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收服臧霸

不過領臧霸感覺到難受的是,曹軍援軍到來之後,卻沒有發動他預期之中的攻擊。一連半個月,曹軍都沒有什麼太大的動作,除了每日訓練一下,剩下的時間便一直窩在軍營之中。

本以爲,一場戰爭會很快的結束。曹軍到來大舉進攻開陽城,到時候自己在順勢而降,這是皆大歡喜的事情。

不過臧霸這樣想,趙飛其實也是這樣想的。要知道,在以強大的優勢爲前提的情況下,趙飛最喜歡動用心理戰。在心理上對敵人施壓,所以先期不攻擊乃是趙飛的一貫做法。

而在趙飛看來,臧霸應該是一個識時務者爲俊傑的人。所以,在曹軍強大的壓力之下,臧霸絕對會選擇投降的。不過誰又能想到,臧霸拒不投降呢。

就這樣,倆人因爲各自的觀點,使得戰爭被拖了這麼久,這也使得趙飛頗顯得十分的無奈。因爲當日趙飛可是信誓旦旦的說,臧霸會舉城投降的。可是這都半個月過去了,臧霸一直在城中堅守。

趙飛無奈的搖了搖頭,看來臧霸是鐵了心要死守開陽,那接下來就只能強攻了。就趙飛而言,他是十分的討厭強攻的,畢竟強攻實在是會損失打量的士兵。

就在趙飛這樣想的時候,臧霸也想通了。再這樣拖下去也不是什麼辦法,畢竟現在開陽城之中也沒有多少守軍了。如果曹軍堅決點的話,那一戰便可以消滅城內自己的將士。

次日,曹軍整軍出征,而且趙飛曹操還親裝上陣,寓意就是一戰定勝負,拿下開陽城。不過當趙飛帶領着曹軍來到開陽城下的時候,出現的情況卻讓趙飛十分的摸不着頭腦。

此時的開陽城城門大敞四開,而且絲毫不見城中的護衛。城牆之上,也被人掛上了白旗,一看便知道,臧霸想要投降。對於這點,趙飛很是疑惑,爲何他早不投降晚不投降,非要現在投降。

如果說這是臧霸的詭計,趙飛也有理由去相信。畢竟如果臧霸真的想要投降,也會事先派遣使者通知一下。可是在這一點徵兆都沒有的前提之下,趙飛心中也沒有什麼把握。

坐在馬背之上,趙飛疑惑的打量着開陽城。他心中在糾結,到底是進還是不進。進的話,還怕這是臧霸設下的陷阱,而不進的話,這要是被傳出去曹軍上下都會被人恥笑的。

趙飛看了看曹操,然後出言小聲的問道:“孟德,我們到底進是不進?”

聽到趙飛的話,曹操也是左右爲難。因爲他也搞不清楚,臧霸到底是打算做什麼。盯着開陽城那敞開的城門,曹操沉聲說道:“進,爲何不進,如果不進,不久墮了我軍的威名。我倒是要看看,臧霸到底想做什麼。”說完,曹操便策馬超前走去。

見狀,趙飛也不含糊,自己身邊有典韋許褚這樣的猛將護衛,又有狼羣虎豹騎這樣的精銳傍身,就算是臧霸暗中埋伏,自己又何懼之有。

終於來到開陽城城內,曹操與趙飛便發現,一個大漢正面帶微笑的站在那裡。大漢身後是一衆武將,不過這些武將都沒有佩戴武器,都是一身平裝。

“久聞曹丞相大名,今日一見果真非同凡響。”大漢來到曹操跟前,跪拜說道。

“起來說話。”曹操揮了揮手道。待大漢起來之後,曹操開口問道:“想必你就是臧霸吧?”

“回丞相的話,末將正是臧霸。”臧霸躬身說道。

趙飛盯着臧霸看了半天,然後開口說道:“臧霸是吧,我有一個問題想問你一下。”

臧霸擡頭朝着趙飛看去,然後出言問道:“太尉有話但說無妨,臧霸必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你與我軍對抗了這麼久,爲何選在這個一個時間投降?”趙飛帶着些許玩味的表情說道。

這個問題臧霸好似早便考慮過,所以他想都沒想的說道:“臧霸雖然不過一介武夫,但是也知道順應天命。其實早在丞相攻克了徐州城,臧霸便有投降的打算,可是太尉大人你也知道。臧霸已經在開陽自由習慣了,突然出來一個主公,臧霸多少會不習慣的。”說着,臧霸撓了撓自己的後腦勺。

“呵呵,只要你是個人才,丞相便不會吝嗇。但是我還有一問,既然你已經抵抗了我軍這麼,而且還盼來了丞相到來,爲何不直接投降呢?”趙飛接連問道。很顯然,他對這件事耿耿於懷。

不過也不怪趙飛如此,畢竟他順風順水了這麼久的時間,他推斷的事情大半都不會錯誤。

“大人,我也需要一個臺階下啊。”臧霸面色發苦的說道:“如果大人您來我就絲毫沒有抵抗的投降,這名聲傳出去怕是不太好吧。”

