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時的五胡十六國,實在並不成其爲一個國家,所以其根基並不穩固。看似聲勢雄張,只是沒有遇見強敵,一戰而敗,遂可以至於覆亡。枋頭戰後,慕容垂因被猜忌出奔。前秦乘機舉兵。其明年,前燕竟爲所滅。前秦又滅掉前涼,又有統一北方之勢。然其根基亦並不是穩固的。
此時北方的漢族,因爲沒有政府的領導,雖有強宗巨室和較有才力的人,能保據一隅,或者潛伏山澤,終產生不出一個強大的政權來,少數的五胡,遂得橫行無忌。然他們亦是人各有心,而且野蠻成習,頗難於統馭的。
五胡中苟有英明的酋長出來,亦只得希望漢族擁戴他,和他一心,要聯合許多異族以制漢族,根本上是沒有這回事的。若要專恃本族,而把漢族以外的異族剷除;則(一)因限於實力,(二)則漢族此時,並不肯替此等異族出死力,而此等異族,性本蠻悍,加以志在掠奪,用之爲兵,似乎頗爲適宜,所以習慣上都是靠他們做主力的軍隊,盡數剪除,未免削弱兵力;所以其勢又辦不到。
苻堅的政策,是把氐人散佈四方,行駐防政策,而將其餘被征服的異族置之肘腋之下,以便監製。儻使他的威力,能夠始終維持,原亦未爲非計。然若一朝失足,則氐人散處四方,不能聚集,無復基本隊伍,就糟了。所以當時,苻堅要想伐晉以圖混一,他手下的穩健派,如王猛,如其兄弟苻融等,都是反對的。
而苻堅志得意滿,違衆舉兵,遂以383年大敗於淝水。北方異族,乘機紛紛而起。而慕容垂據河北爲後燕,姚萇據關中爲後秦。苻堅於385年爲姚萇所殺。子丕,族子登,相繼自立,至394年,卒爲姚萇之子姚興所滅。
此時侵入中原的五胡,已成強弩之末。因爲頻年攻戰,死亡甚多,人口減少,而漢族的同化作用,仍在逐漸進行,戰鬥力也日益衰弱。其仍居塞外的,卻比較氣完力厚。此等情勢,自公元4世紀末,夏及拓跋魏之興,至6世紀前半爾朱氏、宇文氏等侵入中原,迄未曾變。自遭冉閔的大屠戮後,胡、羯之勢,業已不能復振。只有匈奴鐵弗氏,根據地在新興(今山西忻縣)。還是一個比較完整的部落。
拓跋氏自託於黃帝之後,說其初建國北荒,後來南遷大澤,因其地“昏冥沮洳”,乃再南遷至匈奴故地。自託於黃帝之後,自不足信,其起源發跡之地,該不是騙人的。他大約自西伯利亞遷徙到外蒙古,又逐漸遷徙到內蒙古的。晉初,其根據地在上谷之北,今灤河上源之西。劉琨藉其兵力以御匈奴,畀以雁門關以北之地。
拓跋氏就據有平城,東至今察哈爾的西部。這時候,自遼東至今熱河東部,都是慕容氏的勢力範圍。其西爲宇文氏,再西就是拓跋氏。慕容氏盛時,宇文氏受其壓迫,未能自強,拓跋氏卻不然。拓跋氏和匈奴鐵弗氏是世仇。苻堅時,拓跋氏內亂,鐵弗的酋長劉衛辰引秦兵把他打破。苻堅即使劉衛辰和其族人劉庫仁分管其部落。劉庫仁是拓跋氏的女婿,反保護其遺裔拓跋珪。其時塞外,從陰山至賀蘭山,零星部落極多,拓跋珪年長後,逐漸加以征服,勢力復張。劉衛辰爲其所滅。其子勃勃奔後秦。姚興使其守禦北邊,勃勃遂叛後秦自立。後秦屢爲所敗,國勢益衰。
395年,慕容垂之子寶伐後魏,大敗於參合陂(今山西陽高縣)。明年,慕容垂自將伐魏。魏人退出平城,以避其鋒。慕容垂入平城,而實無所得。還至參合陂,見前此戰敗時的屍骸,堆積如山,軍中哭聲振天,慚憤而死。慕容寶繼立。拓跋珪大舉來攻,勢如排山倒海。慕容寶棄其都城中山,逃到龍城,被弒。少子盛定亂自立,旋亦被弒。弟熙立,因淫虐,爲其將馮跋所篡,是爲北燕。其宗族慕容德南走廣固(今山東益都縣)。自立,是爲南燕。拓跋珪服寒食散,散發不能治事,不復出兵。北方形勢,又暫告安靜。
