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煉屍丹(下)

bookmark

衛道士走進丹室。對着年輕人微微躬了一躬,他從身上掏出丹陽金,畢恭畢敬地遞於那年輕人,年輕人伸手接過金塊,臉上神色不變,他並不起身,更不看衛道士一眼,只是衝我微笑了一下,便垂眉低目,恢復了冷漠倨傲神色。

他行完禮,退下後垂手侍立在年輕人的身旁,神色必恭必敬,我和張鐵嘴當年算命打卦,這樣的公子哥兒見得多了,知道這些人雖然外表光鮮,其實多半虛張聲勢,不過是仗着祖先的蔭萌作威作福而已,胸中實無半點才學,當下也不理會,只對衛道士笑道:“道長薦我前來拜師,求那煉丹合藥之道。怎麼這裡既不是煉丹之處,也不曾見到老師父lou面?莫非是他老人家耐不住寂寞,出外雲遊去了?”

衛道士看了我一眼,正要答話,一旁的小道士突然冷笑道:“這裡既然寫着丹室,自然就是煉丹之處了,你怎能無知妄說?師兄說你骨骼清奇,聰慧練達,原來不過是言過其實,少主人就在你的面前,你不來拜見,分明是個不懂禮節之輩。”

“哪家的娃娃出來胡說八道?我是前來拜師,又不是過來打工,分什麼少主人、老主人?”我心下氣惱,這小道士不過十三、四歲的年紀,說話口氣卻老氣橫秋,居然教訓起我這個三十多歲的大齡老青年,這也太傷自尊了。

小道士哼了一聲,衛道士走到我身邊低聲道:“眼前就是我家少主人,你怎的還不拜見?”

我心中吃驚,轉頭看着木椅上的年輕人,只見他眉清目秀,脣紅齒白,不過二十多歲年紀,因爲家境甚好,舉手投足間一派貴族氣質,相比之下不免自慚形穢多了想不到茅山宗等級如此森嚴。徒弟們尊師重教也就罷了,怎麼還要稱呼師父的子女爲“少主人”,這不是資產階級的做派麼?看來以前的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確實來得及時,不然讓這些人得勢,我們工人階級不免要重吃二遍苦,重受二茬罪。

那年輕人見我目不轉睛地看他,微微笑了一下,他又衝着衛道士點了點頭,衛道士臉上現出喜色,拉着我的手笑道:“茅山宗已同意收你做門徒啦,你還不感謝少主人?從此你我弟兄同心協力,定能練出真丹,修成無極大道,哈哈,我們茅山宗煉丹一脈終於復興有望,哈哈,哈哈哈。”

衛道士得意地哈哈大笑,我心下極是不願,先師盧生早已叛出茅山,我身爲天書秘籍傳人,如何肯再拜茅山宗爲師?那樣簡直就是欺師滅祖。但這個地方是我們尋找兇手的唯一線索。又不能輕易放棄,正在暗自發愁,想找個託辭之際,卻發現年輕人已不在木椅上,不知道什麼時候已走掉了。

少主人走了!我心中暗自高興,衛道士卻是滿臉疑惑,他壓低聲音問小道士:“少主人神情困頓,臉色甚是不愉,莫非竟有什麼心事?你和他一直形影不離,是不是谷中又有了什麼變故?”

小道士連連搖頭說,沒有呀,自從師父離開後,少主人把養屍地轉成煉丹密室,這谷中就少有人來,哪裡還有什麼變故?他的神情困頓,想必是操勞過度的原因,不過咱們既然已湊足三人,就該遵照師囑開鼎設壇纔是,免得少主人事事都要躬行,勞累了千金之軀。

這個小道士沒有道號,只有個俗家名字叫陳元方,不過他並非小道士,若論年齡竟然較衛道士還要長了許多,只不過衛道士入門較早,所以他才末居爲師弟而已。陳元方面白如玉,看起來宛若童子,我起初對他的年齡非常懷疑,直到和他們一起開鼎安壇合練丹藥,這才明白了此中道理。

原來他們所煉的丹藥並非外丹術鼓吹的金石丹砂之丹。而是以人之魂魄練就的屍丹。陳元方說:“金石有毒,不可妄服,制者破家,服者喪命,這些道理盡人皆知,所以外丹術遭到厭棄已久,但我們茅山宗煉丹一脈偏能在頹勢中以精確技巧取勝,更能與時俱進,在不斷改革中覓得真丹之法,雖不能立時成仙,但寒暑不侵、長生住世卻是綽綽有餘,你看師兄雖已年近五十,但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卻是不知天命,嘿嘿,正是:我命由我不由天,還丹成金億萬年。”

