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捐獻

國泰商行的背後股東,時至今日在某些圈子內並非是秘密。畢竟,當日張昭請求弘治皇帝允許建立國泰商行養兵時,英國公張懋和司禮太監們都在場。

國泰商行成立一年半,在京師附近開廠設店,賺取大量的銀子。京師權貴們豈能不研究?

就算是新秦伯張昭的生意,一樣有人敢上來咬一口。之前白酒生意,堪稱弘治朝攪屎棍的張家兄弟不就咬一口下去?

但是,如果是弘治皇帝的生意,外加和新軍營的軍費掛鉤,敢動歪腦筋的人就不多。

別看文官們每次勸諫皇帝時,那都是一副碧血濺長空、丹心照汗青的模樣,“陛下,不要與民爭利。”

正兒八經的,沒幾個人會動新軍營軍費的腦筋。別以爲文官集團勢大就可以在大明朝爲所欲爲。成化朝的大太監汪直才把他們收拾一通。

也不要以爲只有太監可以當寵臣。正德朝的錢寧、江彬,一個是錦衣衛,一個是邊將。

而且之前在天順年間,武將石亨更是飛揚跋扈,動輒帶一堆人進宮。這些事例殷鑑不遠啊!

真動起來,張昭只需要把軍餉停發,大把的軍士去堵你家的門,弄死個把人,你又能如何?知道焦芳的翰林學士是怎麼來的嗎?他威脅當時的宰輔彭華,你不提拔我,勞資上早朝時在長安道上捅死你!

當然,焦芳的資歷在那裡。不提拔他屬於黑箱操作,屬於打壓。倒沒人覺得他威脅錯了。

京師裡士卒鬧餉,這是有記錄的事。敢問那個進士老爺願意和士卒換條命?

再加上國泰商行的生意有技術門檻、資金門檻。所以,這一年多的時間以來除開幾個初入官場的愣頭青受利益驅使在奏章和報紙上喊一喊,國泰商行發展的順風順水。

其實,京師中的官吏大部分人都很清楚,國泰商行的工廠吸納了改革衛所多出來的人口。

沒有這些工廠託底,這些新釋放出來的人口很有可能成爲災民、流民,成爲不穩定因數。當朝諸公又不是傻子,怎麼可能聽一小撮人的鼓動?

朱厚照對國泰商行只知道個大概。這還是第一次聽說這是他父皇的商號。

這並非說劉瑾等人在宮中消息不暢通,而是朱厚照沒問,他們也沒有刻意去提起這事。

朱厚照現在是中二青年的脾氣、性格,才十三歲嘛。但他並不笨。稍微想一想就明白張昭的操作,笑着道:“張昭,你這是借個名頭,給我父皇送好處。”

張昭笑一笑,也不否認,和朱厚照碰杯,講解道:“殿下,別小看這個名頭。這個名頭很重要。將來,國泰商行的資產要慢慢的收回去做國有企業。”

“哦,爲什麼?另外,什麼叫做國有企業?”朱厚照一副好奇寶寶的模樣。

張昭吃一筷子皮蛋豆腐,說道:“殿下,這要分兩步來說。第一,大明朝本身很富裕,但是內庫和朝廷卻並不富裕,原因何在?”

這個問題,令朱厚照、劉瑾都深思起來。其餘的像谷大用、馬永成、張永幾人並不關心這個問題。

劉公公本來就很聰明。他現在在抓住一切機會在學習。他將來是要做司禮監掌印太監的人,對國事豈能搞的一點都不知道?那不是讓手下人蒙他?

他雖然和張昭不對付(主要是競爭意識),但對張昭的水平還是認可的。

想想看,張昭從一介平民爬到如今的位置用了多久的時間?就拿國泰商行來舉例,他老劉坐在司禮監掌印的位置上,想要一年給皇帝找個四五十萬兩銀子花花,都覺得困難。

張昭也沒指望朱厚照、劉瑾回答,直接給出答案道:“土地兼併日益激烈,在籍百姓減少,所以賦稅收不上來。

大明開國這些年積攢的財富都集中到20%的人手中。藏富於民不是這麼個藏法。

所以,我建立國泰商行,和這些人直接競爭,收攏財富歸內帑並養新軍、研發技術。

國泰商行此時承擔的是秦漢少府的職責。

這是第一步。要出來競爭。第二步,隨着國泰商行的規模日益擴大,管理的商行數增加,就要不斷的把一些成熟的行業剝離開,歸於朝廷掌管。

繳納足額的商稅,給朝廷增加稅收。並吸納足夠的人口,穩定就業。這些商行也就是國有企業。”

張昭道:“殿下,之所以要這個名頭,就是爲日後歸還給朝廷方便。當然,更要的是絕對不能允許大明的軍隊自行掌握財權。餉銀必須要走撥款的流程。否則,將來會有藩鎮之禍。新軍營此時的情況屬於特例,所以,這個名頭一定是要的。”

劉瑾眨眨眼睛。這你都敢說?自己給自己挖坑埋掉?

