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最危險之人

“哈哈....本王還當是誰呢?原來是雲南的沐府,朝廷的黔國公,馬將軍,你有一些言過其實了哦~!”

惠王朱常潤忽然大笑一聲,滿臉的不以爲然之色,看到所有的目光都匯聚在自己的身,臉又有幾分得意,進而繼續說道:“驃騎將軍,若是放在以前,還是萬曆年間的時候,沐府在雲南的威望,確實如此,無人可出其右。”

“然而,今時不同往日,沐府早已衰敗,處於青黃不接的檔口,早已沒有前幾代的黔國公那般勇武不凡,現在不過都是一些貪食怕死之輩。”

“經過數次的少數民族叛亂,尤其是安奢之亂之後,沐家軍的精銳早已是折損殆盡,餘者寥寥,根本不足以震懾雲貴等地的那些宵小之輩,一些極具野心的土司。”

“何況,本王的藩地乃是在湖廣的荊州府,還用不着他沐府關照。而且,僅爵位而言,本王還高黔國公一級,算是在年齡方面,本王也是他沐天波的爺爺輩,黃口小兒,居然如此託大,見到本王,不僅不施禮,居然連馬車也未出。”

......

這個時候,在一片寂靜聲之,不管是馬祥麟,還是圍觀之人,都是默然不語,而在圍觀人羣的外圍的某處,剛剛從天津港返京的崇禎,此時卻僞裝成平常商旅模樣,站在那裡,正在看着眼前的這一幕,身後跟着冷曉磊和楊啓聰等人。

“真是有意思,馬祥麟乃是石柱宣慰使,算還有驃騎將軍的這樣的軍銜,又豈能和親王這樣超品的爵位相?沒曾想到,這個惠王對待馬祥麟和黔國公的態度,卻是那麼的迥然不同,有着那麼大的差別,隱隱還對前者有着忌憚之意,真是令人費解......”

儘管崇禎的聲音壓得很低,是在念念有詞,那麼的模糊不清,冷曉磊還是聽到了大概,神色雖然依舊,心裡卻早已是一陣腹誹,頗爲的不以爲然。

當然,僅爵位而言,黔國公確實是親王低了一等,按理來講,馬祥麟應該對惠王更加的恭敬,而不是像現在這般,卻是恰恰相反。

而且,惠王還對馬祥麟有着忌憚之意。

哎....這一切還不是拜皇你所賜,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京城被您搞得雞飛狗跳,尤其是那些皇親國戚,個個猶如驚弓之鳥,噤若寒蟬,早被你給弄怕了。

特別是有着福王和唐王這樣的前車之鑑,一個個都老實的不得了,像夾着尾巴的喪家之犬。

而像馬祥麟這樣的武將,又是皇您治皇親國戚和皇室宗親的爪牙,逮捕勳貴之時,他們往往都是身先士卒,日子一久,自然而然地,像惠王這樣的皇親貴胄,當然會對他們忌憚不已,甚至會有着某名的懼意。

然而,現在這個時候,看着不斷叫囂的惠王,崇禎想得卻是另一件事情,這位皇叔,獲封爲惠王已有二十六年,在京居住數十年,乃是朱由檢登基之初,也是天啓七年八月份,才予以的封地。

崇禎明白,當初的朱由檢爲何那樣做,剛剛登基不久,迫不及待地將那些皇叔之類的弄出京城,目的十分明顯,那是爲了鞏固自己的皇位。

畢竟,朱由檢登基之初,還面臨着魏忠賢的威脅,值此之際,要想鞏固自己的皇位,自然而然地,只有將像朱常洵這樣的皇室宗親分封出去。

一念及此,崇禎面露堅定之色,想到如今的大明王朝,雖然已經步入正軌,正在向好的方面發展,但面臨的問題依舊很多,特別是藩王,佔據了大明所有的良田一半還多。

最爲關鍵的是,還有許多極爲重要的稅收,乃是大明以前財政收入的大頭,現在卻都在藩王的手,削去福王和唐王之後,情況雖然略有好轉一些,朝廷的財政收入增加了許多。

然而,那僅僅是對於河南而言。

像山西、陝西、四川、湖廣、江西這些地方,依舊處於水深若熱之,絕大部分的收成與稅收,幾乎都落入了那些藩王手,然而,這些藩王卻是偷稅漏稅,致使大明的財政收入越來越少,日復一年,已經濱臨崩潰的邊緣。

最爲可恨的是,這些所謂的藩王,這些所謂的皇室宗親,朱家血脈,大明面臨危機之時,無錢可用,無糧可撥付軍隊,他們卻任憑倉庫裡堆積如山的糧食腐爛,發黴腐臭,百萬財富便宜了亂軍,便宜了韃子,是不肯奉獻出來,讓朝廷暫渡難關,用於賑災,用於撥付糧餉。

崇禎的眸子裡閃過一縷凜冽的寒芒,臉的堅定之色愈發的明顯,不禁想起了自己穿越之前的遭遇,之所以身死,不也是全拜那些所謂的族人所賜嗎?

