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長生不老,君門萬里

嘉靖十七年,皇帝的母親蔣氏去世,這對於皇帝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他的雙親已經俱不在人世,皇帝越發感到孤獨,畢竟他是外藩繼位,北京城不是他的家。他感到有必要回老家一趟,一是拜謁一下父親的陵墓,二是考察一下母親究竟應該安葬在哪裡。

皇帝南巡的消息一經發布,立刻引起軒然大波,羣臣紛紛反對,因爲皇帝的出巡跟普通官員不同,他需要大隊人馬隨行,還有沿途修築行宮、鋪寬道路,這些都需要徵用民力和花費,嘉靖跟正德又不同,正德地方官員可以不買賬,但嘉靖則需要小心伺候,不然只有免職的份。

嘉靖十八年的南巡雖然有阻礙,但比正德十四年的南巡還是要順利的多,皇帝處罰了幾個上書反對的小官了事,但此次南巡並不順利。先是從南方來了一個叫孫堂的軍人乘着黃昏從午門進入,穿過太和門,在奉天殿前大吵大鬧,說南方爲了給皇帝修行宮累死了不少人,要求皇帝停止南巡,很快,錦衣衛將孫堂抓獲,皇帝命嚴查幕後指使,但負責刑訊的官員很快將孫堂絞死了事。這件事情跟萬曆晚期的梃擊案是何等相似,都是一個莫名其妙的人進入宮裡,接下來的審訊也是莫名其妙,我們不敢否認這後面沒有黑手,但歷史並沒有給予我們明確的答案。也許是一個憤青的個人行爲,也許是一個隱秘的團體在操縱。

孫堂事件使得皇帝的南巡提前籠罩上一層陰霾,嘉靖十八年(1539年)二月十五日,皇帝留下太子監國開始了他的南巡,這趟南巡是嘉靖王朝的轉折點,它直接導致嘉靖一朝的政治走向。

皇帝的南巡並不順利,他剛出京城就碰到攔轎喊冤的,沿途接駕的地方官員也多有怠慢,這次的南巡我們似乎想到了英宗那年的西巡,那年的西巡也是奇異事情頗多。皇帝車駕於二十八日抵達河南衛輝境內,當晚由於宮女亂丟沒熄滅的蠟燭導致火災,大火藉着風勢越燒越大,整個行宮被燒個通紅,幾千人頓時手忙腳亂,所有人都沒意識到一個問題,皇帝在哪裡?只有錦衣衛指揮使陸炳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他望着那燃燒的熊熊大火毅然衝了進去將皇帝背了出來。

這場大火將皇帝的行宮焚燒殆盡,隨從人員燒死不少,連帶財物、衣服也焚燬不少,它給皇帝心理上帶來什麼我們還不得而知,我們只有先將它寄存在那裡。皇帝終於抵達了闊別18年的故鄉,縱然他貴爲天子,故鄉還是物似人非,雙親已經不在了,興王府的一些舊人也不在了,姐姐們也早已出嫁,朱厚熜望着諾大一個興王府悲從心來,如果時光能夠倒流,他真希望能夠在這裡一家人其樂融融,就此終老。

正是因爲父親早逝,我們這位皇帝顯得特別孝順,他在故地召集士紳們訓話,皇帝說道:“你們都是我的同鄉,今天我重回故地,你們當中既有昔日的長輩,也有同齡人,我本人沒有什麼大德行,如今我的父母都不在了,我的內心苦的很,現在我要辦的事情已經辦完了,我要走了,臨走前有幾句話要說,你們當兒子的要孝順,做父親的要好好教育兒子,年長的要照顧年幼的,年幼的要尊敬年長的,你們要聽我的話,我就隨口說幾句,不做文字表述了,免得有些人看不懂。”

嘉靖的這番話是向鄉親們表明他的孝心,他的確孝心,爲了父親的稱號跟羣臣鬥了二十五年,現在爲了選擇母親的墓葬地回到了安陸,在家鄉的父老面前他似乎不需要隱藏,“我的內心苦的很”真實表明了皇帝此刻的心境。

