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章 緊急議事

士子們來太原參加科舉,第一件事是去位於西大街的貢院換取考引。

唐朝的科舉並不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進京參加考試,前提是必須由各州府舉薦,叫做鄉貢,然後是國子監的生徒,條件非常嚴格,導致名額很少。

一般每年進京參加科舉的鄉貢舉人也就兩三千人,加上國子監生徒,最多四千人左右,基本上都是各大世家子弟、高官子弟,而且試卷也不糊名,很多時候還沒有考完試,進士名單就內定好了,錄取的人也很少,每年只錄取二三十人。

但這次太原科舉就完全顛覆了傳統,廢除州府鄉貢這一條,只要你是讀書人,想來太原參加科舉都有資格,沒有任何限制,而且還可以食宿免費,一共錄取兩百人。

這就是真正的唯纔是舉,激起天下各地讀書人的進取之心,上元節過後,天下各地的讀書人便源源不斷趕來太原,足有數萬人之多。

對郭宋而言,這是一次絕佳的宣傳機會,讓天下士人瞭解自己,支持自己。

貢院大門口搭了兩頂大帳,其中一頂大帳就是負責換取考引,拿到考引後再去另一頂大帳內領取食宿牌,憑食宿牌享受兩月的免費食宿。

但食宿之地並不在城內,而是使用西城外的老軍營,老軍營佔地約兩百頃,它不是帳篷,而是無數排青磚房,可容納士兵五到六萬人。

天下着濛濛細雨,郭宋在幾名官員的陪同下,前來視察士子大營,他撐着一把油紙傘,推開一間宿舍大門,這原本是士兵的宿舍,一間宿舍內有四張牀,住三名士兵,另外一張空牀上放着三隻陳舊的大木箱,每名士兵有一隻箱子,放他們的私人物品。

士部司郎顏碩給郭宋介紹道:“從目前掌握的信息來看,差不多有四成士子住城內客棧,自己解決食宿,需要我們解決食宿的士子大概有兩萬人左右,所以初步決定兩人住一間宿舍。”

郭宋點點頭又問道:“據我所知,一般士子來參加科舉都會攜帶一名書童,幫他挑書箱,你們考慮過書童住哪裡嗎?吃飯怎麼解決?”

顏碩愣了一下,搖搖頭,“這個問題下官確實沒有考慮過。”

旁邊孟郊道:“殿下有所不知,顏司郎是長安人,他參加科舉就在當地,所以沒有遇到這個問題,我參加過幾次科舉,對這個問題了解比較深,能帶書童來參加科舉,大部分家境比較寬裕,他們自己住一間上房,然後幾個人合定一間下房,讓書童集中住在一起,吃飯也比較差。

而申請住士子大營的考生,家境都不太好,也不會有什麼書童跟隨,最多僱一個挑夫,幫自己把書箱挑到京城,然後就不管了,挑夫自己會回去,所以住士子大營的士子基本上不存在書童,既然少數帶了書童,其實也好解決。”

“說說你的解決方案。”郭宋笑道。

“啓稟殿下,我們可以闢出兩排營房,專門給書童居住,或者在演武場上搭建大帳,二十人一帳,讓書童住在一起,我想也不會有多少書童,給他們提供飯食也不算負擔,這樣就解決了士子的後顧之憂。”

郭宋欣然點頭,又問顏碩,“顏司郎覺得哪個方案好,營房還是帳篷?”

顏碩沉思片刻道:“如果營房還有多餘,書童也不算太多,那就住營房,下官傾向於這個方案。”

郭宋又繼續道:“這件事你們自己商量着辦,我就不干涉了,我再問問飲食和制度,有沒有定下來?”

“飲食就參照士兵平時的伙食,每個三天可以提供一頓肉食,平時只能以素食爲主,但可以管飽,另外允許士子出門,關閉營門和開啓營門的時間與城門一致,還有,訪客不允許在士子營過夜,訪客吃飯必須自己掏錢,吃飯時間是固定的,過時不候,也不會補償。”

“現在有沒有什麼困難?”郭宋又問道。

顏碩嘆了口氣,“困難很多,我們所有的方案基本上都在紙上,除了營房落實外,其他錢糧、人員、房間物品、廚子等等,一樣都沒有落實,我感覺大家對這次科舉並不是很重視,總覺得這是士部司的事情,和他們無關。”

郭宋的臉色立刻陰沉下來。

.........

晉陽宮天策府內,長史潘遼、司馬張謙逸、肅政臺令曹萬年,副使薛長壽,士部司郎顏碩,戶部司郎李延貴、貢舉署令孟郊、太倉署令蔣少遊、太原府尹王紞,少尹薛凡,晉陽縣令沈長建等等一衆官員集中在天策府中堂緊急議事。

“今天緊急召集各位,是想和各位談一談科舉之事。”

郭宋目光嚴厲地掃過衆人,最後落在太倉署令蔣少遊身上,他不滿地問道:“蔣署令,你爲何拒絕士部司調運糧食的請求?”