“茅山煉丹一脈傳至現在已有千年,其間也經過鉛汞硫汞之爭,所謂知白守黑,知雌守雄,造化控時,五行相配。但到最後終究是一事無成,明朝憲宗時候竟因此得罪朝廷,慘遭燒山之禍。當年我茅山祖師抱真先生煉丹一爐,養火數十年,丹成後不敢服用。時有東廠侍衛索求,祖師曰:不敢吝也,但此丹服火太久,不有大功,必有大毒”,侍衛堅求,乃以一粒如粟米大小與之。囑其收藏,不可遽服,誰知那侍衛得之即吞,數日後便血不止,五臟糜潰而死,明憲宗震怒,令官兵圍剿茅山,從此我茅山煉丹一脈不復爲人所知,倒教符籙咒語等宵小之術漸漸做大。”

我心裡很不受用,反駁說:“符籙咒語乃茅山正宗術法,世人哪個不知,哪個不曉?茅山道士以此鎮魂滅煞,實是造福庶民之舉,倒是那些煉丹派丹術jian僞,人神共棄,練出毒丹吃出人命,莫說當年的皇帝老兒派兵誅殺,就算到了現在,這些煉丹的道士也該充軍到西北監獄,一個個判成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我和張鐵嘴雖不重於符籙咒語的學習,但先師盧生最早卻是茅山符籙派的人物,所以我聽到陳元方“符籙咒語乃宵小之術”的斷語,忍不住對他反駁。符籙丹鼎,本就是道家的兩大派別,只不過丹鼎派以燒鼎煉丹爲主業,屬於上層社會,符籙派以符水咒語治病爲主業,屬於下層社會而已,這兩者到後來結爲一體,相互之間並沒有什麼區別,反正都是裝神弄鬼糊弄人,彼此分個上下高低也沒有什麼意思,甚至很多道者都身懷兩技,既會畫符,又會煉丹,這陳元方有意擡高丹鼎。貶低符籙,實在是孤陋寡聞之外又無聊無趣。

陳元方聽我反駁,怔了一怔,怒道:“什麼練出毒丹吃出人命?我剛纔不是告訴你茅山宗與時俱進,已經覓出真丹燒煉之法了麼?以後我們燒出丹藥,你就會知道煉丹術已另闢蹊徑,非符籙、內丹等術可比,哼哼,如果不是少主人特意叮囑,我們又何須求你湊足三人之數,來煉那和合大藥?”

“少主人特意叮囑?”這少主人從未見過我,怎會對我這麼看重?我心中起疑,轉頭向衛道士看去,卻見他也lou出一臉困惑的表情,似乎也對少主人的行使好生不解。

我心中疑惑,但手下並不閒着,很快就和衛道士一起在丹室裡建起了一座三層的磚臺,三層四面皆開八門,寓四通八達之意,符八卦之方位,這和以前道家以丹砂金石煉製丹藥的做法並無二致,安爐臺修建完畢,陳元方支派我和衛道士到丹室的角落處搬運一隻青銅大鼎。

按丹經所說,凡煉丹,須是清虛之士,三人結伴,一人分管鼎器,添換水火,一人輪陰陽,卦象進退,節侯水火,剩下的一人進行調度,這是煉丹術的慣例,人少忙不過來,人多嘴雜紛亂,三個人,一個首領,兩個左右手,最是合適,也因應了道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意,生生無窮。葛洪說:“高山爲淵,深谷爲陵,變化者,乃天地之自然,何謂金銀之不可以異物作乎?”他這裡說的金銀,是指由丹砂諸藥煉成的金銀,是“丹砂之精華”,吃了可以不死。葛洪還給出了一套理論,“夫丹砂之爲物,燒之愈久,變化愈妙,黃金入火,百鍊不消,埋之,畢天不朽,服此二物,煉人身體,故能令人不老不死。”

這套煉丹成仙理論邏輯性強,言之有理,只可惜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證明,煉丹成仙不僅荒誕虛妄,而且危害極大,歷史上不少皇帝都因爲服丹丟了性命,不過煉丹術倒也並非一無是處,至少還衍生出一種副產品-鍊金,所謂的丹陽金就是這種副產品之一。

丹陽金被衛道士交還給那個少主人,我本來以爲他會問我金子的出處,想不到他一言不發就離開了丹室,言談舉止俱是無禮,想必這是富家子弟特有的紈絝習氣,我心中不滿,在搬運丹鼎的時候和衛道士談及此事,衛道士低聲說:“少主人是聾啞之人,你沒有看出來麼?不過少主人雖然先天不足,天資卻極爲聰穎,你被我薦來此處,也是出自他的意見啊,不過也是奇怪,他爲何非求你前來制丹?此事當真奇哉怪也。你骨骼雖然清奇,隱有仙風道骨,但鼻孔外lou過多,註定一生貧寒,哪有什麼千萬家產?你自詡富家子弟,這不是誆騙貧道嗎?哈哈。”

我呆了一呆,笑道:“你既然知道我是誆騙,如何還要我前來拜師?嘿嘿,你師父已經避敵離家,你們卻要我到這裡幫你們煉丹,難道不也是一種誆騙?”