皇帝在安陸的十二天裡接到了張璁病逝的消息,這對於他又是一個打擊,他不想再在這裡停留了,於是啓程返京,在返京的途中,皇帝看到了沿途的災民、流民,聽見了他們的哀嚎,這對皇帝的內心都是一個觸動,他讓隨行人員拿出兩萬兩銀子賑濟。在回京的途中,皇帝做出了將其母的靈柩運回安陸的決定,因爲在他看來京畿附近的山川沒有他家鄉的山川有靈氣,他也同時做出不再修建蹕道、行宮的決定,他已經對出巡完全喪失了興趣。這個陰鬱的皇帝跟他的堂兄完全是兩回事。

皇帝這次的出巡始終帶着陰鬱的色彩,他回到京城並不高興,彷彿很久都沒有恢復過來。三年後也就是嘉靖二十一年發生了宮女謀逆案件,雖然宮女最終沒能殺死皇帝,但我們也由此可以看出這些宮女在宮中受到了何等程度的虐待,他們寧願去死也要殺死皇帝,以解心頭之恨。

嘉靖十八年的南巡和嘉靖二十一年的刺殺是嘉靖王朝的大事件,我們這位皇帝剛剛上位的時候躊躇滿志,希望能夠做出一番事業來,他進行大議禮,系統的改正祀典,改變了連續幾朝宦官專政的局面,他採納張璁、桂萼的建議清丈瞞報土地、清退皇莊、在江南試行一條鞭法,在人們看來大明朝似乎出現了嘉靖中興的局面。但當他出去南巡的時候,看見沿途百姓的哀嚎,而這種哀嚎卻是對嘉靖之治的一次奇妙諷刺,宮女們寧願不惜生命也要殺死他,更是對他人格的一次否定。從嘉靖十八年起我們的皇帝便不上朝了,從嘉靖二十一年起皇帝搬到皇宮外面的西苑居住,遠離了包括嬪妃在內的所有女人。

皇帝這個時候似乎患了抑鬱症,他整日悶在屋子裡不願意出去,他對於一切政事失去了興趣,每日在煙霧繚繞的煉丹房度過,也許只有跟這些虛無飄渺的道士們在一起,他才能夠獲得內心的安寧。

從嘉靖十八年一直到嘉靖四十五年這二十七年的時間裡,皇帝除了見了羣臣寥寥幾次之外,人們再也見不到他,由於他信奉“二龍不相見”的預言,他的兒子們從出生到長大他也沒見過幾面,無論是郊祀,還是廟祀他也懶的去了,都由官員們代辦。皇帝自我封閉在那個狹小的空間裡,麻木了世間一切情感。嘉靖時代似乎已經走到了盡頭,皇帝似乎也到了他的末日,但是所有的人都不知道這個嘉靖時代纔剛剛開始,精彩的篇章纔剛剛上演。

道家思想是中國古代最早、最樸素、最深奧的哲學思想,道教也是中國本土宗教,時至今日仍然影響着我們的日常生活。雖然道教產生於東漢那個動盪的歲月,但在老子創立道家思想的時候,道教就已經具備了雛形,兩漢四百年道教更是據於統治地位。道教主要分爲兩派,一是符籙派,二是丹鼎派。符籙派主要是依靠畫符祛病、祈福、捉鬼;丹鼎派主要是依靠鼎爐煉丹以求長生。符籙派屬於張道陵創建的天師教,繼承了道教的原教旨主義,由於以畫符治病爲主,所以行走在民間,面向底層民衆,從另一個方面說也具備反叛特徵;而丹鼎派因爲煉丹所以需要資財作爲後盾,所以面向的是權貴,兩派之間也互相看不起。到了明代,符籙派是南方的正一教,而丹鼎派則是北方的全真教,嘉靖皇帝所修煉的應該兩派都有。

邵元節是江西省貴溪縣龍虎山上清宮的道長,這龍虎山上清宮是南方正一教的總部,皇帝將邵元節召進宮來,恰逢冬季沒有雨雪,邵說他能祈來雨雪,嘉靖讓他做法,果然沒多久天空降了一場大雪。皇帝封他爲真人,統率天下道教。

嘉靖十一年,婚後十年無子的嘉靖開始在宮內設置道場祈求子嗣,一年後嘉靖果然降子,他對道教的信仰已經開始升級。神仙段朝用是合肥人,自稱有“化物成銀”,而且可以將化得的銀製成仙器,武定侯郭勳一直都喜歡跟這類人混在了一起,他將段朝用召至府中,讓其煉銀。段朝用拿自己的銀子或者偷了郭勳家的銀子煉了一些器物出來,郭勳大喜,忙將段朝用介紹給了嘉靖。正在愁錢花的嘉靖不禁大喜,在聽說喝下用這些仙器盛的水能變成神仙后,皇帝更是大喜。

