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琴心三疊〉之白棺材

bookmark

我和張鐵嘴經過胖主任失魂一事後,認識到自己道術粗陋,於是一心只想尋師訪道,對擺攤算命漸漸就疏於打理了。誰知道茫茫人海,盡是爭名之輩,芸芸衆生,皆爲名利之徒,我們四處打探,也曾慕名求教過幾位有道人士,攀談過後才知道個個浪得虛名。外表錦繡,胸中實無半點真才實學。沒奈何,吃飯要緊,我和張鐵嘴又幹起了算命營生。不過我們已經不在固定地點擺攤,而是四海爲家,一面遊覽祖國大好河山,一面向善良人們招搖撞騙去了。途中張鐵嘴遇一雲遊道士,道號青雲子,據說供職於泰山碧霞元君祠,因母親生病回家探望,他聽說我們是訪師求道,便指點我們到華山造訪,或者能巧遇明師,得授真傳。

我和張鐵嘴雖然從未到過華山,但學過地理課本,又讀過許多道術典籍,對華山西嶽並不陌生。那華山其實是一座很大的山脈,只是因爲有很多的斷層,所以山與山之間不怎麼連在一起,其中只有華山北峰最有名氣。有名氣的原因,並不是因爲它的海拔最高,而是因爲住在這座山峰裡的陳摶老道士。陳摶,字圖南,自號扶搖子,當時人稱希夷先生。他對老子很有研究,道德經有一句話“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他的名字和號都是取自這裡。據說他還是鍾離權的徒弟,道術高深,坐臥皆可內練,其中睡功最爲有名,“每寢處,多百餘日不起”,民間有俗諺曰“彭祖活了八百八,不如陳摶一覺趴”,可見當時就已經很有名氣。這位陳摶道者喜歡下山與京城文人交遊,談琴賦詩清談治國良策。宋太祖宋太宗多次邀他出來從政,他卻說“我心戀白雲,侍君已不宜,且在深山外,何處不稱臣”,不願出山做官。後來他復入山林靜心潛修,成爲一名傑出的道家。不過他雖然功法精深,但從不作鬼神之談,只講剋制身心,培養三寶,力探生命之本源,明瞭修道之坦途,所以備受世人的推崇。不象後來的一些道士故弄玄虛,給道家塗上了修煉成仙的迷信色彩,所謂“人能養神則不死”;到了晉代葛洪,對神仙事蹟篤信不疑,抄錄古籍,作了本,記載了很多求仙長生之道,但到最後葛洪本人也沒有成仙。我一直認爲道教貴爲中國的國教,一度曾大興其道,但到最後流於式微,搞些虛誕不經的封建迷信是根本原因,也很容易被世人戳破騙局,不象佛教那樣,宣揚死後才能進西方極樂世界,看不見摸不着,才更有欺騙性。不過在我看來,所有的宗教都是麻痹人的精神,虛幻虛假,還是我們偉大光榮正確的黨教育的對,從來就沒有救世主,也不神仙皇帝。神仙鬼怪終屬荒誕,只有依自己刻苦修煉,才能領悟秘法,求得性命雙修、形神統一。

青雲子的俗家名字叫孫連成,江蘇贛榆人氏.我和張鐵嘴從未見過全真道士,心生崇拜,當下着意結納.那青雲子很是健談,他見我們一心慕道,以爲道術中興之兆,便將自己所知術數傾囊相授.但在我和張鐵嘴看來,青雲子所知術數甚淺,只是一些陰陽五行之類,我和張鐵嘴私下竊笑。青雲子見我們不信,正色說,天有二氣,道分陰陽,五行生剋,萬物不息,二位如何不信?且以二位觀之,二位皆爲火命,今生須在水上在意。我和張鐵嘴聽得似懂非懂,哪裡放在心上?青雲子和我們盤垣數天,說本欲和我們一起到華山訪師求真,奈何老母病重,不得淹留,他日還望二位到泰山碧霞元君祠相見.言畢和我們二人揮淚而別.

