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八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下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青州剛剛針對孔融脫逃而產生的不利影響,通過“非正常”手段好容易纔有了幾分頭緒,未想這廂袁術又出了幺蛾子。

雖然早料到了經過這一番胡折騰之後,袁術那倉促聚攏起來的號稱五萬大軍的敗亡只是個時間問題,但袁軍潰散的如此之快如此徹底,卻是誰也沒有想到。

本來打算着誰愛去擔着得罪所有袁氏門生故吏,非要去拿這個剿滅謀逆叛賊首功的名聲那便誰去,反正呂布軍是打定了急流勇退、悶聲發大財的主意。而自呂布退走之後,曹操、劉表、孫策的三家各懷心機的軍勢也的確按照了當初推演的那般,將妄自稱帝的仲家皇帝袁術逼到了牆角,事情眼看着就能完美收官,從此得名的得名,得利的得利,誰也別礙着誰。可誰想到臨了臨了,卻又無端給呂布軍勢弄出這麼個大麻煩來。

根據暗影傳回來的情報,本來只是打算借陳紀之口,將僞作陶商麾下丹陽兵盜走神器的“事實”擺在袁術面前,轉移注意力。而袁術也的確是深信不疑,算是正中了秦某人的算計。卻不料陶商不老老實實的將“替罪羊”這份很有前途的職業進行下去,好好同袁術“同舟共濟”,卻偏偏爲了要給孔融陶應欲在臨淄起事之事爭取儘可能多的時間,竟然敢去追擊呂布行軍。這不是老壽星上吊,嫌命太長了麼。之前之所以沒有用全力剿殺。只是驅趕,那可是有原因的。陶商莫不是真的天真的以爲憑藉着數千丹陽兵就可以扛過呂布軍的近兩萬精銳吧?事實證明,陶商在壓制了成廉的夜襲,又看到雖然自下邳而至廬江被呂布壓着打,但麾下丹陽兵其實並沒有損傷多少的事實“真相”之後,還真就有了這種想法。

正如一隻綿羊領導的狼羣,對上一頭獅王率領的一羣獅子,陶商的結局幾乎是註定了的。只一個回合,這近萬人的丹陽精兵。便連同他這個仲家皇帝親封的徐州牧,壓根就沒有任何懸念的便被打順手的呂布大軍一舉成擒。又因爲呂布心憂臨淄的局勢,又不放心將陶商放在畢竟有老陶家主政數年的徐州,索性便隨軍將陶商押送回了臨淄來。原本這本不過是順手爲之的事情,陶商投靠僞帝袁術,呂布擒之本是正理,卻不料竟然“惹”上了一身“怪味”。

廬江城中的袁術被三家聯軍打的最終只帶了百餘人在紀靈的死命相護下敗逃丹陽。而麾下心腹謀士陳紀卻是因爲心有他想而故意慢了一拍,在被聯軍“捕獲”問及神器下落之時,也顧不得相詢的是哪家兵士,只要人問,便是如竹筒倒豆子一般,將“事實真相”全盤托出。信誓旦旦的稱就是陶商命人盜走了傳國玉璽。一來陳紀本就是當事人,言辭話語全然不似作僞,又是這幅恨不得詛咒發誓、急於投誠的樣子,倒是還真不少人認可了陳紀的說法。

可當曹、劉、孫三家聯軍連番追查陶商下落時,卻是得知自陶商在不知何故。不要命一般追擊呂布行軍時失了蹤。

事情發展到了現在的態勢,三家聯軍誰也沒有了心思去追擊已經大傷元氣的袁術。所有人心裡都清楚的很。袁術之所以這麼招人恨,不就是因爲借這神器興風作浪引發了衆怒麼。眼下這神器都“丟”了,追擊只帶着幾百殘兵遠遁江湖的袁術,功勞便其實也並沒有那麼大了,只需緩緩圖之便是了。

眼下只有傳國玉璽纔是最爲重要的,這幾乎成了一個共識。

這年頭沒幾個傻子,誰都看的出來,若是沒有這神器打底,就憑藉袁家四世三公的名望百餘年積累下來的人脈,但凡還顧慮點香火情的,說不得便會暗中使你剿滅“仲家皇帝”袁術的功勞大打折扣,更有甚者還會被扣上個同樣有私匿玉璽“嫌疑”的大帽子。什麼?你絕對沒有私藏玉璽?袁家老二這等出身都忍不住這誘惑,請問你哪位?華夏向來是講人情的,咱不參與謀反,只不過說幾句公道話而已,誰又能見怪的了?

而眼下,據陳紀的交代,陶商盜走了傳國玉璽,那麼只要能找到陶商,就很有可能找到傳國玉璽。

事情陷入了怪圈當中。呂布攻袁術,行百里而半九十,在袁術本城城下因爲得知了臨淄之事而突然撤走。而陶商卻去追擊呂布下落不明。那陶商去哪了?