衛道士搖頭,連說非也非也,少主人行事自有一番道理,他現下告訴你也是無妨。我們茅山煉丹一脈,早在明朝中期已經沒落,數百年來一直深受到符籙派的排擠壓迫,在茅山已無處存身,沒奈何,歷代弟子只好尋求入世之道,混跡爲農夫商賈之流,手中丹經雖有,身上錢財全無,且沒有適合的煉丹之地,直到民國初期有一祖師上棲霞山砍柴,無意中發現這個石洞,茅山丹宗纔有了落腳之處,但時值亂世,也沒有足夠的財力塗鼎起火。

“改革開放形勢好轉,我師父經商掙得百萬之資,家道殷實

後重生丹道之念,他帶領我們師兄弟在秣陵家中隱修煉丹,只是時代不同了,丹材取之甚難,我們師徒煉丹多月,夜半及曉,實是非常辛苦,更花費了無數錢財,但所練出的丹藥只能養顏駐世,卻不能得道成仙。

“師徒們正在疑惑之際,忽有外敵來犯,那人的術法修爲卻是奇高,交手之際,我們登時不敵,師父遁走他鄉生死不明,少主人只好帶我們在這個山谷繼續密煉,嘿嘿,那塊丹陽金就是竊自師父的家中,盜賊不是那大敵是誰?如今少主人得到丹陽金塊,定然能推斷出敵人的下落。”

說話間,銅鼎已被我們安放在竈臺上,陳元方換上一身潔淨的道袍施施然走了過來,背上ha了一把古色古香的木劍,手裡拿着一隻鈴鐺,我忍不住心中好笑,陳元方口口聲聲看不起符籙派道士,但他的一身打扮卻和那些畫符唸咒的道士十足相似。

“唯昔聖賢,伏煉九鼎,丹鉛之道,法皆九轉。”陳元方唸唸有詞,突然用木劍向我一指:“你,分管鼎器,添換水火!”,又指向衛道士:“你,調節陰陽,注意卦象轉換!”

所謂添換水火,不過是在竈下燒火,向鍋中添水,這些都是重體力活,哪有一點技術含量?我看了看丹爐旁邊的風箱,心中老大不情願,轉過頭來,只見衛道士正在排起卦爻,準備調節火候。v

