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 鉅變

數月的功夫一晃而過,金秋十月的廉州仍是酷熱難當。

如今的楚國名義上雖只是彈丸之地,可是現在幅員之廣,地域之大,已是冠絕各藩。

北至廣西,與大明接壤,西至亞齊,扼守亞齊海峽,控制了進入南洋的通道,南至爪哇甚至在南洲亦設立了總督府進行管理,東至呂宋,所轄的大小島嶼上千,各國在經過整合之後,已經換了一副新顏。

傳統的各國貴族們已經束之高閣,同時卻又給予了極高的禮遇,王室每年的內帑由楚國國庫支取,貴族亦是給予了一定的俸祿,甚至一些投資,如各地道路、港口的修築,也給予了他們一定的份額,礦山的開採,亦給了他們一定的股份,同時,他們的子孫雖未必能授予官職,可是楚國的至高官學已經開學,文有楚國大學堂,武有水師學堂和陸師學堂,這些學堂將來都是精英份子的集散地,所招募的學子要求極高,可是對一些天資不錯的南洋各國貴族子弟,卻都有一些優惠。

但凡從這裡出來,雖然未必能一躍便能位列朝班,可是前程也是似錦。

爲了維持南洋次序,柳乘風砸下了不知多少銀子,近五十萬的青壯開始徵募起來,其中漢軍營因爲人口限制,只能徵募二十萬,藩軍營三十萬。

楚國在政治上雖然將整個南洋分爲了諸多個府縣,任命知府、知縣進行行政管理。可是在軍事上,卻設立了十個總督轄區,每個轄區立總督衙門,署理軍務。

所任的總督,統轄本地漢軍營、藩軍營,維持本地統治。

除此之外,南洋分設十大五軍營將軍府。將軍與本地知府衙門、總督衙門互不同屬,下設捕盜廳、鎮撫營、掌獄院、義禁府、緝事府,掌控刑獄司法大權。維持治安,刺探本地情報,鞏固安全。

楚國在幾個月時間。憑着雄厚的財力,已經將觸手一步步深入了南洋各個角落,不只是官軍的招募,還有數以十萬計的巡捕、差役、緝事校尉、禁衛、獄卒也紛紛招募起來。

水師亦分駐各國港口,互爲犄角,在這種情況之下,大量的商賈開始涌入,他們看上的,是南洋這一塊從未開發的處女地,大量的礦山和原木都在這裡待價而沽。甚至還蘊含着大量的金礦、銀礦、鑽石,這裡的採礦權價值低廉,只要肯花銀子,拿下幾個礦山便能坐地收錢。

開採礦山,就必須有道路連接起來。否則如何將貨物運輸出去?因此楚國議政府已經着手了大量興建新港口、大量修築道路的計劃,而這一次道路的修築,絕不亞於大明修建道路的規模,在計劃之中,修築的道路里程超過了十萬裡之多,新建的港口也將超過七十多個。這規模宏大的計劃,實在讓柳乘風有撞牆的衝動,議政府那邊只負責出章程和細則,可是這些傢伙,分明就是拍了腦袋制定出來的計劃,一下子興建這麼多道路和港口,國庫哪裡承受的起,李東棟那些傢伙分明是盯上了柳乘風私房錢。

不過在這件事,柳乘風還是決心全力支持,這是家天下的時代,整個南洋都已經打上了柳家的烙印,現在投入進去,將來遲早又要流回柳家的腰包,因此柳乘風咬了咬牙,大筆一揮,直接拿出了八千四百餘萬兩白銀。

既是要修道路和港口,就需要大量的工匠、勞工、木材、泥漿以及諸多的工具和鐵器,如此龐大的工程,所費驚人,這天下哪個商賈都想從中分一杯羹,於是商賈更是趨之若鶩,商賈們抵達了南洋,自然要帶着大量的人手到來。

在楚國那邊,幾乎每月都有爲數在百萬的漢人人口在涌入,而這些人又經由楚國轉道南洋分赴各國。

哪裡有利益,哪裡就有遷徙的人口,漢人們開始在南洋大量的購置土地、收買礦山、興建作坊,熱鬧非凡。

楚國現在需要的也只剩下時間了,漢人的人口比例逐漸在南洋各國中提升,假以時日,楚國在南洋的統治將會更加固若金湯。

不過此時此刻,在王府之中,從京師傳來的邸報卻是打了柳乘風一個措手不及。

劉健、謝遷、馬文升人等已經請辭,宮中已經獲得了批准,楊廷和、焦芳、張彩三人奉旨入閣,蕭敬告老,劉瑾兼任司禮監提督太監,谷大用則爲秉筆太監,馬永成爲司禮監掌印太監,張永爲御馬監提督太監,至於其他人,這些從前東宮的舊人,紛紛以太監的形式成爲宮中的掌權者。

