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劉瑾新政

bookmark

沒有盛大的歡迎儀式,也沒有大臣們如潮的讚頌,有的僅僅只是朱厚照獨自站在金水橋邊的迎候,如同秋日裡知交好友相約遊玩般平常,唯獨二人眼眶裡的淚水,訴說着男人之間無法言喻的激動。

朱厚照親自領着秦堪入了宮,對於跟在秦堪身後寸步不離的塔娜,朱厚照只是奇怪地掃了她一眼,然後壞壞地朝秦堪擠了擠眼。

男人的壞眼神比掩耳盜鈴更明目張膽,秦堪摸着鼻子苦笑,欲辯難辯之時,塔娜的臉刷地一下紅透了。

宮裡的規矩比外面大,更比草原上大,到了乾清宮門前,秦堪吩咐塔娜站在殿門外等候,他和朱厚照二人入內。

乾清宮內,君臣二人相視而笑,貼身小宦官揚了揚手,御膳房呈來三碗熱氣騰騰的銀耳羹,一碗是朱厚照的,一碗是秦堪的。

秦堪自然不會跟朱厚照客氣,徑自取過一碗大內皇宮廚師做的羹湯,和朱厚照稀里嘩啦喝了起來,吃相同樣的難看。

一碗羹湯喝完,二人一擦嘴,滿足地嘆口氣。

“好了,快說說,此去遼東你到底遭遇了什麼,什麼義州奪兵,什麼威服廣寧衛,還有如何誅李杲,結朵顏,更重要的是,遼河之戰到底怎生慘烈,蒙古韃子的騎兵果真如此厲害麼?”

秦堪整理了一下思路,當即便將出關後的所有經歷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

朱厚照聽得神采飛揚,聽到義州奪兵時城內設宴。城外伏兵,朱厚照一臉提心吊膽,廣寧衛營門外大兵壓境,兩門佛朗機炮嚇得指揮使魏楊乖乖投降,朱厚照便樂得哈哈大笑,後來李杲集結重兵,秦堪領儀仗官兵深入草原,效班超出使西域,星夜派人斬殺火篩,最後與朵顏結盟。花當點兵合誅李杲。甚至連丁順挖了李杲祖墳的事也被臉色赧然的秦堪說了出來,朱厚照笑得前仰後合,笑罵了幾聲齷齪,瞧他那臉色根本不把人家的祖宗當回事。反倒有幾分讚揚的意思。

一直說到遼河之戰。朱厚照的臉色漸漸凝重。秦堪的語氣低沉緩慢,彷彿一個局外旁觀者,用最客觀最平實的語言將那一戰的艱難。慘烈,和刺入人心的痛苦直接表達出來,朱厚照聽到最後又情不自禁落下淚來。

“我大明將士……壯哉!”朱厚照顫聲哽咽。

秦堪嘆了口氣,神情陷入痛苦的思索:“陛下,那一戰,太慘了,當時臣已報必死之心,中軍被破之後,臣親自上陣殺敵,只剩最後一絲力氣時,已打算橫刀自刎殉國,若非朵顏騎兵率部相救,臣早已飲恨遼河……”

朱厚照嘆道:“軍報上的遼河之戰只有寥寥數語,朕真不知道,這一戰竟如此慘烈,秦堪,苦了你了,朕實在該封你國公纔是,比起那些尸位素餐的大臣,你纔是真正的國之柱石。”

頓了頓,朱厚照扭頭朝殿門外瞧了瞧,道:“門外那位姑娘,便是朵顏花當的女兒塔娜,親自領兵救你的那個?”

