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儒法治儒生

第209章 儒法治儒生

“包容你之所有,包容你之所無,包容未來一切可能性的長生嗎?”

天光劍仙沒有馬上回應,而是先重複了彌羅的話語,再輕笑道:“沒想到看似平和的你,竟然如此的貪心,不過…我喜歡。說吧,伱需要我幫忙清理什麼阻礙?”

“暫時沒有什麼大問題,但你和天澤道友歷練的時候,不妨幫我傳播一下威名,收攏大日的信仰。”

聽到彌羅這話,天光看了看太陰星,道:“是因爲太陰之權嗎?”

“正是。現今的我已經初步掌握此方天地太陰權柄,以至於陰陽有些微失衡,我若是沒有記錯,那島國本身是以大日爲至高信仰,應該有一些涉及到大日神祇的傳承,若是能夠收攏,於我修行必然有所幫助。也能更快掌握此方天地本源。”

彌羅說着伸手輕點,垂下幾點靈光落在天光劍仙的身上,卻是一些【靈童】、【力士】一流的召喚之法,以及仿造昔日空白神敕製造的位格投影,方便他召喚各類神祇虛影。

天光也沒有拒絕,他將靈光收攏好,感慨道:“原來如此,你伴生之寶還有這樣的能力嗎?如此看來,比起仙道,你更適合神道啊!”

天光剛說完,又是自己開口反駁原先的猜測:“不對,比起早早的進入神道,你在仙道修行一段時間,會更好一些。畢竟手持此等伴生之寶的你,神道必然不會拒絕,大可以將神道視作是自己的一條後路。”

彌羅聞言,正打算解釋一二,突然感受到大日方向升起些許異常,他轉頭看去,就見到太陽星中浮現出一輪靈光,月光層層落下,逐漸發現那無數太陽一系道則法理匯聚的日輪之中,竟然浮現出一位儒生。

那儒生高冠古服,手持笏板,長鬚飄飄,周身環繞一縷縷雪白毫光,給人一種浩瀚無比的大仁大義之氣。只是單純的看一眼,彌羅就感受到一股奇特的意志試圖影響他。

那是一種捨身成仁,義無反顧的情感。

只是這儒生的情感,並非其自身修行浩然之法凝聚而生,而是近乎於神祇收攏願力而成。

彌羅嗤笑:“儒道修行雖然和神道類似,但他們講究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最後纔是治國、平天下,層層遞進,由小及大。可現在的你,算什麼?儒道的傀儡,還是人心願力的玩偶?”

聽到這話,儒生毫無反應。

天光見狀暗暗搖頭,儒家,或者說百家修士的修行之法,並不難。

簡單講就是先認識和研究萬事萬物,獲取對應的知識,再從知識當中明悟自身選擇的方向,進而端正自己的心思,提高自己的品性,管理好自己和親朋之間的關係,再不不斷向外影響,直到將自己的思想傳遞給所有人。

從向外影響開始,便是儒道修士同神道修行重合的部分。

受到他們思想影響的修士,就像是神祇和信徒一般,有着一種精神上的聯繫。

而代代傳承下去的學說理念,就好像是一位不斷進步的神祇,庇護指引後來的學生,又受到後來學生的影響。

但學說歸學說,神祇是神祇。

按道理來講,學說匯聚的產物,類似於異種文氣,而非一個人形的能量體。

會出現這種情況,只可能是某個學說將某個人視作學說代表,代代祭祀,再或者直接是某個人和學說相合,類似於與道合真一般,成爲學說的代表。

天光搖頭,道:“難怪太嶽山一脈看不慣,這等手段,近乎褻瀆。”

