼知其肯降,於是支身上三公山,入昌豨家中,並拜候其家人。昌豨見遼如此誠而無詐,心中歡喜,便隨之往見曹操。曹操先遣昌豨還東海,隨後訓責張遼說:“莽然支身赴敵巢穴,這不是大將所爲。”張遼卻拜答道:“因爲遼憑著明公昭著四海的威信,既奉旨以往,相信昌豨必不敢加害,所以纔會這樣做的。”

建安八年[公元二零三年]

從討袁譚、袁尚,破二袁於黎陽,鹹有功勞,行中堅將軍。曹軍攻袁尚於鄴城,袁尚堅壁守疊,久攻不下。曹操納郭嘉之計讓二袁自行內鬥而先還許都,使張遼與樂進攻拔陰安,遷徙其民至河南。

建安九年[公元二零四年]

曹軍又再攻鄴,這次終於攻破鄴城,張遼奉命別巡趙國、常山,招降了緣山一帶的賊衆及黑山孫輕等。然後張遼又從攻袁譚。

建安十年[公元二零五年]

袁譚被斬於南皮後,又受命安撫海濱一帶,徵破公孫度所遣越海掠地的柳毅、與長廣太守何夔合兵討允平賊從錢等。曹操表漢帝,稱張遼曰:“武力既弘,計略周備,質忠性一,守執節義,每臨戰攻,常爲督率,奮強突固,無堅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別徵,統御師旅,撫衆則和,奉令無犯,當敵制決,靡有遺失。論功紀用,宜各顯寵。”收復東萊諸縣後張遼引軍還鄴城,親自出迎張遼,更與遼共載一車,封遼爲蕩寇將軍,其見任如此。(《樂進傳》中稱曹操表張遼升官爲建安十一年,其後纔有別徵高幹。但《武帝紀》言曹操遣樂進別徵高幹爲十年,故《樂進傳》中的建安十一年中的一字爲衍文)

其後張遼復又別擊荊州,平定江夏諸縣,率軍還屯臨潁,封都亭侯。

建安十二年[公元二零七年]

其後從徵袁尚於柳城前,張遼諫曰:“許都是天子的所在地,乃四方之會。今公遠征塞北,若劉表遣劉備襲許,據之以號令四方,公之勢去矣。”曹操策判定劉表必不能任用劉備,遂繼續出征。

行軍中途與敵軍相遇。張遼壯氣奮發,勸曹操即時赴戰,曹操壯其行爲,親自把所持的麾旗授予張遼。遼遂引軍突擊,大破敵兵,斬單于蹋頓於陣前。

建安十三年[公元二零八年]

那時候荊州尚未安定,曹操命張遼屯軍於長社。軍隊臨出發之際,軍中忽有謀反者起事騷動,半夜驚亂起火,全軍盡受其擾。此時張遼顧謂左右道:“不可驚動。這一定不會是全營盡反,必然是引起叛變之人,想藉此惑亂他人而已。於是傳令軍中,只要不是反亂者安坐勿動。而張遼則帶領親兵數十人,守立於陣中。不久情況穩定下來,軍中隨即擒獲首謀者,並將其殺除,動亂亦告平定。

赤壁之戰時曹操徙趙儼爲都督護軍,護于禁、張遼、張郃、朱靈、李典、路招、馮楷七軍。

建安十四年[公元二零九年]

廬江陳蘭、梅成佔據灊、六兩個縣作叛,曹操於是遣于禁、臧霸等討伐梅成,又命張遼督領張郃、牛蓋等討伐梅蘭。當時梅成詐降於禁,于禁引軍便還。不料梅成趁機會帶其軍衆往投陳蘭,二人轉入灊山自守。灊山中有天柱山,高峻約有二十餘裡,道路險狹,陳蘭等衆避於其上,山下進軍難通。張遼意欲登山進兵,諸將皆說:“此山道路險惡,我軍兵少,很難可以深入用兵。”張遼卻說:“這正是所謂“一與一,只有勇者可以前進。”於是進至山下安營,起兵上山攻擊,終於斬下陳蘭、梅成首級,盡虜其衆。曹操論諸將功勞,說:“登天山,履峻險,以取蘭、成,蕩寇將軍張遼功也。”於是增其邑,假節。