朱厚照不以爲意,直率的道:“我信得過你。”

劉瑾:“...”

張昭就笑,和朱厚照舉杯共飲。

朱厚照再問道:“張昭,你說我父皇修建夏宮之前打算先修西苑,爲驗證你說的拉動經濟之效果,這又是怎麼回事?”

張昭也不覺得煩,和朱厚照一邊喝酒,一邊閒扯,說道:“這事啊,說起來又有點繞。

譬如歷代先帝和陛下要修繕宮殿,朝廷諸公們肯定要勸諫。原因有兩個。其一,人君當神器之重,應當興簡樸之風,以爲天下表率。其二,修繕殿宇勞民傷財。

爲什麼?

因爲會無償的佔用勞役,使喚工匠。所以這個說法是對的。但是,如果用內帑的錢來修繕呢?讓基建商行去承接這個工程。

花出去的銀子購買材料,基建商行賺錢要交稅,要給工人們發工資。這就形成一個經濟循環。謂之:拉動經濟。”

“說到這裡,我也不瞞殿下。咱們倆處的這個片區域,我打算在修繕之後捐獻出去,搞一個文科大學,專門研究經濟之類的學問。目前大明很少有這個研究。”

“啊…,你要捐獻掉?”朱厚照單純的覺得可惜,有點難以理解。這麼漂亮的景色,花大量銀子修建園林,再捐掉啊?

劉瑾、谷大用幾人張大嘴巴,足可塞得下一個雞蛋。對於太監們而言善財難捨啊!

張昭笑笑,道:“這是我思考已久的想法。兩個原因。第一,就是剛剛說的,填補空缺嘛。第二就是我一個伯爵佔這麼大地方,招人眼紅啊!”

其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要找一批人,找一個地方,和河東派爭論,打擂臺。學術嘛,你們爭起來先,我退後。

不要求多,給我爭取五年的時間。等紡織機的威力爆發出來,爾等就知道,什麼叫做“歷史車輪滾滾而來”,什麼叫做“爾曹身與名俱滅,不盡長江滾滾流。”