彌羅則看的更多,他發現此刻儒生的異動,乃是受到外力刺激,他順着氣息,看向中土大汶方向。

就見一處學府之中,諸多儒生匯聚於此。

這學府傍山而建,樓閣庭園盡數隱匿在一棵棵參天古木之下。

不知道是不是因爲此地多是讀書人,明明是雕樑畫棟,處處昭示富麗堂皇的房屋,卻給人一種清幽風雅的韻味。

初看只覺得此地適合讀書,再看卻又覺得說不出的變扭。

而諸多儒生各個身穿青衫長袍,身邊擺放着各色糕點、水果,稍有瑕疵都不會出現於此。

這些儒生的身上,同樣有着類似於太陽星中儒生的氣息。

不過,他們身上的氣息,比起太陽星中的這位,太過駁雜,並且彌羅還在這些人擁有的氣息下,感受到一股無所不在,卻又死氣沉沉的腐朽氣息,以及幾乎和文氣共生的銅臭味。

此刻,這些儒生或是引經論據,或是吟詩作對,各個暗暗攀比,不斷催動自己那點文氣,試圖影響對方,或者獲得學府中央儒生雕像的青睞。

彌羅看着雕像中,在一次次衝擊下,一點點消散,微弱卻精純的文氣,嘆息一聲,不願見到這麼一樣先賢遺物被一羣白癡毀了,便招來寶鏡,對着那儒生一照。

大量此方太虛幻境的儒道法理匯聚而來,融入寶卷之中。

【人道·正九品書生】也是隨之出現明顯的變化,先是衍生出同爲【人道】系列的【從九品童生】、【正九品秀才】、【從八品書簏】、【從八品舉人】、【正八品學士】、【正八品進士】。

而後,在【人道】系列之外,又多了一個【神道/人道·從七品儒道先賢(大儒)】。

【童生】、【秀才】、【舉人】、【進士】顯然是儒道和朝廷氣數結合的產物。

【書簏】和【學士】則類似於【書生】的進階,其中【書簏】是彌羅將那學府中儒生氣息收攏、整理之後,匯聚而成,並非什麼好詞,其含義是讀書雖多。但不解書義,獲益甚少的人。

這樣的名字,能夠成爲【從八品】,也是出乎彌羅的預料。

至於最後那個【神道/人道·從七品儒道先賢(大儒)】,對應的便是太陽星中的這位儒生。

其名字之中最後的(大儒),則是受到彌羅主觀認識的影響,根據其能級,對標函夏大儒的力量,增加的備註。

有意思的是,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爲人道系列的名字,更多的是依託於人道秩序,這些名字竟然都沒喲【虛】作爲前提,代表回到函夏同樣可以使用。

彌羅看着新增加的【神道/人道·從七品儒道先賢(大儒)】,當着天光劍仙的面,伸手一點,將其加持在太陽星的儒生身上。

道道浩然之氣,隨之倒衝大汶境內,捲起一陣罡風,那一位位衣裳光鮮的儒生各個摔了個倒栽蔥。

下一秒,諸多儒生紛紛看向中央的雕像,就見道道浩然文氣之中,無形的秩序之力匯聚,凝結成一柄樸素的戒尺。

那戒尺猛地一看,同一般木製長尺毫無區別,但稍微留心變回發現,其木質紋路之中,篆刻着大量細小的文字,闡述着禮儀和秩序之道。

一位儒生大喜過望,高呼道:“先賢顯靈了,先賢顯靈了!”

說着,便是打算以自身文氣,接引那戒尺落下。

邊上的儒生見狀,紛紛有所明悟,想要動手,其中部分儒生,更是仗着資歷,試圖擠兌其他儒生。

但在場衆人誰還不知道誰,紛紛互相拆穿對方的面孔。

不一會兒,在場衆人各個面紅耳赤,有人相互推拉,甚至鬥毆起來,場面十分混亂。

部分地位更高的老儒依舊穩坐釣魚臺,他們看着下方一些備受好評的青年,相互拆穿對方的錯誤,暗暗記下,留作把柄的同時,也是在和其他人明槍暗箭不斷。

“方老學識淵博,乃是五朝元老,應當由你先行。”

“劉大人客氣了,老夫這五朝元老不過是仗着年紀大,活得久,且諸位陛下厚愛,才得以坐穩。哪裡比得上劉大人你不但治理一方,還修書著作,你先纔是。”

“我這點功績算得了什麼,對比起來還是王大人……”

這些坐在後方的老者,一個個品茶笑談,各個不願自己先動手,又擔心對方佔據便宜,話語之間,文氣也是隨之翻滾起來。

最後,幾人相互妥協,相互推脫,總算找出一位代表,

王大人上前呵斥道:“都是大汶天子門生,怎可如此不知禮數,讓先賢見笑。”

說着,一股浩瀚文氣壓下,讓所有儒生都是清醒過來,而後他上前,畢恭畢敬的施禮,準備將那戒尺拿下。

不想那戒尺在其靠近的時候,高高舉起,對着王大人的腦門敲打下來。

王大人頓時震怒,他沒想到自己遵從禮數,反而受到戒尺排斥,下不了臺的同時,又是暗暗發狠,調動文氣和官運,試圖將那戒尺鎮壓。

看到這一幕的彌羅,哈哈大笑。

天光劍仙好奇,詢問了一句。

彌羅聞言,藉着月光,將大汶學府內的景象投射而出。

天光見了後,也是嗤笑出聲:“當真是人才,那戒尺明顯是儒道神通,他竟然還想要以儒道秩序去對抗戒尺?”

