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難道還有援兵

坤寧宮裡,周皇后和袁妃相對而坐。

近些天來,闖賊將京城包圍的消息也傳入了宮裡,她們也早就知道了,但是從今日白天開始,就陸續聽到了炮聲,周皇后心中很是不安,因此特地叫了了田妃和袁妃,讓這兩人陪她說話,就這樣過了一天,她們的心情也是越來越亂。

不得不說,崇禎這個人雖然有着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有一點他做得很好,甚至要比龐剛這廝還要好得多,那就是他在女色上把持得很好。

在他當信王開始,他只有一個媳婦,也就是現在的周皇后,直到當了皇帝以後,文武百官看到堂堂大明的皇帝竟然只有一個老婆,這太不像話了,這怎麼能行呢?你只有一個老婆咱們這些做臣子的都不好意思納妾啊,於是鼓搗着又給他找了兩房媳婦,這就是後來的袁妃和田妃,田妃已經於一年前因病去世,現在宮裡剩下的媳婦裡就只有周後和袁妃了。

當然了,以上說的只是有名分的妃子,至於崇禎有沒有在某個時候管不住自己的褲襠犯下了生活作風上的錯誤那誰也不知道,但總體來說在大明的歷朝歷代的皇帝中,崇禎算是一個難得的作風正派的好同志了。

媳婦少,紛爭就少,這是很自然的事,人都沒有了,你跟誰鬥去?因此周後和袁妃的感情倒是挺不錯的。

看着外面黑沉沉的天色,周皇后輕吁了口氣,對面前的袁妃道:“袁妹妹,天色已晚,看來皇上是不會過來了,咱們做了這麼多年的姐妹,難得一塊好好聊聊,今晚咱們就抵足夜談如何?”

袁妃心中悽苦,聰慧如她明白周皇后的意思,明日說不定北京城就要落入敵手了。今晚說不定就是她們的最後一晚,好好珍惜吧!

袁妃雖然心中很是悽然,但依然強顏歡笑道:“也好,就依姐姐所言,妹子今晚就打攪一晚了。”

倆人心照不宣的對視了一眼,正要準備歇息,就聽到外面的太監高聲喊道:“皇上駕到!”

周皇后和袁妃聽後不僅吃了一驚,芳心不禁心中狂跳。想道:“我的天,皇上竟然在深夜過來,一定是大事不好!”周皇后趕快率領袁妃、宮女和太監到院中接駕,一切都按照皇后宮中的素日禮節,只是倉促間卻是顯得很是草率。

崇禎被迎進了坤寧宮正殿,三人先後坐下以後,老半天都沒有人說話。崇禎這些日子寢不安枕,食不下咽,已經顯得面色灰暗。眼窩深陷,這位剛剛三十二歲的大明天子此刻的兩鬢上又新添了幾根白髮,和他的年紀很不相稱。顯得非常老氣。尤其是他那雙週皇后和袁妃最熟悉的一雙眼睛,原本崇禎的眼睛向來都是炯炯有神的,不管國事如何糜爛,那雙眼睛永遠都充滿着剛毅之氣。可如今那道逼人的光芒沒有了,不但神采暗淡,白眼球上網着血絲,而且顯得目光遲鈍和絕望。

周皇后看見了皇上這種異乎尋常的神情,心中酸楚,不敢細看。她回頭不經意的向袁妃瞟了一眼。只見袁妃的大眼中也是暗暗含淚,悄悄的低下頭去。周皇后不禁在心中暗自問道:“難道國家真要亡麼?”心中苦楚的她想放聲大哭,但竭力忍耐住了。

看着自己的兩位妻子,崇禎覺得自己心裡對周皇后和袁妃還有很多話要說,但是話到嘴邊卻怎麼也說不出口。周皇后今年才三十一歲。袁妃三十歲,原來都是花容月貌,嬌顏上不施脂粉而面如桃花。可今晚,崇禎卻發現她們都變得十分憔悴,好像在幾天之內就老了十年。他不敢多看周皇后。皇后的憂戚神情使他十分心痛,甚至深恨自己對不起皇后,使皇后有今日下場。十三年來,他同周皇后之間有許多恩愛往事使他永難忘懷,崇禎崇禎低下頭深深地嘆息一聲,並且在地上跺了一腳。

