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任期、勳階

老白牛:迴天下縱橫有我書友,看看哪天,我整理上來。

另:看看大綱,還有好多內容沒寫,決定加快情節,爭取在年前完本。高興的是,心中最重要的感想,最想寫的東西,已經展開一部分了。

……

堂內各人心中凜然,他們的一切,都是建立在有漢籍的基礎上,依大將軍解說,非漢籍,沒有從軍,從政等權不說,很多方面,還受到限制,夷籍更不用說,限制更多。

對大明人等來說,晉商等爲什麼影響這麼大?就是因爲官商勾結,他們官就是商,商就是官。

這當然與他們擁有從政、從軍,從事文化等權力分不開,如果他們單純是商,再富有,也是肥豬一頭,沒有任何威脅力不說,更不可能擁有歷史上這等影響力。

不是漢籍,連許多商事,行業都不能參與,無形中,更增治下人等優越性與向心力。

而對很多漢籍來說,不代表入了籍,就可以高枕無憂。

若他們立場不對,屁股不正,做出危害漢民族的事,將被不留情的剔除出去,還連累家人族人,失去他們擁有的一切,這可讓各人保持危機感,不會認爲目前擁有一切,都是他們應得的,失去感恩之心。

王鬥一直認爲,古時中國在同化異族方面做得不錯,然沒有剔除機制,這是個缺限。

“我幕府,還將增設銀錢司,專門發行糧票,還有銀元,掌管錢莊官店!”

看民政司大使張貴立時苦了臉,財政司大使鍾榮若有所思。餘者各人,一副置身事外的樣子,王鬥神情平靜。

糧票是由民政司推出的,張貴等人,功不可沒,有張貴成功經驗在前,幕府財政司,很快也推出一家錢莊,用來向境內商人士人放貸。鼓勵投資實業等。

二者功能,其實重疊,而且民政司與財政司之間,也是明爭暗鬥,張貴認爲錢莊該歸民政司管。鍾榮認爲糧票應該歸於錢莊職能之內,雙方爭奪,不亦樂乎,官司還經常打到王鬥這邊來。

這下好了,大家都沒了,都分出去了,張貴惱怒地瞪了鍾榮一眼。

對王鬥來說。經深思熟慮後,還是決定鈔票的發行機構,應該獨立出來,作爲穿越者。一個明顯的優勢,就是有大把後世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鑑。

目前情況,東路,宣鎮。甚至宣大三鎮地方,很多軍民百姓。已經對東路糧票頗可接受。

當然,不代表宣大所有地方,都可以接受一張票據,很多人還是認可銀子銅錢,甚至寧可以物換物,更不說大明別的地方,東路糧票,影響更是薄弱。

所以爲了擴大未來幕府的影響力,一種新增的貨幣,必然發行,王鬥想了又想,還是決定發行銀元與銅元,用於糧票影響力外間區域的使用,當然,影響力區域內要使用也行。

目前的大明,可謂私錢氾濫,不但中央,便是地方各省,什麼樣的白銀與銅錢都有,而且個個品質不堪入目,百姓苦不堪言。

對此,朝廷雖然三令五申,然別說民間私錢商了,就是各省錢局,一樣大造特造錢幣,讓崇禎通寶,成爲中國貨幣史上,品類最繁多,版別最複雜的錢幣,最終損害的,只有朝廷與百姓的利益。

趁這個機會,王鬥打算髮行一種質優價美的貨幣,用來橫掃諸幣,增加幕府的經濟影響力。

關於銀幣,崇禎四年時,曾經也有打算髮行,然因成色,各省仿效濫鑄等原因,很快宣佈破產,與歷代流入中國的銀幣一樣命運。

成色不一,毫無章法,很多外形不美觀,質量不佳,是銀幣以往在中國,難以流通的主要原因,所以官府與商人寧可融了,鑄成銀錠,當然,內中還有某些火耗等因素。

發行銀元與銅元,這是大事,該什麼成色,含銀多少,含銅多少,分多少面額,都是需要仔細研究之事,所以王鬥,打算到達鎮城後,再着手進行此事。

“最後,本將決意,每司大使,皆行主官任期制,五年爲一任,最多兩任,幕府設立當日爲計算之日。各營主將也是如此,五年一調,最多二任!”