現在所要憂慮的是,呂布生擒了陶商之事並不是什麼機密。有心人倘若想要查探出來,也不用費很大的功夫,而且很有可能會因此而懷疑到呂布的身上。

可真正的問題是,陶商哪裡會有什麼傳國玉璽?一切都不過是秦某人慾嫁禍於人而使的手段而已。那神器現在可是舒舒服服的躺在呂布府庫的秘藏之中呢。懷疑就是原罪,更何況本就是事實,倘若真被懷疑到頭上,呂布攻襲袁術的真正目的便會暴露出來,這好容易纔好轉的名聲,卻是又要洗不清了。

誰能料想當初不過是爲了糊弄袁術,順便借之以離間袁術同陶商關係的說辭,眼下看來,“效果”着實不錯。攪渾了這攤水不說,還給自己招惹上了麻煩。也難怪秦旭要哭笑不得了。

“你的意思是,這傳國玉璽之事,我等是認也得認,不認也得認了?”呂布自然明白這件事情的棘手之處,便是這陶商放與留的問題,皺眉問道。“文和莫非有良策以教某?”

對於賈詡的能力,呂布還是瞭解的,絕不在被自己倚重郭嘉之下。說來青州幾次遇到的難題,幾乎都是賈詡劍走偏鋒,通過秦旭之手解決,青州旱災、謀劃徐州、營救天子等等皆是如此。只是這哥們兒太低調了,而且往往將事情解決在萌芽狀態,所以名聲在呂布軍中着實不顯,等閒人也只知道是秦旭門下有個大牌門客而已。而此番見秦旭拽了賈詡前來,呂布便知絕非無的放矢之舉。

“呂將軍所言指教二字,詡着實不敢當!”賈詡還是一貫的沉默低調,即便是被呂布放低了姿態問起,也只是淡淡的客套一句,說道:“其實早在呂將軍大發神威,於下邳城外生擒陶商之時,秦將軍就曾經擔心過這事的發生。只是當時只當是未雨綢繆,沒有料到竟然會一語成讖。”

“哼!”此事雖然是秦旭謀劃中出了疏漏,但歸根究底,根子卻是出在呂布在下邳城外惱怒陶商不知死活,而出手生擒才導致這番節外生枝。賈詡這彷彿給秦旭“脫罪”的話卻是正好戳在了呂布的痛處,讓呂布怒也不是氣也不是,只能頗爲尷尬的等待賈詡的下文。

“不過既然事情已經發生,水已經攪渾了,那就索性攪的再渾一點也好。”呂布的反應似乎早就在賈詡的意料之中,依舊神色不變的說道。

“攪得更渾?”呂布若有所思的重複了一遍,隱隱抓住了賈詡所言的重點,卻又有些想不太明白,問道:“文和此言何意?莫不是還要將陶商被某所擒,此刻就在臨淄之事主動告知他人不成?”

“文和兄此言大善!”賈詡笑而不語,郭嘉卻是突然一拍手掌,點頭說道:“不錯不錯,這件事情只要被他人所知,必然有人想要渾水摸魚,與其到時候落入被動,反倒不如主動把這灘水攪渾,讓他們無從下手。即便是再懷疑主公,在沒有親眼見到傳國玉璽之前,也只能對主公是個猜測而已。索性就讓他去猜!我等完全可以對外說主公對此事全然不知情!這只是袁術麾下爲求免罪,而故意散播的謠言。倘若有人夠膽來質疑主公所言,那也正對了之前主公的心意,看是哪邊先出手,便讓哪邊先試試主公的方天畫戟利不利吧。”

“奉孝之言,深得某心!”郭嘉不愧是在歷史上能和秉性多疑的曹某人成爲至交,單就這“哄人”的功夫,便是別人拍馬難及。一番話說的呂布心裡那叫一個熨帖,舒服的很。連帶着話聲中的生硬之意都緩和了不少,說道:“誠如奉孝所言,此事也正好用來爲我軍下一步動向試試水。唔,索性某也不問了,反正某並不知情!仲明,這事情你牽頭,文和協助,左右現在全軍休整,奉孝勞苦,幫這小子把把關,若是需要用兵,臨淄諸軍隨你等挑選,仲明寫調令來某照準便是。不過有一條,以三月爲期限,某隻要結果!”

“諾……”秦旭看了郭嘉賈詡一眼,笑眯眯的對呂布應承了一句,道:“只是旭還需要幾個人來作道具,還望主公應允!”

