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米蘭的首席球探布拉伊達,從盛產足球天了兩份巴西球員的資料,資料上球員,一個便是時年19歲、那俱樂部的吉奧瓦尼*埃爾伯;另一個更小,資料上顯示那是個斯社會俱樂部的14歲小孩,他的名字叫路易斯*拉扎里奧*達*利馬。
布拉伊達很希望俱樂部將這兩個巴西小球員都買下,可是當時的情況球會最多引進一個,幾經權衡之下,米蘭的高層們選擇了19的吉奧瓦尼*埃爾伯。一個賽季以後,埃爾伯被租借到了瑞士草蜢俱樂部,上個賽季他離開米蘭加盟了德甲斯圖加特......
一段隱秘的資料,再加上布拉伊達的嘆息,引發了朱球的一番遐想,通過資料的詮釋,他清楚的知道了首席球探嘆息的緣由,望向對方的眼光中不由的又多了積分崇敬:
“阿里埃多(布拉伊達),你能告訴我當初俱樂部引進埃爾伯時,到底花費了多少資金嗎?”
“20美刀。”
如此廉價的一筆交易,從布拉伊達口中說出卻聽不到一絲的得意之情,因爲資料上清楚的顯示,上賽季賣掉巴西人時,也不過是從斯圖加特身上獲取了100美刀的收益,三年時間翻580的差價——這樣的“成績”,即使是從投資的角度來看,也沒有太多值得激賞的地方。
“那另外那名球員呢?當時的身價多少?”朱球問道。
“100不到。布拉伊達老實的回答道。
“不是吧,100不到,他們竟然就這麼放棄了?!”在驚訝地“現實”面前,朱球不得不懷疑加禿子等人做人還真是失敗。
布拉伊達沒有理會朱球情緒上敏感的波動。自顧自的敘述道:
“一年以後,他的身價翻了一倍,漲到了200;再過一年又是一倍變成400;去年世界盃結束以後,他的實際身價已經陡增到上......”
呃,這個身價竄升得實在是比坐火箭還快,看來埃因霍溫這回是賺大發了:
“對了,阿里埃多,你能跟我說說這個‘優先購買權’條款是怎麼回事嗎?”
朱球知道這種情況下“優先購買權”的設定,往往代表着“回購”權利的保留,也就是當初米蘭的高層還保留了一線將來“買回”埃爾伯的可能。不過,好像這一回有些失算了,因爲朱球知道不出意外的話,記憶中埃爾伯即將在下賽季迎來全面爆發,身價也將出現暴漲地局面。
布拉伊達沒有在過去的遺憾中過多的糾纏,三言兩語簡單的解釋道:
“德甲的轉會制度與意甲有些細微的差別,埃爾伯合同中提到的‘優先購買權’。實際上主要地作用就是,在球員合約到期時,在原俱樂部不續約的情況下,可以免費簽下這名球員。”
呃,免費簽下?!這不就是變相的“博斯曼”嗎?沒想到德國人規定的“優先購買權”還有這用處。朱球知道,來博斯曼出臺前,球員的處境是很尷尬的,他們在合約到期時,一般只能被動的選擇與俱樂部續約。或是被俱樂部賣到指定的其他球會。如果俱樂部不肯續約又賣不出去的話,那面臨地就只有的下崗,當然,很多球員在這樣的無奈下。偶爾也會選擇那條看起來唯一可以自己做主的出路——退役。不得不說,球員交易制度與西方社會大力奉行地“天賦人權”相比,所體現出的極大的“落後性”,使得“博斯曼法案”的出爐成爲一種必然。
朱球是深知這一點的,那隻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不過他還是有些鬧不明白米蘭方面能給以拜仁提供什麼“幫助”。
“拜仁希望我們轉讓埃爾伯的‘優先購買權’!”布拉伊達簡潔的回答,讓朱球有些愕然。
“這個......優先購買權也能轉讓?”
要是這玩意都可以隨意“倒賣”的話,那還要後來的博斯曼條款做啥?沒道理呀!不過,這樣地疑問,讓首席球探布拉伊達解釋起來。是沒有任何難度的。
“優先購買權有很多種,在德甲的轉會市場,有些情況下這種權利是可以轉讓地。比如我們保留的埃爾伯的優先購買權,在經過斯圖加特的同意下,是可以轉讓給拜仁慕尼黑俱樂部的......你是說斯圖加特方面不同意?這方面我們不用操心,拜仁自然有他們的辦法讓斯圖加特同意的。”
“哦,原來如此啊,沒想到財大氣粗的拜仁慕尼黑還和小老弟斯圖加特玩這一手,呵呵,有意思......阿里埃多,既然這事連貝肯鮑爾先生都出面了,那我們就賣他拜仁俱樂部一個人情吧。”
斯圖加特與埃爾伯的合同簽到了96年的夏天,在朱球看來,即使拜仁沒有在今天引進巴西人的計劃,一旦優先購買權在手的話,也完全可以作爲來年引進巴西人的談判籌碼。當然,朱球想到的更關鍵的一點在於,米蘭手上的這項近似博斯曼功用的“優先購買”權利,還是早點出手的好,畢竟那還不是真正的“博斯曼”,不知道來年拜仁握着已經形容“廢紙”一樣的“優先購買”權利跑到斯圖加特買人時,會有怎麼一番感想。
有了一番計較的朱球,想起了“安慰”一下身爲首席球探的布拉伊達:
“沒關係,阿里埃多,我想這個夏天我們就能彌補當年你的建議被否決的遺憾了.呵呵怎麼樣,我讓阿德里(加里亞尼)早就準備好的那2000萬夠了吧?”
朱球本希望能從首席球探那裡得到肯定的答覆,不過,布拉伊達在2000萬的“襲擊”面前,僅僅告訴了他球員,註定是無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