南方當這時候,卻產生出一種新勢力來。晉朝從東渡以後,長江上流的形勢,迄較下流爲強,以致內外相持,坐視北方的喪亂而不能乘。當淝水戰前六年,謝玄鎮廣陵,今江蘇江都縣。才創立一枝北府兵,精銳無匹,而劉牢之爲這一枚軍隊的領袖。淝水之戰,就是倚以制勝的。下流的形勢,至此實已較上流爲強。
東晉孝武帝是一個昏憒胡塗的人。始而信任琅邪王道子,後來又猜忌他,使王恭鎮京口(今江蘇鎮江),殷仲堪鎮江陵以防之。慕容垂死的一年,孝武帝也死了,子安帝立。398年,王恭、殷仲堪同時舉兵。道子嗜酒昏愚,而其世子元顯,年少有些才氣。使人勾結劉牢之倒戈,王恭被殺。而上流之兵已逼,牢之不肯再戰。殷仲堪並不會用兵,軍事都是委任南郡相楊佺期的(南郡,治江陵)。而桓溫的小兒子桓玄在荊州,仍有勢力,此時亦在軍中。晉朝乃以楊佺期刺雍州,桓玄刺江州,各給了一個地盤,上流之兵才退。後來殷仲堪和楊佺期,都給桓玄所並。
402年,元顯乘荊州饑饉,舉兵伐玄,劉牢之又倒戈,桓玄入京城,元顯和道子都被殺。桓玄是個狂妄的人。得志之後,奪掉了劉牢之的兵權,牢之謀反抗,而手下的人不滿他的屢次倒戈,不肯服從,牢之自縊而死。桓玄以爲天下無事了,就廢安帝自立。然劉牢之雖死,北府兵中人物尚多。404年,劉裕等起兵討玄,玄遂敗死。安帝復位。劉裕入居中央,掌握政權,一時的功臣,都分佈州郡,南方的形勢一變。
409年,劉裕出兵滅南燕。想要停鎮下邳,經營河、洛,而後方又有變故。先是399年,孫恩起兵會稽(今浙江紹興),剽掠沿海。後爲劉牢之及劉裕所破,入海島而死。其黨盧循襲據廣州。桓玄不能討,用爲刺史。盧循又以其妹夫徐道覆爲始興相(今廣東曲江縣)。
劉裕北伐時,盧循、徐道覆乘機北出,沿江而下,直逼京城。此時情勢確甚危急。劉裕速回兵,以疲敝之衆,守住京城。盧循、徐道覆不能克,退回上流,爲裕所襲敗。裕又遣兵從海道襲據廣州,把他們打平。劉裕於是剪除異己。
至417年,復大舉以滅後秦。此時後魏正值中衰;涼州一隅,目前秦亡後,復四分五裂,然其中並無強大之國(氐酋呂光,爲苻堅將,定西域。苻堅敗後,據姑臧自立,是爲後涼。後匈奴酋沮渠蒙遜據張掖叛之,爲北涼。漢族李暠據敦煌,爲西涼。鮮卑禿髮烏孤據樂都爲南涼。後涼之地遂分裂。又有鮮卑乞伏國仁,據隴右,爲西秦。後涼爲後秦所滅。西涼爲北涼所滅。南涼爲西秦所滅。西秦爲夏所滅。北涼爲後魏所滅。姑臧,今甘肅武威縣。張掖,敦煌,今縣皆同名。樂都,今碾伯縣。西秦初居勇士川,在今甘肅金縣後徙苑川,在今甘肅靖遠縣);夏雖有剽悍之氣,究系偏隅小國;倘使劉裕能在關中駐紮幾年,擴清掃蕩之效,是可以預期的,則當南北朝分立之初,海內即可有統一之望,以後170年的分裂之禍,可以免除了。然舊時的英雄,大抵未嘗學問。個人權勢意氣之爭,重於爲國爲民之念。以致同時並起,資望相等的人物,往往不能相容,而要互相翦滅,這個實在使人才受到一個很大的損失。
劉裕亦是如此,到滅秦時,同起義兵諸人,都已被翦除盡了。手下雖有幾個勇將,資格都是相等的,誰亦不能統率誰。而劉裕後方的機要事務,全是交給一個心腹劉穆之的,這時候,劉穆之忽然死了,劉裕放心不下,只得棄關中而歸,留一個小兒子義真,以鎮守長安。諸將心力不齊,長安遂爲夏所陷。劉裕登城北望,流涕而已。內部的矛盾,影響到對外,真可謂深刻極了。
420年,劉裕篡晉,是爲宋武帝。三年而崩。子少帝立,爲宰相徐羨之等所廢,迎立其弟文帝。文帝亦是個中主,然無武略,而功臣宿將,亦垂垂向盡。自北府兵創立至此,不足50年,南方新興的一種中心勢力,復見衰頹。北魏拓跋珪自立,是爲道武帝。道武帝末年,勢頗不振。子明元帝,亦僅謹守河北。明元帝死,子太武帝立,復強。公元431年,滅夏。436年,滅燕。涼州之地,亦皆爲其所吞併。天下遂分爲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