第七十章 桃花片片逆流還第三十一章 再見勝光第七十四章 牢獄之災第二十二章 鎮村之寶第七十二章 陰陽貴人(下)第七十二章 古玩市場第九十六章 迷惘之看墳人往事(上)第十二章 邵大師第七十章 桃花片片逆流還第五十九章 鬥法(中)第四章 少女太常(中)第五十一章 血光之災(下)第五十章 一半玄機悟第六章 紅紗劫第八十二章 白棺再現(上)第七十三章 煉屍丹(上)第五十四章 如花和尚第六十一章 危局之僞第四十一章 道妖(上)第七十章 桃花片片逆流還第三章 少女太常第四十一章 道妖第八十六章 靈寶三奇第九十四章 秋墳鬼唱鮑家詩(下)第八十七章 屍氣縱橫(上)第四十九章 遇合有數第六十二章 空將業果問前身第四十一章 道妖(上)第五十四章 梅花信風(下)第九章 望鄉臺(上) (下)第二十二章 鎮村之寶第二十一章 假象第十二章 邵大師第四十七章 泥牛吼水第八十二章 白棺再現(上)第七十一章 丹陽金第三章 往生咒2第五十一章 百棺之地(上)第七十二章 古玩市場第四章 少女太常(中)第六十二章 空將業果問前身第四十二章 道妖(下)第九十五章 驟雨空人心第七十五章 棺解(上)第七十五章 煉屍丹(下)第七十四章 煉屍丹(中)第一百章 拔宅仙(下)第七十八章 蛇化鳥(中)第五十二章 梅花信風第三十五章 投胎奪舍(下)第三十章 迷真逐妄着塵埃第二章 水鬼第五十二章 梅花信風第五十二章 梅花信風第七十章 白衣女人第八十五章 鬼掩天羅(下)第四十六章 又見故人來(下)第五十八章 鬥法(上)第四章 少女太常(中)第三十五章 生死兩不忘第二十七章 太常星佔第十六章 新娘子第四十八章 回京第十六章 鬼運錢第三十二章 順逆陰陽(下)第七十三章 煉屍丹(上)第五章 火葬場2第四十三章 神鴉社鼓(下)第六十八章 白衣拜相(中)第八十二章 白棺再現(上)第十章 〈琴心三疊〉之商羊舞第七十二章 古玩市場第三十九章 青龍回首白雲歸(中)第六十七章 白衣拜相(上)第三十二章 茅山黑巫第九十章 世間利鈍非偶然(上)第六十一章 危局之僞第十八章 魚龍居2第四章 火葬場第七十六章 遊棺第八十八章 因果報應第五十三章 梅花信風(中)第五十九章 鬥法(中)第十六章 鬼運錢第九十二章 世間利鈍非偶然(下)第十五章 勝光第七十七章 棺解(中)第七章 失魂引第二十六章 身外化身第八十七章 龍虎山第七十章 白衣女人第四十二章 道妖(下)第二十八章 覺悟之誤第九十六章 迷惘之看墳人往事(上)第三章 少女太常第八十章 明暗屍氣第四十二章 神鴉社鼓(中)
第七十章 桃花片片逆流還第三十一章 再見勝光第七十四章 牢獄之災第二十二章 鎮村之寶第七十二章 陰陽貴人(下)第七十二章 古玩市場第九十六章 迷惘之看墳人往事(上)第十二章 邵大師第七十章 桃花片片逆流還第五十九章 鬥法(中)第四章 少女太常(中)第五十一章 血光之災(下)第五十章 一半玄機悟第六章 紅紗劫第八十二章 白棺再現(上)第七十三章 煉屍丹(上)第五十四章 如花和尚第六十一章 危局之僞第四十一章 道妖(上)第七十章 桃花片片逆流還第三章 少女太常第四十一章 道妖第八十六章 靈寶三奇第九十四章 秋墳鬼唱鮑家詩(下)第八十七章 屍氣縱橫(上)第四十九章 遇合有數第六十二章 空將業果問前身第四十一章 道妖(上)第五十四章 梅花信風(下)第九章 望鄉臺(上) (下)第二十二章 鎮村之寶第二十一章 假象第十二章 邵大師第四十七章 泥牛吼水第八十二章 白棺再現(上)第七十一章 丹陽金第三章 往生咒2第五十一章 百棺之地(上)第七十二章 古玩市場第四章 少女太常(中)第六十二章 空將業果問前身第四十二章 道妖(下)第九十五章 驟雨空人心第七十五章 棺解(上)第七十五章 煉屍丹(下)第七十四章 煉屍丹(中)第一百章 拔宅仙(下)第七十八章 蛇化鳥(中)第五十二章 梅花信風第三十五章 投胎奪舍(下)第三十章 迷真逐妄着塵埃第二章 水鬼第五十二章 梅花信風第五十二章 梅花信風第七十章 白衣女人第八十五章 鬼掩天羅(下)第四十六章 又見故人來(下)第五十八章 鬥法(上)第四章 少女太常(中)第三十五章 生死兩不忘第二十七章 太常星佔第十六章 新娘子第四十八章 回京第十六章 鬼運錢第三十二章 順逆陰陽(下)第七十三章 煉屍丹(上)第五章 火葬場2第四十三章 神鴉社鼓(下)第六十八章 白衣拜相(中)第八十二章 白棺再現(上)第十章 〈琴心三疊〉之商羊舞第七十二章 古玩市場第三十九章 青龍回首白雲歸(中)第六十七章 白衣拜相(上)第三十二章 茅山黑巫第九十章 世間利鈍非偶然(上)第六十一章 危局之僞第十八章 魚龍居2第四章 火葬場第七十六章 遊棺第八十八章 因果報應第五十三章 梅花信風(中)第五十九章 鬥法(中)第十六章 鬼運錢第九十二章 世間利鈍非偶然(下)第十五章 勝光第七十七章 棺解(中)第七章 失魂引第二十六章 身外化身第八十七章 龍虎山第七十章 白衣女人第四十二章 道妖(下)第二十八章 覺悟之誤第九十六章 迷惘之看墳人往事(上)第三章 少女太常第八十章 明暗屍氣第四十二章 神鴉社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