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帝心

轉眼間,已到了十二月二十五。

京師裡已經有了新年的氣氛,近來京師裡頭的變化極多,這過年也比從前似乎有了一些變化,可是真要說變化在哪裡,卻一時也談不上。

不過在內閣六部,氣氛還算是輕鬆,除了討厭的京察之外,今年確實是一個好年。

各地彙總來的各種消息,都還算不錯,尤其是大明朝流民遍地的頑疾似乎一下子有了好轉的跡象,其實大明朝現在最大的問題倒不是某一處災害,如今建朝百年,最大的問題是流民的問題。

想當初太祖立國到現在,大明的人口已經增加了十倍,而土地卻沒有增長,再加上土地兼併嚴重,使得許多農戶因爲失去了土地變成了流民,這些人不事生產,事實上就算想事生產也沒有土地供他們耕種,因此就只能四處遊蕩,氾濫成災。

有了前朝的借鑑經驗,任誰都知道,人一旦沒有了事做,失去了生計,就會引發極大的問題,弘治皇帝固然聖明,可是唯一的缺憾就是不夠強硬,使這兼併土地的問題非但沒有緩解,反而越來越嚴重,大量的流民一旦涌現,後果是極爲可怕的,到時候一旦有人居中煽動,朝廷就必須平叛,一旦出現民變,這盛世可就毀了。

可是誰也不曾想,流民的問題今年非但沒有變得更加棘手,反而緩解了不少,甚至已經出現了不少鄉紳地主四處請人去耕種土地的現象。原因其實也簡單,大量的作坊涌現出後,導致城市中用工短缺,自然是大肆招募勞力,這相當程度的解決了一部分流民的生計,再加上城中畢竟舒坦一些,所以不少佃戶索性攜家帶口入城討飯吃,開始轉化爲勞工,最嚴重的地方是江南,以至於鄉間勞力頓時減少,這也是鄉紳們不得不降低租錢,四處招募流民的原因。

沒有了流民其實也是一項政績,不少州府已經派人來報了喜,也讓這朝中的袞袞諸公不由鬆了口氣。

不過任何事都是有人歡喜有人愁,戶部這邊雖然高興了一陣子,可也有人不太高興,已經有人上書,說是士農工商乃是太祖時定下的國策,而現在工商倒置,農人追逐銅臭,不再安心務農,長此以往,糧食減產,勢必會發生饑荒。

這樣的擔憂不無道理,甚至還有人提出,自從作坊興起之後,江南各地,許多地方都出現了鄉紳們拋棄種稻改而種桑的事,糧食纔是國家的根本,一旦這樣的事再擴大,問題將會十分嚴重。

這些話其實還是很有道理的,這也是歷朝奉行先農政策的原因,若是連糧食都不能保障,便是有金山銀山又有什麼用處。

朝殿裡,朱佑樘一副慵懶的樣子倚靠在椅上,兩側都跪坐着數十個翰林大臣,朱佑樘沒有說話,今日是誕講,都是一些飽讀詩書的大儒、翰林在這兒發表自己的政見。

顯然雙方爭辯的很是激烈,你來我往、脣槍舌劍,而朱佑樘只負責聽,並不做聲。

“興商而賤農,引來人心浮躁,人人不思耕種,這樣下去,是要置蒼生而何?揚州一地,便有田畝數千頃改爲桑田,今年戶部這邊,銀稅倒是增了,可是糧稅卻是減了百之三四,這樣下去怎麼成?沒了糧食,朝廷如何運轉?百姓們沒有了飯吃,難道讓他們去吃瓷器和絲綢嗎?”

“王大人,興商未必就是賤農,我大明眼下最緊迫的問題不是沒有良田,而是有大量的人力卻沒有足夠的耕地,弘治元年的時候,朝廷統計出來的流民至多不過數十萬而已,而今已有百萬之巨,長此以往,百姓們沒有生計,還談什麼飯吃?讓這些流民去做工又有什麼不好?”

有人冷笑,嗤之以鼻的道:“歷朝歷代都是這麼過來的,也沒見人沒了絲綢和瓷器就不能活,倒是沒了糧食就要天下大亂了。興商之後,百姓們不思勞作,而是以奢華爲美,這是聖人的教化嗎?吳大人可不要忘了兩晉鬥富之事。”

“這和兩晉有什麼關係?”

“正因爲禮崩樂壞,人心變了,人人都以奢華爲美,纔有兩晉之事。”

所謂的兩晉鬥富,其實也是有典故的,說的是晉人的奢侈,尤其是富豪之間的爲了鬥富,引出許多奢侈的風氣,後世總結之後,尤其是在資治通鑑之中,都認爲這是當時晉人崇尚奢侈才導致亡國的重要原因。

“哼……”有人不屑冷笑:“既是朝議,那就需就事論事,晉人鬥富自是該唾罵,可是老夫要說的是流民生計的事。再者說,現在朝廷增加了歲入,又有什麼不好?”