崇禎跺腳的聲音很是嚇了周皇后和袁妃一跳,吃了一驚,她們齊齊擡頭望向了皇上,但不見皇上說話。這麼些年來,她們很少看見皇上像這樣失去常態。自從聽說賊寇包圍京城以來,她們就在心中已經考慮過無數變,萬一城破國亡,她一個身爲“國母”,另一個身爲皇妃,斷無忍辱苟活之理,所以她們也是隨時準備着爲國殉身。看見是皇上突然來坤寧宮,如此神態失常,心中猜想;莫非皇上要告訴她殉國的時候已經到了?又等了片刻,周皇后再也忍耐不住,向崇禎顫聲問道:

“皇上,對臣妾等倘若有話吩咐,就請吩咐吧!”

崇禎知道皇后問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但是他依舊低着頭沒有說話,慢慢的,崇禎的眼圈紅了,豆大的淚珠一顆顆的掉在地上。

看到崇禎竟然罕見的在她們面前掉淚,周皇后和袁妃如何還不知道發生了何事,兩人再也忍不住嚶嚶的哭出聲來。

周皇后一邊嗚咽,一邊放聲大哭,她一邊哭泣一邊說道:“皇上,十多年了,皇上未曾聽臣妾一言,一直有今日之禍,您這是何苦啊!”皇后雖然對自己應該爲國殉節,早已拿定主意,認爲是“天經地義”,但是事到臨頭了,還是忍不住悲從心頭起。

崇禎止住了哭聲,長嘆了口氣後問道:“梓童,事到如今,朕也不瞞你了,賊寇圍城,城破只是在旦夕只見,你們身爲國母,卻是不能落入敵手,朕可不能學那宋徽宗與宋欽宗,你們都知道該如何做吧?”

周皇后和袁妃兩人此刻早已淚流滿面,北宋徽欽宗二帝的下場她們又如何不知道呢,北宋時期,徽欽宗二帝被俘以後,後宮嬪妃宮女皆被金人擄走,徽欽宗二帝的嬪妃宮女以及女兒都被金人像牛馬一般買賣輪堅,下場堪稱是華夏數千年王朝中最窩囊悽慘的。

聽到這裡,周皇后止住了淚水,對崇禎道:“皇上放心,臣妾和袁妃生是朱家的人,死也是朱家的鬼,自然不會給您丟臉,您儘管放心好了。”

說到這裡,周皇后不由得渾身打顫。此時的她忽然想到她的兩個兒子,太子朱慈烺和定王朱慈炯,又想到她的兩個女兒長平公主朱媺娖和昭仁公主,想到這裡,周皇后渾身顫慄得更加厲害。此時袁妃悄悄地走到周皇后身邊,以便隨時將皇后攙扶一下。

崇禎尚未說話,就聽到從東長街傳來了打三更的木梆聲。每敲三下,就聽到一個老太監用他那蒼啞的聲音叫了一句:“天下……太平!”打更的太監從北向南。過了極化門,又過了永祥門,漸漸遠了。

崇禎輕嘆道:“已經三更了,我們夫妻相聚時日已經無多了,梓童你換人將太子他們都喚來吧。”

周皇后一邊哭泣一邊吩咐宮女將太子他們全都帶到坤寧宮來,不一會,崇禎的幾個孩子都被宮女們帶到了坤寧宮裡,他們分別是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炤、坤興公主朱媺娖和昭仁公主朱媺蝶(實在查不到她叫啥名,自己給起了個)。

在崇禎子女中。以太子朱慈烺最大,今年已經十六歲,其次是坤興公主朱媺娖。今年十五歲,其餘最小的昭仁公主朱媺蝶才六歲,此刻五個孩子都圍在了自己父母的身邊眼巴巴的看着崇禎。

崇禎的眼光在兒子,女兒以及妻子的面容上緩緩掃過,面露慈愛之色,對幾個二女說道:“賊寇已然京京城團團包圍,朕和你們母后已決心殉國,你們身爲朱家子孫,享受了百姓多年的供養和榮華富貴。如今也是到了爲大明盡忠的時候了,你們能明白朕的意思嗎?”

崇禎的話剛說完,周皇后就大哭道:“皇上,臣妾二人既然已經嫁入朱家,自然改爲朱家守節。可太子他們何辜,難道您就忍心讓朱家絕後嗎?”

