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三國演義之袁尚
漢獻帝建安七年(公元202年)五月,掌控着天下四大州(青州、幽州、幷州、冀州)、素有“四世三公”之稱的袁氏家族掌門人袁紹,於落寞中死去,臨死之前遺命三子袁尚成爲袁氏家族新一代掌門人。
其時上至天子,下至公卿、大夫、士,他們的爵位、封邑、官職都是父子相承的。這種繼承原則一般是以長子爲繼承人,若廢掉長子的繼承權而把該權利轉給除長子而外的其他兒子,則叫廢長立幼,是亂之開始也。於是袁尚便冒天下之大不韙而成爲衆人口伐刀誅之人,而大哥袁譚亦在這個節骨眼上以堂而皇之的名義投降曹操。
我相信呈現在袁尚眼前的一定是一番奇異的景象,他看到的可能會是父親生前呼風喚雨一揚手便佔據漢朝半壁江山的威風;身邊逢紀、審配等人的曲意奉承令自己處處感到高人一等;自己的大哥處處被其打壓生不如死的刻骨仇恨以及他被袁紹推上袁氏最高寶座時的沾沾自喜;戰火紛飛的亂世之中曹操沒有給機會他過一天好日子,步步緊逼非要置他於死地而後快。
在喜與悲之中煎熬,在血與火之內掙扎,在生與死之間反覆求生,是袁尚坐上袁氏家族新一代掌門人後的人生寫照。由是在偉偉看來,袁紹並不是深愛此子,而是親手迅速地將他最愛的兒子送上了斷頭臺。
其實在偉偉看來,袁尚臨危受命,卻是一個勇字當頭,偉偉還是甚爲佩服他的勇武的。你看三國演義說他與徐晃部將史渙相鬥,兩騎相交,不三合,尚拔馬刺斜而走,史渙趕來,袁尚拈弓搭箭,翻身背射,正中史渙左目,墜馬而死。又說袁尚與張遼交戰,不三合,架隔遮攔不住。袁尚可與張遼這個一流武將鬥兩個回合,然後全身而退,證明他確是有一點武力的。
在世人的眼中,“袁氏家族新一代掌門人”的招牌實在是太過於耀眼了,完全就是現代詞語中的“官二代”,人們會想他得到的東西是不是太過輕易,而他的大哥袁譚更是視其如同眼中釘,生生將本應屬於自己的一切奪去,於是兩兄弟便勢同水火,其刻骨仇恨竟然比追殺自己的仇敵曹操還要深。於是悲劇就誕生了,袁譚最終仍是死於曹操手中,袁氏家族也因袁譚的死亡而失去一支重要的支脈,而隨着袁譚的斃命,死亡的陰影也漸漸向袁尚一步步逼近!
脣亡齒寒!
誠如曹操謀士荀攸所言:“袁氏據四州之地,帶甲數十萬,若二子和睦,共守成業,天下事未可知也!”只是天下事又哪裡會有如果?當時的袁氏兄弟已經結下了刻骨的仇恨,再加上各自有身邊謀士的慫恿,這仇恨便益發如同火上澆油一般從袁氏兄弟心頭燃燒起來,直至一死方休。
袁尚雖一直被曹操追殺,四處逃竄,惶惶然如同過街老鼠,難得的是他仍然保有一份王者之心。三國演義說道袁尚、袁熙最後被曹操迫到遼東,二人密議曰:“遼東兵數萬,足可與曹操爭衡。今暫投之,後當殺公孫康而奪其地,養成力氣而抗中原,可復河北也。”只是事與願違,最終卻是命喪公孫康的刀斧之下。
偉偉有時在想,袁尚其實有爭霸天下的潛質,如果假以時日,其必然能成爲曹操的強大對手。只是世事無常,最不幸的是袁尚遇到了一個人,一個算無遺策、智絕天下的人,這人是郭嘉。就是這個郭嘉看得真切,將袁尚逼得走投無路,最終被曹操威勢所迫死於公孫康之手,也將袁氏的根基連根拔起,永無翻身之日。
偉偉有時會想,如若郭嘉早亡,袁尚是不是就可以潛伏於遼東境內,有朝一日待到時機成熟時東山再起,一展身手,有如其父親袁紹一般,一揮手便統領河北之地,翻手成雲,覆手成雨,成就一番傳奇?
世事難料,亂世原是存在太多的可能和太多的如果,只憑後人去細細琢磨、品味。
袁尚簡介:
姓名:袁尚 字:顯甫 生卒:?-?
籍貫:豫州汝南郡汝陽(河南周口市商水縣西南十公里)
容貌:貌美
官至:大將軍 鄴侯
袁紹三子。貌美,後妻劉有寵,而偏愛尚,數稱於紹,紹亦奇其姿容,欲使傳嗣。紹卒,審配、逢紀緣紹素意,乃奉尚代紹位。長兄譚至,不得立,自號車騎將軍。由是譚、尚有隙。曹操南征荊州,軍至西平。譚、尚遂舉兵相攻,譚敗奔平原。後熙、尚、買爲其將焦觸、張南所攻,奔遼西烏桓。尚爲人有勇力,欲奪取公孫康衆,康先置其精勇於廄中,然後請熙、尚。熙、尚入,康伏兵出,皆縛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