在天光開口的同一時間,下方戒尺也是撥開文氣和官運,繼續敲下。

王大人又驚又怒,連連後退,可那戒尺的速度,一次快過一次,最後王大人躲避不及的時候,甚至將身邊一人推出,讓他去承受戒尺的攻擊。

此舉讓彌羅和天光暗暗冷笑,那戒尺對應的是利,代表的是教化,力量源於訓誡,是少數不能躲避,不能阻攔的神通。

因爲在這門神通之下,阻攔和躲避,代表了不願意承認錯誤,知錯犯錯,罪加一等。

每一次的躲避和阻攔,都會引起戒尺內訓誡的本質,牽動天地間儒道一代代構建的秩序之力。

因此,那位被推遲的儒生沒有受到傷害,反倒是自認爲看出其本質的王大人被打的頭破血流,當場昏迷,同時他體內原本浩瀚的文氣也是迅速被封禁。

而後戒尺再次高高舉起,對着周邊所有的儒生依次敲去。

這一次,部分儒生察覺到了問題所在,站在原地硬生生的承受了一戒尺。

只是他們顯然低估了自己的犯錯能力,一個個雖然沒有像王大人那般悽慘,卻也少不了斷手斷腳,皮開肉綻,且部分文氣被封禁。

當然了,若是對比那些原本穩坐釣魚臺的諸位老者,他們需要面對的痛苦,又要少一些。

但那些老儒能夠活到現在,都是積年的老狐狸,眼光毒辣的很。

他們根據前面衆人的表現,猜到了戒尺運轉的規律,紛紛作出應對之法。

不願或者自認爲無法承擔戒尺攻擊的,舉起“大杖則走,小杖則受”的理論,躲避戒尺的力量。

家底豐厚的,則是動用某些器具,遮蔽自身氣息。

還有仗着身體強勁,硬生生承受下來。

此等舉動,自然進一步刺激儒道戒尺。

上方看着的彌羅暗暗感慨:“這些老傢伙,果然各個對外外行,對內內行,這偷奸耍滑的能力,當真是讓人歎爲觀止。”

“但他們也找出戒尺的極限不是嗎?沒有足夠精純的願力和心念,那戒尺能夠使用幾次?只要撐過這一波,他們便能得到一件儒道寶物,甚至從中參悟出一門神通來。”

“所以,不能讓他們這麼輕易的獲利。”

彌羅說着,伸手一點,道道靈光落下,一個個虛幻的儒生、書生、童生、秀才、學士、舉人,以及一兩個進士身影出現在太陽星內,環繞在儒生身邊。

則是彌羅收攏的願力,也是他對於儒家和學術的觀點,此刻全部都給了這位儒生,

頓時,儒生四周白光化作光焰,一個個方方正正,中規中矩的古樸大字,在光焰中飛舞,大放光明。

緊接着,宛如流星雨一般從太陽星上落下,朝着大汶方向投去,融入戒尺之中。

那些原本在暗中苦苦支撐,面上風淡雲輕的紛紛變了臉色,手中茶盞和糕點,落在地上,而後宛如猿猴一般上躥下跳,試圖躲避攻擊,看上去好不狼狽。

部分犯錯較少的儒生,躺在地上,看着先前故作姿態的老儒如此表現,暗暗發笑,看着他們同自己一般,跌落塵埃,站都站不起來。

ps: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源於《禮記·大學》,這裡的解釋屬於魔改,只適用於函夏。

這章也不好拆,就四千字一起發上來了,晚上還有一更,但會晚一些。

(本章完)