崇禎落淚道:“梓童,朕難道就忍心嗎,可如今賊寇圍城,咱們已經逃不出去了。與其落入敵手辱沒朱家的名聲,還不如自盡以保全皇家顏面!”

崇禎的話音剛落,太子等人全都大哭起來,年紀最小的昭仁公主朱媺蝶一邊拉着崇禎的手,一邊哭問道:“父皇,您爲什麼要讓蝶兒自盡,難道是蝶兒做錯了什麼麼?蝶兒以後已經會乖乖的,一定會聽父皇和母后的話,蝶兒再也不調皮了!父皇,您別讓蝶兒自盡了好不好!”

而太子朱慈烺和坤興公主朱媺娖年紀大些,只是站在周皇后的身邊默默的垂淚,剩下的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炤以及昭仁公主朱媺蝶都哭成了一團。

聽着女兒天真的話語,崇禎的心中猶如刀割一般,他再也忍不住站了起來,生怕自己在兒女面前落淚丟了皇帝和父親的顏面,他哽咽說道:“今晚,你們都在這裡陪着母后吧,朕先出去看看。”

說完,崇禎匆匆走了出去,身後還跟了幾名宮女太監,只留下哭成一片的兒女們。

從坤寧宮出來,崇禎漫步目的走着,不知不覺來到了承乾宮,承乾宮原本是田妃的住所,雖然田妃已經病逝,但崇禎依然讓人保持着承乾宮的原貌特色,大部分原來侍候田妃的太監宮女都還留着,因爲崇禎有時還會前來看看田妃的舊居,他們每天照例打掃各處,澆花除草,小心飼養鸚鵡。

“接駕!接駕!……萬歲駕到!”

突然一個清脆古怪的聲音響了起來,原來是一隻掛在廊下的白鸚鵡高聲叫了起來,不知是什麼原因,這隻可愛的白鸚鵡在籠中很是興奮,不停的跳來跳去。

崇禎站在這個鳥籠前,怔怔不語,這隻鸚鵡是田妃生前最愛的一隻寵物了,崇禎現在看着這隻鸚鵡,眼前彷彿出現了以前自己和田妃逗弄鸚鵡的模樣。

崇禎走進承乾宮的正殿,正殿前懸掛着一幅圖畫,這幅圖畫裡一位穿着大明後宮服飾,一身嬌嬌怯怯模樣的女子躍然於紙上,這是田妃去世後崇禎請一位江南名畫師爲田妃畫的一幅“幽篁琵琶圖”,看到這幅畫,崇禎就彷彿看到田妃又活現在他的眼前,正柔柔的向他請安。

崇禎輕嘆了一聲,走進作爲田妃寢宮的東暖閣,淚眼迷濛的眼看了一遍,一切陳設依舊,整潔猶如田妃在的時候。臨南窗的長案上放着田妃的遺物:文房四寶和一本宋拓《洛神賦》。金魚缸和江南盆景仍在几上。牆壁上掛着一張用錦囊裝着的古琴和四幅回妃所畫的花卉草蟲條幅。崇禎又走進裡邊一間,桌椅和牀上陳設。仍保持往年原樣。崇禎在椅子上坐下去,眼光呆滯地望到牀上,心頭浮現出許多夫妻間恩愛往事,隨後又彷彿看見正在生病的田妃,病體虛弱,靠在牀上。她知道自己不久於人世,雙目含淚,分明心中有許多話。欲言又止。

崇禎揩去自己的眼淚,再向牀上看去,卻只是一張空牀。他對着空牀點點頭,傷心地小聲說道:“愛妃啊,今夜恐怕是朕最後一次來這裡看你的舊居了,不過你別擔心,用不了多久,朕就會下去陪你的。”

崇禎說完,腳步腳步踉蹌地往奉先殿走去。

奉先殿。位於紫禁城內廷東側,爲明清皇室祭祀祖先的家廟,始建於明初。這裡供奉着明朝所有皇帝的牌位。

崇禎進入奉先殿後,先是在太祖皇帝(朱元璋)的牌位前行了三跪九叩頭禮,又在成祖皇帝(朱棣)的神主前行三跪九叩頭禮,隨即伏地痛哭,一邊哭一邊斷斷續續地訴說:

“二位皇祖,您們身經百戰,平定僭竊,驅逐胡元,而有大明天下。可到了不肖孫子。卻是無德無能,自打正德以來的歷代弊政迭出,子孫們雖也盡力振作,志在中興,可惜國運日非。孫子苦苦掙扎十三年。雖有心中興,可卻無力迴天,眼看就要城破國亡,家族屠滅,陵寢與宗廟任賊焚燬。不肖孫子縱然死志已決,甘願身殉社稷,但恨無面目見二祖列宗於地下!在孫子手中失了祖宗江山,不孝之罪,上通於天!……”

說到這裡,崇禎哽咽着說不下去了,只得以頭觸地嚎啕大哭,聲音震動了大殿,慘痛更加動人,不僅是崇禎再哭,就連陪着他跪在殿外的衆多太監和宮女也都泣不成聲。

那些常在皇上身邊侍候的太監和宮女雖然有多次看見皇上因爲國事艱難,或默默流淚,或嗚咽痛哭,但是像今夜這樣當着許多宮女和太監號啕痛哭,傾訴衷腸的情形還是第一次。他們既出自忠君思想,也深感即將亡國之痛,又想着自己的眼前大禍,所以都只顧隨着皇上伏地悲哭,竟無人勸解皇上。

深夜,月色昏暗,北風悽緊,樹影搖動,檐際鐵馬叮咚……這一切更增加了坤寧宮中的悲涼和絕望氣氛。

慢慢的,時間已經過了五更,天色漸漸矇矇亮了起來,早已經回到坤寧宮的崇禎再一次望向了依偎在自己懷裡的幾個兒女,周皇后和袁妃也坐在崇禎的旁邊。

不知是否是歷史的改變,此時的崇禎並沒有如同歷史上那般將太子等人送到國丈周魁那裡去避禍,而是命人在坤寧宮外堆滿了柴火,只待賊寇殺進宮來再點火自焚,一家人同去見列祖列宗。

看着宮外不停的有太監在外頭添加柴火,崇禎心中甚是悽苦,他坐在大殿當中的一張龍椅上,左右坐着周皇后和袁妃,五個兒女都在。經過了一夜的思想準備和鬥爭,他的幾個兒女雖然並沒有想開,但也算是任命了,此時都眼巴巴的看着崇禎。

崇禎也知道自己的兒女正看着自己,他也知道這幾個芳華正茂的兒女都不想死,但爲了大明皇家的尊嚴自己卻是不得不這麼做,想到這裡,崇禎心中不禁覺得很是愧對自己的兒女。

恍惚間,崇禎覺得一縷陽光照耀在了自己的臉上,使得整個人都感覺暖洋洋的,感受着溫暖的陽光,崇禎心想,這或許就是自己能享受到的最後一日陽光了吧。

就在崇禎沉思的時候,一個人影跌跌撞撞的跑了進來,顫抖着聲音哭道:“皇上,您這是要做什麼啊?難道您真的要捨棄我大明子民而去嗎?”

崇禎擡頭一看,原來是王承恩來了,崇禎道:“大伴,你也是來送朕最後一程的麼?”

王承恩痛哭道:“皇上啊,您糊塗啊,事情尚未到絕望之時,援兵將至,咱們可不能輕言放棄啊!”

崇禎苦笑道:“大伴,你就不用寬慰朕了,如今洪承疇估計是來不了了,外頭全是賊寇,咱們哪裡還有指望啊。”

王承恩哭得眼淚鼻涕都流了出來:“皇上,咱們大明還有救,還有救,奴婢昨夜已經給人發去書信,援兵眼看就要抵達京城了!”

“什麼?援兵即將抵達京城!”

聽了王承恩的話,大殿內所有的人都驚呆了...........