辭別青雲子,我和張鐵嘴商議了一下,覺得中國地大物博,如此盲目瞎找,很難遇到真正的奇人異士,不如就依這青雲子之言,到華山遊歷一番.這一日我們正行到黃河渡口。黃河水含沙量大,泥沙淤積,漸漸會高於河堤,常常造成決口,歷朝歷代都苦於治理黃河水患。大禹治水的神話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他治理的主要就是黃河水。我們到這個不知名的黃河渡口那天,正值天下大雨,到下午三時左右,雨越下越大。我和張鐵嘴在一間草棚下避雨,沒想到這間簡陋的草棚沒能經住風吹雨打,一下子坍塌了,在裡面避雨的幾個人頓作鳥獸散.我和張鐵嘴兩人衣裳盡溼,張鐵嘴從草棚跑出時還跌了一跤,渾身泥濘不堪.正在這時,一隻小渡船慢悠悠的上了岸.剛纔避雨的幾個人就如看見了救星,爭先恐後地奔向那隻渡船.我年輕力壯,搶先一步鑽進了船艙裡.張鐵嘴身體虛弱,又揹着他那口形影不離的樟木箱,所以就落在了後面.他剛踏上一隻腳,那船老大嫌人多,用篙向岸上猛一點,小渡船倏然離開河岸.我只看見張鐵嘴身子一歪,連人帶箱子”撲通”一聲跌進河裡.外面風大雨狂,河面浪起潮涌,張鐵嘴頃刻間就已消失不見.船上的人個個大驚失色,船老大嚇得直打哆嗦.

抓緊救人,你這個混蛋啊!我對那船老大怒喝.船老大大概嚇傻了,腦筋已經轉不過圈,對我的怒吼充而不聞.同船的幾個人也是亂作一團,那隻船本來就小,被我們這一陣晃動,船老大又拿不住篙,一下子傾覆了。幾個人哭爹叫娘,在泥濁的水中各自掙命。我不會游泳,無師自通地練起了狗刨,幸而離河岸不遠,最後終於爬上了岸,也不顧那岸邊泥濘,趴在那裡不挪動了。

等我回過神後,天色已經昏暗,周圍一個人影也不見了。看着這滔滔河水,我不禁悲從心來。可憐張鐵嘴壯志未酬心先死,生前身後未留名。早知今日下場,不如當初守着算命攤子掙幾個小錢,豈有喪亡之災?天地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死,哀哉尚饗。我正在對着河水感嘆,卻見不遠處有一點燈光閃爍,依稀象是一戶人家,正在飢餓睏乏之際,我也不暇細想,深一腳淺一腳便向那燈光處奔去。

誰知那燈光看着雖近,距離卻是甚遠。天色昏黑,雖然已經風停雨息,但地下滿是溼草爛泥,實在難以行走。不知道走了多少路,但見那一燈如豆,始終懸在前方,我只感覺非常疲累,真想放棄算了,但這滿地泥濘,如何過得今夜?無奈之下,只好繼續前行。正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我終於到達了燈火所在之處。原來那正是一戶人家,一盞電燈正懸在屋樑上發出昏黃的光暈。我正要推門進去求助,忽然發現這庭院的佈局擺設非常熟悉,感覺甚爲親切,細看之下吃了一驚,原來這竟是我和父母一起居住的的老家!我怎麼突然回到了故鄉老家呢?

正在迷惑不解之際,堂屋裡傳來一個蒼老的男聲,正是老父親的聲音。他說“你就不要想他了,兒大不由爺,盡他外面鬼混去,看他今後後悔!”原來他正在勸說母親不要想我。

“我不是想他呀”母親說“年齡恁大,得找個媳婦才管得住呀。這孩子條件不好,姑娘看不上,想起來我就發愁呢”。

我最不樂意父母說我的條件不好,更不願意他們給我託媒找媳婦,所以經常藉故不回家,後來乾脆住在張鐵嘴家裡也是這個原因,聽到他們的絮叨我就心煩意亂。現在又聽到這樣言語,雖然又疲又累,我還是決定趕緊離開。