趙飛聞言也是苦笑了一下,自己的施壓是夠了,但是卻沒有想到他人的心裡之中。

“小小的開陽城,果真是臥虎藏龍,鵬舉說的不錯,只要你有才敢,我丁當不會虧待你的。”曹操朗聲笑道。很顯然,他還是十分的高興的,畢竟這臧霸的確是個人才。

自己的士兵他還是瞭解的,能夠擋住自己將士這麼久的攻勢,很顯然這臧霸有一定的實力。除此之外,曹操還十分欣賞臧霸爲人。直言不諱,敢作敢當,這樣的人已經很少見了。

“丞相謬讚,在某將開來,丞相纔是真正的英雄。臧霸能在丞相麾下謀得個一官半職,顯然之臧霸的福分。”臧霸躬身說道,很顯然,他對曹操也是異常的認同。

本來臧霸也是想直接投降的,但是在他發現了曹軍的異動之後,便臨時改變了自己的想法,準備來考驗一下曹操到底跟傳聞之中說的一樣不一樣。

所以,臧霸特地命人撤走了城牆之上的將士,然後有打開了開陽城的城牆,他就是想看看曹操到底有沒有膽子走進來。如果他真的敢來,那臧霸就決定跟隨曹操。

曹操果真沒有讓自己失望,僅僅是在城外停頓了片刻,便如此大搖大擺的走進了開陽城。曹操的這份胸襟與魄力,讓臧霸心生佩服,這也加劇了他的投曹之心。

第722章 三顧茅廬第704章 曹劉交戰第336章 張繡投降第391章 兵發徐州第436章 許昌之亂終第365章 搓麻第五白三十七章 劉備的出路第499章 剿滅於毒第534章 未雨綢繆第321章 可憐的獻帝第335章 賈詡醒了第487章 袁紹兵敗第729章 再度出擊第378章 商議第744章 曹軍入襄陽第713章 計對徐庶第247章 三英戰呂布第452章 紀靈戰敗第240章 狼羣再現第569章 檢閱白馬城第191章 差距第141章 初見曹操第451章 戰鬥打響第668章 決戰烏丸第718章 千鈞一髮第576章 大戰開啓第546章 私事第558章 計對土匪第533章 抄了劉備老窩第626章 鄴城攻防戰三第484章 宴請沮授第160章 斬張寶第752章 決定抗曹第239章 逃出洛陽城第37章 開明的父母第722章 三顧茅廬第770章 周瑜中計第479章 劉備蹤影第239章 逃出洛陽城第334章 宛城攻防第582章 放火燒城第307章 後院失火第509章 袁紹的選擇第19章 趙雲打虎第95章 密謀第249章 汜水關內第460章 陳紀反叛第152章 勇猛的黃巾力士第511章 圖謀易京第67章 喝酒第701章 戰鬥序幕二第297章 趙飛病危第386章 戰後總結第142章 與曹操喝酒第170章 被算計第688章 馬超逞威第391章 兵發徐州第263章 趙鵬舉是何人第145章 驕兵必敗第254章 火燒洛陽第91章 張忠的決斷第408章 呂布敗亡第58章 粗神經的張雪第725章 隆中對第422章 密謀第7章 拜會村長第26章 莊園第674章 勸婚郭嘉第272章 懲罰夏侯惇第477章 待遇不同第700章 戰鬥序幕第13章 夜話第191章 差距第46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285章 收穫頗豐第667章 奇襲烏丸第384章 演習第408章 呂布敗亡第219章 何進身死第17章 常山第147章 戰後第561章 寧死不屈第29章 回家第603章 曹軍出兵第302章 高順與陷陣營第328章 會見劉備第249章 汜水關內第62章 父女情深第232章 會面呂布第607章 脫困第270章 下餌第223章 招降呂布第56章 偶遇第390章 楊氏生子第178章 二會何進第318章 張遼來投第274章 張寧蔣哲第597章 麴義身死第338章 夜會賈詡第562章 兄弟情深
第722章 三顧茅廬第704章 曹劉交戰第336章 張繡投降第391章 兵發徐州第436章 許昌之亂終第365章 搓麻第五白三十七章 劉備的出路第499章 剿滅於毒第534章 未雨綢繆第321章 可憐的獻帝第335章 賈詡醒了第487章 袁紹兵敗第729章 再度出擊第378章 商議第744章 曹軍入襄陽第713章 計對徐庶第247章 三英戰呂布第452章 紀靈戰敗第240章 狼羣再現第569章 檢閱白馬城第191章 差距第141章 初見曹操第451章 戰鬥打響第668章 決戰烏丸第718章 千鈞一髮第576章 大戰開啓第546章 私事第558章 計對土匪第533章 抄了劉備老窩第626章 鄴城攻防戰三第484章 宴請沮授第160章 斬張寶第752章 決定抗曹第239章 逃出洛陽城第37章 開明的父母第722章 三顧茅廬第770章 周瑜中計第479章 劉備蹤影第239章 逃出洛陽城第334章 宛城攻防第582章 放火燒城第307章 後院失火第509章 袁紹的選擇第19章 趙雲打虎第95章 密謀第249章 汜水關內第460章 陳紀反叛第152章 勇猛的黃巾力士第511章 圖謀易京第67章 喝酒第701章 戰鬥序幕二第297章 趙飛病危第386章 戰後總結第142章 與曹操喝酒第170章 被算計第688章 馬超逞威第391章 兵發徐州第263章 趙鵬舉是何人第145章 驕兵必敗第254章 火燒洛陽第91章 張忠的決斷第408章 呂布敗亡第58章 粗神經的張雪第725章 隆中對第422章 密謀第7章 拜會村長第26章 莊園第674章 勸婚郭嘉第272章 懲罰夏侯惇第477章 待遇不同第700章 戰鬥序幕第13章 夜話第191章 差距第46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285章 收穫頗豐第667章 奇襲烏丸第384章 演習第408章 呂布敗亡第219章 何進身死第17章 常山第147章 戰後第561章 寧死不屈第29章 回家第603章 曹軍出兵第302章 高順與陷陣營第328章 會見劉備第249章 汜水關內第62章 父女情深第232章 會面呂布第607章 脫困第270章 下餌第223章 招降呂布第56章 偶遇第390章 楊氏生子第178章 二會何進第318章 張遼來投第274章 張寧蔣哲第597章 麴義身死第338章 夜會賈詡第562章 兄弟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