不能再這樣婦人之仁,心懷仁慈之意了,一個位者的危險,往往是來自於那些所謂的族人那裡,因爲,他們距離你的財富與權勢最近,也最有希望得到,也意味着,在危險之時,別指望着他們能夠拉扯一把,他們反而恨不得你立即死去,

不落井下石,已經是最好的情況。

呼——

崇禎心裡這樣想着,暗暗長舒一口氣,心情沉重不已,整個人已經恢復了正常,轉而看向身側的冷曉磊,低聲說道:“去~不要惠王再這樣鬧下去了。而且,告訴他,也不要前往荊州了,那裡不再是他的封地,讓他返回十王府。”

“是,末將遵命~”

冷曉磊答應一聲,邁步離去之時,崇禎也向位於北面的內城走去,看着通往正陽門的主街道,在這一瞬間,身爲聾啞人的楊啓聰渾身一個激靈。

在剛纔,崇禎陷入深思的過程,他明顯的感覺到,對方的身有着一股無情的冰冷之意,像殺意,又離殺意很遠,更像是對某種東西的冷漠與絕情。

好像是在那一瞬間,崇禎作出了某種決定,透着一股凌厲的氣勢,讓他心裡一驚,後背猶如刮過一陣陰風,冷颼颼的,如芒在背。

楊啓聰的心裡閃過這個念頭,看着已經走出去的崇禎,連忙跟了去,不再深想,邁步之間,再次恢復了以往的平靜與木然。

崇禎剛一離去不久,惠王朱常潤的神色變得陰沉無,目光在冷曉磊與馬祥麟之間來回掃視,最終還是返回了馬車,邁着沉重的步子,不再針對沐天波等人,也沒有了剛剛的強勢與囂張,變得黯然起來。

在走進馬車的那一刻,還未坐穩之時,對面大喝了一聲,沒有再多言。

“回府!”