“唔?道具是何物?罷了,某不知情!要誰?!”呂布答應的很痛快,入戲速度也很讓後世三流演員汗顏,像真不知情一般,問道。

“不過是些無關緊要之人罷了!”秦旭笑道。“袁術之子袁譚!徐州叛將張闓!黃巾孽賊首領餘方一衆,以及……主公的大將軍旌節……”

第80章 臧洪之惑第590章 漢鼎傾裂,羣雄舞戈第五百七六章 漢鼎傾裂羣雄舞戈二五第4章 被隱藏的真相第四百三二章 劉備苦恨壓金線爲呂布做嫁衣裳中第四百三六章 鄴城易主下第六百四三章 暗生痕隙三州誰屬五第五百七三章 漢鼎傾裂羣雄舞戈二二第四百九七章 各逞機謀平定江東二六第四百六三章 周郎調虎計郭嘉小布局下第五百四八章 天翻地覆亂戰攻伐四一第一百四八章 秦旭版火燒連營中第一百八二章 徒生惶惶意喻在拳拳心第402章 一石數鳥(中)第五百九九章 聲東擊西假道伐虢九第六百二九章 荊襄辟易勢如破竹五第六百六五章 暗生痕隙三州誰屬二七第47章 賈詡投效(上)第5章 “捉姦”在牀第三百一九章 太史慈中計孫伯符脫身第五百八一章 漢鼎傾裂羣雄舞戈三十第四百五七章 郭嘉用計破蠻兵上第四百七六章 各逞機謀平定江東五第三百四五章 賠了女兒又折兵中第三百八九章 喜當爹上第1章 何去何從第58章 誰是黃雀(上)第96章 回到臨淄第一百二六章 戲志才力挽狂瀾第504章 各逞機謀,平定江東(三三)第四百八八章 各逞機謀平定江東十七第五百一六章 天翻地覆亂戰攻伐八第二百一一章 餘方棄衆逃陶商出大丑第二百一二章 糧多何堪悅水渾不須愁第五百七八章 漢鼎傾裂羣雄舞戈二七第三百四九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下第四百五九章 郭嘉用計破蠻兵下第六百五八章 暗生痕隙三州誰屬二十第7章 魏續夜奔(下)第607章 聲東擊西,假道伐虢(十七)第580章 漢鼎傾裂,羣雄舞戈(二九)第五百七六章 漢鼎傾裂羣雄舞戈二五第208章 既有誠明意,何須辨假真第302章 袁術白日夢,徐州求援急第300章 忠義太史慈,定計伐袁術第四百一八章 這倒黴孩子第26章 秦旭殺人(中)第五百七二章 漢鼎傾裂羣雄舞戈二一第二百六四章 秦旭應出使曹操言爵事第四百三九章 劉備被人陰了下第三百二三章 借勢掉包計甕中可捉鱉第52章 魏續之死(上)第四百八二章 各逞機謀平定江東十一第一百四三章 撞大運上第四百一四章 陣前會之先登復生下第三百六五章 公瑾出計仲明接招下第62章 夜宴之上(上)第三百一二章 夜襲敗欲走紀靈戰成廉第五百九二章 聲東擊西假道伐虢二第44章 黑山攻略(上)第180章 仲明假撇清,一讓徐州牧第81章 心照不宣(上)第六百五八章 暗生痕隙三州誰屬二一第四百七三章 各逞機謀平定江東二第130章 天上真的會掉餡餅第55章 懷城之下第208章 既有誠明意,何須辨假真第73章 孫觀尹禮第44章 黑山攻略(上)第五百八八章 漢鼎傾裂羣雄舞戈三七第43章 袁紹回援(下)第二百二五章 下邳戰雲近逞計尚可期第520章 天翻地覆,亂戰攻伐(十二)第40章 鄴城門開第四百一九章 魑魅魍魎紛紛登場上第五百三五章 天翻地覆亂戰攻伐二七第四百四五章 漢末版農夫與蛇下第116章 曹操攤上事兒了(上)第六百六五章 暗生痕隙三州誰屬二七第二百六六章 秦旭說樊稠匹馬得潼關第四百二八章 平原甕城破成廉遇張飛第三百三七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中第四百一八章 這倒黴孩子第三百二五章 王越萌退意月夜露殺機第203章 秦旭秉公心,臧洪言弊案第四百四八章 虓虎一戰下鄴城下第13章 豎子!放開我女兒第六百三八章 荊襄辟易勢如破竹終第五百四五章 天翻地覆亂戰攻伐三七第四百七七章 各逞機謀平定江東六第一百五三章 平原醬油黨下第二百八二章 君臣非君臣隱兵大救駕第一百五二章 平原醬油黨上第六百六五章 暗生痕隙三州誰屬二七第六百五三章 暗生痕隙三州誰屬十五第61章 呂曹相會(下)第二百三七章 名動天下知溫候傳書信第一百二四章 荀彧想殺人下第59章 誰是黃雀(下)第五百一八章 天翻地覆亂戰攻伐十