建安十八年[公元二一三年]

與臧霸同爲徵濡須口的前鋒,遇上大雨,前鋒大軍先至,見江水增漲,敵船稍進,將士皆不安。張遼便欲退走,臧霸阻止張遼道:“主公(指曹操)明於利鈍,怎會犧牲我們呢?”至明日,曹操果然發出撤軍令。張遼以臧霸之言告訴曹操,曹操對臧霸加以讚揚,拜爲揚威將軍,假節。攻破孫權江西營,獲孫權都督公孫陽。

曹操徵孫權而還時,任命張遼與樂進、李典等部領七千餘人馬屯守於合肥。(《通鑑》雖認爲是十四年,但《水經·河水注》引郭緣生《述徵記》指出曹操徵韓遂、馬超時,道東原上,有李典營。李典之前從徵關中;樂進破劉備置的討臨沮長杜普、旌陽長樑大,應該就是劉備於十七年所講的青泥之戰;所以應該是十八年徵孫權還後才留他們三人屯合肥)

建安十九年[公元二一四年]

孫權大將呂蒙奇襲攻下盧江的皖城,張遼在增援途中得知皖城失守,無奈被迫退軍。

建安二十年[公元二一五年]

曹操往徵張魯,先教護軍薛悌,付其一書署名急函往合肥予張遼,上有字樣雲“賊至乃發”(賊軍來到便拆信閱之)。不久孫權率領十萬大軍進圍合肥,合肥諸守將乃共同拆信視曹操所教,信中言道:“若孫權軍來到,張、李將軍出戰;樂將軍守護軍,不得與戰。”諸將皆爲此感到疑惑。此時張遼便說:“曹公遠征在外,待其救兵來時,敵軍必定已攻破我們了。所以曹公教我等衆將,待敵軍未合便迎而擊之,摧折敵軍鋒銳,以安衆人之心,然後方可堅守。成敗之機,在此一戰,諸君何須疑惑?”而李典亦與張遼持相同意見。於是張遼在夜間募集敢於逆擊敵銳之士,共得八百人,於是開剝牛支讓將士飽食,準備明日大戰。天尚未亮,張遼被甲持戟,獨自先登直陷敵陣,立殺數十人,斬其二將,並於陣中大呼己名,然後突擊衝入重壘,直至孫權麾旗之下。孫權見狀大驚,其衆手足無措,不知所爲,只得走登於高丘之上,僅以長戟自守而已。張遼見敵軍退避,便叱喝孫權,挑釁他下來對戰,孫權懼而不敢動;及至望見張遼所領之兵原來甚少,於是忽聚衆軍數重圍困張遼。張遼於吳陣左右突圍,直前急擊,其圍不禁衝撞而開,張遼將領麾下數十人得以脫出。

但陣中尚有餘衆未出,皆號呼張遼道:“將軍捨棄我們了嗎!”張遼復又還入重圍,救出被困餘衆。孫權人馬皆望風披靡,沒有敢當張遼之將。自朝辰戰至日中,吳軍銳氣爲張遼所奪,魏軍此時還城修業進行守備,衆心方纔安然下來,諸將對張遼所爲均表歎服。孫權守擊合肥十餘日,城不可拔,加上疫病,於是還軍退師。張遼觀察得知,令軍斷橋,自率諸軍乘勢追擊,圍數重,差點擒獲孫權。

曹操聞此,大壯張遼的表現,拜張遼爲徵東將軍。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二一八年]

曹操復徵孫權。軍到合肥,曹操循行視察昔日張遼作戰的地方,讚歎良久。於是增加張遼手下兵,多留駐軍。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二一七年]

曹操攻濡須口,孫權請降,留夏侯惇、曹仁、張遼等二十六軍屯居巢。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

關羽圍曹仁於樊城,適時孫權稱藩於魏,不足爲患,於是曹操召張遼及諸軍悉數回救曹仁。但張遼軍尚未至,徐晃已破關羽,曹仁之圍遂解。此時張遼與曹操會於摩陂。張遼軍至時,曹操乘車輦視出慰勞張遼,張遼遂還屯陳郡。

延康元年[公元二二零年]

