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海光華大學,講過十幾年的本國史。其初系講通史。後來文學院長錢子泉先生說:講通史易與中學以下的本國史重複,不如講文化史。於是改講文化史。民國二十七年,教育部頒行大學課程;其初以中國文化史爲各院系一年級必修科,後改爲通史,而註明須注重於文化。大約因政治方面,亦不可缺,怕定名爲文化史,則此方面太被忽略之故。用意誠甚周詳。然通史講授,共止120小時,若編制仍與中學以下之書相同,恐終不免於犯復。所以我現在講授,把他分爲兩部分:上冊以文化現象爲題目,下冊乃依時代加以聯結,以便兩面兼顧。此意在本書緒論中,業經述及了。此冊系居孤島上所編,參考書籍,十不備一;而時間甚爲匆促。其不能完善,自無待言。但就文化的各方面加以探討,以說明其變遷之故,而推求現狀之所由來;此等書籍,現在似尚不多,或亦足供參考。故上冊寫成,即付排印,以代鈔寫。不完不備之處,當於將來大加訂補。此書之意,欲求中國人於現狀之所由來,多所瞭解。故敘述力求扼要,行文亦力求淺顯。又多引各種社會科學成說,以資說明。亦頗可作一般讀物;單取上冊,又可供文化史教科或參考之用。其淺陋誤繆之處,務望當代通人,加以教正。
民國二十八年九月二十八日
呂思勉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