第83章 青州府絕不能亂第449章 我也要當兵第372章 無奈的劉宇亮第227章 商議第235章 街頭行刺第22章 造冊登記第240章 這就是天意嗎第25章 準備砌城牆第64章 密謀第314章 瘋狂殺戮第38章 不歡而散第215章 大清國的心腹大患第441章 微妙的情緒第280章 若蘭有身孕了第559章 全書完第437章 相互利用第7章 挖野菜第229章 這裡的碼頭靜悄悄第211章 只能這樣了第122章 老子就從中間過第303章 封賞下來了第279章 新年第130章 擊潰四百九十三章 後宮之爭第270章 米尼槍的威力第315章 消滅他們第499章 科考第377章 決定出兵第71章 陰謀第13章 挽弓當挽強第212章 新的火炮第501章 要收復遼東嗎第277章 賢良內助第472章 惶恐的崇禎第548章 轉移炮口第264章 不能給他們成長起來第150章 封賞第478章 被激怒的李自成第411章 聞人君第56章 父子密議第100章 練兵方式第35章 列陣迎敵第182章 選船第102章 上官來訪第424章 阿姆斯特丹第324章 順水推舟第171章 全部處決第51章 過關憑證第288章 清兵叩關(下)第425章 小酒館第522章 慘重的損失第106章 花燭夜第301章 追擊第177章 到底救不救呢第7章 挖野菜第33章 抵達靈山衛第501章 要收復遼東嗎第155章 回家第一把八十三章 下不爲例第273章 柳如是要走第125章 勸降第333章 人肉盾牌第14章 潛入第219章 我家將軍有請第412章 歸順第23章 新來流民第483章 章 大軍入城第215章 大清國的心腹大患第387章 螳臂當車第150章 封賞第251章 宣旨第524章 出兵對峙第290章 摸底第478章 被激怒的李自成第282章 皮島起風波第112章 阿穆爾之怒第295章 強軍之姿第524章 出兵對峙第449章 我也要當兵第31章 噩耗第127章 城頭激戰第182章 選船第462章 趁機打鐵(下)第111章 斥候之戰第200章 狡辯第260章 談崩了第412章 歸順第200章 狡辯第396章 洛陽城到了第107章 韃子叩關第380章 抵達衛輝府第134 抵達第543章 孫希夷第229章 這裡的碼頭靜悄悄第341章 僵持的防線第391章 潰敗第233章 仗義出手第122章 老子就從中間過第232章 秦淮八豔第424章 阿姆斯特丹
第83章 青州府絕不能亂第449章 我也要當兵第372章 無奈的劉宇亮第227章 商議第235章 街頭行刺第22章 造冊登記第240章 這就是天意嗎第25章 準備砌城牆第64章 密謀第314章 瘋狂殺戮第38章 不歡而散第215章 大清國的心腹大患第441章 微妙的情緒第280章 若蘭有身孕了第559章 全書完第437章 相互利用第7章 挖野菜第229章 這裡的碼頭靜悄悄第211章 只能這樣了第122章 老子就從中間過第303章 封賞下來了第279章 新年第130章 擊潰四百九十三章 後宮之爭第270章 米尼槍的威力第315章 消滅他們第499章 科考第377章 決定出兵第71章 陰謀第13章 挽弓當挽強第212章 新的火炮第501章 要收復遼東嗎第277章 賢良內助第472章 惶恐的崇禎第548章 轉移炮口第264章 不能給他們成長起來第150章 封賞第478章 被激怒的李自成第411章 聞人君第56章 父子密議第100章 練兵方式第35章 列陣迎敵第182章 選船第102章 上官來訪第424章 阿姆斯特丹第324章 順水推舟第171章 全部處決第51章 過關憑證第288章 清兵叩關(下)第425章 小酒館第522章 慘重的損失第106章 花燭夜第301章 追擊第177章 到底救不救呢第7章 挖野菜第33章 抵達靈山衛第501章 要收復遼東嗎第155章 回家第一把八十三章 下不爲例第273章 柳如是要走第125章 勸降第333章 人肉盾牌第14章 潛入第219章 我家將軍有請第412章 歸順第23章 新來流民第483章 章 大軍入城第215章 大清國的心腹大患第387章 螳臂當車第150章 封賞第251章 宣旨第524章 出兵對峙第290章 摸底第478章 被激怒的李自成第282章 皮島起風波第112章 阿穆爾之怒第295章 強軍之姿第524章 出兵對峙第449章 我也要當兵第31章 噩耗第127章 城頭激戰第182章 選船第462章 趁機打鐵(下)第111章 斥候之戰第200章 狡辯第260章 談崩了第412章 歸順第200章 狡辯第396章 洛陽城到了第107章 韃子叩關第380章 抵達衛輝府第134 抵達第543章 孫希夷第229章 這裡的碼頭靜悄悄第341章 僵持的防線第391章 潰敗第233章 仗義出手第122章 老子就從中間過第232章 秦淮八豔第424章 阿姆斯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