段朝用拿郭勳給他的一萬兩銀子又煉成銀子後給了嘉靖,但很快他沒了銀子來源,他的法術不靈了,嘉靖皇帝最終還是知道了段朝用騙人的伎倆,他將段朝用抓進獄中。到了此刻,皇帝對黃白之術仍是深信不疑,他認爲黃白之術自古有之,只是段朝用法術不行而已。

當邵元節年紀漸大力不從心的時候,便推薦陶仲文。陶仲文做過縣級小吏,對神仙方術很感興趣,邵元節推薦他入宮,陶仲文入宮後施法解決了幾次小麻煩,獲得了嘉靖的信任,皇帝封他爲真人,接替邵元節統領道教。陶仲文的工作主要是煉製丹藥,這是一種由鉛、汞及其他重金屬、草藥混和而成的丹藥,或許還要加上處女的經血,這種丹藥短時間內對身體能起到刺激作用,但長期服用必然給身體帶來摧殘。皇帝封陶仲文爲真人,讓他接替邵元節統領帝國的道教,而皇帝也封自己爲“忠孝帝君”、“萬壽帝君”。

皇帝雖然一意玄修,但他始終沒有放鬆對朝政的控制,他的那一雙銳利的眼睛一直盯着朝堂,每一道奏章他都似乎必看。

謂輔臣擬旨,幾於擅國柄,乃大不然。見其所擬,帝一一省攬竄定,有不留數字者。雖全當帝心,亦必更易數字,以示明斷。有不符意,則駁使再擬,再不符意,譙讓隨之矣。故閣臣無不惴惴懼者。

——《皇明大政記》

這是《皇明大政記》中的一段話,這段話無疑將嘉靖的那種生動的描繪了出來,我們由此需要知道的是,如果你認爲這位皇帝不理朝政,那麼你就錯了,一切彷彿都是掩飾,我們不知道這位皇帝究竟要幹什麼。