曹丕即位魏王時,張遼轉封前將軍。朝廷分封其兄張泛及一子列侯。不久孫權又再叛變,曹丕遣張遼還屯合肥,並進爵都鄉侯。朝廷又給予張遼母親輿車,派遣兵馬送張遼家人到張遼軍屯之處,當張遼母親至時,張遼導領隨從出迎。張遼所督的諸軍將吏皆羅拜於道旁,看見此景的人均認爲這是十分榮耀的事。

魏文帝黃初元年[公元二二零年]

後來文帝踐阼,張遼封晉陽侯,增邑千戶,並前二千六百戶。

黃初二年[公元二二一年]

張遼朝聖於洛陽皇宮,曹丕便引張遼會晤於建始殿,親問其昔日破吳時的情狀。張遼述說過後,曹丕向左右嘆息道:“簡直是古代的召虎啊。(召虎即召公奭是與方叔、尹吉甫、秦仲等齊名的東周大將。他因平淮夷所以被曹丕借作比喻。)”於是爲其建造第舍,又特爲張遼母親築殿,當年跟從張遼突破吳軍陣營、臨時應募的一衆步卒,皆爲虎賁。

黃初三年[公元二二二年]

孫權又複稱藩。張遼奉命還屯雍丘,卻在此得病。曹丕遣侍中劉曄帶著太醫審視其疾,並令虎賁問其消息,道路上往來相繼不絕。張遼之疾久未痊癒,曹丕命人迎接張遼就行在所,自己則車駕親臨,執張遼之手,賜以御衣,又使太官每日送給御食。待張遼之疾稍可,遼即回還屯之處。正當其時,孫權復叛,曹丕遣張遼乘舟,與曹休到海陵臨江駐防。孫權知張遼至此,甚爲忌憚,敕令諸將道:“張遼雖然抱病,但仍是勇不可當的,千萬要謹慎在意!”同年,張遼與諸將同破吳將呂範。不久張遼病篤,竟逝於江都。曹丕爲之流涕,諡曰剛侯。其子張虎嗣任其爵。

張遼曾經與護軍武周不和,當胡質被揚州刺史溫恢闢爲州治後張遼想求見,但爲他藉詞有疾而不見。張遼問:“僕委意於君,何以相辜如此?”胡質回答:“古人之交取多知其不貪,奔北知其不怯,聞流言而不信,故可終身爲友。武周身爲雅士尚爲將軍所不容,何況才薄的胡質,所以不願相見。”張遼感言,復與武周和好。

黃初六年[公元二二五年]

曹丕追念張遼、李典在合肥之功,詔曰:“合肥一役中,張遼、李典僅以步卒八百人,破賊十萬之衆,自古用兵,未見如此。他們使賊衆至今仍氣爲之所奪,真可謂國之爪牙。現分封遼、典邑各百戶,賜一子爵關內侯。”

齊王正始四年[公元二四三年]