蔣少遊是當年張掖縣的稅吏,能說一口流利的粟特語,他作風務實,緊跟郭宋態度堅決,一步步得到提升,最終以一個底層小稅吏的出身,做到了正五品署令,實現了少見的人生跨越,而他的另一名稅吏同伴李年,就是因爲太過於顧家而失去機會,最終沒有抓住機會,泯於常人。

蔣少遊起身不慌不忙道:“卑職絕沒有刻意刁難士部司,卑職只是按規章辦事,士部司拿來的調糧令是殿下籤署的,按照前年制定的倉署規則,殿下籤署的調糧令僅限於軍事用途,而科舉不屬於軍事行動,卑職給士部司說得很清楚,必須要配合相府令,卑職才能發運錢糧物資,另外,根據調動物資的特別規則,如果需要緊急調動倉署錢糧物資,那需要拿出殿下的令牌,士部司都不具備,所以卑職才拒絕。”

顏碩忍不住道:“是因爲晉王殿下前幾天不在太原,無法得到令牌,而相府令必須要長史和司馬同時簽署才能生效,張司馬正好出去巡視春耕,也不在太原,是由左行臺令代簽,但白虎堂不認可代簽,將相府令退回,但調糧事宜在二月計劃中有安排,所以我希望倉署從權,先發糧,容我後補相府令。”

蔣少遊沉默片刻道:“規則中沒有從權這一條。”

潘遼連忙起身打圓場道:“這件事是我的責任,是我讓左行臺令代簽,還特地標註:‘事情特殊,僅此一回’,但還是被白虎堂退回,責任在我,我應該及時派人趕去祁縣找張司馬簽署。”

潘遼打了圓場,郭宋也不好發作了,他緩緩道:“今天召集各位,並不是要追究誰的責任,追究責任一紙免職令就夠了,我主要是想利用這次機會,給大家說一說這次科舉的重要性。

這次科舉,它的意義並不是選拔人才那麼簡單,大家也知道,朝廷每年舉行科舉時,進京參加科舉的士子少則千餘人,多則幾千人,主要原因是各州名額有限,很多州只有兩三個名額。

但這一次我廢除了地方鄉貢的規定,只要是讀書人,都可以來太原參加科舉,所以人數會猛增,會有五六萬人趕來太原,甚至更多,士部司的壓力非常大。

但我爲什麼這樣做?我們的真實目的是什麼?我其實是想利用科舉的機會,讓天下讀書人都來太原看一看,來河東看一看,讓他們從內心認可太原,這對我們合法性尤其重要。

假如有一天朝廷認定我郭宋是叛逆,堅決要和我們決裂,天下士人也不會像對待朱泚王朝那樣,認爲我們是叛逆,他們會繼續來投效,繼續在百姓中爲我們說話,這就叫話語權,贏得天下士子的支持,也就贏得了話語權。”

大堂內很安靜,甚至落下一根針都能聽見,這是郭宋第一次當衆表述了他的野心,儘管大家都心照不宣,但不會說破,但這次科舉籌備的拖沓和混亂,讓郭宋不得不公開表態,讓大家都清醒過來。

“那是不是把天下士子招待好,管他們吃好住好,再補貼他們一點盤纏,就叫籠絡呢?或許會有點效果,但我覺得遠遠不夠,我們要在科舉中表現出公開、公正,不管考中者是出身天下世家,還是出身貧寒百姓,只要真正有才華,那就能被錄取,要讓廣大讀書人看到希望,這纔是最重要的籠絡,唯纔是舉,給他們希望。”