堂內各人又差點譁然,若說先前大將軍對各司調整增設,衆人還坐得穩如泰山,大將軍石破天驚,突然拋出這麼一個重彈,很多人都坐不住了。

這是典型的能者上,庸者下啊,若抱着安心養老的思想,什麼時候自己位子都不保了,算算從幕府設立,過去多少時間了?

看着各人驚駭議論,王鬥點頭,這個反應,在他意料之內,政治的生命力,就在於流動,保持上下流通,人才的交替。

往往一個傳承數百年的帝國,都被大量貴族豪強佔據高層,把持國家,斷了底層人上升的希望,從而產生怨恨,安史之亂的造成,原因很多,然地方官將不得能朝爲相,卻是其中之一。

若職事終身化,或是長期化,難免會讓各人骨子裡陳腐、墮落,或者產生非份之想,這是王鬥不願看到的,他要在第一時間,就斷絕各人產生野心的機會。

而在王鬥看來,其實大明的內閣制度已經非常優良,走在此時全球的前列,然有個明顯的缺限,就是首輔與閣員,沒有明確的任期,這也是惡爭激烈,沒有下限的原因之一。

因爲,他們絕了很多大臣的上升希望,爲了權位,自然無所不用其極。

有了任期,就可讓更多優秀的大臣,進入領導國家之列,也選拔更多優秀的人才,更大大避免,權傾朝野的現象出現。

而因爲有練兵司,加上一系列制度,眼下靖邊軍各營,其實名將的作用減到最弱。不需要兵爲將用,任何一個主將上臺,仗都可以打得很好,就是打得不好,也不會打得很差。

便若歷史上的英吉利,勢力擴張最快的時代,卻是庸將輩出的時代,所以,依靖邊軍練兵制度。王斗大可將各將輪調,減少軍閥念頭或勢力的產生。

當然,放在別的明軍中,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便是對靖邊軍而言。此舉有利也有弊,總體言之,還是利大於弊,所以王鬥決定推行。

看着各人驚駭的樣子,王鬥淡淡道:“好了,都不要震驚了,我也是爲衆兄弟好。眼下我府,我軍,正是朝氣蓬勃之時,只需努力。未來的前景,諸兄弟都可以預料!”

鍾顯才猛地站起,大聲道:“不論大將軍如何決意,末將都是遵從。”

衆人這才反應過來。皆是嘆息:“小鐘兒反應越來越敏捷了。”

溫方亮緊跟着第二個道:“大將軍設定任期,各將輪調。確實是爲了衆兄弟好,爲了幕府、靖邊軍好,末將遵從大將軍決意。”

隨後各官反應過來,紛紛贊同。

大將軍念舊厚道,便是未來自己跟不上團體的發展腳步了,想必到時退下來,安享榮華富貴是肯定的。

當然,到時還需有王鬥這個集團健在。

更讓衆人放心的是,有了此舉此度,未來更不會出現兔死狗烹,鳥盡弓藏之舉。

確如大將軍如言,是爲他們好,是對他們最大的保護。

王鬥輕喝一聲:“好,衆兄弟明理,鬥也在這裡說一聲,定不會虧待大家。”

他揚揚手中文案,高聲道:“眼下我幕府越發壯大,麾下軍民百姓更衆,需用我們的劍,爲我們的理想護航!”

看衆人露出興奮之色,他說道:“加之我又是宣府總兵,所以,再次擴軍,時機已到!”