第36章 汪直和他的西廠第33章 英宗時代第49章 大規模的政治請願活動第46章 後劉瑾時代第47章 皇帝的武功(1)第49章 大規模的政治請願活動第67章 隱秘的政治團體——江右門派第47章 皇帝的武功(1)第33章 英宗時代第19章 國初的理學第49章 大規模的政治請願活動第13章 內戰爆發第9章 國初的武將們第25章 帝國駛入轉折年第44章 正德年間的政治風波第13章 內戰爆發第68章 嚴嵩之死第11章 朱元璋的理想第3章 領袖劉福通第56章 大禮儀之爭第62章 皇帝和他的首輔們(2)第5章 帝國治理第62章 皇帝和他的首輔們(2)第55章 明武宗正德——荒誕貴族中的絕望代表第51章 正德南巡第21章 宣德皇帝第18章 解縉的悲劇人生第66章 帝國備倭(2)第64章 財政危機第39章 成化新風第57章 左順門事件第60章 大禮儀的新階段(2)第2章 史上最強悍的北伐軍第24章 帝國進入老人政治第31章 陰霾下的景泰王朝第7章 汪廣洋與楊憲第41章 弘治王朝的老生常談(1)第24章 帝國進入老人政治第61章 皇帝和他的首輔們(1)第10章 元末明初的士大夫第7章 汪廣洋與楊憲第18章 解縉的悲劇人生第51章 正德南巡第65章 帝國備倭(1)第51章 正德南巡第27章 崛起的部落第30章 苦難的歷程第46章 後劉瑾時代第10章 元末明初的士大夫第60章 大禮儀的新階段(2)第53章 王陽明和他的心學第5章 帝國治理第58章 李福達案及政治清洗第44章 正德年間的政治風波第4章 繼任者朱元璋第37章 成化年間的流民問題第23章 宦官崛起第8章 胡惟庸之死第8章 胡惟庸之死第45章 劉瑾時代第55章 明武宗正德——荒誕貴族中的絕望代表第29章 土木堡之災——歷史的轉折點第32章 曹石兵變第41章 弘治王朝的老生常談(1)第66章 帝國備倭(2)第16章 唐賽兒起義——盛世王朝下的不諧調音符第40章 朱見深和他生活的年代第71章 泰州學派的繼承者們第36章 汪直和他的西廠第32章 曹石兵變第15章 永樂之治第9章 國初的武將們第35章 成化年——王朝進入荒誕期(2)第30章 苦難的歷程第2章 史上最強悍的北伐軍第26章 危機四伏的年代第51章 正德南巡第21章 宣德皇帝第5章 帝國治理第4章 繼任者朱元璋第17章 財政的守望者——夏原吉第38章 陳獻章和他的心學第26章 危機四伏的年代第67章 隱秘的政治團體——江右門派第33章 英宗時代第49章 大規模的政治請願活動第5章 帝國治理第19章 國初的理學第45章 劉瑾時代第7章 汪廣洋與楊憲第44章 正德年間的政治風波第15章 永樂之治第34章 成化年——王朝進入荒誕期(1)第24章 帝國進入老人政治第15章 永樂之治第52章 茶陵詩派與後吳中詩派第36章 汪直和他的西廠第60章 大禮儀的新階段(2)第3章 領袖劉福通第28章 朝堂上的爭論
第36章 汪直和他的西廠第33章 英宗時代第49章 大規模的政治請願活動第46章 後劉瑾時代第47章 皇帝的武功(1)第49章 大規模的政治請願活動第67章 隱秘的政治團體——江右門派第47章 皇帝的武功(1)第33章 英宗時代第19章 國初的理學第49章 大規模的政治請願活動第13章 內戰爆發第9章 國初的武將們第25章 帝國駛入轉折年第44章 正德年間的政治風波第13章 內戰爆發第68章 嚴嵩之死第11章 朱元璋的理想第3章 領袖劉福通第56章 大禮儀之爭第62章 皇帝和他的首輔們(2)第5章 帝國治理第62章 皇帝和他的首輔們(2)第55章 明武宗正德——荒誕貴族中的絕望代表第51章 正德南巡第21章 宣德皇帝第18章 解縉的悲劇人生第66章 帝國備倭(2)第64章 財政危機第39章 成化新風第57章 左順門事件第60章 大禮儀的新階段(2)第2章 史上最強悍的北伐軍第24章 帝國進入老人政治第31章 陰霾下的景泰王朝第7章 汪廣洋與楊憲第41章 弘治王朝的老生常談(1)第24章 帝國進入老人政治第61章 皇帝和他的首輔們(1)第10章 元末明初的士大夫第7章 汪廣洋與楊憲第18章 解縉的悲劇人生第51章 正德南巡第65章 帝國備倭(1)第51章 正德南巡第27章 崛起的部落第30章 苦難的歷程第46章 後劉瑾時代第10章 元末明初的士大夫第60章 大禮儀的新階段(2)第53章 王陽明和他的心學第5章 帝國治理第58章 李福達案及政治清洗第44章 正德年間的政治風波第4章 繼任者朱元璋第37章 成化年間的流民問題第23章 宦官崛起第8章 胡惟庸之死第8章 胡惟庸之死第45章 劉瑾時代第55章 明武宗正德——荒誕貴族中的絕望代表第29章 土木堡之災——歷史的轉折點第32章 曹石兵變第41章 弘治王朝的老生常談(1)第66章 帝國備倭(2)第16章 唐賽兒起義——盛世王朝下的不諧調音符第40章 朱見深和他生活的年代第71章 泰州學派的繼承者們第36章 汪直和他的西廠第32章 曹石兵變第15章 永樂之治第9章 國初的武將們第35章 成化年——王朝進入荒誕期(2)第30章 苦難的歷程第2章 史上最強悍的北伐軍第26章 危機四伏的年代第51章 正德南巡第21章 宣德皇帝第5章 帝國治理第4章 繼任者朱元璋第17章 財政的守望者——夏原吉第38章 陳獻章和他的心學第26章 危機四伏的年代第67章 隱秘的政治團體——江右門派第33章 英宗時代第49章 大規模的政治請願活動第5章 帝國治理第19章 國初的理學第45章 劉瑾時代第7章 汪廣洋與楊憲第44章 正德年間的政治風波第15章 永樂之治第34章 成化年——王朝進入荒誕期(1)第24章 帝國進入老人政治第15章 永樂之治第52章 茶陵詩派與後吳中詩派第36章 汪直和他的西廠第60章 大禮儀的新階段(2)第3章 領袖劉福通第28章 朝堂上的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