“正是,她是臣的救命恩人,臣回京將她帶進宮,卻是爲了讓她親自向陛下遞上大明與朵顏結盟的盟書,有了朵顏衛這個盟友,以後大明與韃靼瓦剌的對峙局面當會大爲緩和,我大明邊境從此又多了一處廣袤的緩衝地帶,和上萬驍勇騎兵,此舉利在千秋。”

朱厚照聽得大爲興奮,當即扭頭朝殿外喊道:“宣外面的塔娜姑娘進殿!朕要好好賞賜她。”

神情強自鎮定的塔娜在太監的帶領下緩步入殿,離朱厚照數步遠的地方站定,按蒙古人的禮節,塔娜單膝跪地,右手撫胸垂首道:“朵顏衛使節塔娜覲見大明天可汗陛下,長生天的神蹟永遠照耀陸地上最偉大的君王。”

別出一致的覲見禮節令朱厚照眉開眼笑,他喜歡的就是新奇的東西。

瞧了瞧塔娜,再曖昧地瞧了秦堪一眼,朱厚照冷不丁道:“你們的關係不僅僅是施恩與被施恩吧?”

秦堪頓時尷尬不語。

塔娜倒是不忸怩,坦然道:“我額直革曾經要把我許配給狗官……咳,給秦大人,但是我和秦大人都不願意。”

“爲何不願意?”朱厚照瞟了瞟秦堪,道:“朕的臣子也是年少風流,一表人才呀。”

秦堪掃了塔娜一眼,乾笑接口道:“陛下,有追殺親夫前科的女人你敢娶麼?”

塔娜勃然大怒,朱厚照神情一變,頓時敬畏莫名。

“你武功很厲害麼?”朱厚照眨着眼,不知打什麼主意。

塔娜朝秦堪重重一哼,垂首道:“回陛下,朵顏部但有出征戰事,塔娜通常是前軍先鋒。”

朱厚照頓時大喜,指着秦堪興奮道:“如此甚好,塔娜,你把他家的鎮宅神獸打趴下,朕封你一品誥命……”

很想罵朱厚照一句“狗嘴吐不出象牙”,可惜秦堪沒有足夠的膽量。

大約當初杜嫣揍朱厚照的心理陰影很深,朱厚照一直琢磨着找回場子,於是攛掇塔娜這傻姑娘出手,幸好塔娜沒傻到家,她不介意跟杜嫣打一架,但是如果打贏了,皇帝的賞賜委實令她心驚肉跳。

當某位無良侯爺的一品誥命夫人,塔娜毫無興趣。

辭別朱厚照出宮,丁順和李二等在宮門外,而且非常有眼力的給塔娜僱了輛馬車,衆人騎馬簇擁着秦堪出城往秦府而去。

“李二,我離京這些日子,京裡有何動靜?”秦堪騎在馬上淡淡問道。

李二一催馬腹。與秦堪並騎而行,壓低了聲音道:“侯爺,京裡動靜挺大,最大的動靜是……司禮監劉瑾正在大刀闊斧推行新政。”

“新政?”秦堪嘴角勾起一抹譏誚的笑容:“劉公公雄心壯志,可敬可佩呀,新政什麼內容?”

李二自然聽得出秦堪話裡的嘲諷之意,道:“劉瑾所謂的新政包括方方面面,比如清理天下田畝,清理軍屯官倉,裁撤京官和地方官府以及各地衛所冗官冗兵等等……”

秦堪喃喃嘆道:“劉瑾這人……倒也並非一無是處。只不過新政名目雖好。卻太不現實,清理田畝,觸動了大明的地主鄉紳利益,清理軍屯官倉。又觸動了官員和軍隊的利益。簡單的說。他這是作死啊。”

李二補充道:“不僅如此,劉瑾還向陛下奏議,請將各地鎮守太監擢升至巡撫同級。後來被包括內閣三位大學士和滿朝文武以死相脅反對,這條奏議才暫時作罷,不過後來劉瑾惱羞成怒,尋了由頭杖斃了幾個帶頭反對的大臣,滿朝文武敢怒不敢言。”

秦堪點點頭,神情若有所思。

對於劉瑾此人,不能一概以“壞人”論之,事實上劉瑾推行新政的用意是好的,弘治帝雖然打下了大明中興的基礎,然而如今的大明國庫和民間並未富裕,劉瑾的這些新政條目正是爲了增加國庫收入,爲了達到國富民強的目的,儘管歷史上的劉瑾惡跡斑斑,有一萬個該死的理由,但推行新政這一事,劉瑾沒做錯。