張遼得享從祀於曹操廟庭。

第二十九回 張飛關羽猛如虎第二十五回 鵲尾坡伏兵盡出第一百四十六回 生醋意樊氏離去第一百一十三回 夏侯淵旗開得勝第二十七回流星錘疾風驟雨 呂奉先力戰三雄第八十回 虎癡殊死鬥刺客第一百一十五回 攻城戰魚死網破第十回 整裝待發戰意濃第一百三十五回 狼嚎現敵軍偷襲第一百四十八回 馬中赤兔展神威第十二回 鹿腸山於毒招魂 黑山賊山巔佈陣第二十一回 壯士氣曹操擂鼓第六十九回 戰呂布自討苦吃第六十八回 張繡負勇出西門第一百一十五回 神廟殺戮顯怯意第一百二十六回 徐晃率軍勇斷後第十三回 甘興霸耀武揚威第四十六回公孫瓚魂斷火海 張文遠鄴城殺將第四十五回公孫瓚惡魔附體 妻侯氏引頸受戮第一百一十四回 壯士氣衆志成城第五回 呂軍營細作橫行第一百四十七回 泄歸泥怒對呂布第一百一十七回 愛意濃功敗垂成第五十九回呂奉先強攻三門 夏侯淵防不勝防第七十七回 鳳雛雄心傲天下第一百二十一回 黑影重重入相府第六十回戰東門高順當先 奔北門曹軍中伏第二十四回暗器如風破賊膽 人間天堂在此間第二十八回 並駕齊驅高覽亡第三十九回 兵不血刃得幽州第十九回 虎豹騎伏軍盡出第六十八回逞威重於禁練兵 阻曹軍昌豨中箭第一百零二回 曹孟德揮軍救援第五回 呂軍營細作橫行第七回 入賊窟若蘭慶幸第十八回 戰魏延身陷絕地第五十二回黑山頂高順受虐 墜地牢呂布中計第七十一回 徐晃奇襲運糧軍第四十九回 曹孟德以曲明志第二十七回流星錘疾風驟雨 呂奉先力戰三雄第十五回 施醉劍駱道歸西第八回 徐州城劉備無情 亂石坡鳳雛現身第一百二十一回 黑影重重入相府第八十九回 玉娘悲情無處訴第三十七回 戰曹操臨陣變節第一百零二回 曹孟德揮軍救援第六十八回 張繡負勇出西門第八回 乘夜色暗訪呂營第四回 十八路諸侯齊聚 虎牢關呂布神威第五十二回 攻黎陽二將角逐第六回 呂布泰山降諸賊 袁術荒野命嗚呼第一回 具茨山賊人劫道第三十四回 趙子龍疑心有詐第五十三回截天夜叉鬥張燕 怒火高順槍如風第十七回 路逢關羽救兵至第七十七回 殘暴韓玄終斷頭第一百零七回 烏雲密佈殺意生第六回 無路去三狼擋道第九十六回 呂奉先身受內傷第一百三十三回 共乘一馬破敵兵第一百一十九回 暗月夜曹操懷想第一百零一回 劍刃飛霜又重現第七回 呂布揮戟振士氣第一百五十四回 呂奉先心神大亂第二十四回暗器如風破賊膽 人間天堂在此間第四十五回 猛張遼連梟二首第一百回 神秘人頻現墓室第一百二十回 對酒當歌解憂愁第三十二回 兩雄相遇殺意現第三十二回 兩雄相遇殺意現第二十一回 三軍相逢擺陣勢第一百一十六回 夏侯淵突襲袁尚第十五回 施醉劍駱道歸西第一百零四回 昌豨趁機殺呂布第五十九回 北地槍王守東郡第一百零五回 陰雲密佈尋卜卦第一百一十七回 城下圍堵夏侯淵第六十一回 細作出昌豨不寧第一百三十五回 狼嚎現敵軍偷襲第二十一回 三軍相逢擺陣勢第十一回 蒼巖谷力挑巨石 鹿腸山於毒梟首第七回 襲許都張遼遭伏 奔徐州呂布被圍第一百三十九回 白巨人無損分毫第三十三回 諸葛亮率軍入川第四十四回易京樓火光燭天 善騎射白馬義從論 于禁第七十七回 鳳雛雄心傲天下第十五回 黑山衆賊齊歸降 顏良激戰夏侯淵第一百零八回 芒碭山迷霧團團第四十七回 曹純殊死守濮陽第二十二回 曹軍兵敗如山倒第五回 虎牢關以一敵三 赤水灘一騎當千第一百四十四回 劉玄德南城現身第六十一回 細作出昌豨不寧第一百三十八回 軻比能桑乾大會第四十二回 軍分三路攻兗州第十一回 攻山寨以一敵三第九回 奔大道呂布遭伏第一百五十四回 荒野地香消玉殞第十二回 戰神雄風今再現