離家後我習慣性地直奔張鐵嘴家去,不料等我趕到時,卻發現張鐵嘴家門緊閉,一把大鐵鎖懸在大門中間,似乎很長時間已經無人居住。這張鐵嘴跑哪裡去了呢?我正要上前敲門,猛然間想起這把鐵鎖正是我和張鐵嘴出外雲遊時親手扣死的,往日情景,歷歷在目,想到此處,靈臺間突然一陣清明,難道,難道,我已經死了?天書記載人事休咎,曰時令不吉,陰陽相欺,衆兇俱發,禍亡無日。張鐵嘴和我在同一天沉水溺斃,難道當真是羣兇畢至之日?陰陽五行之說,我和張鐵嘴均斥爲荒謬,認爲豈能和秘術符法相提並論?但現在想起青雲子當初要我倆須防水患之說,確然有幾分道理,思之讓人不寒而慄。

東方的天空已經發白,新的一天就要到了。我已在張鐵嘴空無一人的家門前徘徊了數小時之久,當時感覺非常焦急,似乎有件東西丟失,一定要找回來,卻又始終彷徨無計。正在這時,突然間我的身體似乎被一陣狂風撮起,睜眼看時已身在雲端,不知爲何竟又到了那黃河渡口。河岸邊正圍了一羣人,忙碌嘈雜,似乎還有公安人員在維持秩序。旁邊一個土丘上孤孤零零地擺放着一具屍體,只看見張鐵嘴正坐在那屍體旁邊唸唸有詞。

當我醒過來的時候,第一眼看見的就是張鐵嘴那張狼狽不堪的臉,再看見的卻是醫院裡雪白的牆壁。幾個醫生護士看見我醒來,都吃驚的咦了一聲,一個護士說聲“報告院長去”,向外飛跑出去。我聽着這幾個醫生談論,才明白了事情大概。原來那隻渡船傾覆,船政知道消息後營救已經是十多個小時之後了。有幾個落水者也爬到了岸邊,但個個沒有生還。營救者看到我時,我也和其他落水者一樣心靜脈停,淤泥塞竅,身體已出現屍僵,沒有任何生命體徵,已經不可能救活了。所以他們對我的復活感到吃驚,一個個連稱奇蹟。

“什麼奇蹟?”一個大胖子笑呵呵地走進病房。“這是我們醫院的高超醫術造就的奇蹟呵”。原來大胖子是這家醫院的院長。

大胖子看也不看我一眼,一揮手,一羣人蜂擁而至。這些人衝着我連連拍照,還讓我從病牀上下來配合拍照角度。我雖然醒轉過來,但全身疲累乏力,又渴又餓,哪有力氣下牀?大胖子拗拗嘴,兩個穿白大褂的醫生一左一右把我從牀上硬架下來,我很氣苦,這不是押赴刑場要槍斃麼?那些人拍完照後簇擁着胖院長揚長而去,那兩個醫生“撲通”把我摜在牀上,頭也不回的走了。

直到所有人都走個乾淨,張鐵嘴才瑟瑟縮縮地挪到我的病牀前。我知道定是張鐵嘴的攝魂術把我喚回,但現在張鐵嘴如何生還卻是更讓我關心的話題。張鐵嘴身體虛弱,落水後遍尋不見,怎能在那滔天惡浪裡奇蹟般生還?張鐵嘴說出一段落水奇遇,讓我們頓覺大千世界,果然有仙蹟可尋,生死禍福,無非是天人感應。

原來張鐵嘴一腳踏空落水後,一股暗流迅速把他拉到了水底。等他好不容易冒出頭時,發現自己正處在大河的中央,心裡不禁涼了半截。張鐵嘴雖會游泳,但哪裡經過這般的狂風惡浪?當下自分必死,暗自嘆道,想俺張鐵嘴辛苦一生,耍嘴皮謀生,雖然騙人卻無大惡,不過是迫於生計,也算是一個有益於人們的人,如何遭此惡報?定是老天爺不長眼睛。大丈夫死有何懼,自當橫刀長笑,只可惜這一身秘術未能傳世,當真是死不瞑目。張鐵嘴想到此處,忽然想起背後的樟木箱子,用手一摸,哪裡還在?張鐵嘴這時萬念俱灰,正欲以身殉書,沒想到前面突然間有白光一現,只見一隻白色小船正逆流而上,衝着張鐵嘴的方向緩慢行來。張鐵嘴看見有活命機會,不肯再視死如歸,大喊救命。等那隻白色物體衝到眼前,張鐵嘴才發現那物不是小船,竟是一口沒有棺蓋的白棺材。白棺材俗指沒上漆的棺材,但這口棺材通體白色,非木非玉,卻是口名副其實的白色棺材。那張鐵嘴平素便不怕棺材,今日絕處逢生,怎肯輕易放過?當下在水中手足並用,連滾帶爬的翻進白棺裡面。那口白棺煞是奇怪,在急流中不退反進,雖然緩慢,卻是逆流而上。白棺在水中載浮載沉,不知過了多少時候,終於將張鐵嘴送至岸邊,卻正是那黃河渡口。張鐵嘴從棺中走出,一眼看見我趴臥在那岸邊淤泥中,再回頭那口白棺已倏忽不見。