出發點沒錯,但方法錯了。

秦堪也想改變這個時代,這一點他和劉瑾的願望是一致的,但他絕不會選擇像劉瑾這樣簡單粗暴的法子改變這個時代,這是自尋死路,官員武將和地主鄉紳都被他得罪光了,當天下回蕩着同一個聲音,嘶喊着誅殺劉瑾,那時縱然他在朱厚照面前再得寵,朱厚照保得住他嗎?

李二瞧着秦堪凝神思索的樣子,湊近了低聲道:“侯爺,劉瑾的新政如今鬧得天怒人怨,無論京官還是地方官員,皆對劉瑾咬牙切齒,侯爺若在其中帷幄一番,扳倒劉瑾或許不難……”

秦堪回過神,然後搖了搖頭。

“時機未到,不可妄動,事情沒有你說的那麼樂觀,劉瑾遠沒到‘天怒人怨’的地步。”

前世歷史上,劉瑾直到正德五年纔算天怒人怨,終於被人設計之後千刀萬剮,可見大明文官們忍辱偷生的耐性和他們的道德底線一樣沒有下限,不可低估。

如今才只是正德元年,劉瑾的氣數尚存,秦堪若在其中搞風搞雨,恐有引火燒身之險。

朝堂爭鬥之事李二不懂,見秦堪沒有同意他的建議,李二嘿嘿笑了兩聲便不再提了。

“侯爺,以後咱們……”

秦堪笑道:“咱們避而遠之,低調處世,劉公公風頭正勁,揮着屠刀遇神殺神,咱們躲遠點兒,莫被他的刀風所傷。”

眼中閃爍着莫測的光芒,秦堪接着道:“劉公公雅興正濃,錦衣衛也該有所表示,回頭吩咐下去,錦衣衛的詔獄任由劉公公使用,詔獄裡的刑具也任由他使用,他想關進多少大臣都可以,想弄死多少大臣也可以,不過,殺大臣的帳可得算到劉公公頭上,與錦衣衛無關。”

“是。”

“除了到處清查,劉公公的新政還有什麼亮點嗎?”

李二撓撓頭,道:“有,新政還有一條,命令天下的寡婦必須再嫁,不嫁論罪……”

秦堪楞了半晌,嘆道:“一個木有雞雞的太監,還時刻關心寡婦身上有沒有漢子,這傢伙到底圖個什麼?他指望天下的婦女同胞給他送一面‘寡婦之友’的錦旗嗎?”

ps:劉瑾新政裡要求寡婦再嫁,確有其事,非我杜撰。

稍晚還有一更……(。)