現在唯一留在內閣的,只剩下了李東陽,據說是劉健等人遞交了致仕的奏書,唯獨李東陽選擇了沉默,宮中對於這些辭呈,幾乎是以最快的速度給予了回覆,甚至連一丁點挽留的意思都沒有。

朝局的突變,實在是讓人猝不及防。

錦衣衛那邊,已經專門派了人,把事情的原委都稟告了一遍。柳乘風用心聆聽之後,才終於知道了怎麼回事。

他隱隱覺得,在這件事的背後,應該不只是劉瑾從中佈置這麼簡單,劉瑾只是個棋子,真正的幕後主使者會是誰呢?

其實根本不必認真去想,只看這一次事件中的得益者便知道,這一次得益最大的是三個新晉的內閣學士,楊廷和乃是東宮舊臣,且在朝中享有很高的聲譽,朱厚照從前就對他青睞有加,可以說楊廷和入主內閣是遲早的事,而且楊廷和和劉瑾等人的關係很壞,當年在詹事府的時候,據說雙方的關係就劍拔弩張,而這時候皇上任命楊廷和入閣,柳乘風隱隱覺得,這應當是張太后的意思。

最大的變數,就是那焦芳和張彩了,這兩個人按資歷也確實有機會能入閣,可是他們此前的實職不過是個侍郎,在朝中灰頭土臉,可怎麼就說入閣就入閣?

這兩個人,莫非就是幕後的推手。

柳乘風在得知此事之後,專程將自己關在了書房裡,琢磨的就是這件事,朝廷任何一個變動都不會是沒有原因的,等到柳乘風把事情的經過整理了出來,才終於恍然大悟。

明白了這些,纔會知道劉健這些人死的並不冤枉。

其實一開始,劉健的方略是完全正確的,藉着遊擊將軍劉先的事進行發難,先按兵不動,等到時機成熟,直接入宮去尋張太后,直接讓張太后出面除掉劉瑾,只要這件事做成,所謂的八虎就不足爲慮。

不過顯然,劉健還是錯了,他錯估了皇上的決心,張太后之所以會生出除掉劉瑾的心思,是因爲她認爲劉瑾妨礙到了皇帝,有劉瑾在,皇帝會和百官們失和,所以劉瑾的死活,對張太后並不重要。

可是卻不知是什麼原因,劉瑾卻是尋上了朱厚照,也不知給朱厚照餵了什麼迷湯,在朝會上,朱厚照突然發難,這一次發難很嚴重,一開始,朱厚照就給劉瑾的罪名進行了澄清,直接告訴百官,這件事是他授意,所以就算要加罪,也是他朱厚照的罪。

百官們自然不肯相讓,尤其是劉健,對劉健來說,他作爲首輔,事情是他挑起的,若是就這般息事寧人,他這首輔和輔政還有什麼威信可言?因此劉健非要把這件事辦成不可,自然也就開始據理力爭了。

這一爭,就麻煩了。

朱厚照的性子如何,柳乘風一清二楚,他發起瘋來,是什麼話都敢說的,以至於朱厚照連那句誰要做皇帝他肯退位讓賢的話都說出了口。

事情終於徹底的沒有了迴旋的餘地。

柳乘風甚至可以想象的到,張太后在聽到了這件事之後,所表現出來的心情。

張太后原本是希望,犧牲掉一個劉瑾,換來君臣之間的和睦,可是當她知道,君臣之間的矛盾已經到了難以調和的地步又會怎麼做呢?

張太后只有一個兒子,所以在她看來,不管這個兒子再怎麼胡鬧,他的兒子也必須做皇帝,而大臣與君主的矛盾一旦到了難以調和的程度,誰能保證,這些大臣不會玩霍光易君那一套把戲,要知道,這些人可是輔政大臣,又是內閣大臣,在朝中得到絕大多數人的支持,他們的權威和漢朝的霍光並沒有太大的區別了,一旦他們覺得這個皇帝昏聵透頂,誰能保證他們不會有另擇賢明的心思。

張太后定然開始動容了,她必須有所防範,皇帝再昏庸,說了再多的錯話,做了再多讓人不能容忍的事,她也必須護這個犢子,所以她立即改變了主意,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留下劉瑾,除掉劉瑾,是希望讓君臣和睦,可是現在留下劉瑾,卻是希望借劉瑾來制衡百官,既然矛盾不能調和,他們就只能借用劉瑾來爲穩固皇上的龍椅,達到某種權利上的平衡。)