第252章 化身歸宗第374章 建木主第633章 正五品神農第285章 中元節第463章 光化池第468章 夜修女第823章 同夫子問答第152章 笑談狐鬼多情種第268章 金虹城第351章 魔化哪吒第453章 尚缺四相第195章 莫作離亂人第306章 可能之一第231章 揚州諸系神第356章 天機所思第691章 玄黃金橋第776章 次等神器山川印第528章 十二義第295章 百香飯第85章 牛鋸角披琅第478章 無擇名第739章 百家鳴第726章 豐玉神第656章 劫數怎能逃第411章 不得已第501章 潛淵者第742章 贈故友第796章 初試法厄同第511章 聚真名第725章 結因緣第740章 太上執符第169章 收神祇畫像第639章 食仙之道果第33章 百味青精飯第469章 真君降第584章 諸神梳理混沌第128章 天中節第655章 神猴揮金棒第436章 靈臺海會第177章 三才衍萬象第834章 天龍和地龍第363章 羣飛昇第539章 一字眉第193章 名伶楚女士第146章 掌玄臺第438章 人間道第43章 仙道正九品第574章 登揖度厄朝文宣第57章 赤鹿魔醫師第426章 洞微陰經第900章 再次交鋒第9章 寶鑑映出九品名第134章 貓少女第146章 掌玄臺第626章 諸神入寶卷第584章 諸神梳理混沌第733章 萬民相第264章 新同伴第887章 救世主第303章 雲養清第513章 玄穹相第61章 赤心紫艇丹第678章 請仙降魔第485章 更古老第179章 劍光攪風雲第714章 陰陽師第922章 番外 函夏大地後續其三第523章 繼承權第392章 應運生第529章 奈何橋第16章 霧繞鏡映真實第627章 神合天地法第65章 竈君門下客第69章 觀山繪雪景第12章 鶴展翼見火光第153章 北境幽冥起異象第301章 亡魂怨第898章 權更替第217章 日光的背刺第342章 人魔考第76章 大山昔日事第411章 不得已第879章 長生將出第236章 黑天法璣衡劍第303章 雲養清第786章 傳說度和信仰第799章 血腥的儀式第97章 寒江魚鱗甲第261章 異象起第226章 從六品月份神第502章 秩序鹽第112章 福利多第328章 仙佛骸第432章 大威德第91章 寶卷名錄之妙第646章 雷霆煉海神第2章 羽化天清食氣法第662章 羅生少司命第259章 百花蜜第804章 魚龍乘浪起
第252章 化身歸宗第374章 建木主第633章 正五品神農第285章 中元節第463章 光化池第468章 夜修女第823章 同夫子問答第152章 笑談狐鬼多情種第268章 金虹城第351章 魔化哪吒第453章 尚缺四相第195章 莫作離亂人第306章 可能之一第231章 揚州諸系神第356章 天機所思第691章 玄黃金橋第776章 次等神器山川印第528章 十二義第295章 百香飯第85章 牛鋸角披琅第478章 無擇名第739章 百家鳴第726章 豐玉神第656章 劫數怎能逃第411章 不得已第501章 潛淵者第742章 贈故友第796章 初試法厄同第511章 聚真名第725章 結因緣第740章 太上執符第169章 收神祇畫像第639章 食仙之道果第33章 百味青精飯第469章 真君降第584章 諸神梳理混沌第128章 天中節第655章 神猴揮金棒第436章 靈臺海會第177章 三才衍萬象第834章 天龍和地龍第363章 羣飛昇第539章 一字眉第193章 名伶楚女士第146章 掌玄臺第438章 人間道第43章 仙道正九品第574章 登揖度厄朝文宣第57章 赤鹿魔醫師第426章 洞微陰經第900章 再次交鋒第9章 寶鑑映出九品名第134章 貓少女第146章 掌玄臺第626章 諸神入寶卷第584章 諸神梳理混沌第733章 萬民相第264章 新同伴第887章 救世主第303章 雲養清第513章 玄穹相第61章 赤心紫艇丹第678章 請仙降魔第485章 更古老第179章 劍光攪風雲第714章 陰陽師第922章 番外 函夏大地後續其三第523章 繼承權第392章 應運生第529章 奈何橋第16章 霧繞鏡映真實第627章 神合天地法第65章 竈君門下客第69章 觀山繪雪景第12章 鶴展翼見火光第153章 北境幽冥起異象第301章 亡魂怨第898章 權更替第217章 日光的背刺第342章 人魔考第76章 大山昔日事第411章 不得已第879章 長生將出第236章 黑天法璣衡劍第303章 雲養清第786章 傳說度和信仰第799章 血腥的儀式第97章 寒江魚鱗甲第261章 異象起第226章 從六品月份神第502章 秩序鹽第112章 福利多第328章 仙佛骸第432章 大威德第91章 寶卷名錄之妙第646章 雷霆煉海神第2章 羽化天清食氣法第662章 羅生少司命第259章 百花蜜第804章 魚龍乘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