第553章 飄然遠去第407章 佛魔之間第645章 規矩禮儀第32章 身不由己第599章 親征在即第667章 鬧市刺殺第242章 準備反擊(上)第581章 天家生謠第479章 無聲挑撥第691章 香火有繼第749章 大事已定第159章 滿朝讚頌第292章 臨行準備第121章 意外刺殺第593章 終脫囹圄第396章 欲剿白蓮第89章 舉身赴京第318章 絕境反擊第290章 劉瑾進讒第393章 自解僵局第356章 不歡而散第219章 以牙還牙第735章 明升暗降第569章 開禁伏筆第47章 城外臨別第61章 新宅新人第544章 虛實之道第422章 巾幗壯志第702章 選妃暗流(上)第578章 意欲離京第384章 下詔罪己(上)第493章 金殿嘴仗(中)第421章 生死一念第198章 家人團聚第682章 意外戰果第117章 有人有燈第205章 王爺哭窮第614章 佈置綢繆第446章 少造殺孽第568章 自挖牆角第319章 開放互市第373章 貶謫內閣第398章 駕到天津第103章 養家餬口第587章 劾書入京第91章 番子監視第544章 虛實之道第634章 啓程歸京第331章 經營遼東第576章 晉爵國公第278章 營救聖人(下)第148章 洞房無燭第255章 劉謝致仕第605章 攻守各難第92章 牟斌相召第688章 親王相求第150章 正面交鋒第253章 再次升官(上)第540章 兵臨城下第232章 三重身份第205章 王爺哭窮第512章 決戰金殿(下四)第250章 朝霞如血第417章 良相良醫第146章 弘治之託第192章 水落石出(下)第311章 改變戰略第112章 朝堂風浪(中)第570章 龍場悟道第232章 三重身份第531章 欲舍還留第7章 白手起家(上)第14章 流年不利第112章 朝堂風浪(中)第73章 坑儒千戶(下)第724章 二次廷議第128章 出其不意第703章 選妃暗流(下)第173章 奔走求援(下)第70章 彈壓處置第270章 陽明問道第552章 隱而不發第267章 師叔自薦第54章 開拔集結第604章 大軍開拔第698章 十年荏苒第378章 騎虎難下(下)第614章 佈置綢繆第569章 開禁伏筆第703章 選妃暗流(下)第517章 最後生機第382章 國事家事第325章 去留兩難第89章 舉身赴京第50章 拉攏打壓第621章 安慶決戰(上)第237章 決意除奸第558章 二男爭女(下)第114章 朝堂風浪(下二)第546章 決戰前夜(上)
第553章 飄然遠去第407章 佛魔之間第645章 規矩禮儀第32章 身不由己第599章 親征在即第667章 鬧市刺殺第242章 準備反擊(上)第581章 天家生謠第479章 無聲挑撥第691章 香火有繼第749章 大事已定第159章 滿朝讚頌第292章 臨行準備第121章 意外刺殺第593章 終脫囹圄第396章 欲剿白蓮第89章 舉身赴京第318章 絕境反擊第290章 劉瑾進讒第393章 自解僵局第356章 不歡而散第219章 以牙還牙第735章 明升暗降第569章 開禁伏筆第47章 城外臨別第61章 新宅新人第544章 虛實之道第422章 巾幗壯志第702章 選妃暗流(上)第578章 意欲離京第384章 下詔罪己(上)第493章 金殿嘴仗(中)第421章 生死一念第198章 家人團聚第682章 意外戰果第117章 有人有燈第205章 王爺哭窮第614章 佈置綢繆第446章 少造殺孽第568章 自挖牆角第319章 開放互市第373章 貶謫內閣第398章 駕到天津第103章 養家餬口第587章 劾書入京第91章 番子監視第544章 虛實之道第634章 啓程歸京第331章 經營遼東第576章 晉爵國公第278章 營救聖人(下)第148章 洞房無燭第255章 劉謝致仕第605章 攻守各難第92章 牟斌相召第688章 親王相求第150章 正面交鋒第253章 再次升官(上)第540章 兵臨城下第232章 三重身份第205章 王爺哭窮第512章 決戰金殿(下四)第250章 朝霞如血第417章 良相良醫第146章 弘治之託第192章 水落石出(下)第311章 改變戰略第112章 朝堂風浪(中)第570章 龍場悟道第232章 三重身份第531章 欲舍還留第7章 白手起家(上)第14章 流年不利第112章 朝堂風浪(中)第73章 坑儒千戶(下)第724章 二次廷議第128章 出其不意第703章 選妃暗流(下)第173章 奔走求援(下)第70章 彈壓處置第270章 陽明問道第552章 隱而不發第267章 師叔自薦第54章 開拔集結第604章 大軍開拔第698章 十年荏苒第378章 騎虎難下(下)第614章 佈置綢繆第569章 開禁伏筆第703章 選妃暗流(下)第517章 最後生機第382章 國事家事第325章 去留兩難第89章 舉身赴京第50章 拉攏打壓第621章 安慶決戰(上)第237章 決意除奸第558章 二男爭女(下)第114章 朝堂風浪(下二)第546章 決戰前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