=====

【還是要向大家求月票!懇請大家月票支持!】

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羊頭之計第四百八十六章 藩鎮作亂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交子面世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見天子第三百八十九章 視察莊園(上)第四百七十一章 慘烈報復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訪韓相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祭禮之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四百七十一章 慘烈報復第三百五十二章 崔府壽宴(中)第九百一十九章 功高鎮主第三百九十一章 力阻談判第四百一十五章 最後戰備第八百一十章 晚節不保(下)第六百五十一章 深宮驚變(下)第六百三十七章 紙上談兵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春江水暖第六百三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洛陽佈局(上)第二百二十章 面臨選擇第九百三十七章 漳河海港第五百五十三章 兵圍洛陽第七百六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一百七十二章 招攬手下第八百五十四章 趙州之戰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祭禮之戰第九百零四章 東市轉型第五百一十六章 隴右消息第七百七十八章 撤離巴蜀(下)第三百六十六章 納徵請期第三百一十三章 宛北平匪第七十章 靈州武會第五百五十四章 中原異變第八百八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七百七十章 短兵相接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朱泚消息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越州問稻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秋後算帳(下)第七百八十三章 偷襲河內第八百四十七章 趙魏之戰第六百五十一章 深宮驚變(下)第八百五十五章 策略失誤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一千一十一章 心有不甘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市酒坊第八百八十一章 秘密調查第九百九十二章 連夜逃亡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族祭大事第八百零三章 初步談判第九百三十三章 假酒報案第四百五十七章 朝廷消息第八百一十七章 改變初衷第三百七十六章 魚龍燈會(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洛陽船匠第四百三十章 沙陀使者第一百九十七章 突破封鎖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秋後算帳(上)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九百八十八章 請客深意第二百二十四章 巡哨旅帥第八百八十二章 銀船過境第五百三十四章 兵臨于闐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審時度勢第九百一十三章 三家獵魏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發動羣衆第八百七十二章 河北談判(下)第四百八十二章 連橫合縱第八百一十八章 再度試探第八百九十章 活字租賃第四百七十章 以暗對暗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戰張掖(上)第七十五章 酒樓衝突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寵信漸淡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攻陷歷城第八百零二章 懷柔手腕第六百二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三十八章 微觀悟道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收之東榆第七十五章 酒樓衝突第六百一十八章 偷襲定胡第三百七十四章 上元前夕(上)第一百三十章 晉升子爵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略差火候第五十九章 黑市覓刀(上)第八百五十二章 送上門來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強則強第六百一十二章 陌刀擴軍第四百五十二章 韓滉罷相第一百四十九章 舊友相逢第七百七十七章 撤離巴蜀(上)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府壽宴(三)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防不勝防第五百四十七章 借勢促亂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返回長安第八百七十一章 河北談判(上)第九百七十章 再見太后第五百二十章 兵插後背
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羊頭之計第四百八十六章 藩鎮作亂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交子面世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見天子第三百八十九章 視察莊園(上)第四百七十一章 慘烈報復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訪韓相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祭禮之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四百七十一章 慘烈報復第三百五十二章 崔府壽宴(中)第九百一十九章 功高鎮主第三百九十一章 力阻談判第四百一十五章 最後戰備第八百一十章 晚節不保(下)第六百五十一章 深宮驚變(下)第六百三十七章 紙上談兵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春江水暖第六百三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洛陽佈局(上)第二百二十章 面臨選擇第九百三十七章 漳河海港第五百五十三章 兵圍洛陽第七百六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一百七十二章 招攬手下第八百五十四章 趙州之戰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祭禮之戰第九百零四章 東市轉型第五百一十六章 隴右消息第七百七十八章 撤離巴蜀(下)第三百六十六章 納徵請期第三百一十三章 宛北平匪第七十章 靈州武會第五百五十四章 中原異變第八百八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七百七十章 短兵相接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朱泚消息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越州問稻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秋後算帳(下)第七百八十三章 偷襲河內第八百四十七章 趙魏之戰第六百五十一章 深宮驚變(下)第八百五十五章 策略失誤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一千一十一章 心有不甘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市酒坊第八百八十一章 秘密調查第九百九十二章 連夜逃亡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族祭大事第八百零三章 初步談判第九百三十三章 假酒報案第四百五十七章 朝廷消息第八百一十七章 改變初衷第三百七十六章 魚龍燈會(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洛陽船匠第四百三十章 沙陀使者第一百九十七章 突破封鎖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秋後算帳(上)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九百八十八章 請客深意第二百二十四章 巡哨旅帥第八百八十二章 銀船過境第五百三十四章 兵臨于闐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審時度勢第九百一十三章 三家獵魏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發動羣衆第八百七十二章 河北談判(下)第四百八十二章 連橫合縱第八百一十八章 再度試探第八百九十章 活字租賃第四百七十章 以暗對暗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戰張掖(上)第七十五章 酒樓衝突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寵信漸淡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攻陷歷城第八百零二章 懷柔手腕第六百二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三十八章 微觀悟道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收之東榆第七十五章 酒樓衝突第六百一十八章 偷襲定胡第三百七十四章 上元前夕(上)第一百三十章 晉升子爵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略差火候第五十九章 黑市覓刀(上)第八百五十二章 送上門來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強則強第六百一十二章 陌刀擴軍第四百五十二章 韓滉罷相第一百四十九章 舊友相逢第七百七十七章 撤離巴蜀(上)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府壽宴(三)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防不勝防第五百四十七章 借勢促亂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返回長安第八百七十一章 河北談判(上)第九百七十章 再見太后第五百二十章 兵插後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