第80章 臧洪之惑第590章 漢鼎傾裂,羣雄舞戈第五百七六章 漢鼎傾裂羣雄舞戈二五第4章 被隱藏的真相第四百三二章 劉備苦恨壓金線爲呂布做嫁衣裳中第四百三六章 鄴城易主下第六百四三章 暗生痕隙三州誰屬五第五百七三章 漢鼎傾裂羣雄舞戈二二第四百九七章 各逞機謀平定江東二六第四百六三章 周郎調虎計郭嘉小布局下第五百四八章 天翻地覆亂戰攻伐四一第一百四八章 秦旭版火燒連營中第一百八二章 徒生惶惶意喻在拳拳心第402章 一石數鳥(中)第五百九九章 聲東擊西假道伐虢九第六百二九章 荊襄辟易勢如破竹五第六百六五章 暗生痕隙三州誰屬二七第47章 賈詡投效(上)第5章 “捉姦”在牀第三百一九章 太史慈中計孫伯符脫身第五百八一章 漢鼎傾裂羣雄舞戈三十第四百五七章 郭嘉用計破蠻兵上第四百七六章 各逞機謀平定江東五第三百四五章 賠了女兒又折兵中第三百八九章 喜當爹上第1章 何去何從第58章 誰是黃雀(上)第96章 回到臨淄第一百二六章 戲志才力挽狂瀾第504章 各逞機謀,平定江東(三三)第四百八八章 各逞機謀平定江東十七第五百一六章 天翻地覆亂戰攻伐八第二百一一章 餘方棄衆逃陶商出大丑第二百一二章 糧多何堪悅水渾不須愁第五百七八章 漢鼎傾裂羣雄舞戈二七第三百四九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下第四百五九章 郭嘉用計破蠻兵下第六百五八章 暗生痕隙三州誰屬二十第7章 魏續夜奔(下)第607章 聲東擊西,假道伐虢(十七)第580章 漢鼎傾裂,羣雄舞戈(二九)第五百七六章 漢鼎傾裂羣雄舞戈二五第208章 既有誠明意,何須辨假真第302章 袁術白日夢,徐州求援急第300章 忠義太史慈,定計伐袁術第四百一八章 這倒黴孩子第26章 秦旭殺人(中)第五百七二章 漢鼎傾裂羣雄舞戈二一第二百六四章 秦旭應出使曹操言爵事第四百三九章 劉備被人陰了下第三百二三章 借勢掉包計甕中可捉鱉第52章 魏續之死(上)第四百八二章 各逞機謀平定江東十一第一百四三章 撞大運上第四百一四章 陣前會之先登復生下第三百六五章 公瑾出計仲明接招下第62章 夜宴之上(上)第三百一二章 夜襲敗欲走紀靈戰成廉第五百九二章 聲東擊西假道伐虢二第44章 黑山攻略(上)第180章 仲明假撇清,一讓徐州牧第81章 心照不宣(上)第六百五八章 暗生痕隙三州誰屬二一第四百七三章 各逞機謀平定江東二第130章 天上真的會掉餡餅第55章 懷城之下第208章 既有誠明意,何須辨假真第73章 孫觀尹禮第44章 黑山攻略(上)第五百八八章 漢鼎傾裂羣雄舞戈三七第43章 袁紹回援(下)第二百二五章 下邳戰雲近逞計尚可期第520章 天翻地覆,亂戰攻伐(十二)第40章 鄴城門開第四百一九章 魑魅魍魎紛紛登場上第五百三五章 天翻地覆亂戰攻伐二七第四百四五章 漢末版農夫與蛇下第116章 曹操攤上事兒了(上)第六百六五章 暗生痕隙三州誰屬二七第二百六六章 秦旭說樊稠匹馬得潼關第四百二八章 平原甕城破成廉遇張飛第三百三七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中第四百一八章 這倒黴孩子第三百二五章 王越萌退意月夜露殺機第203章 秦旭秉公心,臧洪言弊案第四百四八章 虓虎一戰下鄴城下第13章 豎子!放開我女兒第六百三八章 荊襄辟易勢如破竹終第五百四五章 天翻地覆亂戰攻伐三七第四百七七章 各逞機謀平定江東六第一百五三章 平原醬油黨下第二百八二章 君臣非君臣隱兵大救駕第一百五二章 平原醬油黨上第六百六五章 暗生痕隙三州誰屬二七第六百五三章 暗生痕隙三州誰屬十五第61章 呂曹相會(下)第二百三七章 名動天下知溫候傳書信第一百二四章 荀彧想殺人下第59章 誰是黃雀(下)第五百一八章 天翻地覆亂戰攻伐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