第二百二十二章 摒棄“重農抑商”的思維第四百二十四章 “能屈能伸”的海上馬車伕第五十三章 意義非凡第四百七十五章 兔死狐悲第八十八章 無奈之舉?第三百七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五)第四十四章 洪承疇的預判第三百零章 另一層打算第三百零五章 最爲緊張的霍維華第一百四十六章 滅天雷第七十五章 武科開試第六百五十三章 放棄待遇第四十八章 防患於未然第六百四十九章 童試第三百三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第三百五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九)第六百零七章 好處多多第三百六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八)第五十一章 “爺”文化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惡魔第三百三十一章 設立商館第一百八十一章 保駕護航第二百六十章 沒有那麼簡單第二百五十六章 天上一句,土地上一句第十章 改革二十四衙門(上)第二百三十六章 貨幣戰爭(一)第七十六章 皇家軍事學院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七)第四百七十五章 兔死狐悲第四百四十一章 更深層次用意第二百五十三章 鼎力支持第二百五十章近乎於無禮的強勢第五百六十九章 留有餘地第二百九十一章 董事會(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收買人心第十一章 改革二十四衙門(下)第六百三十八章 無限渲染第五百七十九章 貿易的條件第五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五百八十三章 侵略者與被侵略的最大區別第二百零五章 分析第六百五十二章 理所當然第九十一章 宋獻策第一百二十六章 辣椒第二百七十三章 按月分值第五百九十八章 拿來主義第五百三十六章 煙鬼第五百二十一章 鬱悶的漢斯·普特曼斯第三十六章 《大明日報》引起的朝堂震動第六百一十八章 考成法第二百六十章 沒有那麼簡單第一百七十七章 缺乏全局眼光第六百四十三章 “妥協”第一百八十三章 積分制比武第六百四十七章 微調第二百二十九章 離間計第四百零八章 諸多因由第三百零一章 勝者王侯,敗者寇第二百八十四章 人選第二百九十三章 馳道第五百五十一章 導火索第二百一十五章 明朝發達的火器第一百七十八章 憤怒的諸將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第六百五十一章 不想做得太絕第二百六十九章 軍中全面推行寶鈔第五百三十七章 同化之策第五百三十九章 借刀殺人第六百五十八章 最爲合適的處理方式第七十九章 荒蕪的良田第五十五章 奪情第五百九十九章 自行車?第五百二十九章 供不應求第五百五十三章 紫衣事件第六百零一章 災難財第六百四十章 不好的預感第一百零三章 削藩的大概策略第一百一十五章 成熟與穩重第一百七十九章 鞏固既得成果第四百八十五章 令人震撼的名單第一百一十二章 “知府”第六百五十八章 最爲合適的處理方式第三百六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六)第四百二十二章 膽小的朱由棷第五百一十五章 裁撤衛所制第一百五十三章 宴請第二百九十五章 陽謀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三禍患第六百四十七章 微調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鐵疙瘩”第二百七十七章 機會第四百六十八章 迂迴的勸說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七)第二十章 眼饞拍賣行第三百八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六)第四百九十三章 皇權與教權的衝突第五百七十八章 密碼和密碼本第二百八十一章 諸多弊病第四百九十六章 榜上有名
第二百二十二章 摒棄“重農抑商”的思維第四百二十四章 “能屈能伸”的海上馬車伕第五十三章 意義非凡第四百七十五章 兔死狐悲第八十八章 無奈之舉?第三百七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五)第四十四章 洪承疇的預判第三百零章 另一層打算第三百零五章 最爲緊張的霍維華第一百四十六章 滅天雷第七十五章 武科開試第六百五十三章 放棄待遇第四十八章 防患於未然第六百四十九章 童試第三百三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第三百五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九)第六百零七章 好處多多第三百六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八)第五十一章 “爺”文化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惡魔第三百三十一章 設立商館第一百八十一章 保駕護航第二百六十章 沒有那麼簡單第二百五十六章 天上一句,土地上一句第十章 改革二十四衙門(上)第二百三十六章 貨幣戰爭(一)第七十六章 皇家軍事學院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七)第四百七十五章 兔死狐悲第四百四十一章 更深層次用意第二百五十三章 鼎力支持第二百五十章近乎於無禮的強勢第五百六十九章 留有餘地第二百九十一章 董事會(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收買人心第十一章 改革二十四衙門(下)第六百三十八章 無限渲染第五百七十九章 貿易的條件第五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五百八十三章 侵略者與被侵略的最大區別第二百零五章 分析第六百五十二章 理所當然第九十一章 宋獻策第一百二十六章 辣椒第二百七十三章 按月分值第五百九十八章 拿來主義第五百三十六章 煙鬼第五百二十一章 鬱悶的漢斯·普特曼斯第三十六章 《大明日報》引起的朝堂震動第六百一十八章 考成法第二百六十章 沒有那麼簡單第一百七十七章 缺乏全局眼光第六百四十三章 “妥協”第一百八十三章 積分制比武第六百四十七章 微調第二百二十九章 離間計第四百零八章 諸多因由第三百零一章 勝者王侯,敗者寇第二百八十四章 人選第二百九十三章 馳道第五百五十一章 導火索第二百一十五章 明朝發達的火器第一百七十八章 憤怒的諸將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第六百五十一章 不想做得太絕第二百六十九章 軍中全面推行寶鈔第五百三十七章 同化之策第五百三十九章 借刀殺人第六百五十八章 最爲合適的處理方式第七十九章 荒蕪的良田第五十五章 奪情第五百九十九章 自行車?第五百二十九章 供不應求第五百五十三章 紫衣事件第六百零一章 災難財第六百四十章 不好的預感第一百零三章 削藩的大概策略第一百一十五章 成熟與穩重第一百七十九章 鞏固既得成果第四百八十五章 令人震撼的名單第一百一十二章 “知府”第六百五十八章 最爲合適的處理方式第三百六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六)第四百二十二章 膽小的朱由棷第五百一十五章 裁撤衛所制第一百五十三章 宴請第二百九十五章 陽謀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三禍患第六百四十七章 微調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鐵疙瘩”第二百七十七章 機會第四百六十八章 迂迴的勸說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七)第二十章 眼饞拍賣行第三百八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六)第四百九十三章 皇權與教權的衝突第五百七十八章 密碼和密碼本第二百八十一章 諸多弊病第四百九十六章 榜上有名