……

不計屯丁青壯在內,靖邊軍,原有前鋒朱雀營,左衛青龍營,右衛白虎營,後衛玄武營,又有中軍,全軍合計二萬餘人,王鬥決定增加到五萬餘人。

原本依東路財力,他是養不起這麼多兵馬的,好在充任了宣府鎮總兵,地盤大大擴大,又抄沒了各大家衆多財帛,所以養五萬兵馬,還是養得起的。

在王鬥與參謀司規劃中,騎步四大營,擴充爲四軍,仍以青龍、白虎、玄武、朱雀爲號。

每軍麾下二、三營,分甲等營,乙等營等,一軍約七千多到一萬多人,中軍也擴編一部分,對外仍總以忠勇營之稱。

吸取遼東之戰經驗,王鬥決定在騎步各營中,一樣裝備火炮,每營皆有炮總,裝備紅夷大炮,佛郎機炮不等,軍部更不用說。

遼東軍的百子銃,讓王鬥頗有興趣,也會裝備一部分,還有臼炮,發射毒煙與灰彈,重量輕,威力大,王鬥同樣打算裝備。

每營炮總,還備有專門的護衛隊。

經過多年的研究,東路軍工廠,打製的燧發槍,瞎火率一般只在百分之八、九,略高於火繩槍瞎火率百分之三、四,各方面已經非常成熟。

加上燧發槍優勢明顯,軍中各將,也慢慢接受了自生火銃存在,所以王鬥,打算大規模裝備,替換下來的火繩槍,可以買賣,或是留給屯丁預備役們使用。

銃劍,也會裝備一部分,看看實戰效果如何。

擴大編制,升級武器,這是一步,王鬥最重要構想,就是決定在軍中設立勳階,不但軍人,幕府各文人書吏官員,同樣也有勳階,享受不同待遇。

“勳階,明確軍人之待遇與禮節,融軍職、散階、勳級一體,使我靖邊軍之軍人,更加重視勞績戰功,而不是祖宗門第。”

王斗大聲說道。

眼下大明,不論文官武將,進入官場後,都可按品級獲得散階,出衆者,可獲得勳級。

然還沒到明中葉,散階與勳級,就成了加俸的代名詞。

最後俸祿,都不與散階與勳級掛勾了,所以後世之人,可以熟知大明將官千戶,百戶,遊擊,參將,總兵之職之稱,卻絲毫不知道他們背後輕車都尉、上騎都尉等含義。

所以王鬥,決定作出改變,將麾下軍人,他們的職務,與背後散階、勳級等代遇掛勾起來,增強他們的榮譽,還有實際的收穫。

靖邊軍與大明別部一樣,可分小兵,甲長,隊官,把總,千總,遊擊,參將,副將,總兵幾級。

所以依軍職等級,王鬥作出如下決定,設校尉、都尉、將軍三級。

士兵的勳階,爲下士,中士,上士三級,普通士兵者,便爲下士,中士爲伍長,上士爲甲長,對應技藝三等。

若有甲長兼副隊官的,可授準校尉。

隊官可授校尉、有隊官兼副把總的,可授右校尉,把總可授左校尉。

若有把總兼副千總的,可授準都尉。

千總可授都尉、遊擊可授右都尉,參將可授左都尉,副將可授上都尉。

靖邊軍中,唯有總兵,方能授將軍,分右將軍,左將軍,上將軍,大將軍幾等。

因爲守備,不在營兵編制之內,一般分守城池,看情況,領軍馬一、二千多人不等,算獨掌一地,所以與遊擊一樣,可授右都尉。

此些勳階之設,王鬥參考了大明武散階、武勳制,只是若依大明武散階,一個千總,都可授將軍了,真是校尉多如狗,將軍滿地走,所以作罷。

若依大明武勳制,隊官以下的士兵,就沒有勳級參考,護軍、柱國、光祿大夫之類的稱呼,王鬥也不喜,所以還是中和一下,往下,設下士,中士,上士三級,頂上,設將軍四級。

而授將軍後,便可加各類美號、尊號,很遺憾,目前王鬥麾下,還一個將軍都沒有。

當然,如與報紙發行的欲擒故縱一樣,王鬥並不打算立時在軍中推廣勳階,唯有先追授以往戰死的將士,因傷退役的將士,還有軍中功勳卓著各將各兵。

如此,他們的相應待遇,賞賜,還有功勳值等分配上,都與衆不同,更可吸引,衆將士好武好戰,渴戰之心。

崇禎十五年正月初九日,靖邊軍軍營。

儀仗隊整齊的踏步後,火銃鳴響,春寒料峭,寒風中,一方是整齊列陣的靖邊軍將士,一方是密密麻麻遼東此戰,還有以往傷亡將士的家屬,此外,還有衆多前來觀禮的民衆。

李小娘子抺着淚,她的兒子韓厚,乖巧地站在身旁,旁邊是鄭娘子等人,又旁邊,有楊通遺孀劉氏等人。

前方高臺,隱隱聲音傳來:“追授……韓仲,左都尉勳階,楊通……右都尉勳階……”