第929章 步步緊逼第345章 李大學士被人坑了第853章 託付第716章 終於動手了第336章 萬事俱備第280章 興兵五十萬第15章 打擊報復雙倍月票懇請支持第736章 金點子第705章 迎親第173章 對手第802章 都督第460章 吾皇小氣第783章 大恩大德第647章 禮多人不怪第721章 決戰一部曲第30章 指揮使大人駕到第368章 遊戲才真正開始第581章 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鼾睡第897章 有錢是大爺第945章 逃之夭夭第700章 真真假假第533章 秉燭奏對第671章 利第248章 敕命萬戶侯第519章 規矩要改一改第138章 皇帝的心思第360章 開戰第284章 越王被打臉第318章 賜婚第170章 死人也會說話第301章 朝廷大亂第211章 公主再見第4章 小嬌妻第108章 寧王父子悲催了第831章 炮灰第861章 輔政第586章 怎麼也得給個交代第404章 逼宮第311章 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第513章 恩旨第69章 太子威武第618章 全家死絕第722章 決戰二部曲第279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590章 惹我你死定了第204章 打蛇打七寸第796章 離經叛道第941章 失衡第512章 失態第746章 矛盾激化第456章 王道第364章 往死裡整第236章 誰有異議 殺無赦第49章 高手高手高高手第346章 萬國來朝第250章 帝心難測第435章 泰山崩於前第746章 矛盾激化第67章 才子第226章 他是兇手第198章 暗渡陳倉第204章 打蛇打七寸第497章 反賊第731章 免死金牌第888章 長袖善舞第500章 邀功請賞第728章 完蛋第254章 如日中天第506章 宴無好宴第933章 陛下英明第318章 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第382章 殺人滅口第393章 攤牌第579章 瓦刺內亂第324章 內閣之爭第675章 兇手第717章 過牆梯第95章 天子門生第722章 決戰二部曲第452章 出人意料第130章 宮中震動第607章 喜報第87章 雁過拔毛第441章 越來越亂了第484章 誰比誰狠第839章 以牙還牙第862章 國喪第868章 西廠第860章 三道聖旨第225張 真相大白第614章 爭出個高下第946章 屬兔子的皇帝第264章 柳呆子渾身是膽第366章 畏罪第845章 稱藩第276章 弄死你第93章 君臣奏對(三)第347章 三大罪第589章 謎底
第929章 步步緊逼第345章 李大學士被人坑了第853章 託付第716章 終於動手了第336章 萬事俱備第280章 興兵五十萬第15章 打擊報復雙倍月票懇請支持第736章 金點子第705章 迎親第173章 對手第802章 都督第460章 吾皇小氣第783章 大恩大德第647章 禮多人不怪第721章 決戰一部曲第30章 指揮使大人駕到第368章 遊戲才真正開始第581章 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鼾睡第897章 有錢是大爺第945章 逃之夭夭第700章 真真假假第533章 秉燭奏對第671章 利第248章 敕命萬戶侯第519章 規矩要改一改第138章 皇帝的心思第360章 開戰第284章 越王被打臉第318章 賜婚第170章 死人也會說話第301章 朝廷大亂第211章 公主再見第4章 小嬌妻第108章 寧王父子悲催了第831章 炮灰第861章 輔政第586章 怎麼也得給個交代第404章 逼宮第311章 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第513章 恩旨第69章 太子威武第618章 全家死絕第722章 決戰二部曲第279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590章 惹我你死定了第204章 打蛇打七寸第796章 離經叛道第941章 失衡第512章 失態第746章 矛盾激化第456章 王道第364章 往死裡整第236章 誰有異議 殺無赦第49章 高手高手高高手第346章 萬國來朝第250章 帝心難測第435章 泰山崩於前第746章 矛盾激化第67章 才子第226章 他是兇手第198章 暗渡陳倉第204章 打蛇打七寸第497章 反賊第731章 免死金牌第888章 長袖善舞第500章 邀功請賞第728章 完蛋第254章 如日中天第506章 宴無好宴第933章 陛下英明第318章 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第382章 殺人滅口第393章 攤牌第579章 瓦刺內亂第324章 內閣之爭第675章 兇手第717章 過牆梯第95章 天子門生第722章 決戰二部曲第452章 出人意料第130章 宮中震動第607章 喜報第87章 雁過拔毛第441章 越來越亂了第484章 誰比誰狠第839章 以牙還牙第862章 國喪第868章 西廠第860章 三道聖旨第225張 真相大白第614章 爭出個高下第946章 屬兔子的皇帝第264章 柳呆子渾身是膽第366章 畏罪第845章 稱藩第276章 弄死你第93章 君臣奏對(三)第347章 三大罪第589章 謎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