“什麼流民生計,分明是胡說八道。”

“你纔是胡說八道。”

辯論已經偏離了軌道,隱隱有失控的跡象,朱佑樘只得咳嗽一聲,制止住這些人繼續胡鬧下去,隨即淡淡的道:“諸卿之言,皆是出自肺腑,朕聽之受益匪淺。”他慢悠悠的繼續道:“好了,今日就說到這裡吧,散了,大學士李東陽留下。”

爭論的衆臣,誰也不知這皇上到底怎麼想,爭得面紅耳赤的,皇上卻是一點兒主意也不難,倒是教人覺得有些垂頭喪氣,衆臣只好紛紛告辭出去,李東陽卻是獨獨留了下來,他和謝遷的奏書在三日之前就遞了上去,皇上一直沒給個迴音,他心裡想,莫非皇上要說的就是錦衣衛和劉公的事?他屏住呼吸,看了朱佑樘一眼,朱佑樘的臉色深沉,一時讓人難以捉摸。

空曠的大殿裡,朱佑樘撫着御案,突然道:“李愛卿,方纔你爲何沒有發言?”

突然冒出這麼一句,李東陽就不得不小心回答了,方纔的爭論非同小可,這可是關係到國策的,而一般情況下,內閣大臣若是反對宮裡擬定的國策,肯定是沒有好果子吃。只是現在,李東陽並吃不準朱佑樘的心思。

他沉吟片刻,道:“微臣不敢發言,是因爲尚不知道興商的利弊,在這京師裡坐而論道有什麼用,眼下朝廷應當擬定出欽差,分赴各省巡檢,細細看一看,這興商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才能決斷,否則貿然發言,未免太草率了。”

朱佑樘頜首點頭:“這纔是謀國之言,治大國如烹小鮮嘛,凡事都不能冒進,沒有查清楚,怎麼好斷言,你瞧方纔那些翰林,一個個說的頭頭是道,可是朕卻以爲,道理固然是道路,可是有些東西還是眼見爲實的好。”

李東陽想不到這樣都能矇混過去,不由鬆了口氣,道:“陛下聖明。”

朱佑樘坐在丹陛之上擺擺手,道:“朕要是聖明就好了,說這些無用的話做什麼?是了,前幾日你和謝愛卿遞上來的奏書朕已經看過,劉愛卿是朝廷柱石,更是朕的腹心,朕是絕不相信他是亂黨的,你們的話也很有道理,只不過話又說回來,朕敕命柳乘風欽辦此案,既然柳乘風認爲有嫌疑,朕也不能干預,既然要查,那就查個清楚嘛,算是給劉愛卿洗一洗冤屈也好。”

李東陽不由緊張起來,其實這幾日,已經有不少人來詢問這件事了,意思都很明白,劉公不能受辱,現在他們之所以沒有動作,這是因爲自己和謝遷已經遞了奏書,且先看看宮中態度再說,若是宮中批准,自然是風平浪靜,可是皇上若是不肯,只怕到時候就不是一道奏書這麼簡單了,這些人惹急了可是什麼話都敢說的,到時候說了一些犯忌諱的話,這可不是好事。

“嗯?李愛卿似乎有話要說。”

朱佑樘見李東陽沉默,一雙眼睛看着李東陽。

李東陽正色道:“陛下,劉公是三朝老臣,如今在家中養病,已到了不惑之年,這個時候,錦衣衛突然這麼做,難免會讓人以爲陛下刻薄寡恩,是要藉機對劉公……”

他沒有選擇直接爲劉健開脫,也沒有抨擊錦衣衛,而是從朱佑樘入手,朱佑樘這個人好面子,他的話就是告訴朱佑樘,放任下去,不明就裡的人肯定認爲這是皇上的主意,而劉健爲政這麼多年,爲皇上殫精竭力,現在卻落到這個下場,自然會對皇上生出什麼懷心思來,所以陛下要維護好自己寬宏大量的仁德形象,必須制止這件事。

李東陽的智慧此時毫無疑問的展露了出來,而這句話顯然很有效果,至少朱佑樘陷入了深思,不得不估量一下李東陽敘說的後果。

朱佑樘不由苦笑:“一邊要查案,一邊又要網開一面,你倒是教朕爲難了,倒不如這樣,現在廉州侯已經查了這麼久,不如將他詔入宮中來,看看在劉愛卿那邊查的如何,若是沒有嫌疑,便立即撤銷掉就是,可是若發現了些什麼,朕也只能放任廉州侯繼續追查下去了。李愛卿,朕的苦衷你要明白,再者說,朕也不會讓劉愛卿吃什麼苦頭,到時候自會有恩典的。”