第661章 秦王破陣舞第730章 傾瀉第700章 儒學與督察員(下)第149章 沸沸揚揚第52章 衝突第6章 狼煙第685章 他們就該死是吧?第726章 登塬第305章 排槍擊斃第262章 決定離去第475章 塞外第770章 兵臨第640章 炮轟第622章 在哪裡?第727章 惡毒防線第342章 所見、所聞第342章 所見、所聞第534章 杖斃第505章 暢快淋漓去戰鬥第302章 此行前途、兵臨城下第684章 潛伏任務(上)第631章 豈曰無衣第720章 二溝第595章 檄文第551章 說服第442章 黃土嶺之戰(下)第178章 盧象升視察(下)第474章 王鬥爲薊鎮總兵?第781章 騙局第480章 輜重第715章 三策第710章 胡寨主第607章 立寨第369章 福王第678章 交鋒第391章 巨寇之死第390章 伏擊第48章 納捐第102章 炮擊第603章 大軍出塞(中)第749章 城下町第617章 重圍第239章 王樸離去、南下真定第170章 火器研究出成果第303章 若附可爲王、激邀會戰第20章 不患貧而患不安第17章 防守官許忠俊第76章 法與情第652章 朱仙鎮之落幕(上)第493章 逼向女兒河(中)第801章 盡出第684章 潛伏任務(下)第794章 大側擊第400章 天使第483章 馬科第676章 孫傳庭第282章 俘獲第254章 肉搏第672章 微服私訪(上)第520章 長嶺山絞肉機(下)第791章 顫慄第35章 人爲財死第620章 讓我們奮戰吧第573章 鎮城上任第82章 開礦費用第432章 帝皇大閱兵(下)第192章 不負你第556章 末日第194章 恕下官直言第328章 盛京謀議(上)第578章 可憐吾國吾民第805章 三方第511章 難支第278章 嶽託,你等死期到了!第311章 雄主第496章 河水與血水(上)第759章 陌生第598章 朱仙鎮之醞釀第623章 痕跡第498章 隔河炮戰(5)第687章 敬意第645章 繳獲、處置第767章 傾國第759章 陌生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中)第420章 採購第672章 微服私訪(下)第743章 南門第621章 紅顏第230章 賜,寶劍盔甲第154章 開採、韓朝成親第374章 洛陽城血腥攻防戰(上)第727章 惡毒防線第102章 炮擊第409章 子女、糧票第809章 大陣309章 觀聞第454章 驚聞第725章 洪流
第661章 秦王破陣舞第730章 傾瀉第700章 儒學與督察員(下)第149章 沸沸揚揚第52章 衝突第6章 狼煙第685章 他們就該死是吧?第726章 登塬第305章 排槍擊斃第262章 決定離去第475章 塞外第770章 兵臨第640章 炮轟第622章 在哪裡?第727章 惡毒防線第342章 所見、所聞第342章 所見、所聞第534章 杖斃第505章 暢快淋漓去戰鬥第302章 此行前途、兵臨城下第684章 潛伏任務(上)第631章 豈曰無衣第720章 二溝第595章 檄文第551章 說服第442章 黃土嶺之戰(下)第178章 盧象升視察(下)第474章 王鬥爲薊鎮總兵?第781章 騙局第480章 輜重第715章 三策第710章 胡寨主第607章 立寨第369章 福王第678章 交鋒第391章 巨寇之死第390章 伏擊第48章 納捐第102章 炮擊第603章 大軍出塞(中)第749章 城下町第617章 重圍第239章 王樸離去、南下真定第170章 火器研究出成果第303章 若附可爲王、激邀會戰第20章 不患貧而患不安第17章 防守官許忠俊第76章 法與情第652章 朱仙鎮之落幕(上)第493章 逼向女兒河(中)第801章 盡出第684章 潛伏任務(下)第794章 大側擊第400章 天使第483章 馬科第676章 孫傳庭第282章 俘獲第254章 肉搏第672章 微服私訪(上)第520章 長嶺山絞肉機(下)第791章 顫慄第35章 人爲財死第620章 讓我們奮戰吧第573章 鎮城上任第82章 開礦費用第432章 帝皇大閱兵(下)第192章 不負你第556章 末日第194章 恕下官直言第328章 盛京謀議(上)第578章 可憐吾國吾民第805章 三方第511章 難支第278章 嶽託,你等死期到了!第311章 雄主第496章 河水與血水(上)第759章 陌生第598章 朱仙鎮之醞釀第623章 痕跡第498章 隔河炮戰(5)第687章 敬意第645章 繳獲、處置第767章 傾國第759章 陌生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中)第420章 採購第672章 微服私訪(下)第743章 南門第621章 紅顏第230章 賜,寶劍盔甲第154章 開採、韓朝成親第374章 洛陽城血腥攻防戰(上)第727章 惡毒防線第102章 炮擊第409章 子女、糧票第809章 大陣309章 觀聞第454章 驚聞第725章 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