我和張鐵嘴相識多年,知道他雖然有時說話雲山霧海,不着邊際,但在要緊事上從不誇大言辭。張鐵嘴落水系我親眼所見,不是有這番奇遇怎得生還?當下對張鐵嘴所言並無懷疑,說如此巧遇那口白棺,正是吉人自有天相,天不滅我,只是那口樟木箱子消失在水天一色中,着實讓人惋惜。張鐵嘴卻大搖其頭,他說如此奇遇不可能純屬巧合。不遇白棺,老夫定必葬身魚腹,白棺不逆流而上,又怎能重返渡口救你一命?再說那白棺並無棺蓋,本應大雨灌注,如何棺中滴水皆無?此事詭秘之處,非你我所能想象。舜時西王母獻白棺,古人以爲祥異禎瑞,今日我二人蒙白棺搭救,莫非正暗示我等即將脫胎換骨,否極泰來?

第六十九章 白衣拜相(下)第五十九章 文君當壚(下)第四十一章 道妖(中)第十九章 桐花萬里丹山路(下)第九十三章 秋墳鬼唱鮑家詩(上)第七十八章 棺解(下)第八十六章 山嬈第三章 少女太常第二十六章 廖師兄第八十九章 屍氣縱橫 (下)第十九章 太白入熒第六章 兄弟鬩於牆第六十章 鬥法(下)第九章〈琴心三疊〉之樗樹佔第三十章 迷真逐妄着塵埃第七章 外禦其侮第二十四章 蘭有秀兮菊有芳第八十二章 白棺再現(上)第五十四章 梅花信風(下)第四十八章 回京第八十二章 白棺再現(上)第六十一章 真假幻象第八十九章 屍氣縱橫 (下)第四十七章 此心如玉明似月(下)第六十九章 白衣拜相(下)第七十五章 犬吠如虎第七十四章 牢獄之災第四十二章 神鴉社鼓(中)第七十七章 蛇化鳥(上)第二十八章 兩個人的客棧(上)第二十九章 客棧中(下)第六十八章 白衣拜相(中)第七十一章 丹陽金第四十六章 又見故人來(下)第七十三章 煉屍丹(上)第六章 紅紗劫第八十九章 屍氣縱橫 (下)第九十六章 迷惘之看墳人往事(上)第七十四章 煉屍丹(中)第七十一章 丹陽金第二十八章 覺悟之誤第八十六章 靈寶三奇第八十三章 鬼掩天羅(上)第七十八章 棺解(下)第四十一章 道妖第十六章 鬼運錢第九十六章 迷惘之看墳人往事(上)第十一章 望鄉臺(下)第二十七章 勞燕分飛第十九章 太白入熒第六十四章 胎養之功第三十一章 再見勝光第五十一章 百棺之地(上)第七十五章 棺解(上)第七十二章 古玩市場第四十四章 清泉石上流第七章 外禦其侮第一章 璇璣?第六十二章 亡靈之軀第四十一章 道妖第七十七章 棺解(中)第二十一章 飛鳥跌穴2第七十七章 棺解(中)第五十章 一半玄機悟第四十三章 重返鎮嶽宮第八十八章 因果報應第四十六章 又見故人來(下)第十七章 魚龍居第四十一章 道妖(中)第三十二章 茅山黑巫第三十六章 紙花爲媒(上)第九十九章 拔宅仙(上)第八十二章 桀然禪師第五十七章 物以類聚第十六章 新娘子第二十章 轉世第七十九章 鹽屍第十二章 邵大師第七十章 白衣女人第三十六章 紙花爲媒(上)第二十九章 客棧中(下)第五十七章 物以類聚第四章 少女太常(中)第三十章 迷真逐妄着塵埃第七十五章 棺解(上)第四十九章 遇合有數第三十九章 青龍回首白雲歸(中)第八十章 青蚊第五十九章 文君當壚(下)第三十七章 紙花爲媒(中)第五十九章 文君當壚(下)第五十一章 血光之災(下)第五十六章 守屍鬼(中)第三十四章 投胎奪舍(中)第六章 紅紗劫第二十八章 客棧中(上)第六十六章 靈鍾東應第七十三章 吉凶轉換第九章〈琴心三疊〉之樗樹佔