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明未來的戰略第六百六十七章 夏季的夜第兩百二十八章 讚歌第六百零一章 火(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陳康的想法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歡而散第九十一章 帝與後第四百一十二章 回京瞭解情況第四百零一章 意想不到第兩百九十七章 弘治教子第一百四十四章 看他起高樓(中一)第二十章 新計劃、返鄉第兩百零一章 被安排第六百八十五章 徹底完成整合第三百零五章 待之以友第一百二十九章 再次陛見第二十四章 三大反派第五百三十章 新情況第一百七十八章 要到密旨第兩百七十八章 新的消息第六八八十二章 先下手爲強第六百七十八章 安民告示第六百四十九章 追查幕後者第八十四章 小小的漣漪第兩百九十九章 報名真理第一百二十二章 淬鍊(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落實第五十八章 考場中第六百四十二章 應對第五百一十三章 脫穎而出第兩百六十二章 別人眼中的張昭(上)第五百三十二章 覆滅福餘衛第兩百零三章 採購清單第四百一十五章 投資張昭個人第四百九十八章 準備動手第五百零五章 遼東巡撫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取軍心(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國子監改革(下)第兩百三十三章 侍女們第兩百二十九章 張相公第一百六十八章 請假第三百五十二章 風潮漸起第一百一十九章 水泥成功第一百三十八章 獎勵第二十二章 鄉中事了。第五百八十八章 花魁娘子第七百三十五章 慎守勤之死第三十四章 調動第七百章 局勢將往何方?第三百四十四章 談判開始第四百五十六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五百三十九章 齊聚阿城(下)第七百二十五章 再改行程第五百九十六章 你噁心不噁心?第兩百二十五章 與子同袍(七)-危急時刻第六百二十八章 燕濱大哭第六百九十六章 風聲不對,擔憂第六百九十四章 第一回合第一百二十八章 乾清宮外第六百一十四章 所謂名士第一百一十八章 淬鍊(一)第兩百七十一章 封爵,實至名歸!第十章 蔣家莊第三百五十一章 中二青年第五百一十四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第三百一十一章 國子監改革(上)第兩百一十六章 小王子的陽謀第四百七十六章 丫鬟們第六十七章 生員(七)-反轉開始第一百六十四章 賞賜第兩百七十五章 收穫、回府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的鹽業要完第五百九十一章 奴家願意第三百五十九章 悠閒半日第六百六十二章 好消息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明未來的戰略第七百零七章 宮中(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小心眼和寬容第五百二十五章 李搏濤的思路第四百五十七章 妻妾忽至第三十三章 留取待春深(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先抓捕第一百五十二章 落幕第兩百六十七章 不待見(下)第三百零一章 一朝改變第二十二章 惡客上門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箭殺敵,一人如虎第五百四十六章 交鋒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獲成功第五百八十六章 消息傳開第四百七十八章 交鋒(一)第五章 酒樓(下)第九十六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八十五章 西北地形第兩百五十章 衛所制度第兩百五十二章 將軍白馬入三原第八章 試探、詐唬第五百二十六章 各自的難題第七百一十章 溝通、落幕第九章 簡單的幸福
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明未來的戰略第六百六十七章 夏季的夜第兩百二十八章 讚歌第六百零一章 火(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陳康的想法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歡而散第九十一章 帝與後第四百一十二章 回京瞭解情況第四百零一章 意想不到第兩百九十七章 弘治教子第一百四十四章 看他起高樓(中一)第二十章 新計劃、返鄉第兩百零一章 被安排第六百八十五章 徹底完成整合第三百零五章 待之以友第一百二十九章 再次陛見第二十四章 三大反派第五百三十章 新情況第一百七十八章 要到密旨第兩百七十八章 新的消息第六八八十二章 先下手爲強第六百七十八章 安民告示第六百四十九章 追查幕後者第八十四章 小小的漣漪第兩百九十九章 報名真理第一百二十二章 淬鍊(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落實第五十八章 考場中第六百四十二章 應對第五百一十三章 脫穎而出第兩百六十二章 別人眼中的張昭(上)第五百三十二章 覆滅福餘衛第兩百零三章 採購清單第四百一十五章 投資張昭個人第四百九十八章 準備動手第五百零五章 遼東巡撫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取軍心(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國子監改革(下)第兩百三十三章 侍女們第兩百二十九章 張相公第一百六十八章 請假第三百五十二章 風潮漸起第一百一十九章 水泥成功第一百三十八章 獎勵第二十二章 鄉中事了。第五百八十八章 花魁娘子第七百三十五章 慎守勤之死第三十四章 調動第七百章 局勢將往何方?第三百四十四章 談判開始第四百五十六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五百三十九章 齊聚阿城(下)第七百二十五章 再改行程第五百九十六章 你噁心不噁心?第兩百二十五章 與子同袍(七)-危急時刻第六百二十八章 燕濱大哭第六百九十六章 風聲不對,擔憂第六百九十四章 第一回合第一百二十八章 乾清宮外第六百一十四章 所謂名士第一百一十八章 淬鍊(一)第兩百七十一章 封爵,實至名歸!第十章 蔣家莊第三百五十一章 中二青年第五百一十四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第三百一十一章 國子監改革(上)第兩百一十六章 小王子的陽謀第四百七十六章 丫鬟們第六十七章 生員(七)-反轉開始第一百六十四章 賞賜第兩百七十五章 收穫、回府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的鹽業要完第五百九十一章 奴家願意第三百五十九章 悠閒半日第六百六十二章 好消息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明未來的戰略第七百零七章 宮中(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小心眼和寬容第五百二十五章 李搏濤的思路第四百五十七章 妻妾忽至第三十三章 留取待春深(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先抓捕第一百五十二章 落幕第兩百六十七章 不待見(下)第三百零一章 一朝改變第二十二章 惡客上門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箭殺敵,一人如虎第五百四十六章 交鋒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獲成功第五百八十六章 消息傳開第四百七十八章 交鋒(一)第五章 酒樓(下)第九十六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八十五章 西北地形第兩百五十章 衛所制度第兩百五十二章 將軍白馬入三原第八章 試探、詐唬第五百二十六章 各自的難題第七百一十章 溝通、落幕第九章 簡單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