第二十九回 張飛關羽猛如虎第二十五回 鵲尾坡伏兵盡出第一百四十六回 生醋意樊氏離去第一百一十三回 夏侯淵旗開得勝第二十七回流星錘疾風驟雨 呂奉先力戰三雄第八十回 虎癡殊死鬥刺客第一百一十五回 攻城戰魚死網破第十回 整裝待發戰意濃第一百三十五回 狼嚎現敵軍偷襲第一百四十八回 馬中赤兔展神威第十二回 鹿腸山於毒招魂 黑山賊山巔佈陣第二十一回 壯士氣曹操擂鼓第六十九回 戰呂布自討苦吃第六十八回 張繡負勇出西門第一百一十五回 神廟殺戮顯怯意第一百二十六回 徐晃率軍勇斷後第十三回 甘興霸耀武揚威第四十六回公孫瓚魂斷火海 張文遠鄴城殺將第四十五回公孫瓚惡魔附體 妻侯氏引頸受戮第一百一十四回 壯士氣衆志成城第五回 呂軍營細作橫行第一百四十七回 泄歸泥怒對呂布第一百一十七回 愛意濃功敗垂成第五十九回呂奉先強攻三門 夏侯淵防不勝防第七十七回 鳳雛雄心傲天下第一百二十一回 黑影重重入相府第六十回戰東門高順當先 奔北門曹軍中伏第二十四回暗器如風破賊膽 人間天堂在此間第二十八回 並駕齊驅高覽亡第三十九回 兵不血刃得幽州第十九回 虎豹騎伏軍盡出第六十八回逞威重於禁練兵 阻曹軍昌豨中箭第一百零二回 曹孟德揮軍救援第五回 呂軍營細作橫行第七回 入賊窟若蘭慶幸第十八回 戰魏延身陷絕地第五十二回黑山頂高順受虐 墜地牢呂布中計第七十一回 徐晃奇襲運糧軍第四十九回 曹孟德以曲明志第二十七回流星錘疾風驟雨 呂奉先力戰三雄第十五回 施醉劍駱道歸西第八回 徐州城劉備無情 亂石坡鳳雛現身第一百二十一回 黑影重重入相府第八十九回 玉娘悲情無處訴第三十七回 戰曹操臨陣變節第一百零二回 曹孟德揮軍救援第六十八回 張繡負勇出西門第八回 乘夜色暗訪呂營第四回 十八路諸侯齊聚 虎牢關呂布神威第五十二回 攻黎陽二將角逐第六回 呂布泰山降諸賊 袁術荒野命嗚呼第一回 具茨山賊人劫道第三十四回 趙子龍疑心有詐第五十三回截天夜叉鬥張燕 怒火高順槍如風第十七回 路逢關羽救兵至第七十七回 殘暴韓玄終斷頭第一百零七回 烏雲密佈殺意生第六回 無路去三狼擋道第九十六回 呂奉先身受內傷第一百三十三回 共乘一馬破敵兵第一百一十九回 暗月夜曹操懷想第一百零一回 劍刃飛霜又重現第七回 呂布揮戟振士氣第一百五十四回 呂奉先心神大亂第二十四回暗器如風破賊膽 人間天堂在此間第四十五回 猛張遼連梟二首第一百回 神秘人頻現墓室第一百二十回 對酒當歌解憂愁第三十二回 兩雄相遇殺意現第三十二回 兩雄相遇殺意現第二十一回 三軍相逢擺陣勢第一百一十六回 夏侯淵突襲袁尚第十五回 施醉劍駱道歸西第一百零四回 昌豨趁機殺呂布第五十九回 北地槍王守東郡第一百零五回 陰雲密佈尋卜卦第一百一十七回 城下圍堵夏侯淵第六十一回 細作出昌豨不寧第一百三十五回 狼嚎現敵軍偷襲第二十一回 三軍相逢擺陣勢第十一回 蒼巖谷力挑巨石 鹿腸山於毒梟首第七回 襲許都張遼遭伏 奔徐州呂布被圍第一百三十九回 白巨人無損分毫第三十三回 諸葛亮率軍入川第四十四回易京樓火光燭天 善騎射白馬義從論 于禁第七十七回 鳳雛雄心傲天下第十五回 黑山衆賊齊歸降 顏良激戰夏侯淵第一百零八回 芒碭山迷霧團團第四十七回 曹純殊死守濮陽第二十二回 曹軍兵敗如山倒第五回 虎牢關以一敵三 赤水灘一騎當千第一百四十四回 劉玄德南城現身第六十一回 細作出昌豨不寧第一百三十八回 軻比能桑乾大會第四十二回 軍分三路攻兗州第十一回 攻山寨以一敵三第九回 奔大道呂布遭伏第一百五十四回 荒野地香消玉殞第十二回 戰神雄風今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