第六十九章 白衣拜相(下)第五十九章 文君當壚(下)第四十一章 道妖(中)第十九章 桐花萬里丹山路(下)第九十三章 秋墳鬼唱鮑家詩(上)第七十八章 棺解(下)第八十六章 山嬈第三章 少女太常第二十六章 廖師兄第八十九章 屍氣縱橫 (下)第十九章 太白入熒第六章 兄弟鬩於牆第六十章 鬥法(下)第九章〈琴心三疊〉之樗樹佔第三十章 迷真逐妄着塵埃第七章 外禦其侮第二十四章 蘭有秀兮菊有芳第八十二章 白棺再現(上)第五十四章 梅花信風(下)第四十八章 回京第八十二章 白棺再現(上)第六十一章 真假幻象第八十九章 屍氣縱橫 (下)第四十七章 此心如玉明似月(下)第六十九章 白衣拜相(下)第七十五章 犬吠如虎第七十四章 牢獄之災第四十二章 神鴉社鼓(中)第七十七章 蛇化鳥(上)第二十八章 兩個人的客棧(上)第二十九章 客棧中(下)第六十八章 白衣拜相(中)第七十一章 丹陽金第四十六章 又見故人來(下)第七十三章 煉屍丹(上)第六章 紅紗劫第八十九章 屍氣縱橫 (下)第九十六章 迷惘之看墳人往事(上)第七十四章 煉屍丹(中)第七十一章 丹陽金第二十八章 覺悟之誤第八十六章 靈寶三奇第八十三章 鬼掩天羅(上)第七十八章 棺解(下)第四十一章 道妖第十六章 鬼運錢第九十六章 迷惘之看墳人往事(上)第十一章 望鄉臺(下)第二十七章 勞燕分飛第十九章 太白入熒第六十四章 胎養之功第三十一章 再見勝光第五十一章 百棺之地(上)第七十五章 棺解(上)第七十二章 古玩市場第四十四章 清泉石上流第七章 外禦其侮第一章 璇璣?第六十二章 亡靈之軀第四十一章 道妖第七十七章 棺解(中)第二十一章 飛鳥跌穴2第七十七章 棺解(中)第五十章 一半玄機悟第四十三章 重返鎮嶽宮第八十八章 因果報應第四十六章 又見故人來(下)第十七章 魚龍居第四十一章 道妖(中)第三十二章 茅山黑巫第三十六章 紙花爲媒(上)第九十九章 拔宅仙(上)第八十二章 桀然禪師第五十七章 物以類聚第十六章 新娘子第二十章 轉世第七十九章 鹽屍第十二章 邵大師第七十章 白衣女人第三十六章 紙花爲媒(上)第二十九章 客棧中(下)第五十七章 物以類聚第四章 少女太常(中)第三十章 迷真逐妄着塵埃第七十五章 棺解(上)第四十九章 遇合有數第三十九章 青龍回首白雲歸(中)第八十章 青蚊第五十九章 文君當壚(下)第三十七章 紙花爲媒(中)第五十九章 文君當壚(下)第五十一章 血光之災(下)第五十六章 守屍鬼(中)第三十四章 投胎奪舍(中)第六章 紅紗劫第二十八章 客棧中(上)第六十六章 靈鍾東應第七十三章 吉凶轉換第九章〈琴心三疊〉之樗樹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