第322章 郡主能不能不娶了?第557章 郡王第377章 越簡單的辦法越好用第847章 聖旨到第281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72章 學而第866章 腥風血雨第823章 內廷風雲第849章 入京第484章 誰比誰狠第910章 誰纔是天第270章 靖江王完了第455章 橫掃一切第243章 報捷第754章 亂鬥第635章 落網第811章 定罪第217章 悲催的千戶所第838章 江西大捷第581章 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鼾睡第707章 心狠手辣第541章 有辦法第174章 禁衛儲備營第831章 炮灰第651章 大白天下第948章 全權第927章 京師大風暴第207章 絕地大反擊第949章 小皇帝淚流滿面第55章 太子老師第14章 秘方第493章 天大的醜聞雙倍月票懇請支持第251章 天大的聖眷第979章 無路可走 唯有死戰而已第533章 秉燭奏對第811章 定罪第878章 楚國特色第375章 誰比誰狠第345章 李大學士被人坑了第153章 拜壽第179章 鐵面無私柳呆子第581章 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鼾睡第158章 誰打我,我抽誰第456章 王道第27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21章 出大事了第123章 一個醜女引發的血案第792章 柳氏和稀泥法第589章 謎底第280章 興兵五十萬第878章 楚國特色第166章 驚天動地第252章 君臣相宜第529章 最後掙扎第372章 強龍叫板地頭蛇第757章 難道是他第948章 全權第647章 禮多人不怪第281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117章 就是不給你飯吃第918章 報喜第154章 最珍貴的禮物第358章 聖駕出宮第900章 殺機第237章 殺全家,你怕不怕第867章 求死還是求活第487章 黑鍋總要有人背第916章 公主有孕第64章 你惹到我了第7章 妙手回春第818章 要你命第289章 回京第182章 微臣不知有罪第4章 小嬌妻第850章 宮裡長短第56章 太子,你被人坑了第150章 皇帝很惆悵第552章 報恩第297章 赴湯蹈火也幹這一票第280章 興兵五十萬第44章 讓你吃啞巴虧第57章 廠公第463章 大買賣第866章 腥風血雨第671章 利第745章 內閣大臣滿賽第453章 神勇無比柳乘風第299章 豐功偉績第908章 決戰對策第219章 恩威並施第222章 又見刺殺第873章 與君別第648章 出來混是要還的第970章 敲打與威脅第598章 勇者無敵第667章 利益均沾第212章 大年初一皇帝急召第195章 反擊第574章 威嚴
第322章 郡主能不能不娶了?第557章 郡王第377章 越簡單的辦法越好用第847章 聖旨到第281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72章 學而第866章 腥風血雨第823章 內廷風雲第849章 入京第484章 誰比誰狠第910章 誰纔是天第270章 靖江王完了第455章 橫掃一切第243章 報捷第754章 亂鬥第635章 落網第811章 定罪第217章 悲催的千戶所第838章 江西大捷第581章 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鼾睡第707章 心狠手辣第541章 有辦法第174章 禁衛儲備營第831章 炮灰第651章 大白天下第948章 全權第927章 京師大風暴第207章 絕地大反擊第949章 小皇帝淚流滿面第55章 太子老師第14章 秘方第493章 天大的醜聞雙倍月票懇請支持第251章 天大的聖眷第979章 無路可走 唯有死戰而已第533章 秉燭奏對第811章 定罪第878章 楚國特色第375章 誰比誰狠第345章 李大學士被人坑了第153章 拜壽第179章 鐵面無私柳呆子第581章 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鼾睡第158章 誰打我,我抽誰第456章 王道第27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21章 出大事了第123章 一個醜女引發的血案第792章 柳氏和稀泥法第589章 謎底第280章 興兵五十萬第878章 楚國特色第166章 驚天動地第252章 君臣相宜第529章 最後掙扎第372章 強龍叫板地頭蛇第757章 難道是他第948章 全權第647章 禮多人不怪第281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117章 就是不給你飯吃第918章 報喜第154章 最珍貴的禮物第358章 聖駕出宮第900章 殺機第237章 殺全家,你怕不怕第867章 求死還是求活第487章 黑鍋總要有人背第916章 公主有孕第64章 你惹到我了第7章 妙手回春第818章 要你命第289章 回京第182章 微臣不知有罪第4章 小嬌妻第850章 宮裡長短第56章 太子,你被人坑了第150章 皇帝很惆悵第552章 報恩第297章 赴湯蹈火也幹這一票第280章 興兵五十萬第44章 讓你吃啞巴虧第57章 廠公第463章 大買賣第866章 腥風血雨第671章 利第745章 內閣大臣滿賽第453章 神勇無比柳乘風第299章 豐功偉績第908章 決戰對策第219章 恩威並施第222章 又見刺殺第873章 與君別第648章 出來混是要還的第970章 敲打與威脅第598章 勇者無敵第667章 利益均沾第212章 大年初一皇帝急召第195章 反擊第574章 威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